足不出戶的2020年,最難熬的年初似乎把日子無限延長,但轉眼已是屈指可數。因為今年的不平凡,成了我們與外界接觸最少的一年,也成了我們陪伴親人最多的一年,日子並不熱烈的度過,但也不乏三餐四季的愉悅。
寧靜的午後,一窗之隔的冬日,陽光調皮的溜進室內取暖,慵懶的打在了身上,像加了濾鏡一般的放大了生活的美好,讓人不禁慨嘆:又是愉快的一天。
日子沉澱,積攢了一地泛黃的落葉,開始愈發的囿於一些老舊的時光。每天一杯有著熟悉味道的白桃果茶,泛著熟悉洗衣液味道的白毛衣,或是重溫一遍《請回答1988》已經成了自己和冬日的約定,作為狗煥黨,一次次激起一撥意難平。這樣的思緒,或許就像劇中所說的:「沒有什麼比這老舊的東西,要更讓人厭煩和覺得破陋。但是厭煩和破陋的另一種說法,也可能是熟悉和安心。」
喜歡和老朋友敘舊,聊著過去,為平淡的生活多了幾分斑斕。
喜歡聽著熟悉的音樂,不自覺間的會跟著伴奏哼出旋律。
喜歡一遍遍讀著喜歡的書,似乎在字裡行間形成了不需言語的共鳴,甚至近來讀著陶立夏的《又是愉快的一天》,會不自覺的和她一起思索,安定太久的一年,如果重新開始,該如何應對,會感同身受的發現老舊的事物中,也藏著別有一番的驚喜,一些微物之中,也總能尋得一些美好。
「如果重新開始。
要有一本翁達傑的書,關於被理解的孤獨的小說。
要有一本加繆的書,關於荒誕。
……
要有一隻白色搪瓷杯,喝茶喝咖啡喝水,煮奶茶。
要有一隻白色的盤子。
要有一根白色香薰蠟燭,在雨天的時候點亮。
要有一件白襯衫,一條深藍色牛仔褲。
一件黑色衛衣,一件米色大衣。
一雙走路跑步都可以穿的鞋子。」
一隻白色搪瓷杯像陽光、空氣和水一般美好的不需要加以修飾,乾淨而又耐用;一個白色盤子可以用來盛放鬆軟的桃子餐包,也可以盛放早午晚的菜餚,即是實用的器皿,又頗具有觀賞的價值,一把有質感的銀制勺子,精緻小巧,會讓吃東西這件事變得更快樂。
圖片|陶立夏
一個小小的香薰蠟燭,最好是手工製作的白色香薰蠟燭,在陰雨天可以貪婪地享受著這份撒發著香氣而又獨屬於自己的「陽光」;一件樸素的白襯衫,似乎所有場合、所有年齡都很適宜,也寄託著一塵不染的心情。
圖片|陶立夏
這些藏匿於生活中並不起眼的小物件。
愈是不經意,也愈能感動於微物之中的美好,並總從中悟得一點生活道理。
生活中常備一塊亞麻餐巾,質地爽滑,可反覆使用,好看又實用。就像是「一生總該結交幾個亞麻餐巾般的朋友,樸素體貼,老了以後一起喝茶逛街時可以說:我們的友誼也舊得很好看。」
一塊佔地小,用途多的香皂,不像洗手液用過後過於滑膩,暫時不用的也可以存放在衣櫥、抽屜裡,幾天後衣物都會帶著潔淨的香味,穿上這樣的衣服心情會變得更好。就這樣,「我從一塊香皂開始,簡簡單單、乾乾淨淨地過日子。」
「神靈在微物之中,對繁忙的現代人而言,生活中的小玩意就是信仰一般的存在了。」
這些再熟悉不過的瑣碎之物,讓美好變得具象化,陪伴著我們度過了很多不同的結束和開始。日曆一頁頁撕下,和舊年猝不及防的告別,但也積攢了足夠多的美好,來期待新年。
杯子的白桃果茶依然飄著果香,白毛衣還是泛著熟悉的洗衣液味道,《請回答1988》劇情暫定在了雙門洞吵吵鬧鬧的時刻。手中的《又是愉快的一天》剛好讀到了冬日的篇章。
日子流淌著的每一天,都成了餘生的縮影。
希望以後的日子,可以和陶立夏筆下的文字一樣:
我想平靜而認真地度過,按自己的節奏,用自己的方式。
就算工作忙碌也能每天早晨吃到熱乎乎又鬆軟的新鮮麵包。
今天,又是愉快的一天。
推薦閱讀
暢銷書作家、譯者、攝影師陶立夏2020全新生活圖文集。
在足不出戶的一年裡,曾經不斷遠行的陶立夏重新回觀自我,把生活、物品、情感的各個角度展示給讀者,並為大家闡述很多不同的結束和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