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世界格局發生最重大的變化,莫過於蘇聯解體,冷戰結束,東歐劇變;而冷戰結束後,蘇美兩極爭霸變為美國一家獨大,而東歐政權失去蘇聯的庇護,在西方顏色革命下,紛紛發生劇變,資本主義制度最終佔了上風,至今仍影響著世界格局。
那麼什麼是,顏色革命?顏色革命,聽起來非常高大上,以非暴力,和平的方式進行政權更迭,絕不是古代的那種農民起義,或者近代的工人罷工;或許很多人對顏色革命的了解僅限於國家體制的改變,但是深層次的顏色革命,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簡單。
顏色革命的核心點,主要在於資本主義國家對親蘇國家進行國內政治變革,而變革的支點就在於民主,只要一個國家的政治制度包含民主與自由,那麼這個國家就可以衍生顏色革命的種子。而資本世界擅長於播撒西方財富自由、娛樂自由和民主與自由的輿論,這也導致許多原本施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的年輕人,漸漸被西方自由思想所誤導,於是這才有了顏色革命爆發的根源。那麼顏色革命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鬥爭呢?它為何能夠持續地對許多東歐國家進行政權顛覆。
顏色革命是一場以狼驅虎的鬥爭
許多政治評論家認為,顏色革命其實就是一場「以群狼驅逐猛虎」的鬥爭,西方國家認為,以蘇聯為核心的社會主義國家勢力,像一頭全副武裝的猛虎(舉國體制具有強大的凝聚力),那麼針對猛虎自然不能夠與之正面對抗;而最好的辦法就是群狼政策,用一群狼來耗盡猛虎的精力。
很顯然,華約勢力的大老虎政府都是偏向於華約組織,但他們的平民就不一定是這樣了;北約國家通過文化輸入、產品輸入和民主輸入等政策思想,大力對東歐國家的人民進行思西方文化理論的思想灌輸,而主要灌輸對象就是東歐國家年輕一代。
華約國家沒有抵制住西方勢力的文化輸入
一款平平無奇的「百·事·可·樂」就可能顛覆一個國家政府,這就是西方國家文化輸入的可怕之處;然而,蘇聯等大國面對西方勢力的文化輸入時,大多數都是以強制壓迫為主要路線,這種強制壓迫能夠暫時性帶給東歐國家安定,但是這畢竟不是長久之策,如果要從根源上解決問題,那麼就得拿出與資本主義世界相抗衡的文化輸入。
很可惜,從蘇聯到華約國家,並沒有哪些國家能夠用文化來抵制西方文化,而強制國民拒絕外來文化的輸入所帶來的影響,就是民眾越來越質疑政府;反倒開始認為,西方勢力的文化更自由、更民主,其實,對於思想文化的輸入,關鍵在於疏導好,而不是堵。
由此可見,群狼政策的好處在於,西方國家可以利用自身深厚的文化和高科技的產品,對其他國家進行文化侵蝕,他們不靠單一國家的文化來侵蝕,而是靠著一群文化來進行侵蝕的運動,一旦文化侵蝕成功,那麼一些東歐國家的國民,自然會陷入迷茫的狀態。
顏色革命擅長離間民眾與政府的關係
顏色革命重點在於很擅長利用現實差異感,來離間政府和民眾關係,「顏色革命」的稱呼其實特別有味道,從稱呼上,我們就可以看到,顏色革命為什麼能夠持續成功。
例如,捷克斯洛伐克的革命稱之為「絲絨革命」,絲絨代表著柔和與平滑,這種革命就給人一種精神上的依賴感;而喬治亞的革命稱之為「玫瑰革命」,當時的喬治亞反對派領導人薩卡什維利經常拿著一朵玫瑰花,而憑藉著玫瑰花所點綴的領導魅力,薩卡什維利就得到了許多平民的喜愛和支持;而烏克蘭革命稱之為「橙色革命」。
顏色革命的領導善於偽裝自己
東歐許多國家顏色革命的領導人,都善於用一種顏色文化來裝飾自己,而這種裝飾能夠讓人感受到一種魅力的氣息,這也被稱之為「領導魅力」;領導魅力相比較傳統死板的領導人,很明顯具有領導魅力的領導人,更具有親和力,而民眾也更能夠信任他們。
所以,許多顏色革命成功的國家,事實上都是年輕人瘋狂的追捧這些具有親和力的領導人,而這些領導人,也將西方所謂的浪漫文化學得八九不離十;這種從內而外的顏色革命給許多東歐國家帶來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
我們可以舉個例子:「長期被冷戰氣氛和思想束縛所困擾的東歐人,在某一天,市場上忽然傳出了西方國家的民主、浪漫、和自由,人們每周就工作五天,其他兩天休息,甚至還有休假,休假的話,就可以去世界任何美麗的角落去遊玩。這種被西方勢力粉飾的美好生活讓無數的東歐人都心生嫉妒。」
於是,當國內一旦站出一個要求民主和自由的領導人,那麼,他一定會得到年輕人的追捧,於是,西方的思想文化,就籠絡了一大部分年輕人或者立場不堅定的人,這就是顏色革命的核心點;顏色革命通過現實差異感,來離間民眾與政府的關係,這樣就很容易通過民主民權這個政策漏洞來擊垮東歐國家的政府體制。
顏色革命終是曇花一現,脫離了原本陣營的國家慘遭遺棄
在顏色革命之下,領導人們吹噓的天花亂墜,吹噓民主與自由,吹噓雙休日,吹噓生老病死一條龍都有福利制度;但那些顏色革命之後的國家,真的就過得很好嗎?其實過得還不如從前。
捷克絲絨革命
首先,捷克斯洛伐克的絲絨革命,雖說革命最終使得整個國家轉入了資本主義陣營的懷抱,但當他們滿懷欣喜的等著西方國家大力支援他們的時候,他們發現,所謂的西方大國們就只是稍微的給出一點點援助,然後接下來就靠他們國家自生自滅。
而捷克斯洛伐克到現在已經分裂成為捷克和斯洛伐克,而這兩個國家之所以陷入分裂,顏色革命是有著一定的責任的;到了現代社會,這兩個中歐國家依舊是發展的不溫不火,當初西方國家多承諾的一切,以及顏色革命領導者所承諾的東西,一樣都沒有完成,甚至國家經濟還陷入衰退。
喬治亞淪為西方大國馬前卒
還有被坑的崩潰的國家小國喬治亞;喬治亞這個國家被西方文化侵蝕到已經盲目的狀態;薩卡什維利當權後,他帶著國民並沒有走向民主富強的道路,反而因為顏色革命導致了俄羅斯斷絕了對喬治亞的保護和援助。
而喬治亞轉頭去向西方國家尋求幫助和支援時,可惜得到的只是西方國家一次又一次的欺騙,甚至喬治亞堅信如果自己和俄羅斯開戰,那麼西方國家一定會幫助自己,但他高估了西方國家的信譽,當喬治亞真的選擇與俄羅斯開戰,其結果就是,當俄羅斯的軍隊碾壓到喬治亞的首都之時,西方國家都未曾發過一兵一卒,而只是在國際上譴責俄羅斯而已。
我們大家知道,當時的俄羅斯是在強人普京手中,普京根本不懼怕西方國家的威脅和制裁,他敢打敢拼,於是小國喬治亞就成為了顏色革命的犧牲品,徹底地淪為了西方大國的馬前卒。
烏克蘭自廢武功,前途莫測
我們再來談談,烏克蘭的革命,原本烏克蘭是俄羅斯最堅定的盟友,但尤先科卻是典型的親西方勢力的領導人,而烏克蘭也因為尤先科發起的顏色革命,致使這個國家政治開始出現亂象;這種亂象影響烏克蘭後期的十幾年發展。
而當初烏克蘭選擇投靠西方後,西方勢力要求烏克蘭必須解除本國核彈頭以及強大的軍事武裝,而烏克蘭的領導人為了巴結北約國家,就老實地解除了核彈頭,並且還把國內的許多軍事裝備都弄得報廢。
按道理來講,烏克蘭這樣做已經老老實實按照要求來,但是西方國家一直就沒打算接納烏克蘭,甚至他們單純地把烏克蘭當作遏制俄羅斯發展的一個底牌,如今烏克蘭的命運依舊是前途莫測,不僅丟失了克裡米亞島,而國內好幾個州都有分裂傾向。
結尾
顏色革命其實有好有壞,有的顏色革命真的帶給國家好的發展,也實現了國家走向民主與自由的道路(當然這只是一些體量小的小國),但是大多數經歷顏色革命的國家最終的結局都並不如意,甚至一些國家從一流國家退化成為三流國家。
西方國家之所以能夠成功進行顏色革命,除了外部環境外,最關鍵的還是內部因素,本國法律和民主制度發展不健全,經濟發展緩慢,人民生活水平降低,社會階層分化嚴重,政治腐敗,這都是造成人民內部的矛盾根源,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只有壯大和發展自己,顏色革命才無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