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客屬懇親大會 萬人齊聚臺北 - 中國臺灣網-關注兩岸族譜對接

2020-12-19 中國臺灣網


  由世界客屬總會所主辦的「世界客屬第21屆懇親大會」在睽違7年之後,本月28至30日重回臺北舉行,將有來自世界30多個國家、地區的客家鄉親1萬5千多人參與。特別的是,此次有高達7百多位大陸客家人士出席盛會,打破了有史以來,大陸人士申請來臺單次獲準最多人數的紀錄。

  懇親會由總會長吳伯雄、理事長劉盛良及大會輔導會召集人「立法院」副院長鍾榮吉共同主持。已通過客語檢定的臺北市市長馬英九以主辦城市首長的身份,在開幕典禮上,用客語向來自全球各地的客家鄉親致歡迎詞。值此客家盛會,也讓我們一起關心與了解客家的起源和在臺分布現況。

  客家,是南宋至明朝中葉在我國閩、粵、贛山區出現的新興民系,也是漢族在世界上分布範圍最廣、影響最深遠的民系之一,在漢族各大民系中,唯獨客家民系不以所在地域命名。從宋朝開始,中原漢民大舉南遷,經贛南、閩西到達梅州,最終形成相對穩定的客家民系。此後,客家人又以梅州為基地,大量外遷到中國全境乃至世界各地。

  據南齊書州郡志:「南兗州,鎮廣陵。時百姓遭難,流移此境,流民多庇大姓以為客。元帝大興四年,詔以流民失籍,使條民上有司,為給客制度。」可推敲客家的「客」字,是沿襲晉元帝詔書所定。唐宋之際,政府簿籍,乃有「客戶」的專稱,而客家一詞,則為民間通稱;宋朝製作戶籍時,將居住該地的土著稱為「主」,自外地遷入的稱作「客」,客家一詞於焉誕生。

客家起源

  客家作為漢族的一個民系,其起源存在多種說法,主要以客家土著說和中原說最受重視。客家土著說認為,客家是閩粵贛三角地區的古越族漢化以後產生,其主體是古越族人民,而不是少數流落於這一地區的中原人;客家中原說則認為客家主體構成為來自中原的移民。

  但從客家人有編修族譜的特性去追查,在客家人的姓氏族譜中,可以發現客家人源於漢族,是住在中國北方的居民,活動範圍約在今山西、河南、湖北間。語言學家考證,客家方言最接近中原古音韻,其社會宗法制度、文化生活習俗、服飾衣著、信仰崇拜、風水迷信等方面類於舊中原。

  根據歷史學者羅香林的《客家起源論》指出,客家人是因避北方的動亂,從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歷經5次大遷移南遷的漢人,這5次南遷的起因與經過如下:

  第一次大遷徙,在東晉永嘉年間,五胡亂華,國都由洛陽遷往南京,中原一帶兵荒馬亂,大批貴族名流及平民百姓紛紛往江南遷移。為了避難,客家祖先也紛紛南遷,渡過黃河,到達湖北安徽、河南南部,及江西一帶。

  第二次大遷徙在唐末至宋,主要是受到黃巢之亂的影響,客家先民遷移到安徽南部、江西東南部、福建西部與南部、廣東東部東北邊界等地區。

  第三次大遷移發生在南宋末到明代初年,蒙古人入主中原,宋室南渡,當時居住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的客家人也隨著遷移到廣東東部和北部,並擁護南宋和蒙古軍隊對抗,犧牲壯烈。

  第四次大遷移在明末清初到幹嘉之際,受滿人南下入主及內部人口膨脹等因素,由廣東東部、北部及江西南部遷往廣東中部與濱海地區,及四川、廣西、湖南、臺灣,且有一小部分遷到貴州南部。

  第五次大遷移,在清幹嘉以後,受土客械鬥及太平天國事件的影響,由廣東中部的新興、臺山等地遷到廣東西部的高、雷、欽、廉各州,遠至海南島。

臺灣客家人分布現況

  世界客家人口總數倒底有多少?答案從4千萬到1億2千萬都有,很難有一個較明確而且具公信力的估計值,但四海之內都有客家人,則是不爭的事實。即使在戶籍制度相當完備的臺灣,由於受到族群同化的影響,在臺客家人數究竟是多少,數字也莫衷一是,但一般看法是在300萬到400萬之間。

  客語在臺灣又可分為海陸腔、四縣腔、大埔腔和詔安腔。海陸腔主要分布在桃園縣的觀音鄉、新屋鄉、楊梅鎮富岡地區及新竹縣(關西除外)與花蓮縣的花東縱谷平原;四縣腔則分布在桃園縣的中壢市、龍潭鄉、平鎮市、楊梅鎮及新竹縣關西鎮和苗慄縣靠山地區,還有高雄縣及屏東縣的六堆地區(六堆指右堆:美濃鎮、六龜鄉、杉林鄉、甲仙鄉部分、旗山鎮部分、高樹鄉、裡港鄉部分,左堆:新埤鄉、佳冬鄉,前堆:長治鄉、麟洛鄉、屏東市部分、九如鄉部分、鹽埔鄉部分,後堆:內埔鄉,中堆:竹田鄉,先鋒堆:萬巒鄉。)

  此外,大埔腔分布在臺中縣的豐原市、東勢鎮、石岡鄉與新社鄉;詔安腔分布在雲林縣的侖背鄉、二侖鄉、西螺鎮及桃園縣的八德市部分地區、大溪鎮的黃興村和臺北縣的新店市安坑莊,還有南投縣的中寮鄉部分地區與宜蘭縣部分地區。

(來源:大紀元 記者:張羽良 轉引自臺灣尋根網)

編輯:秋日

相關焦點

  • 世界客屬第30屆懇親大會將於今年10月在吉隆坡舉行
    本報訊 昨日,記者從馬來西亞客家公會聯合會「世界客屬第30屆懇親大會」(下稱「第30屆世客會」)籌備工作會議上獲悉,由該會主辦的第30屆世客會將於10月底在馬來西亞舉辦,大會主題為「天下客家,永續共榮」。
  • 多圖:世界客屬第18屆懇親大會在鄭州開幕
    多圖:世界客屬第
  • 儀隴客家代表團參加第30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
    全球超過20個國家、100多個客家組織的3000名代表齊聚一堂,通過直播的方式讓全球客家人感受到了大會的盛況。     儀隴縣客家代表團應邀參加,縣客聯一行10人參加世界客屬第30屆懇親大會,大會從10月18日持續至10月21日。
  • 我是客家人——專訪第28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東道主邱鏡淳
    邱鏡淳說新竹縣是傳統的客家大縣,施政要讓客家鄉親提升光榮感;新竹是科技城,有許多新移入人口,也要展現客家強大的包容性與溫暖民情,讓新住民也能有機會親近並愛上客家,讓邁向都市化的新竹縣依舊保留客家之美。近日,在第28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行將召開之際,作為這次盛會之東道主的邱鏡淳縣長接受了《客家人》雜誌的專訪。
  • 卓建東受邀出席2019吉隆坡世界客屬第三十屆懇親大會
    大會以「天下客家,永續共榮」為主題,將舉辦涵蓋客家民俗、客家文化、客家歌樂及論壇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一一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迪以視頻方式為大會致辭,副總理旺阿茲莎親臨歡迎晚宴現場並作發言,中國駐馬來西亞特命全權大使白天閣下書面獻辭,中國駐馬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石資明現場致辭,中國僑聯常委、世界客屬總商會李金松會長出席,全球客家崇正會聯合總會曾觀濤代總執行長,已故鄉賢曾憲梓三子、金利來集團董事局主席曾智明出席,廣東省政協常委、香港梅州聯會諮議會主席餘鵬春,廣東省客聯執行會長鍾聞東,河源市客家聯誼會會長劉學良
  • 第24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捐贈儀式舉行
    10月26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統戰部在南寧舉行第24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捐贈儀式,自治區黨委常委、統戰部長黃道偉出席。人民網南寧10月27日電(龐革平 劉春光)10月26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統戰部在南寧舉行第24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捐贈儀式,自治區黨委常委、統戰部長黃道偉出席。當天,來自廣西區內外的14名廣西客家民營企業家向第24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組委會捐贈了810萬元人民幣。這是本屆世客會組委會目前收到的最大一筆捐贈。
  • 兩岸族譜對接:尋根問祖,得講「規矩」
    (視覺中國/圖)(本文首發於2017年12月28日《南方周末》)「以前譚其驤教授給我們上課就說,族譜不可全信,每個村莊的始祖是可靠的。」明清時期,大量閩人渡海入臺。為了本族世系不至於中斷,他們積極修譜,或回「唐山」抄譜。但在1949年之後,海峽兩岸隔絕長達38年。2017年是兩岸恢復民間交流30周年。
  • 臺灣舉行「全球客家懇親大會」
    新華網臺北11月19日電(記者田穎 何自力)「2013全球客家懇親大會」19日在臺北舉行,共有來自全球超過600位客家社團代表與會。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出席會議。馬英九說研究客家文化,就能了解中華文化。
  • 客家雞酒喜迎世界客屬懇親大會等領導視察
    熱烈歡迎世界客屬懇親大會葉偉會長、梅州市紅色文化研究會黎志健會長、梅縣文藝創作協會彭定嬌秘書長、梅州市廣梅豐裝飾設計公司李樹庭總經理一行
  • ——廣東省客家商會代表團赴臺灣參加世界客屬第28屆懇親大會
    時間:2015年10月16日-10月18日地點:臺灣新竹縣
  • 距第六屆世界吳氏宗親懇親大會召開還有15天
    還有1428平方米的翔鷺大宴會廳,更有面積達3000平米的可容納2800人的中庭花園(六屆世吳懇親大會的主要活動場所)。 無論是籌委會還是酒店方面,都做到對需求信息與服務具有暢通而良好的交流,做到無縫對接、萬無一失。  最後,酒店領導將各個部分的工作都落實到人,雙方還就安保等其他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張總希望通過雙方的努力,將本屆世吳大會辦成廈門市一個具有標杆意義的項目。
  • 第九屆世界莊嚴宗親懇親大會在哪辦?想知道的宗親看這裡
    第八屆世界莊嚴宗親懇親大會還未舉辦,先給宗親劇透下最有可能成為第九屆世界莊嚴宗親懇親大會舉辦地的臺灣高雄,為何這麼說呢?
  • 弘揚「硬頸」精神的臺灣客家人
    弘揚「硬頸」精神的臺灣客家人 2008年10月17日 00:3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世界客屬第二十二屆懇親大會側記  中新社記者 冽瑋  「這次來參加世界客屬第二十二屆懇親大會的代表有三千人,其中臺灣代表就佔了五分之一。」
  • 中國臺灣網-關注兩岸族譜對接
    排名: 2姓: 王由來: 根據專家考證,王姓約佔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七點四,即超過8000萬人,是中國第二大姓。王姓來源眾多,但有一些共同點,即大多為帝王的後人自稱為王氏。出自姬姓之王有三支。明末開始,王姓陸續有人遷往臺灣。在中國歷史上,王姓稱王稱帝者14人,先後建立新、漢、鄭、燕、前蜀、閩、安陽、極樂等政權。王姓最顯赫的時期是六朝時代。在此300多年裡,王姓與謝姓並稱望族。
  • 臺胞主要祖籍地漳州與臺灣千部族譜實現網上對接
    臺胞主要祖籍地漳州與臺灣千部族譜實現網上對接 2009年11月17日 14:11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世界客都」梅州概況
    梅州標誌性建築——梅江橋及「一江兩岸」。梅州標誌性傳統建築——圍龍屋,是中國五大特色民居之一。梅州市曾經舉辦過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和世界客家聯誼會,成功在2009年10月承辦2009『 梅州 世界客商首屆大會。以後世界客商大會每隔兩年在梅州舉行。梅州譽稱世界的「客都」,具有濃鬱的別有特色的客家風情。  梅州是廣東省規劃建設的四大區域性中心城市(梅州、汕頭、湛江、韶關)之一。
  • 粵臺客屬社團攜手 共促兩岸客青交流
    最近,廣東省客屬海外聯誼會(簡稱:廣東省客聯)青年工作委員會的數位90後委員們,在兩岸客屬社團的共同協助下,利用在臺灣上學之機,積極到臺灣兩大知名客屬社團開展以客青創業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題的交流活動。作為客家青年創業論壇的執行長,臺灣客家商會常務副會長蘇文龍表示,臺灣客家商會常年協辦客家青年創業論壇兩年有餘,每次參會人數均高達100多人,論壇不僅為有意創業的客屬青年提供了經驗分享與交流的平臺,並通過「返青富民」計劃為臺灣客家創業青年與客家農業勞動者搭建了直接對接的渠道,幫助推進了客家鄉親的農產品銷售,實現客家創業青年與客家鄉親的互利雙贏。
  • 臺灣新竹縣邱鏡淳縣長首次回到蕉嶺縣文福鎮尋根問祖
    邱鏡淳在宗親陪同下步入邱氏宗祠昨日上午,臺灣新竹縣縣長、世界客屬總會榮譽理事長邱鏡淳一行首次回到祖籍地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文福鎮白湖村羊岌頭祭祖
  • 【尋根】福建上杭客家族譜博物館新館將對觀眾全面開放
    圖為上杭客家族譜博物館新館。 張金川 攝張金川 攝中新網上杭2015年12月3日電 (張金川 池威)於11月6日開館的福建省上杭客家族譜博物館新館,即將對觀眾全面開放。客家族譜博物館是上杭縣客家緣文化中心的核心建築,總建築面積35079平方米,項目總投資1.5億元,於2011年動工新建。客家族譜博物館集收藏、展示、研究、交流和服務等為一體,是客家人主要的家族史料收藏單位,是全國唯一的收藏客家族譜的專題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