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茶館盛行,因為消費低廉,有人動輒就來此閒坐,以打發半日光陰。這裡包容了社會各個階層的人物,一盞清茗,萬念俱滌;閒話故事或書中事跡,或譏諷世態、世間名利,都可滲透。
歷史各個時期的茶館,實際上和現代社會中的茶館功能一樣,同樣屬於傳播類活動的聚集地。在古代,茶館裡的來客大多生活休閒,比較散漫的一群人,來此就是為了消遣。
而現代的茶館來客一般都是一個團體,可以是兩個人,三個人,或者更多,來此除了享受生活,更多是為了交際,分享、演繹更多的故事。
通常想像之中,「人生」僅僅是「歷史」內部的一個微小的單元,眾多人物、場面、故事情節無不圍繞某種情感邏輯組織起來。賈平凹在《暫坐》裡說,他寓所旁邊的一個高級茶莊搬走了,這樣一個再平常不過的事,它卻猶如一根刺一樣,如鯁在喉。
一粒沙裡看世界,賈平凹由此創作了這部《暫坐》,通過構建了一個名字叫暫坐的茶莊,並藉此打開了一扇觀看現代社會生活的天窗,以頗為零碎的筆法講述了看似一地雞毛的故事,卻異常生動而冷峻的寫出了生活的真實和命運的真相。
一個茶莊,一群女人
主人公海若在西京城(西安)經營著一座茶館,建築不大,但是裡面有著最貴最好的茶葉,當然價格也貴,由此來此喝茶的人也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海若憑藉老闆的身份,自然也結識了不少姐妹,經常來此聚會,各自訴說著心事,聊生意,聊生活,聊男人,因此姐妹團越來越壯大。
12位姐妹團中大多是不想結婚或者離婚的女人,海若每人贈送了一塊玉,大家都掛在胸前,戲稱西京城「十二塊玉」。她們大多有著自己的事業,有開家具城,有開廣告公司,洗車店、醫療器械等,還有坐收20多間門面房租的包租婆,形形色色,這就難免不了和政府人員打交道。因此,海若的茶莊賣最貴的茶,掙得最多的錢。
西京城裡大作家羿光也是茶莊的常客,羿光不光寫小說,還寫字畫,經常來此喝茶,也就結識了這一眾姐妹,所以經常會有人來找他寫字,大多人送人,見錢寫字,給錢作畫,價格很貴。
羿光說:「貴是貴,你買了送人都是為升遷,為攬工程能中標,能銀行貸款,這多大的事呀!」胖子說:「是呀,人家都是點名要你的字畫。」羿光說:「那你吃肉,我就喝個湯」
就這樣活生生地記錄著事的變化,人的變化,哭了笑了,代入感極強,眼看起高樓、宴賓客,又眼看樓塌了。
皆為利益,各生嫌隙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熙熙,皆為利往。暫坐茶莊裡的「十二塊玉」也脫離不開世俗的生活。背後攀比,羨慕、嫉妒,其中有人放高利貸卻收不回本金,有好心幫助別人卻連累了自己,也有悄然無息就患病離開的……
《暫坐》茶莊裡每一天都上演著人間百態,任何人之間一旦有了利益,關係就會發生變化,最後都是產生了距離。羿光雖然和「十二塊玉」走得很近,甚至都有一段「秘而不宣」的關係,但也是她們生命力「暫坐」過客,既不是她們生命中的永恆,更不可能成為她們的依託。
不得不提,現在的男人比起過去的男人,已然變得十分脆弱,尤其是在家庭中和愛情中,掙錢多少成為家庭地位高低的標尺。《暫坐》裡的男性,他們大多對兩性情感不負責任,甚至甘願當「軟飯王」,離開「女王」就不會獨立生活,分手後還要上門乞求。
一個「散」字,道出了什麼叫做世態炎涼,人走茶涼。「十二塊玉」不再相聚,茶莊生意也就冷清了許多。自古就是利益盡,友碎了一地。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霧霾、反腐也是《暫坐》裡主要敘述場景,這些正在發生,及時感觸的生活都在不斷上演,正如賈平凹所說:世間一切,皆是記錄,人的變化,物的變化,你我只是平凡蟻輩,終歸要過平淡生活。
是的,人們在《暫坐》裡眼看他起高樓,宴賓客,又眼看樓塌了。
霧霾圍城,閨蜜病逝,茶莊被炸……賈平凹作為執筆人,越發理解深刻,客觀看待事物,帶給我們的更是對生活、人性和關聯事物的無盡思考,讀過之後,生活已然高山流水,多了一分透明。
古有茶館裡的閒言碎語,今有《暫坐》茶莊裡的人情世故。賈平凹在西京城(西安)生活了近40餘年,城裡的一切過於熟悉,敘述的是社會的事,大眾的事,風雨冰雪,陰晴寒暑,柴米油鹽,生死離別,明白了人活著的意義。
歷史中的茶館,日過午後,皆坐其中,尤為閒散,如張三禿、李二麻輩,與內掌柜閒談風月,其樂陶陶;今時茶莊,皆為人情世故,喝茶不再是平淡生活。
這部作品,沒有賣弄任何先鋒文藝的高端技巧和文筆,但很照顧了讀者的口味,比如作品裡的千萬級別投資大案、馬航失聯、茶館爆炸……適合各個階層的人閱讀。
賈平凹積累了大半生的創作經驗,對於人生那些看似平凡的人和事,一定是有了深刻的認知,獨到的見解。所以,《暫坐》給大家講了一個發人深省,同時又引起共鳴的故事,這就需要我們「暫坐」下來,午後時光或睡前閒暇打開這本《暫坐》細細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