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應多過自己的「聖誕節」,少追捧西方的「聖誕節」

2020-12-13 司馬家談史

聖誕節,顧名思義,就是聖人的節日。西方的聖人主要是耶穌,為了紀念耶穌誕生,故有聖誕節。其實,「聖誕節」不應該叫「聖誕節」,叫「耶誕節」才合適。由於基督教在西方具有極大的影響力,西方人崇拜耶穌,把耶穌稱為「聖」,也很自然。中國人信奉耶穌的其實並不多,在中國傳統的聖人裡面,並沒有耶穌。可是,這個「聖誕節」從西方傳過來,人們倒是忘了「聖誕節」最初是為了紀念誰,也忘了「聖誕」背後的意義了,「聖誕節」轉而變成了一種夾雜著濃濃商業氣味的狂歡節。

梁文道曾經在《一千零一夜》中說「聖誕節真正的精神並不是讓大家買名牌,吃大餐,而是讓我們看到這個社會還有多少人需要我們關注,要讓我們懂得感恩,同時照顧好那些比我們更小的兄弟。」這其實是梁文道站在西方聖誕節的立場上追溯這個節日的意義,我卻以為「聖誕節」在中國應該擁有它自己的內涵。

中國有沒有屬於自己的「聖誕節」呢?當然有。既然聖誕節是聖人誕生的節日,中國自然有聖人,便自然有聖誕節了。中國的聖人還不少,代表性的至少有三個:孔子,老子和釋迦摩尼(釋迦摩尼雖然是位印度人,但是佛教傳到中國後被中國化了,儒釋道在中國歷史上並稱三聖,歷史上信佛的遠比信耶穌的要多)。於是就有孔子的生日——9月28日,老子的生日——2月15日,釋迦摩尼的生日——4月8日。為紀念他們的誕生,這就是中國的聖誕節。悲哀的是,有多少人記得中國歷史上聖人的生日呢?

我還在讀大學時,校園裡面有一尊石頭雕刻的孔子像,孔子生日那天,不知道是誰在孔子像前擺了一束鮮花,雖然那是個冷冷清清的早晨,卻讓我莫名感動。其實,我們少去追捧一點西方的「聖誕節」,多慶賀慶賀中國自己的「聖誕節」,這不是很好嗎?我以為一個讀書的地方,在孔子生日這天擺一束鮮花,是最好不過的了。我們的傳統文化需要繼承,我們不能忘根,紀念孔子或紀念老子或紀念釋迦摩尼,我以為遠比追捧西方「聖誕節」的意義更大,大家是怎麼看的呢?

相關焦點

  • 中國人是否應該過萬聖節、聖誕節?
    眾所周知,聖誕節是西方的傳統節日,相當於西方的春節。然而,現在這個西方節日卻在中國迅速發展,成為許多商家的牟利的好機會。在我看來,作為一個中國人,沒事瞎湊什麼熱鬧,自己都有那麼多節日,還需要過啥西方的節日。現在,很多的西方節日受到年輕人追捧,什麼萬聖節,聖誕節。
  • 中國人應該過聖誕節嗎?聖誕節習俗是什麼中國人怎麼過聖誕節?
    中國人究竟該不該過聖誕節?讓我們一起分析。一、為什麼聖誕節在中國熱度如此高?中國的傳統節日繁多,聖誕節是僅次於春節的熱鬧節日。有孩子的家庭、戀愛中的情侶對聖誕節都無比的期待和喜愛。年輕人對聖誕節格外重視,他們喜愛熱鬧與自由,他們在聖誕節這天結伴出遊享受購物和用餐的喜悅。
  • 作為中國人,我們要不要過聖誕節?
    近年來,關於中國人要不要過聖誕節的話題,一直備受爭議!「我們是中國人,幹嘛要過西方的節日?」「你不是基督徒,過什麼聖誕節?」「孩子高興,老婆高興,我高興過聖誕節!」「尊重多元文化交融,包容外來文化。」「中國已經走向世界,應與國際接軌!」 支持的聲音也不小!
  • 聖誕節到了,中國人到底該不該過聖誕節
    今天是聖誕節,對我來說好像也沒有什麼感覺,只是感覺周邊的不少商場都裝扮了一下符合聖誕節的氛圍,很多商家都在做節日的促銷。昨晚臨睡前看著朋友圈一些好友發的吃蘋果照片,想了想自己是不是也該象徵性的吃一個蘋果,可又不明白意義何在,不過最後還是拿出了一個蘋果吃了起來。
  • 西方的聖誕節?作為一個中國人,真的有必要「過節」嗎?
    寫在前面:西方的聖誕節?作為一個中國人,真的有必要「過節」嗎?昨天是2019年12月24日,今天是2019年12月25日,昨天和今天,分別是平安夜、聖誕節。每年到了這兩天,網絡上有關聖誕節的爭論就會此起彼伏。
  • 聖誕節快要到了,中國人應該過聖誕節嗎?
    聖誕節是基督教的節日,譯名為「基督彌撒」,是為了慶祝「耶穌」的誕生而設立的節日,實際上「耶穌」並不是一個名字,他的意思為「救贖」,基督教是耶穌基督的一個泛稱,在中國習慣吧基督教的分支之一「新教」稱為基督教,這裡就不多講了,聖誕節的來歷和「耶穌」的事跡應該已經非常普及了,但是作為一個宗教性的節日
  • 聖誕節是外國人過年嗎?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
    今天是12月25日,西方所謂的聖誕節,是西方的傳統節日。印象當中,西方的聖誕節也是非常重要的節日,就好比我們的春節一樣。那麼聖誕節到底是怎麼來的,和我們的春節相比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雖然聖誕節是從西方傳入的節日,但聖誕節在中國的火爆程度絕不亞於其他國家。 在中國,有在聖誕前夜平安夜給親朋好友送蘋果的習俗,而且這個習俗其實是中國人開創的。蘋果的「蘋」與平安的「平」同音,於是就有了平安夜送蘋果的習俗。連外國人都對中國人的腦洞佩服的五體投地。那麼,中國人到底該不該過聖誕節呢?
  • 聖誕節不是中國傳統節日,為什麼中國人喜歡過聖誕節?
    作為一個中國人為什麼大家對西方節日那麼有興趣,而且不乏看見中國的各大商場或者店鋪,更甚至在家裡都會買大小不一的聖誕樹裝飾房子,雖然大家並不知道聖誕節在西方的含義是什麼但是很多中國人都會跟風慶祝聖誕節。許多電商更是推出聖誕節的相關活動,那麼到底為什麼中國人喜歡過聖誕節?
  • 中國人要不要過聖誕節?!
    中國人要不要過聖誕節?!昨天家庭展開了大討論。有人說,要有文化自信,中國人應該過自己的傳統節日,不過洋節;有人說西方列強欺負我們,幹嘛去過他們的聖誕節?不知道這是什麼邏輯?節日嘛,喜歡過就過,不喜歡過就不過,幹嘛分中國的外國的,並且每個節日,都有它不同的文化含義,聖誕節是紀念基督耶穌誕生的日子,有信仰的人可以隆重的過,沒有信仰的人可過可不過,但是要為此去抵制聖誕節,這就有點過了。中國人是太沒自信了?還是連這點肚量都沒有?好像是看到別的小朋友在過生日,心裡不高興,回家自己關起門來了!
  • 歷史視角:該不該過西方的聖誕節?
    今天是12月25日,是西方傳統的聖誕節;昨晚就是他們聖誕前夜送禮物的時候,我們翻譯成平安夜。各位,我們中國文化以海納百川的包容力著稱,自然也有不少人(特別是年輕人),即使不是基督徒,也會過西方的聖誕節。我們的包容力在於,一些人有過洋節的自由,一些人有選擇不過洋節的自由,君子和而不同嘛。
  • 2020年的「聖誕節」怎麼過?
    懶人掐指一算還有「五天」就「聖誕節」啦!大家想好怎麼過了嗎?我們大家都知道,聖誕節這個節日是來自於西方國家的,聖誕節在西方來說,就相當於我們中國的「春節」!那既然是西方的「春節」,而身為中國人的我們是否應該應節呢?那是肯定的啦!可能老一輩的人裡還沒有應「聖誕節」的說法!
  • 西方人是怎麼過聖誕節的?
    聖誕PARTY: 聖誕節必不可少的節目,有家庭式的,朋友式的,情人式的各種歌樣PARTY。一種友情,親情,愛情聚會的好時光。戴著聖誕帽,唱著聖誕歌,說說大家的聖誕願望。 聖誕大餐: 聖誕節作為一個隆重慶祝節日,不能少了好吃美味食品。
  • 中國人很多喜歡過聖誕節,知道聖誕節怎麼來的嗎?聖誕節是什麼?
    聽說一年一度的聖誕節又來了,聖誕節(Christmas)又稱耶誕節、耶穌誕辰,譯名為「基督彌撒」,是西方傳統節日,起源於基督教,在每年公曆12月25日。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聖誕節是一個宗教節,因為把它當作耶穌的誕辰來慶祝,故名「耶誕節」。
  • 2018聖誕節又來了!抵制合適嗎?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
    2018聖誕節又來了!抵制合適嗎?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時間進入2018年12月份,接近年尾了,西方的一個重要節日聖誕節也來了,於是,在網上又看到抵制聖誕節的活動。關於聖誕節的通知聖誕節是為了慶祝耶穌的出生而設立的,是一個洋節,過聖誕節在世界有廣域的人群,比中國人過春節的人還要多,這樣的形勢,我們拒絕得了嗎?
  • 老外驚呼:千萬別讓中國人過聖誕節!!
    👇   👇 看完我已經漸漸忘了原版怎麼唱了……一個西方人過聖誕節,必不可少的可能是火雞、聖誕樹、禮物。一個中國人過聖誕節,必不可少的可能是餃子。這不是玩笑話,我是認真的。在中國,坊間還流傳著那首膾炙人口的聖誕歌謠:「叮叮噹,叮叮噹,快喝餃子湯……」
  • 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過洋節不再是崇洋媚外
    一年一度的聖誕節就要來臨,街頭上的各個店鋪都在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與火熱的商業街頭相比,虛擬網絡上的討論也是異常火熱,一場關於「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的話題討論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聖誕節持反對意見的一方認為,聖誕節是西方文化入侵的方式,過聖誕節還是崇洋媚外的表現。
  • 聖誕節不是中國人的節日,所以我無視!
    用西方人傳統節日裡的重要元素,教育中國的孩子,會造成中國孩子頭腦裡的意識形態混亂!目前,在文化自信的大潮中,聖誕節已經在中國悄悄降溫。與其信聖誕老人,信耶穌,還不如先教育孩子信老天爺。人在做,天在看,頭上三尺有神明,做壞事終將受到懲罰,這句話雖然是唯心的,但能引導孩子向善和自律!上述回答雖有些片面和偏激,但最能真實表達我的觀點。
  • 聖誕節快到了,中國人需要過聖誕節嗎?也許你的行為會帶動很多人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你能記得有幾個,能真正想著陪著自己家人去過的又有幾個,其實很多人都知道再有幾天聖誕節就要來了,你為什麼能記得這個節日,聖誕節是中國的節日嗎?大部分人都知道聖誕節是外國的節日,跟中國沒有一點關係,怎麼還有很多人想著去過聖誕節,是什麼原因會這樣,讓那麼多中國人去過外國人的節日,你有想過嗎?
  • 這個聖誕節,咱中國人應不應該過?
    正當人們聖誕節過得不亦樂乎時,一場關于洋節的撕x大戰又開始了。不知道從何時起,各大社交平臺颳起了一股抵制潮。其中不乏為吸引人眼球的多年前謠言「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你們大肆慶祝的聖誕節,是八國聯軍慶祝丹東屠城的紀念日!」出於種種考慮,全國各大高校、社區也紛紛發布通知,禁止舉辦以「洋節」為主題的活動。聖誕節那麼火,反倒中國的臘八節、元宵節、重陽節無人問津,中國人過中國節不好嗎?但現實並不是喊兩句口號那麼簡單。
  • 也說中國人到底該不該過聖誕節?
    關於聖誕節在中國到底該不該過的爭論一直沒有結束。相當一部分傳統的中國人提出聖誕節是西方的節日,基督徒為了紀念耶穌誕生而產生的節日,我們不是基督徒過什麼聖誕節!這個節日記載了中華民族的百年屈辱史,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就不應該過聖誕節。還有一部分人認為,聖誕節是西方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侵略,是西方和平演變的一種手段,要堅決抵制過聖誕節。當然還有一些人把聖誕節的流行歸結於是商人營銷的一個噱頭,利用聖誕節向中小學生和青年人推銷產品的一個手段,禁止不禁止都無關社會疼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