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說中國人到底該不該過聖誕節?

2020-12-12 我自向天歌

關於聖誕節在中國到底該不該過的爭論一直沒有結束。

相當一部分傳統的中國人提出聖誕節是西方的節日,基督徒為了紀念耶穌誕生而產生的節日,我們不是基督徒過什麼聖誕節!

還有一種說法是,八國聯軍侵略中國後每年都要在平安夜和聖誕夜狂歡。1946 年, 北平「沈崇事 件」就發生在聖誕夜。這個節日記載了中華民族的百年屈辱史,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就不應該過聖誕節。

還有一部分人認為,聖誕節是西方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侵略,是西方和平演變的一種手段,要堅決抵制過聖誕節。

當然還有一些人把聖誕節的流行歸結於是商人營銷的一個噱頭,利用聖誕節向中小學生和青年人推銷產品的一個手段,禁止不禁止都無關社會疼癢。

還有一種原因是改革開放後隨著我國大力引進外國人才和大批海歸現象的出現,一些外國專家和「海龜」習慣了過洋節,影響了家庭、親朋好友和社會對聖誕節的崇尚。

所以,對於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與其他絕大多數問題一樣,當今國內社會階層出現了多種不同的觀點。

積極推崇聖誕節的人還從許多節假日、現代科學技術、先進生活用品,甚至理論思想等方面大多數是從西方借鑑或引進為理由倡導中國人也要過聖誕節。他們認為,我國現在存在的元旦節、三八婦女節、五一勞動節、六一兒童節、禮拜天、周末雙休日,甚至父親節、母親節都是西方的,你要不要過?還有許多家用電器、辦公用具,例如電視機、電腦、手機、電冰箱、空調、複印機、傳真機以及各種現代醫療設備等等,這些都是西方人發明的,原創智慧財產權也都屬於西方,你要不要用?汽車也不要開,火車也不要坐,飛機也不要乘,電燈也不要用,因為這些都是西方的!甚至西裝也不要穿了!凡此等等。

他們還從缺乏邏輯思維、缺乏全球思維、缺乏政治思維、缺乏法律思維、缺乏歷史思維等方面對抵制聖誕節現象進行反駁。

當然這些觀點也不值得一駁:抵制聖誕節這並不影響相互的先進文化、科學技術和經濟建設經驗的交流、借鑑和引進。

不提倡過聖誕節的更是大有人在,

最近,有人在網上發起了「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的投票,結果91%的網友不主張過聖誕節。

網友發起的關於國人該不過聖誕節的投票

去年聖誕節,安徽黃圩鎮中心學校利用周一升旗儀式對學生進行了「抵制洋節從我做起」為主題的思想教育。該校校長從中國屈辱的歷史開始,告訴同學們所謂的聖誕節、平安夜、狂歡日的來歷,也正是它帶給了中國奇恥大辱。要求全校師生端正思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正確對待外來文化。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既不崇洋媚外,也不固步自封,不忘國恥,砥礪前行。

安徽黃圩鎮中心學校抵制洋節主題活動

這一行動贏得了一片讚揚聲,這篇報導也被網友紛紛點讚。

有網友說:支持!這才是孩子應該知道的。網上發表支持過聖誕節的很多都是海龜,他們在國外過慣了洋節,回來後提倡我們的後代跟著他們過洋節。商家也是利用聖誕節作為他們營銷的一個噱頭。

也有西方媒體對於我國壓制聖誕節的報導甚囂塵上。有西方媒體稱「聖誕老人將不會來到這個城市,因為中國禁止聖誕節」。繪聲繪色描寫了我國個別城市如何禁止銷售與聖誕節相關的商品。

那麼中國到底有沒有號召禁止聖誕節呢?

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最近一篇報導很能說明問題。

胡錫進說:我和我周圍的黨員幹部,都沒有收到禁止過聖誕節的禁令。

環球網總編輯胡錫進在百家號的文章

胡錫進還在微博中寫道:「很久以來,可以說我做環球時報總編的十幾年裡,在我的記憶中,宣傳聖誕節就一直不被鼓勵。但我也從來沒聽說過「抵制」聖誕節的指令。我不知道極個別地方「抵制」聖誕節的政策依據從何而來?抑或那些都是虛假報導?這兩天在人民日報西門的食堂裡,老胡看到如下情形。在有外國專家光顧的這個報社食堂裡,我覺得出現這些裝飾再正常不過了。」

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的博文

謠言不攻自破!

那麼怎樣對待這個眾說紛紜的聖誕節呢?

綜合網友關於中國人到底該不該過聖誕節的爭論,主要有以下觀點:

1、 隨著社會的發展,中西文化交流勢不可阻擋,作為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節日文化的交流融合理所當然,自然而然。

2、 對待一系列西方洋節的正確態度,應該是堅持的原則是:既不能全盤否定,也不能照單全收,要運用馬列主義歷史地、辯證的哲學眼光和態度,去批判的吸收。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不盲目崇拜,不迷失自我,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3、千萬不要忘了弘揚中華民族悠久的、優秀的節日文化傳統,千萬不要在盲目崇拜中迷失了自我。尤其是我國許多傳統的節日文化,都積澱著厚重的傳統文化,彰顯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勤勞善良、勇敢智慧等傳統美德和古樸純正、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

所以,對於外國節日,理應不主張,不宣傳,不弘揚的態度。國人應該清醒的意識到,只有把自家節日過好、傳承好,才花閒情去思考人家的節日,千萬別讓外國風把我們僅剩的傳統風都給吹走了。

版權聲明

相關焦點

  • 中國人到底該不該過聖誕節?
    一個月前,國內某高校宿管阿姨給同學發糖遭一同學言論威脅引發熱議,而今天又來到了聖誕節,作為中國人,我們到底該不該過這個洋節?科普一下聖誕節又稱耶穌節,東正教又稱之為基督降生節,很顯然是為了紀念耶穌降生。
  • 聖誕節到了,中國人到底該不該過聖誕節
    今天是聖誕節,對我來說好像也沒有什麼感覺,只是感覺周邊的不少商場都裝扮了一下符合聖誕節的氛圍,很多商家都在做節日的促銷。昨晚臨睡前看著朋友圈一些好友發的吃蘋果照片,想了想自己是不是也該象徵性的吃一個蘋果,可又不明白意義何在,不過最後還是拿出了一個蘋果吃了起來。
  • 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
    又到一年聖誕節,商場裡早已經擺上了聖誕樹,各個門店都貼上了各類聖誕活動海報,節日氣氛越來越濃,這時候總會出現一種聲音,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當一個節日失去了其真正的精神,只剩下吃喝的時候,意味著它離消亡不遠了,所以從「該不該過聖誕節」的命題中跳脫出來,看看那些深受各種人們喜愛的節日,到底是如何做到的?然後思考我們的傳統節日到底該如何改進,如何好聽、好看、好玩地度過。所以,不僅是聖誕節,更多的是我們在面對外來文化衝擊時,究竟該如何面對?
  • 中國人到底該不該過聖誕節呢?與歷史有什麼關係?
    說起聖誕節,相信大多數人並不陌生,但是中國人到底該不該過聖誕節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聖誕節起源於西方,是基督教紀念耶穌誕生的重要節日,亦稱耶穌聖誕節、主降生節,他是西方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但是我國為什麼不能過聖誕節呢?
  • 聖誕節是外國人過年嗎?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
    今天是12月25日,西方所謂的聖誕節,是西方的傳統節日。印象當中,西方的聖誕節也是非常重要的節日,就好比我們的春節一樣。那麼聖誕節到底是怎麼來的,和我們的春節相比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雖然聖誕節是從西方傳入的節日,但聖誕節在中國的火爆程度絕不亞於其他國家。 在中國,有在聖誕前夜平安夜給親朋好友送蘋果的習俗,而且這個習俗其實是中國人開創的。蘋果的「蘋」與平安的「平」同音,於是就有了平安夜送蘋果的習俗。連外國人都對中國人的腦洞佩服的五體投地。那麼,中國人到底該不該過聖誕節呢?
  • 聖誕節來臨,為何學校噤若寒蟬!中國人到底該不該過洋節?
    今晚就是平安夜,明天就是聖誕節。聖誕節,就是西方的春節,而平安夜則相當於除夕,雖然是一個帶有鮮明宗教特色的西方節日,但近些年在我國年輕人群體中越來越流行。今年和往年不同,與各大商場濃鬱的節日氛圍相比,學校卻顯得冷清的多。
  • 聖誕節前夕,平安夜蘋果翻倍漲價,中國人到底該不該為洋節買單?
    今夜是西方的大年夜,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平安夜。走在大街上,各個商店掛滿了聖誕裝飾品,聖誕歌一路循環。城市裡到處充滿了濃濃的聖誕節的氛圍,在一線城市裡尤為濃烈。在平安夜這天,大家都在送蘋果、吃蘋果。對於這種現象,很多網友都在討論,中國人到底該不該為洋節買單?在中國,一邊是張燈結彩,裝扮聖誕老人歡呼雀躍過聖誕節,然而還有一邊卻在強烈譴責這種「崇洋媚外」行為。
  • 2018聖誕節又來了!抵制合適嗎?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
    2018聖誕節又來了!抵制合適嗎?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時間進入2018年12月份,接近年尾了,西方的一個重要節日聖誕節也來了,於是,在網上又看到抵制聖誕節的活動。在微信群,很多人轉發一個小學生抵制聖誕節的視頻,未知真假。可能是一些自媒體為了流量而故意為之。今天甚至有文章說:「洋節,再見!國家終於出手!」其實文章內的通知是2017年2月發的,但國家根本沒發過抵制聖誕節的通知。不過,我們看到廊坊官方專門發通知抵制聖誕節活動,這樣合適嗎?
  • 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過洋節不再是崇洋媚外
    一年一度的聖誕節就要來臨,街頭上的各個店鋪都在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與火熱的商業街頭相比,虛擬網絡上的討論也是異常火熱,一場關於「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的話題討論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聖誕節持反對意見的一方認為,聖誕節是西方文化入侵的方式,過聖誕節還是崇洋媚外的表現。
  • 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這本書給你答案
    在中國傳統節日複雜且一度不變的習俗面前,求新求異,追求與眾不同,簡單方便,沒有人情之擾的聖誕節,也就成為了年輕人的新寵。那麼,中國人到底該不該過聖誕節?最初,在西方國家,只有基督教徒才慶祝聖誕節,它是基督教徒為了紀念耶穌而設定的節日,本質上是個宗教節日,在沒有基督教文化背景的中國,本來和我們大多數中國人沒有絲毫關係。
  • 抵制聖誕節從未停止過!到底該不該過聖誕?
    今天是西方傳統宗教節日聖誕節,相信有不少小夥伴還不了解聖誕由來!在大部分小孩子還活在想像裡,聖誕節不就是聖誕老人駕雪橇在天空行走,然後乘小孩子睡覺偷偷把禮物放在床頭,等孩子醒來就可以收到禮物了。這幾天不就有網友吵著抵制聖誕節?然後該不該過聖誕節這個話題又火了,當然我本人中立,只是進行雙方的各自的理由進行解析。先說一下,為什麼要的抵制一方!
  • 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
    強烈的對比讓很多人開始反思,北大清華等名校博士甚至聯合發表了 「抵制聖誕節論」。聖誕節該不該過?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每一種觀點都有其道理所在,年輕人偏愛聖誕節也不是沒有理由的。中國傳統節日像中秋節、春節、元宵節等,都強調合家團聚,必須回家和親人一起過,春節時連商家都回家過年去了,外面幾乎沒有多少人。
  • 平安夜和聖誕節該不該過?
    相比起往年聖誕節和平安夜的火熱,今年似乎有所減退,但仍舊保持著一定熱度,賣蘋果的商家昨天的戰績應該不小,直到今天聖誕節真正到來的時候,該張貼的字樣,該舉辦的活動也一個不少。然而就在最近,長久被承認為中西文化交流的聖誕節開始被嘲諷與壓制,很多人表示聖誕節不應該過,當外國人都沒有如此瘋狂地慶祝這個節日的時候,中國人卻喜氣洋洋的肆意狂歡。
  • 又到聖誕節,中國人到底該不該過洋節日?你們怎麼看?
    圖片來自網絡中國人興起過洋節該有很多個年頭了。過去可能還會認為過洋節是中國人融入全球化的表現。可就在去年,洋節忽然收到了一些人的抵制。我所見所聞的就有這樣兩三件事。我生活在一個縣級市,本市教育局很早就下文件:不準洋節進校園,意思是所有幼兒園、中小學不準圍繞感恩節、復活節、萬聖節、聖誕節等洋節開展活動。臨近聖誕節時,微信群和朋友圈中又流行起轉發「我是中國人,我不過聖誕節」的文章和抵制洋節的籤名、宣誓活動。其中一個廣泛傳播的觀點是說應該紀念偉大領袖的誕辰(12月26日),而絕不該紀念那個子孫後代曾侵略蹂躪中國的洋人。
  • 「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這從來就不應該成為一個問題
    前兩年,突然出現了一些抵制洋節的主張,聖誕節首當其衝,很多人紛紛跟風,甚至有人不惜編造謠言來擴大影響力……一時之間,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似乎成為一個上升到道德層面的大問題。冷靜下來想一想,其實這個問題本來不應該成為一個問題。聖誕節作為一種文化表現形式,本身不具有任何危害性。
  • 我們該不該過聖誕節
    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我認為不該過。首先,聖誕節是基督教徒的節日,我們絕大多數人不信仰基督教,那麼聖誕節自然與我們無關。其次,聖誕節只是最近十多年商家的噱頭,與其他各種節日一樣,無非是為了多賣些東西,多賺點錢。你認真,那就墮入商家的「圈套」了。第三,國家法定節假日為春節、元旦、清明、端午等等,每個法定節假日均有其淵源,均為大眾所認同。而作為舶來品的聖誕節,僅僅在大眾認同方面就佔劣勢。
  • 聖誕節到底該不該聯名抵制?網友表示:中國人就應該過中國節!
    聖誕節已經過去了,很多網友紛紛議論表示:「作為中國人就應該過中國節,過什麼聖誕節,簡直就是崇洋媚外,太不像話了。」每年的聖誕節,在中國的一二線城市,慶祝聖誕場景都布置得特別隆重。其實,不就是過個節嘛,沒必要大驚小怪,大張旗鼓。甚至有人說:「在中國慶祝聖誕節的人,正在做西方傳教士100年以前沒有完成的事」,還有人對號入座,拿出當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問題來說事,有必要嗎?當年清政府腐敗無能,滿清臣子不爭氣,閉關鎖國,故步自封,現在耿耿於懷過去有什麼用?落後就要挨打,這是鐵一般的事實,奮發圖強才是愛國最好的方式,但這跟聖誕節沒半毛錢關係。
  • 該不該過聖誕節?中國的網友吵起來了
    雖然聖誕節是一個西方的傳統節日,但在中國依舊有不少人會過這一個節日。2019年12月24日,聖誕節前一天,平安夜當日的上午,粉絲近千萬的"XX吃貨"在官方微博發文,科普起了"一年一度的聖誕節就要來了。作為西方傳統節日,國外的人在這一天要吃些什麼東西呢?
  • 聖誕節是耶穌降生的日子嗎?你到底要不要過?該不該過
    很多朋友都問我:聖誕節,你們過不過?為什麼問這個問題呢?因為當我們追根溯源後發現聖誕節不是真的耶穌降生的日子。驚奇不驚奇?意外不意外?當然也許很多人已經知道了這件事,也會有更多的人知道真相。另外聖誕節跟敬拜太陽神有關係,這是用一個異教的節日來紀念耶穌的降生。是不是感覺很反諷?正因如此才有很多人來問,聖誕節過不過的問題。我覺得這裡有一個很核心的問題沒有解決所以才有這樣的疑惑。核心問題解決,聖誕節過不過?怎麼過都迎刃而解。
  • 聖誕節快到了,我們該過還是不該過?
    而作為新世紀的中國百姓們,該不該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融合於『世界』呢?接下來就讓小編帶你進入『聖誕』的世界。 聖誕節又稱耶誕節,西方傳統節日,是基督教為紀念耶穌誕生而規定的重要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