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裝不下馬斯克和貝索斯了,他倆誰會先飛到火星?

2020-12-15 字母榜

埃隆·馬斯克的火星移民夢又前進了一小步。日前他在推特上透露,Starship SN8原型機最早可能會在美國時間12月2日開始飛行。此前,11月25日,SpaceX升空了第16批星鏈衛星,並且成功回收了一枚7手運載火箭「獵鷹9號」。

在馬斯克之前,有能力在私人航天領域進行探索的只有實力超強的大國,近二十年來,這個技術、資金甚至運氣都密集的行業迎來了一些民間player。馬斯克的SpaceX之外,最引人矚目、實力最強的要數亞馬遜公司老闆貝索斯開創的商業太空公司Blue Origin(藍色起源)。

恰巧的是,貝索斯和馬斯克分別是2020年新晉世界首富和第二富豪。據國外媒體11月24日報導,得益於特斯拉股價不斷上漲,馬斯克的身家在今年也大幅增加,在彭博億萬富豪指數榜上,馬斯克目前已超過了蓋茨,升至第2位,身價1280億美元,榜首的依舊是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他目前的身家為1820億美元。

同行是冤家。貝索斯和馬斯克2004年還能一起共進晚餐,然而在一起挖牆腳事件後,兩人再也不一起聊登陸火星的共同夢想了。

據《矽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自傳》中描述,兩人紛爭的序幕源自一次藍色起源從SpaceX挖角事件。貝索斯明目張胆地從SpaceX挖走了世界頂尖攪拌摩擦焊接專家雷· 米耶科塔(Ray Miryekta)。「傑夫聘用了雷,而且竟敢用他在SpaceX的工作成果申請專利,」馬斯克說道,「藍色起源強攻這些專業領域人才,開出如雙倍工資這樣的條件。我認為這是多此一舉,並且顯得魯莽無知。」

馬斯克

在SpaceX內部,藍色起源被戲稱為B.O.(body odour,意為狐臭),公司甚至設置了郵件過濾器,濾掉所有帶有「blue」和 「origin」的郵件,以杜絕其挖人牆角的行徑。

「我認為貝索斯妄想成為國王,」馬斯克說道,「他有不懈的工作熱情和稱霸電子商務領域的雄心。但說實話,他真不是個有趣的傢伙。」

有來有往,2019年在一次私人演講中,貝索斯則調侃了馬斯克殖民火星的想法不切實際。他當時說,如果「我的朋友(馬斯克)」想去火星,先應該去喜馬拉雅山頂住一年試試。因為和火星比起來,喜馬拉雅山頂的條件可能像「天堂的花園」那樣美好。

從事私人航空事業像是貝索斯的一項業餘愛好,馬斯克則不同,幾乎手中的一切業務都是圍繞移民火星而服務。成立space X是為了發射火箭和宇宙飛船,太陽能公司是解決火星的能源獲取問題,造電動車是因為火星沒有空氣用不了燃油車,做成了市值第一的車企只是「順便」。

貝索斯

論及馬斯克與貝索斯在太空領域取得的成果,space X動作最頻繁也最大,多次完成了重型火箭回收,11月15日還用龍飛船將4名太空人送上了空間站。藍色起源目前呈追趕之勢,雖然最早於2015年11月實現首次火箭回收,但整體發射難度和發射次數還落後SpaceX一大截。不過藍色起源也有一些值得肯定之處,比如同樣取得了NASA的一些發射訂單,還與SpaceX一同加入了美國宇航局最新的重返月球計劃。據外媒7月報導,藍色起源還計劃在2023年實現登月。

兩家私人航空公司都發軔於2000年左右,space x成立於2002年,藍色起源的前身2000年就已經成立。兩家都希望通過降低火箭發射的成本,讓更多人有機會飛向太空。在各自發展的過程中,兩人在火箭回收、全球衛星通信服務、載人航天等業務板塊方面,多次發生摩擦。

每當獲得重大裡程碑式的成就,馬斯克和貝索斯就會在社交網站上隔空互懟,一次次唇舌之戰也是兩家企業白熱化競爭的縮影。兩個爭強好勝的傢伙對於打口水仗樂此不疲,對他們來說,對手的存在,在某種程度上也在激勵他們加快實現夢想。

A

馬斯克與貝索斯最早也最頻繁的摩擦,圍繞火箭回收。

第一次衝突源自2013年爭搶火箭發射平臺,馬斯克怒斥藍色起源的招數為「造假的阻擋策略」。

2013年美國宇航局NASA完成了亞特蘭蒂斯號的最後一次發射任務,並將所有太空梭全部退役,NASA決定將之前使用的甘迺迪航天中心39A號發射平臺的使用權拍賣給私人公司。39號發射臺是傳奇,是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的「王座」,誰得到這個發射塔的使用權猶如被加冕了載人航天的「指定繼承人」。

SpaceX首先表示出了興趣,NASA也傾向於租給有合作關係,且有過成功發射經驗的SpaceX。貝索斯的藍色起源後來才加入競爭,甚至還拉上了與馬斯克有宿仇的ULA(聯合發射聯盟),宣揚開放租賃的模式可以帶來更多租戶。馬斯克此刻手中已有一些商業發射訂單,基於自身利益勢在必得,他的主張租給單一公司才能最大化有利於航天事業的發展。藍色起源在那時還沒有任何發射,馬斯克認為沒有火箭發射的發射臺租賃都是耍流氓,憤怒的稱其為「造假的阻擋策略」,這場爭奪最終以SpaceX籤下20年排他性租約而獲勝。

2014年,SpaceX和藍色起源關於可重用火箭技術的專利又再次爆發衝突,使兩人關係進一步惡化。

早在2010年6月,藍色起源公司就已經把火箭重用技術的概念註冊為專利。其中包括了在海岸地區發射火箭,在海面無人船回收一級火箭,照顧到火箭飛行軌跡,這樣可以更加節省燃料。2014年SpaceX正在開發一項火箭回收技術時,突然發現受制於這項專利。如果按照專利的要求,SpaceX可能要為使用這項技術向藍色起源支付數千萬美元。

於是SpaceX向美國專利和商標辦公室提出了抗議,舉證日本發明家Yoshiyuki Ishijima已經在他1998年的論文中對這項技術有了完整論述。後來經過大約一年的審核,專利和商標辦公室最終裁定取消了藍色起源的這項專利。Space X再勝一籌。

2015年11月23日,藍色起源首次實現了火箭發射並垂直回收,公司將研發的New Shepard(新謝潑德火箭)成功發射到了 100千米的高空,隨後火箭體完好無損的垂直降落到了預定的地面位置。馬斯克虛情假意的祝賀了對手貝索斯,還不忘高調誇了自家的火箭,公開指出藍色起源進行的發射難度遠遠低於SpaceX。同年12月22日,SpaceX也第一次成功垂直著陸了獵鷹9的一級火箭。

同樣的垂直回收復用技術,新謝潑德火箭VS獵鷹系列火箭,難度係數簡直大相逕庭。如果說謝潑德火箭是一支鋼筆,那獵鷹9就是一柄長劍,從機身尺寸到發射質量再到發射高度,完全不是一個量級。謝潑德火箭只是來到了太空邊緣的100千米高度,甚至都沒達到低太空軌道;而獵鷹9則有能力發射到200千米高空,真正具備將荷載送入太空的能力。

獵鷹9

從時間節點來看,藍色起源比SpaceX剛好提前了1個月實現,以至於貝索斯當時很得意,發推打趣道:歡迎SpaceX加入火箭回收club。

「一箭七飛」,火箭復用記錄上貝索斯又搶先一步。

今年10月13日,貝索斯期下的藍色起源公司又率先創造一項新紀錄:同一枚火箭/太空艙成功實現第7次發射及回收。單從復用次數來看,刷新了全球航天界的新高度。競賽咬的很緊,Space X在一個多月後的11月25日也實現了「一箭七飛」。

兩家雙雙實現「一箭七飛」,既是結合實際情況,也不能排除情緒的成分。

藍色起源目前總計發射13次,只研製了三枚謝潑德火箭,即謝潑德火箭1號、2號、3號。其中謝波德1號,在2015年4月29日成功發射回收時墜毀。新謝潑德火箭2號在2015年~2016年成功發射並回收5次,一箭五飛。新謝潑德火箭3號,從2017年~至今成功發射並回收7次,實現一箭七飛,藍色起源沒有火箭數量和發射次數的優勢,只能在其他指標上刷刷存在感。

馬斯克手中可以選用的火箭很多,有多枚復用了三次、四次的火箭,唯獨選用了一枚已經發射了6次的火箭做第7次發射,不排除有和貝索斯賭氣的成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疫情的原因,藍色起源的是這次是發射是2020年以來的第一次發射,而SpaceX今年已執行了23次任務!SpaceX不斷高效、成熟、常態化地進行火箭發射並回收,使圈內外普遍覺得,SpaceX才是真正嫻熟掌握火箭復用、回收技術的頭號太空公司,真正意義的太空先鋒。

B

2019年4月,亞馬遜Kuiper全球衛星寬帶計劃,項目代號「Project Kuiper」(「柯伊伯」項目),將要發射3236枚衛星構建全球網絡,馬斯克@貝索斯,並評論:「抄襲者。」

馬斯克先於貝索斯在2015年1月就宣布了「Starlink」(「星鏈」計劃),率先提出要打造一個覆蓋全球的網絡通信系統,為全球提供上網和通信為主的數據服務。「星鏈」計劃打算發射約12000顆軌道衛星覆蓋全球每個角落,後來這一數量又追加到42000顆。

2019年5月23日,獵鷹9號運載火箭成功將首批60顆星鏈衛星發射向太空,正式開始部署「星鏈」。截至目前,短短一年半的時間,SpaceX已經發射了16批星鏈衛星,每批發射數量都在60顆左右,截至目前共計發射了近955顆,還於近期開始了商業化公測,可以說實現了從0到1。

網際網路全球衛星通信服務,是一項門檻極高的服務項目,往往需要數十億美元和長達幾年的持續投入。從覆蓋局部到全球,從單一頻段到多頻段覆蓋,都要分階段實施。以「星鏈」計劃為例,造一個大型的人造衛星星座,全面組網完畢基本分為三步:首先,用1584顆衛星完成初步覆蓋(主要為北美地區);第二步,用2825顆衛星完成全球組網;第三步用7518顆衛星組成更為激進的極低軌星座。

立體組網之後,能同時滿足高速度和低時延的複合需求。由於衛星數量多,還可以動態的控制數據資源流動,也解決了地面網絡覆蓋不到的偏遠區域的網絡需求。

「星鏈」計劃優點諸多,卻並非獨創首創,知名的其他網際網路星座還包括oneweb、Telesat、波音公司和銥星計劃等。其中最著名的應屬銥星計劃(Iridium),最早於1987年由美國摩託羅拉公司啟動,計劃在7個軌道面均勻分布11顆衛星實現全球覆蓋,參考銥元素77有個電子故此得名,後經論證總數降為66顆就實現了覆蓋。銥星計劃提出的時候前景遠大,只是結局有些唏噓,最終因入不敷出導致了項目破產,後由美軍介入成為了美軍專屬的全球通信網絡。

目前「星鏈」計劃已達到800顆衛星的最低要求,前日向美國部分用戶發起了測試邀請,美國網速測試統計公司Ookla最新數據顯示,SpaceX的「星鏈」衛星網際網路服務的試用速度已突破160 Mbps,超過美國95%的寬帶連接。網絡速度表現也使較多用戶感到驚喜,紛紛在網上曬貼。

貝索斯的「柯伊伯」項目今年7月份獲得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 簡稱FCC)批准,對比下來還沒有進度上的優勢。暫時雖未開始發射,拿到了頻段這一戰略資源等於說箭已上弦,自家也有火箭,準備好之後隨時可以啟動。官方公布的組網步驟分為五個小階段,跟星鏈的三步走異曲同工,一隻腳剛邁出了0的起跑線,還沒落到1。

「柯伊伯」項目處於後發位置,有若干前人經驗可以參考,能更好的避坑和取巧。「柯伊伯」項目只打算覆蓋北緯56度到南緯56度的區域,目標為全球95%的人口提供衛星通信服務,不像「星鏈」計劃那樣立志覆蓋全球每個角落,也不像銥星計劃組網衛星數那麼少。所需的衛星總數相較於星鏈,大幅縮減至3236顆。最終覆蓋面和覆蓋密度雖不如星鏈,但卻有可能花不到星鏈一半的成本解決90%的需求。知名投行摩根史坦利分析師Adam Jonas也認可了該網絡的潛力,說Project Kuiper代表了高達「1000億美元的機會」。

寰宇四海,「柯伊伯」項目是目前唯一在數量級上能和 SpaceX 打對臺的衛星群計劃。雖然發射進度暫時落後,但貝索斯這邊有和現有業務聯動的想像空間,不失為另一種強大的優勢。未來亞馬遜雲業務可以上衛星、個人的prime會員增值業務也可以作捆綁,新的流媒體業務Fire TV也有內容倒逼運營商業務的潛力。

星鏈計劃領跑了第一圈,但長跑還遠未結束。

C

今年9月21日,NASA發布了「阿爾忒彌斯」月球探索計劃的正式規劃報告。阿耳忒彌斯在古希臘神話中是太陽神阿波羅的妹妹之名,被喻為月亮女神,足見NASA對此項目期望之高。此次NASA不僅自建火箭和一系列航空器,還發包尋求外部公司的合作,這又無可避免的成為藍色起源和SpaceX競相角逐的標的。不過這次,較量從基礎的火箭技術,上升到了技術含量更高的複雜太空飛行器板塊。

2019年5月10日,貝索斯揭曉了藍色起源的月球探索計劃,並親自在展示了月球著陸器藍月亮(Blue Moon)。馬斯克當天發推嘲弄,在Twitter上發布了一張經過修改的「藍月亮」照片,登陸器側面的名字被改成了「藍球」。

與此同時,SpaceX家的星際飛船(Starship)也在緊張的開發之中。2019年1月馬斯克就在社交媒體上曝光了Starship的模擬圖,中間也曾經歷過不小的挫折,今年2月,SpaceX星際飛船原型SN1在一次液氮壓力測試中發生爆炸,直到今年8月4日,全尺寸「星艦」原型機SN5才完成150米跳躍試飛試驗,試飛時間持續約1分鐘。

9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藍色起源和Dynetics的月球著陸器都通過了美國宇航局(NASA)的審查。NASA同時將月球著陸器合同授予了三個競爭對手,分別是SpaceX、藍色起源和Dynetics,合同總價值為9.67億美元。藍色起源獲得了5.67億美元,SpaceX獲得了1.35億美元資金合同。由於承包業務內容不同,不能單純以金額高低論成敗,獲得NASA認可即是勝利,這次兩家可以說打了個平手。

馬斯克與貝索斯都是成功的企業家,逐夢太空也源自二人兒時的神往。時針撥回到2004年,亞馬遜還稱不上是電子商務帝國,特斯拉在人們心目中還不是汽車而是人名;那時二人同桌共進晚餐,聊起火箭還是志同道合的極客密友,如今舊時光再難回去。

藍色起源與SpaceX走出了兩條完全不同的發展軌跡,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創始人的理念為公司注入了不同的靈魂。貝索斯信奉「慢就是順,順就是快」,踐行長期主義,馬斯克則一路高調猛進。

1999年末,美國網際網路泡沫即將破裂前夕,貝索斯上了美國三大電視臺之一NBC的晚間新聞節目。貝索斯堅持燒錢低價擴大市場份額的戰略是他屢受質疑,NBC著名主播布羅考(Tom Brokaw)在訪問中用挑釁的語氣問貝索斯:你知道利潤(Profit)這個詞怎麼拼麼?「當然知道」,貝索斯不假思索地回答:PROPHET(先知,洞察先機)。

多年以來他始終踐行長期主義,終將亞馬遜做成了世界頂級的公司。

與貝索斯風格截然不同的馬斯克,練就了一套「吸睛大法」,是媒體寵兒,也為他的公司帶來了巨大的關注度。

之前美團王興曾評價馬斯克是一個深諳 vaporware(註:「霧件」,指未開發完善便開始宣傳的)之道的人,意指馬斯克的產品和宣傳存在錯位,總是迫不及待地把任何進展公之於眾。人們總能第一時間從直播中見證「獵鷹1號」、「獵鷹9號」、「龍飛船」的發射,哪怕有時也面臨失敗。

最有趣的是,貝索斯與馬斯克二人除了正面競爭,還有一些番外,都淘氣過「行為藝術」。

貝索斯算是為自己的長期主義造了一座紀念碑,他在德州建造了一個由未來學家西爾斯(DannyHills)設計的萬年鍾(ClockoftheLongnow),這台鐘每一百年指針動一下,每一千年布穀鳥才報時一次。

萬年鍾內部

SpaceX創立之初,為了引起NASA的注意,馬斯克曾把一個七層樓高的火箭放到一輛定製的拖車上,跨過了整個美國,運到華盛頓。使原本擺熱狗攤的地方,躺著一枚七層樓高閃亮、潔白的大火箭。

埃隆·馬斯克和傑夫·貝索斯既為我們帶來了好的產品和服務,還帶來了好故事。兩人在太空領域的較量仍在繼續,有位名人曾說過,「宇宙就是一幅最大的春畫。」,且看馬斯克和貝索斯後續如何塗寫。

引用:

《在彭博億萬富豪指數榜上,馬斯克已超過蓋茨升至第二位

》,鳳凰網科技

《SpaceX成功挑戰新紀錄:一箭七飛七回收》,騰訊新聞

SpaceX的「星鏈」究竟特殊在哪裡?》,搜狐

SpaceX執行第16次星鏈發射任務 將60顆衛星送入軌道》,新浪科技

《NASA更新2024年讓太空人重返月球的阿爾忒彌斯計劃》,騰訊新聞

《馬斯克與貝索斯的恩怨從何而來?》,新浪財經

《SpaceX首批星際飛船乘客將在2023年1月開始繞月之旅》,TechWeb

《新龜兔賽跑:馬斯克與貝索斯的太空競賽》,新浪科技

《貝索斯的長期主義》,經濟觀察報

《貝索斯公布登月計劃:2024年送人上月球,登陸器叫藍月亮》,澎湃新聞

相關焦點

  • 木衛二上的水比地球還多,把它和火星合併,火星能成為另一地球嗎
    移動星球這樣的事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不過前一段時間的電影《流浪地球》給我們的想像安裝了翅膀,人類為了逃離太陽系,給整個地球裝上了1萬多臺巨型發動機,這樣能控制地球的前進速度和方向
  • 貝索斯的長期主義
    他又與美國另一大連鎖超市的CEO私下裡溝通,結果評價下來發現文化上不匹配。正在他寢食難安的時候,突然想起了一年前剛剛結識的貝索斯,也許亞馬遜會感興趣。過去二十年是科技以乘數級快速發展的二十年,誰也不可能對新科技的發展有準確的預期,不斷嘗試,有成績就快速擴張,遭遇失敗就迅速收尾總結經驗,是謀求長期發展的不二法門。這樣的嘗試也並不都是交學費。Fire手機雖然沒能流行,但是手機中開發的一款功能卻亮了。貝索斯在手機上市前看演示的時候,了解到這款手機可以聽懂人的語音詢問,查找任何一首歌。
  • 長期主義者貝索斯
    他又與美國另一大連鎖超市的CEO私下裡溝通,結果評價下來發現文化上不匹配。正在他寢食難安的時候,突然想起了一年前剛剛結識的貝索斯,也許亞馬遜會感興趣。過去二十年是科技以乘數級快速發展的二十年,誰也不可能對新科技的發展有準確的預期,不斷嘗試,有成績就快速擴張,遭遇失敗就迅速收尾總結經驗,是謀求長期發展的不二法門。 這樣的嘗試也並不都是交學費。Fire手機雖然沒能流行,但是手機中開發的一款功能卻亮了。貝索斯在手機上市前看演示的時候,了解到這款手機可以聽懂人的語音詢問,查找任何一首歌。
  • 地球周邊遊|布蘭森、馬斯克、貝索斯瘋狂燒錢打火箭
    飛抵計劃高度後,太空船採用滑翔飛行方式返回莫哈韋太空港著陸,滑翔時最大速度達到了馬赫0.9,這是飛船最快的滑翔速度記錄。布蘭森創辦了維珍銀河太空遊,馬斯克用自己的獵鷹火箭把特斯拉跑車打上了太空,亞馬遜CEO貝索斯每年投入10億美元的「藍色起源」航天計劃也進行了測試發射。維珍銀河的創始人布蘭森曾表示,他與馬斯克的SpaceX不同,他的商業太空項目並非針對火星,儘管他承認那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挑戰」。
  • 亞馬遜CEO貝索斯:不受地球引力限制的企業巨人
    對於「貝索斯的信仰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可能不需要固定的答案,誰也很難給出確切的答案,因為在讀完本文後,每個讀者可能都會有自己的答案。以下為文章正文:貝索斯究竟意欲何為?既然這個殖民地允許人類人口不受任何地球上的限制而增長,那麼這個物種就會空前繁榮:太陽系裡可能有1萬億個人,這意味著我們會有1000個莫扎特和1000個愛因斯坦。這將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文明。貝索斯用充滿激情的演講和令人信服的對細節的掌控來吸引公眾。然而,他的演講中仍有一個漏洞。這個漏洞就是,誰將統治這個新世界?誰來制定這個世界的法律?
  • 世界首富貝索斯,被拍到和情婦一起燭光晚餐、看音樂劇
    今年5月,貝索斯前妻麥肯齊表示,她將把至少一半的財產捐給慈善機構,獲得了世人的稱讚。貝索斯在推特上寫道,他「感謝麥肯齊的支持和她在這一過程中釋放的善意。」而世界首富的貝索斯,只會打嘴炮,和處黃昏戀。近日,據美國《紐約郵報》報導,現年55歲的貝索斯和現年49歲的桑切斯在一家名為O Ya的日料店享用燭光晚餐。隨後在紐約百老匯的沃一家劇院,觀看了熱門音樂劇《哈迪斯城》。兩人戀情的逐漸公開化,被猜測是因為桑切斯對貝索斯施加了「更多的壓力」。
  • 創始人貝索斯「出軌門」和亞馬遜的盛世危機
    2019年1月9日,傑夫·貝索斯和麥肯齊·貝索斯(MacKenzie   Bezos)在社交媒體上發表了一份聯合聲明,聲稱「在經歷了長時間的愛的探索和嘗試分居之後,我們決定離婚,以朋友的身份繼續我們的生活」。該聲明讓亞馬遜股價10分鐘之內急跌22美元,但此後穩住陣腳,當日還小幅收漲了0.17%。
  • 了解火星,不如先從這些電影開始
    以人類目前最快的太空飛行器(去考察冥王星的新視野號)算的話,時速7.6萬公裡,佔盡一切有利條件,還不考慮繞過太陽,也得飛30天。←少有人年假這麼長吧?2、火星和地球有何異同?火星被稱為類地行星,意思就是和地球類似:體積和質量跟地球差不多;也有衛星,就是名字非常樸實的火衛一和火衛二;自帶自轉傾斜軸,所以也有明顯的四季變化,只是一年長達687個地球日;也有平原、高山和峽谷,它最高的山高度是珠峰的3倍。
  • 火星情報局3第六期大鎖被誰欺負 誰把大鎖關進小黑屋
    ­  《火星情報局》第三季正在熱播,目前已經更新第五期,在第六期節目現場又爆料了,大鎖曾經被某位藝人叫到小黑屋談話,就因為沒有和他打招呼,雖然節目中未提到這位藝人是誰,很多網友想知道大鎖被誰欺負?誰把大鎖關進小黑屋?下面小編給大家解答。­  在節目中,楊迪提出讓大家模擬被採訪並讓大鎖作為第一個被採訪的人。
  • 貝索斯前妻成全球第四女富豪,比她還富的三位女性是誰?
    今年1月,貝索斯突然宣布離婚,全世界的吃瓜群眾都很關心夫妻兩人如何分割1400億美元的財產。當時,有媒體報導貝索斯出軌,外界普遍認為女方會分得巨額財產,晉升世界女首富。貝索斯前妻麥肯齊·貝索斯當地時間4月4日在推特上公開表示,她和貝索斯達成了離婚協議。在兩人的共同財產中,麥肯齊放棄《華盛頓郵報》和太空探索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的全部股權,只保留兩人共同持有的亞馬遜股份的25%,並將所有股權的投票權也授予貝索斯,以支持他繼續領導這些公司。
  • 貝索斯:叫醒亞馬遜的從來不是鬧鐘
    所有人都在津津樂道麥肯齊是否會變成世界女首富,貝索斯的股權是否會被衝淡,對亞馬遜的控制權是否會減弱,亞馬遜的股價會不會受影響——作為繼蘋果之後,美國第二家市值破萬億美元的上市公司,亞馬遜的發展勢頭迅猛,有專家預測在雲計算和廣告等高額利潤業務的推動下,未來五年,亞馬遜的市值有望達到2萬億美金。
  • 亞馬遜CEO貝索斯天才經營的核心
    一個不需要任何客戶服務的公司不就像永動機一樣嗎?在網際網路大潮湧動的早期,貝索斯就發現在線零售模式,提高了這種可能性的門檻。很久之前,他就意識到人工介入會把事情搞亂,這是對客戶體驗的最大威脅。於是他推論,要創造舒適、無摩擦的客戶體驗的關鍵是,通過流程和技術創新,把人工介入的範圍最小化。當然,亞馬遜公司仍然需要員工。
  • 火星地球最近一刻 屆時你想和誰一起看
    火星地球最近一刻 屆時你想和誰一起看時間:2018-07-29 21:1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火星地球最近一刻 屆時你想和誰一起看 27日晚,火星衝日天象完美上演。
  • 貝索斯前妻:結婚25年太低調 一心只為寫小說和孩子
    貝索斯預測,到2020年:「諸如主食、紙製品、清潔用品等你現在從商店購買的大量商將通過電子方式訂購。一些實體店將存活下來,但它們必須能夠提供娛樂價值或即時便利性。亞馬遜成立之初,麥肯齊和丈夫住在東西雅圖郊區一所租來的房子裡。根據《一網打盡》所述,除了擔任公司會計之外,她還幫公司起名,甚至在早期通過UPS發訂單物品。
  • 2020,到火星去「趕集」
    其主要原因是火星距地球遙遠,探測器要飛幾億千米才能到達火星,這對發射、軌道、控制、通信和電源等技術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入軌精度和可靠性是火星探測的重要前提,最好用大推力運載火箭把探測器加速到11.2千米/秒的第二宇宙速度,直接進入地火轉移軌道飛往火星,否則需要消耗探測器自身燃料和較多的飛行時間來加速,從而會影響探測器壽命。印度就是由於運載火箭推力小,所以其首個火星探測器只能採用後一種方案,多花了很多時間和燃料才抵達火星。
  • 將木衛二合併到火星上,火星會變得適合居住嗎?它會成為一個水球
    雖然天文學家們已經在火星上發現了水存在的痕跡,但這改變不了火星是一顆非常乾旱的沙漠星球的事實,也是將來人類難以改造火星,往火星上大規模移民的一個現實問題。我們也知道木衛二有著巨大水量的星球,那麼如果將木衛二與火星合二為一,情況是不是會有所改觀呢?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你的第N代會移民火星呢?
    每到冬天,極冠會逐漸變得龐大,但隨著春天來臨,極冠又逐漸融化而縮小。2.在過去的數十年裡,人們一直幻想改造火星如果探測發現火星適宜人類居住,未來我們會移民火星嗎?魏勇認為,不是沒有這種可能性。但是,即使研究發現火星可能支撐人類居住,開展火星移民也還有漫長的路,代價非常高昂。可能會有一部分比較熱衷於冒險、有好奇心的人作為探路者率先移民到火星。
  • 火星男孩真的來自火星嗎?如果是,為什麼會出現質疑的聲音呢
    據波利斯卡母親說,波利斯卡從小就展現出了超人的智力和知識儲備量,而且,以前從來沒有人教過他,他卻能盤腿而坐,然後和家人聊起宇宙、文明和未知的世界,而關于波利斯卡被稱為火星男孩的起源事件,被普遍認為是發生在2004年。
  • 貝佐斯的火星會議又來了!機器蜻蜓、藍色起源引擎、機器人做瑜伽……
    火星會議旨在展示各種機器學習、自動化、機器人和太空領域最新和最奇特的技術,因此得名MARS。這是貝佐斯對尖端技術的熱情的年度提醒,因為這位創始人正在向商業太空旅行衝刺。你可能還記得去年的會議,當時貝索斯與波士頓動力公司製造的機器狗散步時一度登上了頭條新聞。火星會議非常獨特,媒體不得進入,而推特則是一窺真容的唯一窗口。
  • 貝索斯疫情期間不虧反賺 或將成首個萬億富豪
    來源:紅星新聞原標題: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疫情期間不虧反賺,或將成首個萬億富豪傑夫·貝索斯新冠疫情之下,全球經濟遭受巨大衝擊。貝索斯也因此上了社交媒體熱榜。貝索斯擁有電商巨頭亞馬遜11.2%的股權,在2017年就成為世界首富。他還是今年新冠疫情中沒有虧錢的5個全球最富的人之一。據道瓊公司旗下財經網站Marketwatch消息,新冠疫情讓人們都困在家裡,主要依靠網購和配送服務,這讓電商巨頭亞馬遜今年第一季度的銷量高達75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