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旅訊】全世界都知道旅遊企業今年因為疫情影響了業務而很缺錢,但究竟有多缺?
世界上最大的在線旅遊集團Booking Holdings,寧願虧損1.3億美元,也要賣掉攜程的股票來換取現金,資金壓力可見一斑。
雖然目前疫情在中國等地已逐漸得到控制,但未來旅遊行業的復甦,仍將是漫長的過程。包括希爾頓CEO、洲際CEO、UBS分析師等業界人士都認為,行業要恢復到2019年的業務水平,可能需要好幾年的時間。
旅遊公司只有掌握足夠的流動現金,才能撐過黑夜,迎來復甦的光明。無論巨頭公司還是初創企業都需要開源節流,在控制內部成本開銷的同時,積極拓寬外部的借貸或融資渠道。
酒店
國際酒店集團先是在大中華區受到了疫情衝擊,但很快,全球疫情爆發,國際酒店集團面臨的不僅僅是中國人不來了。隨著各國封閉邊境,呼籲大眾宅家保平安,酒店業務幾近停擺,財務壓力滾滾而來。
3月中旬,萬豪CEO Arne Sorenson、美高梅CEO James Murren等多位行業高管組團到訪白宮,向當局申請2500億美元的緊急援助。其中1500億美元將用於支撐酒店業主繼續償還貸款、補貼被裁的員工,另外1000億美元將給酒店的各類供應商。
此外,負債纍纍的酒店集團也開始了花樣融資,包括發行債券、預售忠誠度積分。
萬豪在4月中旬籤訂了一項15億美元的循環信貸協議。5月初,萬豪宣布其已通過和摩根大通銀行和美國運通修改聯名信用卡協議,獲得了9.2億現金以增強公司的資金流動性,這些資金主要來自萬豪旅享家(Marriott Bonvoy)的忠誠度積分預售。
持有60億美元現金、背負118億債務的美高梅酒店集團上月宣布,將發行5億美元的優先債券,但隨後很快又將目標募資數提升到7.5億美元。
而希爾頓則透露其背負了96億美元的長期債務。希爾頓已經用光17.5億美元的循環信貸額度,發行了10億美元的高級債券,並在今年4月份通過向美國運通預售了希爾頓榮譽客會的忠誠度積分,獲得了10億美元的現金。截至3月31日,這些舉措讓希爾頓的現金儲備達到了38億美元,希爾頓認為這「足以渡過危機」。
洲際酒店集團4月份通過英格蘭銀行獲得了7.4億美元的貸款。即使在入住率為零的情況下,洲際認為其憑藉20億美元的流動資金也能撐過18個月。
西班牙酒店集團NH Hotel最近通過當地政府機構和銀行,籤署了一個2.25億歐元的財團貸款協議,以維持集團未來的運營開支需求。
相比之下,法國雅高酒店集團的資金狀況要好得多。
截至今年4月,雅高擁有超過25億歐元的現金和12億歐元的循環信貸額度。其第一季度的財報信息披露,雅高在1月20日還達成了3億歐元的股票回購協議。雅高CEO Sebastien Bazin表示,雅高在未來9個月到一年內都能保持運營,擁有足夠的現金流,不需要進行外部融資。
3月11日,雅高宣布完成了將Orbis 85.8%的股份出售給AccorInvest的交易,獲得了10.6億歐元的收入;同一周還完成了瑞享酒店租賃業務的出售,幫助集團減少了4.3億歐元的淨債務。
雖然疫情在國內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國內酒店集團也需要充足糧庫,為之後的市場復甦準備彈藥。
5月8日晚間,華住集團宣布發售本金總額不超過4.5億美元、並將於2026年到期的可轉換優先債券。華住擬授予債券的初始購買者30天的選擇權,可額外購買最多5000萬美元債券。華住計劃利用債券發行的淨收益來回購2022年到期的可轉換優先債券,包括在投資者行使認沽期權後,並償還部分貸款本金和利息。
航司
堅定的價值投資者巴菲特清空了持有的航空股票,這讓很多人意識到,航空業疫後復甦道阻且長。受疫情的影響,已經有廉航和支線航司進入破產程序,全球範圍內,大型航司也是進退維艱。
當飛機都停在停機坪曬太陽時,不少航空公司維持生計主要依靠政府的救助。
4月初,美國財政部長Steven Mnuchin告知美國各大航空公司,要求大型航司需要部分償還美國政府所提供的250億美元援助。財政部表示,美國不會要求小型航空公司償還政府援助金,這些小型客運航空公司可以提交申請,如果申請獲得批准,一家最多可以獲得1億美元的援助金。Mnuchin說,針對大型航司的援助金中,70%不需償還,但剩下的30%作為低利息貸款,航司後續需要償還。
航司可以參照2019年第二和第三季度支付給員工的薪水和福利的總額來申請政府援助金,路透社報導稱,擁有最多僱員的美國航空尋求獲得大約60億美元的援助金。而美國六大航空公司美國航空、美聯航、達美航空、西南航空、捷藍航空和阿拉斯加航空,預計總共將獲得這250億美元援助金的接近90%。
據彭博社報導,法荷航將獲得法國政府和荷蘭政府共計120億美元的援助金。由於旗下子公司遍布歐洲多國,漢莎航空集團將獲得由德國、瑞士、奧地利和比利時提供的共計100億歐元的援助。英國低成本航空公司易捷航空已通過英國政府獲得了6億英鎊(7.5億美元)的援助貸款。
國泰航空獲得了香港政府提供的一個總值3.4億美元的援助方案,其中包括減免機場收費等措施。
彭博社報導稱,儘管今年第一季度總計虧損了20億美元,但從公開信息看,中國的三大航並未得到當局正式的援助方案。
除了向政府尋求援助,不少航空公司還可能進一步藉助航空裡程預售的方式,爭取獲得更多的流動資金。華爾街日報報導稱,達美航空和美聯航已分別和自己的聯名信用卡合作夥伴商議預售航司裡程的方案。但在4月份,美國航空的發言人告知BusinessInsider,該公司「現階段」並未考慮預售裡程積分。
BusinessInsider報導認為,儘管美國航司對這預售裡程的事情仍然存在遲疑,但他們實際上並沒有太多的選擇。而有限的選擇之一,還包括抵押飛機以向銀行借貸。
達美航空今年3月底通過抵押旗下的部分飛機換得了JP Morgan等銀行共計26億美元的信貸額度;華爾街日報稱,在獲得了上述信貸額度後,達美航空隨即貸款了23億美元。
美聯航3月初貸款了20億美元,隨後很快又貸款了5億美元,兩次都是通過抵押飛機等資產獲得的貸款。4月份,美聯航宣布又通過美國銀行獲得了2.5億美元的貸款。
號稱全球最大型長途航空公司的土豪阿聯航空,近日也表示將舉債來應對疫情的危機。阿聯航空今年3月份暫停了定期航班,預期要18個月後才能迎來業務復甦。
旅遊分銷
雖然不需要背負很多重資產,但OTA巨頭們在疫情下的現金壓力並不見得小很多。用戶的「報復性消費」還沒有來,OTA們首先進行了「報復性存錢」。
5月初,Booking Holdings在公布今年第一季度財報業績的同時,披露了集團已經沽清了原先持有的攜程股票,Booking Holdings投資攜程ADS股票的總成本6.55億美元,最終收回了5.25億美元,淨虧了1.3億美元。但截至今年3月底,Booking Holdings仍然持有攜程約7.75億美元的可轉換優先債券。
4月8日,Booking Holdings宣布對其20億美元的循環信貸進行修訂;同時還宣布發售大約7.5億美元的可轉換優先債券。4月18日,金融時報報導稱,Booking Holdings已獲得了40億美元的貸款。除此之外,Booking Holdings還在英國和荷蘭分別申請了政府援助。
4月23日,Expedia集團宣布了公司的債務和股權融資,預計融資總額高達32億美元。其中包括12億美元的永久優先股和認股權證私募,還有20億美元的債務融資。
Expedia希望藉助一系列融資手段加強集團的財務靈活性、優化資金流動性。此次融資得到了大型私募股權公司Silver Lake和Apollo Global的支持和參與。截至2020年3月31日,Expedia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和短期投資的總額約41億美元,另有8.13億美元的限制型現金。
Airbnb也獲得了Silver Lake的投資。今年以來,Airbnb進行了兩輪共計20億美元的融資:4月初的10億美元融資來自私募股權公司 Silver Lake 和 Sixth Street Partners,以債務加股權的形式完成;一周後,Airbnb通過債務融資10億美元,債務利息大概10%。
今年2月份,彭博社報導稱,攜程在尋求12億美元的貸款,以應對新冠疫情所帶來的影響。21世紀經濟報導從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的一份公開文件中發現,工商銀行通過自由貿易帳戶向攜程集團放貸6.1億元人民幣。
據印度媒體YourStory報導,印度OTA MakeMyTrip今年3月向印度監管部門提交的披露文件顯示:MakeMyTrip獲得了7.35億盧比(960萬美元)的融資。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現金、現金等價物及定期存款總額2.21億美元。
據澳洲金融評論報導,疫情爆發後,當地OTA Webjet從40億澳元(25.4億美元)的年度交易額跌到幾乎為零。該公司每個月運營費用高達2500萬澳元(1587萬美元),公司現金大約1億澳元(6348萬美元),可能在90天內破產。迫於現金流壓力,Webjet尋求融資2.5億澳元(1.6億美元),但最終只融到了1億澳元(6348萬美元)。
另一方面,GDS們的餘糧也不多了。
為了應對新冠疫情造成的短期不確定性,Amadeus已新發行了7.5億歐元新股和7.5億歐元的高級可轉債,共計融資15億歐元。另一方面,今年第一季度Amadeus旗下創投基金Amadeus Ventures還投資了在線身份管理解決方案提供商Airside,投資金額未公開。
Sabre在3月份動用了3.75億美元的信貸額度,4月17日Sabre又宣布完成了11億美元的債券融資,以進一步加強資產流動性。截至3月31日,Sabre帳面的現金餘額為6.84億美元。結合Sabre已發行的債券、第一季度因為遊客取消航班而需要退還給航司的資金、季度獎勵金延遲發放、第二季度將支付Farelogix併購案取消費用等情況,Sabre有17億美元的現金餘額。
儘管第一季度的淨虧損超過2億,但Sabre認為以目前公司的流動資金,即使預訂量為零也可以挺過未來的18個月。
創業公司
儘管世道艱難,但還是有不少旅遊創業公司得到了融資。據Skift報導,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有57家旅遊創業公司獲得了共計14億美元的股權融資。
今年截至目前獲得了最高額融資的公司,還是印度的OYO。今年3月OYO完成了8.07億美元的融資,這是去年公布的F輪融資計劃的一部分。印度科技媒體Entrackr估測,這次融資完成後OYO的估值是77億美元。
其次是酒店管理技術平臺Cloudbeds,該公司總部位於美國聖地牙哥,Cloudbeds的軟體系統簡化了酒店與OTA的合作、支付、預訂和報告流程,讓酒店專注於提升客戶體驗和增加收入。Cloudbeds的客戶群體包括酒店、青年旅館、露營地和度假租賃等各種住宿業態。
香港的聊天對話機器人創業公司TravelFlan去年完成了700萬美元的A輪融資,今年本來將獲得500萬美元的追加融資,但這筆交易被迫暫停,據Skift稱,是因為疫情讓投資者和TravelFlan的創始團隊沒辦法會面溝通。
之前,很多旅遊巨頭公司都將併購小型初創企業作為加速自身產品服務研發的快車道。
但Skift報導認為,在今年企業自身業務和現金流都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響之後,很多公司可能更多的關注自身的業務和財務穩定,而無暇於收購小公司。因此,今年旅遊巨頭們進行大手筆併購的可能性更低。
比如Airbnb,過去幾年就曾經積極進行併購投資。Airbnb自2008年成立至今,累計收購了21家公司。但最近幾個月,Airbnb自己也遇到了不少的挑戰,不僅公司裁員25%,還被迫以10%的利息高額借債,以應對疫情期間的資金壓力。
即便投資者們仍然有投注交易的勇氣,他們也將更多地選擇已經具備盈利和增長能力的公司,而不是將增長和盈利的希望訴諸未來的初創企業。這種轉變,對於仍處早期階段的創業公司而言並不是好消息。
一般而言,旅遊創投融資最青睞的是Airbnb、Kayak和天巡等直接服務於消費者的公司。但疫情的影響讓在線旅遊行業的多數細分領域,目前都不受投資者們的待見,這些創業公司還得和OTA巨頭們競爭獲客,其難度可想而知。
儘管如此,但智能航班搜索服務商Hitlist、差旅平臺TravelPerk等公司仍然憑藉低成本高效率和精準細分市場,殺出一條血路。
* 本文由Jerry綜合編譯自路透社/金融時報/彭博社/Skift/WSJ/BusinessInsider及環球旅訊早前的報導等
喜歡今天的文章,點個[在看],分享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