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陽江「海上風電+海洋牧場」生態發展可行性初探

2020-12-25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編者按】2020年3月,國內首個「海上風電+海洋牧場」示範項目——昌邑市海洋牧場與三峽300MW海上風電融合試驗示範項目海洋勘察工程公示,該項目位於山東省濰坊昌邑市境內北部萊州灣海域LZW3#海上風電場址內。4月,由中廣核研究院牽頭申報的2020年省級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項目「漂浮式海上風電與海洋牧場融合關鍵技術研究」項目完成合同籤訂。5月,中新社報導了海南首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這是中國第一個位於熱帶地區的海洋牧場,據了解海南省也正在積極推動深遠海海上風電和海洋牧場的融合發展。

放眼國外,歐洲早已醞釀海上風電+海洋牧場的示範項目,包括歐盟支持的MARIBE項目,準備在西班牙加納利群島附近的漂浮式5MMW風機和鱸魚養殖以及貽貝養殖相結合。荷蘭Borssele海上風場的招標包括多種海域使用方案,這在未來歐洲海上風電招標中可能越來越常見。以韓國為代表的亞洲國家也於2016年開展了海上風電與海水養殖結合項目,其結果表明雙殼貝類和海藻等重要經濟生物資源量在海上風電區都出現增加。

《南方能源建設》編輯部2019年組織了海上風電專家探討了粵港澳大灣區「海洋牧場」和海上風電融合發展,提出以廣東省珠海市萬山海洋開發試驗區和桂山海上風電場為海洋牧場與海上風電融合發展示範點,全面考慮發電和養殖、觀光的智慧型海上風電場。

1海洋牧場與海上風電結合示意圖

來自 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

2海洋牧場與海上風電結合示意圖

來自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楊紅生。

3歐洲 海洋牧場與海上風電結合示意圖

來自微信號「歐洲海上風電」。

4海上浮式風電機組及漁業網箱養殖

來自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鄭向遠教授。

5運輸中的Noble Denton Marine Warranty

來自DNV ·GL。

《南方能源建設》2020年第2期海上風電專欄邀請了三峽新能源陽江發電有限公司和廣東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專家介紹了廣東陽江「海上風電+海洋牧場」融合發展的研究成果,分享如下:

廣東陽江「海上風電+海洋牧場」

生態發展可行性初探

1. 三峽新能源陽江發電有限公司

2. 廣東省環境科學研究院

【摘要】[目的]海洋牧場與海上風電融合發展是現代農業和新能源產業高效結合發展的典型代表,為了響應國家「用海空間立體化、資源利用最大化」的政策,緩解港口海域水產資源的供給壓力,本文對廣東陽江「海上風電+海洋牧場」生態發展可行性進行了初步探究。[方法]根據《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和《海洋監測規範》,本文採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體視顯微鏡、生物顯微鏡等對三峽陽江海上風電海域的葉綠素α與初級生產力以及海洋生物種類進行了統計和分析。[結果]研究表明,調查海域葉綠素α含量平均值為1.79 mg/m3,初級生產力平均值為353.05 mg·C/(m2·d),共鑑定出浮遊植物4門77種,浮遊動物11門76種,大型底棲生物5門31種,潮間帶生物5門43種,遊泳動物3門37種。[結論]本項目所處海域初級生產力較高,浮遊植物、浮遊動物、大型底棲生物、潮間帶生物、遊泳動物等物種豐富,具備「海上風電+海洋牧場」融合發展的生態基礎和優勢,也具有較大的漁業資源潛力和建設海洋牧場的可行性。

【關鍵詞】海上風電;海洋牧場;海洋環境監測;生物種類調查

【基金】廣東省促進經濟發展專項資金(海洋經濟發展用途)項目「廣東省海洋六大產業三年行動方案制訂」(粵自然資源合[2019]013號)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深耕碧海,牧漁未來——廣東海洋牧場建設駛入「快通道」
    在深圳大鵬海洋牧場種珊瑚,陽江啟動「海上風電+海洋牧場」戰略合作,全國首臺半潛式波浪能養殖旅遊平臺「澎湖號」投入運營,成為省內首個「可遊玩的海洋牧場」……近年來,廣東省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高度重視海洋牧場建設,堅持把海洋牧場建設作為保護海洋生物資源、轉變漁業發展方式、提高漁民收入的重要舉措,大力打造藍色糧倉
  • 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副院長肖寶華:發展海洋牧場 助力休閒漁業
    《海洋與漁業》記者日前採訪到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副院長肖寶華,他指出,開發海洋牧場是發展休閒漁業的必由之路。打造全生態鏈海洋牧場如果說蔚藍生態是海島的最大優勢,海洋牧場就是維持這一優勢的重要方式。在他看來,發展海洋牧場,要聯動生態牧場、珊瑚花園,修復保護、水下體驗、水上運動、濱海旅遊以及海洋文化於一體,擴展海陸空間,協同岸線資源、帶動產業鏈條,建立全生態鏈、全產業鏈、模式創新、資源聯動、品牌高端、典型示範的國家級海洋牧場生態綜合體。海洋牧場不是固定模式當前,沿海地區建起了不少海上風機。
  • 在深海裡建「牧場」!陽江打造百億深海網箱養殖產業
    風電央企助力「風電+牧場」譜寫新型海洋牧歌我市是廣東省海上風電試點市,轄區海域範圍內有4個海上風電場在建。風電場的廣袤海域,海底下能否塑造出水草豐美、魚兒成群的「海洋牧場」?這看似是奇思妙想,但在陽江將變成現實。
  • 中廣核廣東陽江南鵬島4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實現73颱風機全容量...
    打開APP 中廣核廣東陽江南鵬島4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實現73颱風機全容量投產運行 中廣核新能源 發表於 2021-01-15 11:44:16
  • 國內又一「海上風電+海洋牧場」結合開發項目,或落地海南!
    北極星風力發電網獲悉,大唐海南海洋牧場與海上風電結合開發專題研究報告編制服務招標。項目建設地點在海南省東方市(樂東市),項目裝機規模50萬千瓦,服務工期:暫定2020年9月10日至2020年11月16日。 以下為招標公告原文:
  • 海上爭霸!三峽、中廣核、國家電投..誰將是廣東海上風電最大玩家
    海上風電規劃目標上調幅度明顯加快海上風電布局,推進海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海洋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是廣東省統籌推進「四個全面」和「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要舉措。這對於廣東省打造海洋經濟增長極,推動能源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華電廣東陽江青洲三500MW海上風電項目開工
    12月29日,中國能建廣東火電承建的廣東華電陽江青洲三50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首根海上風機基礎鋼管樁完成餵樁、自沉,標誌該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位於廣東省陽江市陽西縣沙扒鎮附近海域,場址涉海面積約81平方公裡,擬布設單機容量為6兆瓦及以上海上風力發電機組。
  • 廣東火電承建華電陽江青洲三50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開工
    廣東火電承建華電陽江青洲三50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開工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1-01-04
  • 華高萊斯丨產業觀察:韓國海洋牧場初探(下篇)
    一、海洋牧場與養殖漁業的區別二 、海洋牧場的技術體系三、海洋牧場的休閒拓展在旅遊業蓬勃發展的今天,將海洋牧場與休閒旅遊搭接,是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2019年3月印發的《青島市新漁業發展專項建設項目實施方案》同樣提出,海洋牧場示範區兼顧生態觀光、海上垂釣、高端立體養殖、牧漁體驗等功能。2019年10月17日上午,第三屆現代海洋(淡水)牧場學術研討會上農業農村部海洋牧場建設諮詢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海南省海洋牧場建設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委員、大連海洋大學陳勇教授也建議海南打造休閒遊釣觀光型海洋牧場。
  • 上可發電 下可養魚全省首個「海上風電+海上牧場」融合項目在嵐開展
    據了解,此項目名為「平潭深遠海養殖海上風電融合發展試驗項目」,由中廣核新能源福建分公司發起,福建省水產研究所、平潭綜合實驗區蘇平片區養殖戶有限公司參與實施,旨在通過探索海上風電與海洋養殖、海洋旅遊等融合開發,實現海洋資源利用最大化,同時取得經濟和生態最佳效益。
  • 陽江海上風電再入重裝備!國內首個吸力筒導管架風機基礎在穗交運
    陽江海上風電再入重裝備!澎湃號·媒體 7月31日下午,三峽陽西沙扒3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國內首臺吸力筒導管架在廣州南沙舉行發運儀式
  • ...單體最大海上風電項目首颱風機併網發電!該項目採用73臺明陽5.5...
    11月1日中廣核新能源陽江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首臺5.5MW風機正式併網發電,標誌著這一國內單體容量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進入陸續投運階段。  中廣核陽江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位於廣東省陽江市東平鎮南側、海陵島東南側海域,規劃布置73臺5.5MW風電機組,總裝機容量401.5MW,同時配套建設1座220kV海上升壓站和1座陸上集控中心。
  • 明陽智能張傳衛: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推動海上風電規模化開發
    明陽智能董事長張傳衛在接受eo記者專訪時表示,現在全球海上風電方興未艾,以中國的開發規模和創新能力,我們完全有可能在新一輪發展中領跑甚至領導全球。但當下,如何完善產業鏈、降低成本是海上風電參與者需要直面的挑戰。張傳衛認為,海上風電補貼退坡是無可非議的,但應該緩步退坡,海上風電需要至少三年時間,通過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實現成本的進一步下降。如何構建完整高效的供應鏈體系?
  • 陽江將建四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
    規劃將在我國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布局建設一大批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充分發揮海洋牧場的綜合效益,優化海洋漁業產業布局,加快漁業轉方式調結構,促進漁業轉型升級。在這份規劃徵求意見稿中,有兩個讓我們陽江人振奮的好消息:陽江有四個海域將分兩個階段建成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些示範區到底在哪裡?將帶給我們什麼好處?
  • 國際能源網-風電每日報,3分鐘·縱覽風電事!(6月4日)
    10MW半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配套明陽智能MySE8-10MW平臺機組,電機採用緊湊型設計,將海上風電的專業技術、絕緣技術創新融合,能夠滿足 海上風電特殊環境對產品應用的嚴苛要求。具有效率高、可靠性高、可維護性高、智能化程度高,溫升低、振動低、噪音低等特點和優勢,相關性能全面優於行業指標。
  • 潮間帶和近岸海上風電項目遭遇發展瓶頸
    然而與國際海上風電的普遍發展趨勢——深水遠岸相反的是,目前我國海上風電項目大都選擇在近海海域和潮間帶上。可當海上風電遭遇近海海域用海矛盾重重,風電場對近海生態環境、海上旅遊等造成較大影響時,我們的海上風電該何去何從?未來發展之路又在何方?    作為清潔能源,風電的發展是「十二五」期間國家重點支持的領域。其中海上風電既是國際能源開發的潮流,也是我國風電未來的開發重點。
  • 濰坊打造百億級貝類底播型海洋牧場
    濰坊打造百億級貝類底播型海洋牧場  8月22日,記者從濰坊海洋與漁業局獲悉,濰坊發揮區位條件和資源優勢,引進高端貝類養殖技術團隊,發展總投資過百億元的貝類增養殖底播型海洋牧場全產業鏈項目,培植戰略性主導產業,打造濰坊鄉村振興漁業升級版和海洋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  突出自身產業優勢。
  • 廣東陽江市:產業集群發展駛入快車道
    6月6日,廣東陽江市舉行了2020年招商推介大會暨重大項目集中動工、竣工活動,重點項目涉及智能製造、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加工、生態旅遊、新基建等領域。記者了解到,自2017年以來,陽江緊緊圍繞打造千億元級合金材料產業集群和世界級風電產業基地的產業布局,以及五金刀剪、紡織服裝、旅遊等傳統優勢產業,大力開展產業鏈招商引資。
  • 廣東陽江近海深水測風塔竣工
    近日,由中國鐵建港航局總承的近海深水測風塔——華電陽江青洲三海上風電測風塔項目順利竣工。該項目建設歷時135天,淨安裝時間僅24天,創造了海上風電46米水深安裝佳績。項目建成後將為華電陽江青洲三海上風電場的規劃與管理提供科學依據,為我國海上風電產業發展積累寶貴經驗。據悉,風電屬於清潔的可再生資源,充分利用可減少對常規化石能源的消耗,是安全、可再生、可循環使用、具備規模化發展的高性價比綠色能源。根據《廣東省海上風電發展規劃(2017~2030年)(修編)》,預計到2030年底,廣東建成投產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3000萬千瓦。
  • 福建莆田北緯26°黃金海洋牧場進行時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莆田市委書記梁建勇建議,在莆田市秀嶼區南日群島海域開展全國海洋牧場試點工作。上月,莆田市委、市政府正式出臺了《關於加快推進南日島海洋牧場建設的決定》。  海洋生態養殖、海上風電開發、海上休閒旅遊,是拉動海洋牧場建設的「三駕馬車」。三大產業集體發力,將在莆田海域建成面積約150萬畝、產值超千億的北緯26°黃金海洋牧場,成為莆田未來經濟發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