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編者按】2020年3月,國內首個「海上風電+海洋牧場」示範項目——昌邑市海洋牧場與三峽300MW海上風電融合試驗示範項目海洋勘察工程公示,該項目位於山東省濰坊昌邑市境內北部萊州灣海域LZW3#海上風電場址內。4月,由中廣核研究院牽頭申報的2020年省級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項目「漂浮式海上風電與海洋牧場融合關鍵技術研究」項目完成合同籤訂。5月,中新社報導了海南首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這是中國第一個位於熱帶地區的海洋牧場,據了解海南省也正在積極推動深遠海海上風電和海洋牧場的融合發展。
放眼國外,歐洲早已醞釀海上風電+海洋牧場的示範項目,包括歐盟支持的MARIBE項目,準備在西班牙加納利群島附近的漂浮式5MMW風機和鱸魚養殖以及貽貝養殖相結合。荷蘭Borssele海上風場的招標包括多種海域使用方案,這在未來歐洲海上風電招標中可能越來越常見。以韓國為代表的亞洲國家也於2016年開展了海上風電與海水養殖結合項目,其結果表明雙殼貝類和海藻等重要經濟生物資源量在海上風電區都出現增加。
《南方能源建設》編輯部2019年組織了海上風電專家探討了粵港澳大灣區「海洋牧場」和海上風電融合發展,提出以廣東省珠海市萬山海洋開發試驗區和桂山海上風電場為海洋牧場與海上風電融合發展示範點,全面考慮發電和養殖、觀光的智慧型海上風電場。
1海洋牧場與海上風電結合示意圖
來自 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
2海洋牧場與海上風電結合示意圖
來自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楊紅生。
3歐洲 海洋牧場與海上風電結合示意圖
來自微信號「歐洲海上風電」。
4海上浮式風電機組及漁業網箱養殖
來自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鄭向遠教授。
5運輸中的Noble Denton Marine Warranty
來自DNV ·GL。
《南方能源建設》2020年第2期海上風電專欄邀請了三峽新能源陽江發電有限公司和廣東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專家介紹了廣東陽江「海上風電+海洋牧場」融合發展的研究成果,分享如下:
廣東陽江「海上風電+海洋牧場」
生態發展可行性初探
1. 三峽新能源陽江發電有限公司
2. 廣東省環境科學研究院
【摘要】[目的]海洋牧場與海上風電融合發展是現代農業和新能源產業高效結合發展的典型代表,為了響應國家「用海空間立體化、資源利用最大化」的政策,緩解港口海域水產資源的供給壓力,本文對廣東陽江「海上風電+海洋牧場」生態發展可行性進行了初步探究。[方法]根據《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和《海洋監測規範》,本文採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體視顯微鏡、生物顯微鏡等對三峽陽江海上風電海域的葉綠素α與初級生產力以及海洋生物種類進行了統計和分析。[結果]研究表明,調查海域葉綠素α含量平均值為1.79 mg/m3,初級生產力平均值為353.05 mg·C/(m2·d),共鑑定出浮遊植物4門77種,浮遊動物11門76種,大型底棲生物5門31種,潮間帶生物5門43種,遊泳動物3門37種。[結論]本項目所處海域初級生產力較高,浮遊植物、浮遊動物、大型底棲生物、潮間帶生物、遊泳動物等物種豐富,具備「海上風電+海洋牧場」融合發展的生態基礎和優勢,也具有較大的漁業資源潛力和建設海洋牧場的可行性。
【關鍵詞】海上風電;海洋牧場;海洋環境監測;生物種類調查
【基金】廣東省促進經濟發展專項資金(海洋經濟發展用途)項目「廣東省海洋六大產業三年行動方案制訂」(粵自然資源合[2019]013號)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