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打井老規矩「坑前不坑後,坑左不坑右」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2020-12-21 農夫也瘋狂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即便是在農村裡,也基本上家家戶戶都用上了自來水。而在前些年農村裡用水及飲水方面,基本上還是一個村的人共有一口水井。當然了有些地方,現在還是這樣,有些人還是需要每天去水井裡擔水。

不過,在很多地方有些有條件的人家就會自家挖井,這樣自家有井,用水就會方便很多。而在挖井的時候,有些老師傅就會說「坑前不坑後,坑左不坑右」這樣一句和打井相關的老規矩,你知道這句老話是什麼意思嗎?

這句農村老話是和打井方位選擇相關的,其意思是說在打井選址時,寧願選擇在屋前面,不要選擇在屋後面。而且在屋前面的時寧可選大門的左邊,也不要選擇在大門的右邊。為什麼這樣說呢?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

坑前不坑後

在過去,農村房屋的朝向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而這樣早上太陽升起來的時候,陽光就會照射在房子上,但是屋後面因為房子朝向的原因,基本上是沒什麼光照的,這樣就比較的陰暗、潮溼。而打了一口水井在屋子後面,那自然會更加的潮溼,這樣很容易滋生一些細菌對房子裡面的居住者也是不利的。

同時還有一方面的原因,那就是在屋子後面有水井的話,取水也不太方便。比如洗衣服的時候,在水井旁邊洗好了,就直接晾曬在院子裡了。在農夫的家鄉這邊,基本上打井確實是在房子前面,很少有人把水井打在後面的。你家鄉是這樣的嗎?

坑左不坑右

為什麼水井要打在大門的左邊而不是右邊,那是因為房子是坐北朝南的,而中國的地勢是西高東低的,在大自然中水就會從西往東流,就像歌曲唱的那樣:一江春水向東流。所以把水井的位置放在左邊,這樣水井裡打出來的水,就會順流而下從大門口流走,相當於就是財源滾滾不斷而來。當然了,這後半句有一定的封建迷信的色彩,畢竟在過去封建思想影響深遠。

不過這句老話,在今天已經過時了,很少有人還自家挖井了,一般都用上了自來水。對於這句老話你認為有道理嗎?如果你有不同的理解,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坑前不坑後,坑左不坑右」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坑前不坑後,坑左不坑右」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看到這個「坑」,可不是要去坑人的,也不是隨隨便便在那裡要挖坑的!「坑前不坑後,坑左不坑右」,說的是農村的一種「水井」文化,坑在這裡就是水井的意思。在自來水普及之前,農村人多數是在自家院子裡打井吃水的。整句話的意思是在說,農村人打井,要在房子前面打,不在房子後面打,要在進大門以後的左邊打,而不要在右邊打。
  • 農村俗語「前不守塘,後不開窗」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前不守塘,後不開窗」,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老規矩:「喜事叫,喪事到」,是什麼意思?是否合理呢?
    文/玉濁清農村老規矩:「喜事叫,喪事到」,是什麼意思?是否合理呢?在農村生活有很多老規矩要遵循,而這些老規矩也大多都是一輩一輩傳流下來的,當然也包括一些俗語,這些都是老一輩通過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可能乍一聽不出來什麼,只是覺得比較順口而已,但是卻蘊含著一定的道理,其中有這麼一句話:喜事叫,喪事到,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老規矩「喪事不請自到,喜事不請不到」啥意思?為什麼這樣說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裡鄰裡之間關係一般不錯,村裡如果有什麼事情需要幫忙了,只需要招呼一聲就可以了。尤其是在20年前,村裡人相互幫忙都是不計報酬的,一般請吃一頓飯就可以了。不過現在基本上很少在看到這樣的事情了,但是有種情況例外。
  • 農村俗語「冬前栽樹來年看,來年多長一尺半」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鄰居大叔把他家沿河的田埂都挖上了坑,準備過兩天買了樹苗種樹。明天不就是立冬了嗎,冬天來了種樹還容易成活嗎?難道不怕天氣太冷,把樹苗凍壞了嗎?帶著這些疑問,我問了大叔原因。大叔笑著說,雖然每年的最佳種樹通常是三四月份,但是冬季栽樹如果管理得當的話,效果不比春季種樹差,老話說「冬前栽樹來年看,來年多長一尺半」,就是這個道理。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明天就是立冬了,立冬到冬天也就到了,也就預示著天氣更冷了,俗話說「立冬之後草不生」,難道這時候種樹能成活嗎?但是農村有俗語說「冬前栽樹來年看,來年多長一尺半」,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春不撿雞,冬不撿兔」,啥意思?有什麼道理?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尤其是在農村,很多老人把一些富含哲理和深意的語言,總結成為簡單易懂的俗語,在農村很多人通過這些俗語來教育指導自己的孩子,讓他們明白為人處世的道理,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條農村的俗語,看看這其中的道理是否正確。
  •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留下來了很多的農村俗語,這些農村俗語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而且字字珠璣,句句屬心。而這句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就很明確的說了這一點,那麼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什麼呢?
  • 泰國的普吉島到底坑不坑,是不是只坑中國人,我有話說!
    現在很多朋友都在討論哪個景點坑或者不坑,這幾天我發現比較多的就是討論三亞和普吉島的。今天我就普吉島給大家來講講,我是覺得普吉島是真的不坑,下面是我的一些觀點。說到泰國吉普島,幾天前發生的遇難事件,把泰國吉普島推到風口浪尖,也讓人們對泰國普吉島的關注度上升。幾年來。國人消費水平上升,旅遊的影響力不僅波及全國,也會遍及國外遊客的印象意識,同樣國內遊人也會受國外旅遊景點的影響,紛紛將視線投往國外的景點。
  • 「墳後不見藤纏樹,墳前不栽桃花木」是一句農村老話,有道理嗎?
    前幾天回了趟農村老家,因為又是相隔了數年,所以就請老家的老表陪著我,專程去墳山上拜望我的父母,看到父母墳前墳後缺乏管理和清掃,雜草叢生、荊棘滿布,心裡頓感酸楚,聽到老表說了一句「墳後不見藤纏樹,墳前不栽桃花木」,我沒明白此話的意思,老表就給我詳細解釋起來: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包括題目中提到的「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除了這句,針對門前、門後、庭院的種樹諺語也有很多禁忌,比如「要想年年吃得飽,家中宜杏不宜桃」、「前不栽桑,後不栽柳,家中不栽鬼拍手」等。今天就來回答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農村屋前種樹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一、為什麼門前不栽竹?
  • 農村俗語「東不往前伸,西不向後挪」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現在隨著農村的經濟水平不斷提高,很多農民手裡也有了點錢,自然就會用來改善一下家裡的生活條件了,而房子是人們生活的必備條件,所以有經濟基礎了自然要翻修或是重建一下了。在農村,蓋房子就有著不少講究,而人們常說「東不往前伸,西不向後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它的意思以及有沒有道理!
  • 農村老話:1人不進廟,2人不看井,3人不抱樹,啥意思,有道理嗎
    1人不進廟,2人不看井,3人不抱樹,啥意思,有道理嗎?我國的農村人口佔據了總人口中的一大半,農村文化基地深厚,農民們在自己的勞動和社會生產過程中,總結出了很多經驗,然後將寶貴的經驗總結成一句話,就成了老話。一人不進廟為什麼一個人不能進廟裡面呢?因為廟裡面得佛像大都表情嚇人,如果一個人膽小,那麼進到廟裡面就會害怕。
  • 農村俗語:「寧嫁老頭,不嫁小猴」,到底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前兩天,我有個大齡未婚女同事突然問我了一句農村俗語,這句農村俗語就是「寧嫁老頭,不嫁小猴」。我這位女同事說,最近她與一個年齡比較小的男友談戀愛,但母親得知後非常反對,並警告她說,堅決不能同年齡比她小的談戀愛,一定要遵循「寧嫁老頭,不嫁小猴」的原則,找一個年齡比她大的談戀愛比較合適。因她不太清楚這句俗語的含義,於是想讓我解釋解釋。其實,農村的這句俗語非常簡單,大概意思如下。
  • 農村俗語:五十歲不建房,六十歲不栽樹,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五十歲不建房,六十歲不栽樹,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過去,除了結婚生子的事情外,對於一家人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蓋房子了。在以前吃不飽穿不暖的時代,人們蓋房可能會將一家人手中的錢都花出去,所以,講究非常的多。
  • 農村老人常說「小雞不撒尿,各有各的道」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人常說「小雞不撒尿,各有各的道」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農村的這一句俗語,就是拿動物的一種排洩方法做了一個比喻,小雞沒有排尿系統,但同樣需要排尿,只是說洩殖腔不同罷了。這句話也是比喻每個人的生存方式不一樣,但同樣都能生活得很好,也是比喻各有各的擅長,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在農村常有這樣一種現象,有的年輕人整天看是遊手好閒,東遊西逛,看他是無所事事,但他生活的也挺好。殊不知這樣的年輕人,也有他自己的業務,他能在東遊西逛的同時,把這些業務辦成了,自己能從中得到收益。
  • 農村俗語:前不栽桑,要栽柳,院中不栽鬼拍手,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有很多俗語,都是我們老一輩傳下來的,其實很多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在農村,什麼地方該栽什麼樹,很有講究,很多花草樹木,有些是根據自己審美安排的,有的是心理需求,求得一個好的兆頭。關於此類農村俗語有很多,那麼「前不栽桑,前要栽柳,院中不栽鬼拍手」這一句優勢什麼意思呢?為啥這樣說?
  • 農村俗語「蒸酒磨豆腐,不敢逞師傅」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蒸酒磨豆腐,不敢逞師傅」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文/農夫也瘋狂臨近年底了,在農村裡也逐漸開始有年味了。一些在外的遊子也陸續開始返鄉了,農村辦喜事的也多了,經常能聽到鞭炮聲。想起數年前,每年到了年底的時候,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製作豆腐和釀製米酒。因為以前飲料沒今天豐富,過年了基本都是喝米酒。而做豆腐更是要吃很長一段時間,放在罈子裡面幾個月也不會壞。關於蒸酒、做豆腐,在農村裡流傳著「蒸酒磨豆腐,不敢逞師傅」這樣一句俗語,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這兩門「老手藝」有什麼講究呢?
  • 農村俗話說「正月不撿雞,臘月不撿魚」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這兩個月的年味最濃。當然,由於這一特殊性,與其他普通月份相比,正月和十二月的規矩和禁忌也相對較多,尤其是在農村這一領域也有不少俗語。每年的第一個月和最後一個月,農村的老人總是提醒年輕人該做什麼和不該做什麼。很多老人最常說的話是「正月不撿雞,臘月不撿魚」。不過還是每年都有一些小孩好奇: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又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規矩呢?
  • 農村俗語「流水向,財流光」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流水向,財流光」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一些農村的老人口中經常會蹦出一些特別有趣的老話,而這些老話其實就是農村俗語,也是農村文化的一部分。一般來說俗語都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讓人一眼就能看出裡面蘊含的意思和道理。
  • 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雖然現在都是講究科學的,但是不可否認在農村,很多農民還是有點迷信色彩的,常常就流傳著一些迷信的說法,就比如說今天要說的「桌上不擺三盤菜」,其實也是充滿著迷信色彩的。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