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洛陽橋和洛陽古街周邊要大變身

2021-02-14 泉州臺商投資區

   日前,泉州市第一批市級傳統村落名錄公布,全市共有31個村落列入,泉州臺商投資區洛陽鎮萬安村入榜。據悉,隨著海絲申遺點——洛陽橋整治工作的推進,萬安村也藉此機會,進一步對村莊環境進行保護性修繕。

能夠獲評泉州首批市級傳統村落,萬安村的魅力究竟何在?近日,記者進行了走訪。

萬安村位於臺商區西端,素有臺商區西大門之稱,村域內有文物古蹟數處。著名的洛陽古橋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昭惠廟、真身庵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天主教堂為洛陽地區宗教活動場所。萬安渡是早年繁忙的古渡頭,海陸交通運輸便捷,商品物資暢達海內外。

如今,萬安村主次幹道四通八達,村落依山傍海,臨洋坑山、峰霧山、洛陽江,橫跨洛陽街、蔡襄路、國道324線、城西大道、洛河路等10條主幹道。其中,洛陽街貫穿洛陽古鎮南北,一端與洛陽古橋相連,一端與國道324線相接,因全長三裡又被稱為「三裡街」,始建年代約在唐天寶年間,因在民國期間同樣興建起富有南洋風情的連排騎樓並至今保存完好,而有泉州「小中山街」的美譽。

如今,萬安村主次幹道四通八達,村落依山傍海,臨洋坑山、峰霧山、洛陽江,橫跨洛陽街、蔡襄路、國道324線、城西大道、洛河路等10條主幹道。其中,洛陽街貫穿洛陽古鎮南北,一端與洛陽古橋相連,一端與國道324線相接,因全長三裡又被稱為「三裡街」,始建年代約在唐天寶年間,因在民國期間同樣興建起富有南洋風情的連排騎樓並至今保存完好,而有泉州「小中山街」的美譽。

位於萬安村內的洛陽橋,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原名萬安橋,於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1053年—1059年)由泉州知州蔡襄主持修造,橋長834米,寬7米,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跨海石橋,其「筏型基礎」、「種蠣固基法」,是中國乃至世界造橋技術創舉,充分顯示了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非凡智慧。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若是到訪洛陽街,必是大飽眼福和口福,讓你穿越般地感受原汁原味的元宵時俗。

其元宵時俗包括食俗、拜神祭祖、燈俗和踩街活動,最獨特的是海神巡境活動,它是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除此之外,萬安村現納入惠安石雕的「中華一絕」碧蘭影雕,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洛陽橋傳說」和「閩南童謠」分別是省級和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有陳德杉、楊安東和劉碧蘭等6位。

世界十大民歌之一《康定情歌》大家都不陌生,它竟和萬安村也有聯繫。這首歌的採集者和改編者是中國著名歌唱家和作曲家吳文季(1918.03-1966.05),正是萬安村人。

一段時間來,隨著海絲申遺點——洛陽橋整治工作的推進,萬安村也藉此機會,進一步對村莊環境進行保護性修繕。洛陽鎮萬安村黨支部書記吳江南介紹,根據申遺的整體要求,將對洛陽橋兩側130米範圍內的環境全部清淤,讓洛陽橋漲潮和退潮都能浮在水面,而不會變成一個陸地橋。另外,將在古街鋪上石板,街上的所有電線電網全部入地。根據規劃,萬安村還將對洛陽橋周邊的兩違建築進行拆除,對有礙觀瞻的部分居民樓進行降層。目前,前期動遷、拆遷評估工作都已經完成,將於近期進行動遷。同時,萬安村已啟動省級傳統村落申報,並對未來村落開發、旅遊資源保護進行了規劃,相關規劃方案已交由清華大學進行設計。

為傳統村落點個讚吧↓↓↓


為傳統村落點個讚吧↓↓↓

相關焦點

  • 洛陽古街效果圖出來了!!!
    根據《泉州臺商投資區科技經濟發展局關於洛陽古街改造工程項目建議書的批覆》(泉臺管經審[2018]31號)的文件精神,已批准該項目實施建設。現為有序推進洛陽古街改造工作,根據洛陽古橋共生藝術文化特區總體規劃,特發此通告。一、改造目標通過改造,把洛陽古街建成集生活居住、商貿服務、旅遊觀光為一體,具有魅力、活力、豐富歷史文化底蘊的人文風情街區。
  • 【洛陽古街】穿越復古騎樓,感受古時風騷別韻
    古街分布有昭惠廟、張氏大夫第、吳氏宗祠、義波祠、古井禪寺碑刻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及許氏宗祠、吳文季故居等文物保護點。古街還遍布著清末民初以來建造的漢式大厝和洋式臨街騎樓,上為住房、下為店面的格局猶在。門票:0元路線:泉州鐘樓坐502路到三角牌下,往對面小路下走就看了。
  • 一條老街的復興計劃,把進階版的「嵩口模式」融入洛陽古街的舊時情節 | 風土博物館
    然而,一條因橋誕生的商貿街的必然命運,便是在新橋落定時無可避免地走向落寞。在數百年的城市變遷中,洛陽橋一步步失去自己身為交通要道的不可替代性,連帶著,洛陽古街也漸漸失聲。直到 2018 年,這條古街被寫入「洛陽古橋共生文化藝術特區」的規劃中,眾人開始了一場漫長而又謹慎的古街保護利用行動。
  • 洛陽有一條值得遊客慢慢走,慢慢遊的古街
    從麗景門而入便是洛陽老城古街——一條濃縮了洛陽千年歷史文化和市井文化的商業街區。和西大街相比,東大街要冷清許多,道路兩旁依然店鋪林立,但更多的就是一些筆墨紙張和文化相關的店鋪。古街是洛陽著名的網紅街,尤其是到了晚上,人潮湧動是每天上演的 「保留節目」。
  • 洛陽周邊遊去哪兒玩?洛陽周邊好玩的地方大全
    洛陽周邊遊去哪兒玩?洛陽有哪些的好玩的地方?今天小編來告訴你們,話不多說,上景點!洛陽周邊遊好去處:龍門石窟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區南12公裡處,是與大同雲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齊名的我國三大石窟之一,龍門石窟密布於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南北長達1公裡,共有97000餘尊佛像,1300多個石窟。現存窟龕2345個,題記和碑刻3600餘品,佛塔50餘座,造像10萬餘尊。
  • 有900多年歷史的「海內第一橋」——洛陽橋,為什麼要建在泉州?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人文歷史景點是我國「四大名橋」之一。說起我國的「四大名橋」,很多人只知道趙州橋和盧溝橋,這兩個橋可都是從我們的語文課本中得知的。剩下兩個分別是洛陽橋和廣濟橋。而我們今天先要帶大家了解的就是洛陽橋。
  • 馬上步入深秋了,洛陽及周邊熱門賞秋景點
    從園區西門入園後靠北有幾棵一到秋季就變身彩色的「網紅樹」,不少市民喜歡來此拍照。所謂彩色,是因為秋季葉子開始變色,有的變黃,有的泛紅,加上還未來得及變色的綠葉,造成色彩斑斕之感。晴天時,草地與葉色相映,溫暖的秋陽普照,風景美如畫。
  • 洛陽這些舊廠房的華麗變身
    洛陽有很多老舊廠區通過創意改造,華麗變身成為文藝街區,成為了城市特別的存在。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看看這些老舊廠區的華麗變身記吧!書店、咖啡館、鋼琴音樂廳、遊泳健身館、蹦床公園、特色餐飲、民宿……充滿懷舊氣息的老廠房加入時尚元素煥然一新,美食、運動、文化產業等的融入,將半個世紀前的工業輝煌轉換成時尚、創意的文化元素,展現了歷史和現代、工業和藝術結合的獨特文化魅力。
  • 洛陽張氏大夫第背後的商行傳奇
    ­  洛陽張氏大夫第位於洛陽橋東北側,系洛陽翀霄張氏八世祖斐齋公肇建;該地附近據說原有七塊巨石,號稱「七星墜地」,今餘其一「靈應石」於宅第內;清代洛陽橋一帶海潮滾滾,通商傳奇古今傳頌­  臺海網10月26日訊 據泉州網報導 在洛陽橋邊,有一座聞名遐邇的古式「豪宅」——洛陽張氏大夫第,它與洛陽古街上的張氏家廟、裕記大厝(祖屋)一樣,都是洛陽翀霄張氏先民流傳後世的文化遺產
  • 洛陽周邊美食推薦之——洛陽老城十字街篇
    洛陽水席——連湯肉片作為洛陽美食文化的聚集地,十字街也是洛陽水席的聚集地,西大街、十字街上的洛陽水席品類繁多,商家齊全,上到能容納上百人聚餐的大型飯店,下到路邊的小吃,都能看到洛陽水席的身影缺點:門面太多,容易找錯(老店在西大街路南,離八角樓較近)PART2:不翻湯不翻湯作為洛陽八大湯之一深受洛陽人的喜愛,是洛陽人吃夜宵的首選,用小勺舀一些稀一點的綠豆麵糊往鍋裡一倒,即成一張類似春卷的薄片,不用翻便熟了,便又稱不翻。
  • 「魏唐雅韻,龍門古街」開街儀式圓滿啟幕,引領洛陽旅遊新地標
    2020年5月1日洛陽>龍門石窟——龍門古街開市儀式在洛陽龍門古街隆重舉行,至此,洛陽龍門古街開市儀式圓滿收官!當天,市委多位領導出席參加龍門古街項目的開街儀式並參加開街儀式,洛陽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局長胡大鵬致辭,給予龍門古街承載文化和旅遊融合的項目給與充分的肯定和支持
  • 國慶旅遊攻略|古都洛陽必去的幾大景點
    洛陽周王城天子駕六博物館博物館內車馬坑規模大,車子類型多,擺放整齊,氣勢宏偉,是當今世界獨一無二的「駕六」遺存。龍門石窟 位於洛陽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西山)和香山(東山)上,與甘肅敦煌莫高窟、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和甘肅天水 麥積山石窟並稱為我國的四大石窟。龍門石窟最早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後,此後大規模的營建一直持續到北宋,歷經400多年之久。
  • 洛陽周邊遊—洛陽周邊5條精彩線路,你喜歡哪一條?
    馬上又要到了一年一度的開學季,有很多家長會想要趁著開學前帶孩子出去旅個遊、度個假,但又不知道該去哪裡旅遊,下面就給大家列舉幾條適合遊玩的路線。因其歷代少林武僧潛心研創和不斷發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揚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說。
  • 2020洛陽旅遊-洛陽麗景門一日遊
    上午我帶著我的父母去了洛陽麗景門。洛陽俗話說「不到麗景門,枉來洛陽城」,站在景區門口,看到高高的城樓和林立的錦旗,感覺自己好像瞬間像穿越了到了古代。漫步在青石板路上,看到古香古色的城樓,走進城門就看到洛陽唐三彩,洛陽牡丹畫,租賣唐裝,洛陽不翻湯,司馬水席,牡丹酥,牡丹餅,牡丹香水等等。東西很多,有吃的,玩的,還有各種旅遊紀念品。這是洛陽地方人都喜歡逛的地方。聽當地人說:這個地方是人氣最旺的地方,不僅外地遊客來這裡,就連外地遊客也很喜歡的地方。
  • 國慶旅遊攻略|古都洛陽必去的幾大景點
    洛陽周王城天子駕六博物館博物館內車馬坑規模大龍門山(西山)和香山(東山)上,與甘肅敦煌莫高窟、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和甘肅天水 麥積山石窟並稱為我國的四大石窟。洛陽古街洛陽 古街,形成於金中京,是在隋唐東 都東 城舊址上修建的。距今已經有3000多年歷史。
  • 【話洛陽】約起來~洛陽周邊適合賞紅葉的絕佳「打卡地」!
    秋高氣爽的天氣,  正是登山賞紅葉的好時節,  下面這些洛陽周邊適合賞紅葉的絕佳「打卡地」,  約上三五好友來一場說走就走的秋遊吧!  柳林路以東、濱河北路南側護坡上種植有成片的火炬樹,西苑橋西側洛浦秋風園中種植有成片的黃櫨、火炬樹、紅楓、五角楓等,西苑橋東側洛浦公園內種植有雞爪槭、黃櫨等。
  • 古都變橋都,洛陽大城橋成景
    洛陽橋下千尋水,象骨峰前萬疊山。幾多詩句曾有描述洛陽橋的諸多典故;而在今天的洛陽,卻已是讓古都真正成為了一座名副其實的橋都。 從這座瀛洲橋進入洛陽外環,一路快速橋連橋,縱覽今日古都新風貌。一座谷水立交融通洛陽絲路大道、九都路、中州路、邙嶺大道等眾多主幹線;目前洛陽市區基本達到半小時全城通勤。洛陽城西最大的谷水立交橋。翠雲峰立交是洛陽目前立交橋中工程量最大的立交,也是河南省首條五路交會的互通立交。
  • 故營巷陌訪故宅——洛陽古街記之十二(河洛廣記)
    今洛陽古城西南隅,以營林街九號大院為中心,東至敦志街,西至阜安街,北至營林街,南至順城街,這裡是明代河南衛、清代河南營的指揮中樞所在地,俗稱南大營。周邊街巷多古建築,它們都與南大營有關係,是當時的軍官府邸。
  • 古都洛陽,孟津縣——魏家坡
    記得小編第一次去魏家坡的時候,剛上來一條長長的走道,就讓小編走的十分的乏累,走過之後是一條很長的,類似於洛陽老城十字街的小吃街一樣,走到最裡面才能夠看到魏家坡的門庭,特別大的一個大門,門匾上,寫著魏家坡三個大字,走到裡面,各種各樣的老房子,小的四合院,不過經過現代經濟的開發,裡面的也開設了非常多的店鋪,可以說是集旅遊與各種手工藝品於一體的好去處。
  • 駐地半年、採訪272人,260P「洛陽好勢」特刊跟大家見面了!
    橫過來一起慢慢從橋南到橋北,划過洛陽橋進入洛陽古街和許多人一樣,一開始我們的目光都被洛陽橋所吸引,遊客們從橋南逛到橋北,一般會停下他們的腳步,選擇搭車離開,最多走到橋頭的昭惠廟看兩眼。而自昭惠廟開始的三裡長的洛陽古街,鮮少被遊客光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