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江蘇衛視不僅播出了抗疫題材的時代報告劇《在一起》,這個11月又為觀眾奉上了脫貧攻堅主題的《石頭開花》。《石頭開花》是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策劃指導、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牽頭、幸福藍海等影視製作公司創作的時代報告劇,該劇立足時代,記錄時代,意義重大。
電視劇《石頭開花》總共20集,以單元劇的形式和觀眾見面,每兩集講述一個故事。十個單元,十組主創團體在十個地區拍攝。繼《青山不負人》《古村情》《七月的火把》之後,昨晚播出的《信任》以真實故事為原型,講述了曉起村從垃圾村變身生態文明鄉村的歷程。男主角林永健在《信任》單元中飾演駐村書記李愛民,無論是神情氣質和表演功底都十分契合劇情發展。
《信任》的故事發生在曉起村,該村曾經有三分之二的村民從事廢品回收加工。因為環境汙染的緣故,部分村民家裡時有因病致貧現象發生。曉起村在鎮裡考核也經常墊底。在這種錯綜複雜的內因下,外來人不太容易取得當地人的信任。尤其是林永健飾演的第一書記此前還曾是寫過村子「黑料」的記者。
他被上級指派到曉起村做第一書記時,發現曉起村面臨兩大急需解決的問題:脫貧和汙染治理。但要想改變村貌,工作難度不小,如何取得村民的信任成為了第一大問題。
為了了解情況,他走訪了村民家,遇到誰家有難事都主動幫助人家。比如,村裡陳玉霞自己的作坊忙不過來,她沒有時間幫孩子輔導功課,李愛民就教其女兒寫作文;寶峰哥的大白鼓在鄰村受到了冷落,沒有人想聽大鼓,一家人沒了活計,李愛民知道後就到處打聽工作機會,安排就業。憑著一腔樂於奉獻的精神,李愛民和村民們的關係越來越好,並建立了很好的信任感。
要想脫貧,就必須先治理汙染,如何解決汙染源是個大問題。為此,李愛民以心交心,他和老村長在夕陽下促膝長談,做足了老村長的思想工作,順利拿到周磊私下運輸廢品的證據。在證據的確鑿的情況下,周磊終於承認了排放汙染源的事實,被公安逮捕。
解決了汙染問題,就要面臨解決村民的收入問題。村裡此前有很多小作坊,其實這些小作坊連成片就是一條產業鏈。為了盤活小作坊的生機,他鼓勵大家通過開淘寶店、直播帶貨等時下最熱的電商方式打開渠道,使曉起村逐漸了新的商機,也獲得了重生。同時針對村裡比較大的作坊,他建議吸納更多的人加入進來,使作坊變成公司。
與村民滿滿的期待形成的鮮明對比,周富貴一家是倍感壓力。原先村裡的小作坊都是通過周富貴家拿訂單,村民是代加工方。但自從李愛民幫村民打開銷售渠道,村民的小作坊變成了賣方,周富貴和大家是競爭對手了。為了不被超越,周富貴提高了自家的生產力和先進的技術,一時間截獲了村裡其它人的不少訂單。
但好景不長,一場火災將他的希望全部澆滅。飛來的橫禍讓周富貴家的經濟陷入了危機,此時李愛民卻不計前嫌,動員大家幫助周富貴想辦法。在他的動員下,村裡人人都主動過來搭把手,周富貴家很快度過了這段困難。
取信於民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往前走的每一步,都需要用自己的行動去表達。正是樂於奉獻的態度、以心交心的行動、不計前嫌的氣量使得李愛民在村裡站穩了腳跟,也讓曉起村的村貌有了起色。
在第8集的片尾,寶峰夫婦拿起白鼓在線演藝,為自己的愛好找到了出路;老村長載歌載舞地開直播心情愉快,村民們通過電商銷售的方式獲得商機。村裡一切都是蒸蒸日上的景象,大眾鎮曉起村不僅實現了脫貧,更是成為了「中國淘寶村」,村裡三分之二人都在做電商,大多數家庭開啟了致富的人生之路。
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在劇情感受方面更接地氣,更有共鳴感,林永健等多位實力演員的演技對劇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整劇的劇感也擺脫了以往生硬刻板的套路,結合生動的故事詮釋脫貧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