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記者 曹燦 通訊員 劉青 李志勇
年末將至,不少村民開始籌辦過年物資。12月2日,南縣浪拔湖鎮鎮長熱線工作人員前往該鎮南紅村,走訪曾通過市長熱線反映流動商販銷售偽劣產品問題的村民嶽先生,隨後,還提醒村幹部通過村村響宣傳辨別產品真偽的相關知識,避免村民上當受騙。
今年以來,浪拔湖鎮以「熱心服務群眾,為民排憂解難」為職責定位,將熱線工作納入全鎮核心工作,健全工作機制,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務水平。把每一次來電、每一個訴求,都看作是群眾對政府的信任,對疑難問題和訴求做到一次性答覆辦結;對一時辦不到或短時間無法解決的問題,耐心細緻解釋清楚並積極督辦,直至群眾滿意為止。
面對面傾聽群眾心聲
「不僅政策解釋具體,服務非常到位,還幫我找了工作咧。」11月18日,浪拔湖鎮太陽山村村民程令君在熱線回訪中,對該鎮的熱線辦理工作連連點讚。今年56歲的程令君是浪拔湖鎮太陽山村的退捕漁民,他認為同村的另外一個漁民退捕上岸補貼比他的高,覺得不公平,便撥打市長熱線要求查清情況。
浪拔湖鎮熱線工作人員收到轉接熱線後,第一時間對接農業綜合服務中心部門了解相關政策,並聯繫程令君所說漁民核實情況。經核實,兩人都是嚴格按照標準進行的補貼,並不存在不公平現象。
隨後,工作人員當面將相關政策和核實的情況告知了程令君。「其實是我退捕後一直找不到工作,不知道該怎麼辦,才打了熱線,你們能幫幫我嗎?」原來,程令君退捕上岸後一直沒有找到工作,心裡焦急不已,又聽人風言風語說自己的補貼比別人少,才產生了誤會。熱線工作人員在了解程令君的基本情況後,積極傾聽他的心聲,記錄下他的訴求,將事情反饋到了鎮人社中心。人社中心得知程令君有一手好廚藝後,便將他推薦到南縣一個餐館就業。現在的程令君不僅成為了餐館的主廚,還直接入了股,搖身一變成了「老闆」。
心貼心回應百姓訴求
「群眾是因為信任這個平臺,才會撥打熱線電話。面對群眾訴求,不管能不能解決,都要第一時間回應。」浪拔湖鎮熱線辦負責人說。為及時滿足群眾訴求,浪拔湖鎮建立了24小時輪流值班制度,由專人負責接聽、記錄,規範辦理流程,並安排專人認真查看市長熱線反饋的事件,對今日事件、處理中的事件分門別類進行處理。碰到疑難問題,形成書面處理意見交鎮長批閱處理,正因為形成了規範成熟的處理體系,村民反映的大事小情才能在第一時間得到處理。
10月29日,該鎮榮福村村民反映路邊搞建設,有不少建築垃圾堆在了路上,影響附近群眾出行。了解到這一情況後,鎮熱線辦馬上聯繫鎮人居環境辦和村委,督促其完成該路段的建築垃圾清理,並聯合村委協調建築垃圾暫時堆放處,2個小時後,群眾的出行不再受影響,快速高效的處理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截至目前,浪拔湖鎮今年共收到市長熱線各類諮詢、投訴77條,鎮長熱線92次,辦結率均為100%。
實打實解除基層難題
在第一時間回應群眾訴求的同時,浪拔湖鎮還根據實際情況,舉一反三,將「接訴即辦」向「未訴先辦」延伸,提升基層管理水平。4月,浪拔湖鎮接到群眾舉報,稱有人露天焚燒秸稈和垃圾,熱線辦工作人員立即趕往現場,卻只看到一堆菸灰,焚燒者早已離開。在接下來一段時間,熱線辦又接二連三接到類似投訴,工作人員在積極處理的同時,也將此事匯報到分管領導處。
隨後,該鎮趕在稻穀成熟之前,在全鎮範圍開展了禁燒工作。一方面與全鎮種田農民籤訂禁燒承諾書,並大範圍開展立體化宣傳;另一方面建立鎮、村、組、戶四級責任體系,將全鎮劃分為13個網,形成禁燒責任工作網。同時組建13支禁燒小分隊,開展全方位巡查,建立巡查日誌,將巡查時發現的火點、黑斑逐一登記在冊,跟蹤督查,直至找到責任人。
由於前期工作到位,自5月份開始,該鎮露天焚燒方面實現「零投訴」。「感謝黨委政府為提高我們生活質量所做的工作,感謝巡邏人員不分晝夜的付出,今年的空氣都比往年好些!」回訪中,來電人對于禁燒工作十分滿意。
【來源:益陽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