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2019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北京市民耳熟能詳的「接訴即辦」入選。
一年前,對很多市民來說,接訴即辦應該還是一個陌生的詞彙;但歲末年終,北京市民幾乎無人不曉了。所謂「接訴即辦」,是指北京市為促進基層民生服務而採取的一種重要舉措和創新機制,即以12345市民服務熱線為主渠道的群眾訴求快速響應機制。直白點來說,就是市民可以通過12345市民服務熱線來反映需要解決的問題,通過這種方式,政府部門能第一時間了解老百姓「急憂盼」的問題,並在第一時間進行回應和解決。
這種做法,一方面拉近了政府和廣大市民之間的距離,不僅提高了解決問題的效率和解決問題的針對性,也提升了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另一方面也激發出幹部為民服務、擔當作為的意識。「接訴即辦」就是不忘初心,始終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更是一種擔當,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據統計,2019年,12345市民服務熱線群眾訴求響應率100%;1月1日至10月25日,各級單位辦理群眾訴求數205萬件,近50%的一般性訴求都能在3天之內解決;接到群眾表揚電話13132件,同比增加71.08%。廣大市民真切體驗到「接訴即辦」不是玩花架子,不是搞政績工程,而是實實在在為老百姓謀福利,實實在在推進城市治理。伴隨著老百姓好評率、滿意率的上升,政府的公信力、號召力、凝聚力也更強了。現在市民遇到類似噪音幹擾、油煙汙染、社區環境治理、交通擁堵、市政設施維護、道路改建等等民生問題,都會想到通過12345市民服務熱線來反映。我們社區附近的道路兩側的公共停車位上,有好幾輛「殭屍車」,鄰居通過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後,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很快就來處理了,「殭屍車」騰出來的車位方便了有需要的車主,也改善了市容市貌。
現在,12345市民服務熱線成了一個「指揮棒」,也成了一條「民意線」,幹部圍著老百姓轉,激活了城市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接訴即辦」成為熱詞,說明北京市的這個做法被廣大市民充分認可,更可貴的是「接訴即辦」成功探索了當前大城市基層治理的有效途徑,大大增強了政府工作的靶向性,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加厚」。
文/張景波
圖片來源於網絡,歡迎關注我們!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