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與健康——皰疹性咽峽炎,你了解多少?

2020-12-18 騰訊網

增強體育鍛鍊、提升身體素質、

改善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指數。

入夏以來,皰疹性咽峽炎的患兒增多。這種病傳染性強、傳播快,通過接觸、飛沫傳播,1-7歲的兒童普遍易感,特別容易在幼兒園流行。患兒會突然高熱,甚至反覆高熱並伴有咽喉紅腫、食欲不振等症狀,無法與普通感冒相區別。

聽說這種病比手足口病還兇殘?聽說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分不清?

別急!讓北鎮市人民醫院兒科主任 主任醫師 李素霞來難給我們介紹一下,什麼是真正的「皰疹性咽峽炎」!

皰疹性咽峽炎:

1.有明顯的季節性,4-7月高發,傳染性較強,以呼吸道、消化道及密切接觸為為傳播途徑,多見於5歲以下兒童,常在幼託機構流行。

2.病原學:柯薩奇病毒多見,EV71少見。

3.臨床症狀:發熱、咽痛。皰疹常發生於咽鄂弓、軟顎、懸雍垂、扁桃體,有時見於舌,但不累及頰黏膜、齒齦。

皰疹形態:灰白色皰疹,周圍有紅暈。破潰後形成潰瘍。柯薩奇病毒分不同亞型,不同亞型之間不產生交叉免疫。所以可以反覆感染。

手足口病:有明顯季節性,5-9月份高發,11月份有小高峰。

病原以柯薩奇病毒A16及EV71多見。

臨床症狀:為發熱,手、足、口及臀部出現斑丘疹及皰疹,呈離心分布。根據病情輕重分為普通型和重症型,普通型以皰疹為主,全身症狀輕,以柯薩奇病毒16型感染多見,1周內痊癒,恢復期可出現脫甲,新甲1-2月長出。重症病例多見於EV71感染,皰疹少,以全身症狀表現為主,EV71有神經組織嗜性,可累及中樞神經系統。病情進展快,病程1-5天,可出現腦炎、腦膜炎、肺水腫及循環衰竭。致死主要原因是腦幹腦炎、神經元性肺水腫。

鑑別診斷:

1.皰疹性口炎為單純皰疹病毒1型所致,皰疹好發於頰黏膜、齒齦、舌、唇內黏膜及鄰近口腔皮膚,呈簇小水泡,透明壁薄,破潰後形成潰瘍。

2.潰瘍性口腔炎:常見陽性球菌感染,多發生於營養不良、免疫缺陷小兒,口腔廣泛充血水腫,可見大小不等、界限清楚的潰瘍面。外周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增高。

3.水痘:有明顯季節性,冬春季節高發,傳染性強,多見於兒童。小於6個月少見,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皮疹呈向心性,多種皮疹並存:紅色斑疹、丘疹、水泡、結痂,伴有癢感,稱「四世同堂。

治療:

(一)一般治療:

1.注意隔離,避免交叉感染,隔離2周。

2.清淡飲食、避免酸辣食物。

3.口腔及皮膚護理,飯後給予淡鹽水或生理鹽水漱口。

4.進食困難及高熱不退患兒給予補液。

(二)對症治療:控制高熱、止驚

(三)病因治療

不主張用更昔洛韋、阿西洛偉、阿糖腺苷。

無細菌感染證據,無需使用抗菌藥物。推薦使用幹擾素,可發揮局部抗病毒作用及免疫調節作用。

版面編輯:郭曉凝

北鎮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

北鎮市文化旅遊體育服務中心

北鎮文旅

未經授權和許可,任何單位或媒體

不得對本公眾號的文章及其他信息資料非法予以複製。

相關焦點

  • 皰疹性咽峽炎圖片
    核心提示:急性淋巴性咽峽炎是由柯薩奇病毒A10型引起的一種變異的皰疹性咽峽炎,有如典型咽峽炎同樣的損害,但不進展到水皰和潰瘍,僅存留有淋巴細胞浸潤所形成的灰白色丘疹,周圍繞以紅暈。
  • 天熱皰疹性咽峽炎又來!專家提醒家長高度警惕
    帶去醫院被確診是:「皰疹性咽峽炎」。無獨有偶,小編幾個好朋友家的寶寶,也不約而同的被感染了「皰疹性咽峽炎」。@兩寶媽:寶寶高燒,用了退燒藥,壓不住,拒絕進食。抱到醫院去,醫生診斷是:皰疹性咽峽炎。@小米粒:兩寶先後患上了皰疹性咽峽炎。大娃高燒、沒精神、不吃東西;三天後,小的也出症狀。
  • 寶寶遭遇皰疹性咽峽炎,怎麼辦?
    大多數媽媽都會以為孩子是普通的感冒,吃了感冒藥後卻仍不見好轉,這個時候媽媽們就要注意了,寶寶很有可能患上了皰疹性咽峽炎。這種疾病可能聽上去有些陌生,卻是夏秋季兒童常見病。 皰疹性咽峽炎(herpangina)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發熱和咽峽部皰疹潰瘍為特徵的急性傳染性咽頰炎,主要由柯薩奇病毒 A 組病毒感染所致,以糞-口或呼吸道為主要傳播途徑,傳染性很強,傳播快。
  • 這個季節,還要注意皰疹性咽峽炎
    一進入夏季,這個疾病就可能會"光臨"——皰疹性咽峽炎,孩子出現發熱,伴有咽部疼痛,張開嘴巴後,發現咽部出現一些小皰疹。皰疹性咽峽炎究竟是如何引起的?孩子還會出現哪些症狀?應該如何預防呢?……一般 7 歲以下兒童易患病,本地區 7~9 月份較集中大連市兒童醫院急診室陳海明主任相信家長們通過不同的渠道對皰疹性咽峽炎已經了解了不少,這裡再給捋一下,知其所以才可安心,皰疹性咽峽炎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 皰疹性咽峽炎來襲該如何應對?
    作者:寶寶知道 子奕小寶貝皰疹性咽峽炎前期容易和手足口病弄混,但還是有區別的。皰疹性咽峽炎是奕寶兩歲多以來我第一次接觸到這個詞,以前有聽過,但是不了解,以至於手忙腳亂,無所適從。育兒的路上,真的需要豐富的育兒知識,才能披荊斬棘,過關斬將。
  • 皰疹性咽峽炎與手足口病的區別
    最近寶媽們都被朋友圈關於「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的消息搞得人心惶惶,生怕寶寶也中招!手足口病(HFMD)和皰疹性咽峽炎(Herpangina)都是7歲以下兒童中最常見的一種典型輕度但具有高度傳染性的病毒感染,確實令人害怕!這兩種疾病有共同點,也有區別,下面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 皰疹性咽峽炎來襲,家長們務必警惕
    皰疹性咽峽炎!家住黃島的5歲男孩陽陽突然發燒,家長以為只是普通感冒也沒太在意,給他餵了退燒藥。兩天後,陽陽喊著嗓子疼,疼到不願吃飯,口水多,喉嚨裡有皰疹。經過兒科副主任白亭文的仔細診斷,陽陽的症狀並非手足口病,而是皰疹性咽峽炎。
  • 幼兒園高發的皰疹性咽峽炎 究竟是什麼鬼?
    >幼兒園高發的皰疹性咽峽炎 究竟是什麼鬼?  皰疹性咽峽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疾病,其中最常見的病毒是柯薩奇A組病毒(一種腸道病毒),另外埃可病毒、EB病毒等也可引起感染。  皰疹性咽峽炎的感染途徑主要為糞-口,常發生於夏季和秋季,5歲以下的孩子是高發人群,具有高度的傳染性。  幼兒園如果有一個孩子得皰疹性咽峽炎,就很容易傳染給其他小孩,造成群體感染流行。
  • 孩子發燒 嘴裡長皰疹,當心皰疹性咽峽炎
    醫生提示:近期除手足口病外,家長們還得注意防範皰疹性咽峽炎。孩子發燒,口中長了皰疹,請及時就醫。醫生表示,皰疹性咽峽炎與手足口病一樣,都是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疾病。昆明市兒童醫院感染一科醫生 馬薇:「皰疹性咽峽炎其實和手足口病差不多,他們的病毒是同源的,區別是皰疹性咽峽炎只是口腔裡有皰疹、破潰;手足口病是口腔裡有破潰,有皰疹,手心和足底有皮疹,有的小朋友還有臀部,還有全身的散在皮疹。」該病近期也處於多發的情況。
  • 12月又一輪小兒皰疹性咽峽炎來臨?這個病,寶媽可能並不真的了解
    可能有的寶媽對這個所謂的小兒皰疹性咽峽炎不太了解,今天咱們就來詳細說說,這到底是個什麼疾病。皰疹性咽峽炎的基本特徵:小兒皰疹性咽峽炎,是一種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寶寶患上之後,可能會出現咽峽部位長皰疹、咽喉紅腫、發燒、厭食、嘔吐等症狀,在1-7歲的孩子中間比較常見,夏秋季節比較高發,是一種流行病,但並不是一種傳染病。
  • 「皰疹性咽峽炎」高發,解答三個高頻問題
    皰疹性咽峽炎屬於兒童常見病,我科普過多次,也請問藥師團隊的郭琳藥師手繪過一圖讀懂(見上圖),我想家長們對這個病都已經不陌生了。雖然皰疹性咽峽炎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生,但通常發病高峰在夏季和早秋,每年到了入冬的這個時節就應該已經過了流行高峰。
  • 寶媽請注意:皰疹性咽峽炎來了,很多寶寶已中招了!
    近期,很多家長朋友們為患上皰疹性咽峽炎的寶寶搞得焦頭爛額,心力交瘁。確實在近期該病侵襲了很多孩子,但是家長們也沒有必要陷入恐慌,首嘉學院和您一起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皰疹性咽峽炎?皰疹性咽峽炎是一個自限性疾病(在醫學裡有一些病是可以自愈的),像感冒、幼兒急疹、輪狀病毒、皰疹性咽峽炎、手足口病都屬於自限性疾病。當然如果這個孩子合併細菌感染,我們可以適當的吃一些消炎藥。如果細菌感染很嚴重,那我們才考慮輸液。皰疹性咽峽炎叫皰疹跟我們的幼兒急疹、蕁麻疹是不一樣的。我們一般說的疹就是起疹子,小紅點。這是有熱的象,皰疹不光有熱還有溼的現象。
  • 孩子高燒、嘴裡長滿皰疹、拒食、煩躁不安……當心得了皰疹性咽峽炎
    這不,鄭州有位寶媽剛經歷過一場皰疹性咽峽炎「大戰」,一周下來,娃瘦了2斤,她瘦了5斤……孩子高燒、哭鬧、拒食,讓家長操碎了心然然今年2歲,上周突然發起了高燒,皰疹從喉嚨深處蔓延到嘴唇,一吃東西就哭鬧,最後直接拒食。
  • 皰疹性咽峽炎進入高發期 如何防治看這裡!
    來源:基層醫師公社綜合整理進入5月後,氣溫上升快,各種細菌病毒活躍,皰疹性咽峽炎進入高發期。「上午還沒看到嘴裡有什麼,下午怎麼就有皰疹了。」據齊魯壹點報導,在山東省菏澤市立醫院兒科三病區病房,一位家長抱著生病的孩子,焦急地諮詢菏澤市立醫院小兒科三病區主任王翠華,經過檢查,患兒被確診為皰疹性咽峽炎。
  • 皰疹性咽峽炎進入高發期,家長注意防範
    春季空氣中細菌病毒大量增加,對孩子來說,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進入多發期,菏澤市立醫院兒科專家提醒家長,避免到人群擁擠的地方,發病後要及時就醫。「上午還沒看到嘴裡有什麼,下午怎麼就有皰疹了。」在菏澤市立醫院兒科三病區病房,一位家長抱著生病的孩子,焦急地諮詢菏澤市立醫院小兒科三病區主任王翠華,經過檢查,患兒被確診為皰疹性咽峽炎。
  • 流感、手足口、皰疹性咽峽炎正高發
    記者從廣東省中醫院、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等兒科了解到,時值春夏之交,有發燒、咳嗽、咽痛等相似症狀的流感、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的患兒陡然增多,有的醫院,急診就診人數一天幾乎都達220人次的上限。 ■新快報記者 黎秋玲 患兒陡增,兒內科醫生要到急診增援 「慘,我娃感染了乙流,這已經是4月份他得的第三種傳染病了!」
  • 皰疹性咽峽炎的治療與飲食
    皰疹性咽峽炎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以急性發熱、咽峽部皰疹、潰瘍為特徵的自限性疾病。患者的主要傳播途徑是糞-口或呼吸道傳播,感染性較強,傳播快,常呈散發或流行。夏秋季為高發季節,主要侵襲1-7歲兒童。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 皰疹性咽峽炎高發期 寶寶發病後有哪些症狀?
    夏季到了,許多發熱的孩子被診斷為皰疹性咽峽炎,這時一種和手足口病類似的傳染性較強的疾病,早日發現早治療有利於病情的恢復,那麼皰疹性咽峽炎有什麼症狀呢?潛伏期和病程皰疹性咽峽炎是感染腸道病毒引起的,好發於1到7歲兒童,尤其5歲以下。該病大多預後良好,呈自限性過程,自然病程一般為 4~6 天,少數至 2 周。
  • 寶寶遭遇皰疹性咽峽炎,沒有住院打針,我是這樣做的
    10月4日(第四天)皰疹繼續增多,舌頭上也有,但是不拒絕進食,喝水。所有的食物都是涼了以後吃的,偶爾會說嘴巴疼,精神狀態很好。10月5日(第五天)一整天沒有喊嘴巴疼,皰疹已經開始結痂,試著給餵了稍微溫熱的食物沒有拒絕,至此病情徹底好轉,揪心的5天終於過去……什麼是皰疹性咽峽炎?
  • 皰疹性咽峽炎進入高發期 這些防護知識要知道
    換季時刻,病毒也開始肆意流行,皰疹性咽峽炎這類在孩子中間常見的傳染病也進入高發期,為此,醫生提醒,廣大家長要做好預防工作,如果發現孩子發燒不退,同時口腔裡起水皰,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在河東區婦幼保健院的兒科門診前,排滿了帶兒童前來看病的家長,據了解,很大一部分患兒都是因為皰疹性咽峽炎而引起的發燒。市民張瑩瑩告訴記者:「孩子這兩天不舒服發燒,沒想到就是最近流行的那個皰疹性咽峽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