皰疹性咽峽炎進入高發期 如何防治看這裡!

2020-12-18 健康界

來源:基層醫師公社綜合整理

進入5月後,氣溫上升快,各種細菌病毒活躍,皰疹性咽峽炎進入高發期。

「上午還沒看到嘴裡有什麼,下午怎麼就有皰疹了。」據齊魯壹點報導,在山東省菏澤市立醫院兒科三病區病房,一位家長抱著生病的孩子,焦急地諮詢菏澤市立醫院小兒科三病區主任王翠華,經過檢查,患兒被確診為皰疹性咽峽炎。

圖片來源:齊魯壹點

據王翠華主任介紹,春節是傳染病高發季節,特別是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最近這段時間,孩子班上每天都有因發燒等原因請假的小朋友,經常出勤率只有85%左右。」李女士說,自己5歲的兒子在牡丹區某幼兒園讀中班,她發現最近生病的孩子增多。

一些地區的醫生反映,因發熱、病毒感染患兒太多,有時候一天增至400人次接診量,兒內科醫生也不得不到急診加班增加人手。

面對來勢洶洶的皰疹性咽峽炎,有哪些知識我們必須得知道呢?一起來看看!

皰疹性咽峽炎是一種什麼病?

皰疹性咽峽炎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發熱和咽峽部皰疹潰瘍為特徵的急性傳染性咽頰炎;

以糞-口或呼吸道為主要傳播途徑,傳染性很強,傳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發或流行;

夏秋季為高發季節,一般主要侵犯1-7歲的一個小孩,尤其是五歲以下三歲以下的孩子特別多見。

患病後有何表現?

★多以突發高熱開始,24~48小時可達高峰升至39~41°C;

★伴頭痛、咽部不適、肌痛等;

★咽部出現灰色小丘疹,24小時內發展為水皰和潰瘍;

★經1~5天潰瘍癒合,一般3天內退熱,症狀消失;

★要繼續隔離,期限為自發病之日起2周(14日),或皮疹結痂後7天。

皰疹性咽峽炎會發展成為手足口病嗎?

這是兩種疾病。雖然引起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的病毒有很多是相同的,但發病機制不同,感染的部位也有所區別——皰疹性咽峽炎的出疹部位為咽部、扁桃體、軟顎等,一般不見於齒齦和頰黏膜;

手足口病的出疹部位為手、足、口,也可見於臀部,口腔出疹一般見於舌、頰黏膜和硬顎,較少波及咽部、扁桃體和軟顎。皰疹性咽峽炎較多為局部感染,而手足口病為全身性感染。

更主要的是手足口病可能引發嚴重的併發症,而皰疹性咽峽炎一般不會。

在手足口病發病的早期,如果只有口腔的表現,可能會診斷為皰疹性咽峽炎。在託幼機構和學校中,可以參照手足口病對皰疹性咽峽炎進行管理。

皰疹性咽峽炎應該如何治療?

目前無特異性治療方法,以對症治療為主,物理降溫,保持口腔清潔。絕大多數患者可自愈。

主要是多喝水,嚴重時可考慮補液和退燒,很少開中成藥。讓孩子多喝水,孩子不願喝可以喝適量涼開水。

因為孩子口腔裡有創面,細菌停留在這裡可能會繁殖,黏膜破了之後會滲出來一些液體,對細菌來說是有營養的,喝涼開水第一有鎮痛的作用,第二是可以把創面給衝刷乾淨,利於恢復,還可以吃點含片以減輕局部的疼痛。

如何預防皰疹性咽峽炎

1.注意個人手部衛生、不親吻孩子、為孩子提供獨立水杯和餐具;

2.當孩子患病時,家長應積極就診並配合學校和疾病預防控制部門做好隔離、採樣和消毒等工作;

3.患兒的隔離時間為被發現起至症狀消失後1周,隔離期間儘量不與其他孩子或成年人接觸,避免疾病傳播;

4.由於腸道病毒對外環境的抵抗力較強,建議將患兒使用過的玩具、床鋪等進行清洗和晾曬,餐具等進行煮沸消毒,生活環境勤通風換氣。

【活動來啦】

「護理創新我有一套」第二季火熱來襲!得益於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的指導,健康界搭平臺徵集全國護士的臨床創新技能,推出有趣有料的「我有一套」展示活動。戳此即刻參加活動

相關焦點

  • 皰疹性咽峽炎進入高發期,家長注意防範
    春季空氣中細菌病毒大量增加,對孩子來說,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進入多發期,菏澤市立醫院兒科專家提醒家長,避免到人群擁擠的地方,發病後要及時就醫。「上午還沒看到嘴裡有什麼,下午怎麼就有皰疹了。」在菏澤市立醫院兒科三病區病房,一位家長抱著生病的孩子,焦急地諮詢菏澤市立醫院小兒科三病區主任王翠華,經過檢查,患兒被確診為皰疹性咽峽炎。
  • 皰疹性咽峽炎進入高發期 這些防護知識要知道
    換季時刻,病毒也開始肆意流行,皰疹性咽峽炎這類在孩子中間常見的傳染病也進入高發期,為此,醫生提醒,廣大家長要做好預防工作,如果發現孩子發燒不退,同時口腔裡起水皰,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在河東區婦幼保健院的兒科門診前,排滿了帶兒童前來看病的家長,據了解,很大一部分患兒都是因為皰疹性咽峽炎而引起的發燒。市民張瑩瑩告訴記者:「孩子這兩天不舒服發燒,沒想到就是最近流行的那個皰疹性咽峽炎。」
  • 夏季高發期,聞之色變的皰疹性咽峽炎強勢來襲,如何防治很關鍵
    它就是傳說中的皰疹性咽峽炎。爸媽是不是覺得有點耳熟又說不上一二?容小南喝點水,再一一道來。什麼是皰疹性咽峽炎皰疹性咽峽炎是什麼?很多爸媽說最煩這種貌似眼熟其實不懂的症狀。所謂皰疹性咽峽炎,名字是拗口了一點,實際上是一種上呼吸道感染啦,就是類型特殊了一點——常見病原體為柯薩奇A組病毒。這個病原體爸媽不需要懂,只需要知道,這是一種常見的病毒性咽炎。對,病毒性,因為95%以上的皰疹性咽峽炎是因病毒感染導致的。那麼,寶寶為啥會被它盯上?
  • 幼兒園高發的皰疹性咽峽炎 究竟是什麼鬼?
    >幼兒園高發的皰疹性咽峽炎 究竟是什麼鬼?  皰疹性咽峽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疾病,其中最常見的病毒是柯薩奇A組病毒(一種腸道病毒),另外埃可病毒、EB病毒等也可引起感染。  皰疹性咽峽炎的感染途徑主要為糞-口,常發生於夏季和秋季,5歲以下的孩子是高發人群,具有高度的傳染性。  幼兒園如果有一個孩子得皰疹性咽峽炎,就很容易傳染給其他小孩,造成群體感染流行。
  • 兒童感染科主任的乾貨: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仍處高發期 要這樣...
    溫州網6月28日訊(記者 鮑苗苗)最近兒科門診皰疹性咽峽炎小病人又多了起來。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很相似,目前這兩種病仍處在高發期,一不留神,小朋友就可能會出現發熱、咽痛及口腔和手足部的皰疹。  除了勤洗手、避免去人群密集處,家長們還應該注意些什麼?
  • 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高發期 - 西安報業傳媒集團 數字報刊
    ,一些病毒也開始肆意流行,其中,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傳染病進入高發期。而5歲以下的孩子抵抗力較弱,是高發人群。在此,西安市第三醫院兒科主任孫大慶提醒各位家長,要提高警惕,在日常生活中多多提防。  兩種傳染病這樣來區分  「每年的4-6月、9-11月是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的高發季節。由於兩者都是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傳染性疾病,具體的致病病毒有不少重合之處,所以在症狀和傳播途徑上極為相似,流行時間基本重合。主要從皰疹位置和發病位置來區分。」
  • 皰疹性咽峽炎來襲該如何應對?
    作者:寶寶知道 子奕小寶貝皰疹性咽峽炎前期容易和手足口病弄混,但還是有區別的。皰疹性咽峽炎是奕寶兩歲多以來我第一次接觸到這個詞,以前有聽過,但是不了解,以至於手忙腳亂,無所適從。育兒的路上,真的需要豐富的育兒知識,才能披荊斬棘,過關斬將。
  • 夏季如何防治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乾貨分享速來學習
    夏季是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傳染病的高發期。一、皰疹性咽峽炎皰疹性咽峽炎也被稱為「夏季感冒」,多見於1~4歲寶寶。到醫院檢查會發現寶寶咽部周圍出現小水皰,水皰破了之後就變成潰瘍。到了潰瘍期,寶寶會轉變成低燒或退燒,因潰瘍疼痛,所以這個時候也是孩子最痛苦的時期。發燒時間比普通感冒時間要長一些,3~6天體溫下降,但咽部的潰瘍一般需要7~10天才能癒合。疾病期間咽部疼痛明顯,吃飯以稀飯、爛麵條等流食為主,多給孩子飲水。
  • 皰疹性咽峽炎來襲,家長們務必警惕
    這段時間青島西海岸新區中醫醫院兒科門診皰疹性咽峽炎患者數量陡增兒科醫生為家長帶來了防治要點一起來漲漲知識吧經過兒科副主任白亭文的仔細診斷,陽陽的症狀並非手足口病,而是皰疹性咽峽炎。孩子容易感染皰疹性咽峽炎,是由於外邪與咽部氣血相搏結,內乘脾胃虛弱,鬱而化熱,溼熱痺阻於咽喉,導致咽部紅腫疼痛,出現皰疹或潰瘍。遂採用醒氣散漱口、口服方法,以達到醒氣化溼,疏風散熱的效果。醫生:皰疹性咽峽炎高發於夏季,雨水較多,溫度漸漸升高,給病毒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最容易「中招」的恐怕就是家中的孩子了。
  • 流感、手足口、皰疹性咽峽炎正高發
    經醫生檢查發現也是患上了皰疹性咽峽炎。梁女士還告訴記者說:「娃班上陸續有小朋友因發燒、喉嚨長皰疹、患乙流而請假。」 「最近有相似症狀的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的患兒陡然增多,以發熱、病毒感染患兒為主。值得注意的是,乙流患者有增加趨勢。」5月5日,廣東省中醫院兒科醫生倪曉良向記者表示。
  • 皰疹性咽峽炎進入高發期,寶寶出現這些症狀家長要警惕!
    皰疹性咽峽炎VS手足口病目前正是皰疹性咽峽炎高發期,這引起了很多家長擔憂。導致皰疹性咽峽炎的柯薩奇病毒,也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因之一。但兩者的皰疹位置不同,皰疹性咽峽炎僅限於咽部;手足口病則先出現於口腔內,再發展到手、足、腿部等部位。
  • 這個季節,還要注意皰疹性咽峽炎
    一進入夏季,這個疾病就可能會"光臨"——皰疹性咽峽炎,孩子出現發熱,伴有咽部疼痛,張開嘴巴後,發現咽部出現一些小皰疹。皰疹性咽峽炎究竟是如何引起的?孩子還會出現哪些症狀?應該如何預防呢?……一般 7 歲以下兒童易患病,本地區 7~9 月份較集中大連市兒童醫院急診室陳海明主任相信家長們通過不同的渠道對皰疹性咽峽炎已經了解了不少,這裡再給捋一下,知其所以才可安心,皰疹性咽峽炎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 「皰疹性咽峽炎」高發,解答三個高頻問題
    皰疹性咽峽炎屬於兒童常見病,我科普過多次,也請問藥師團隊的郭琳藥師手繪過一圖讀懂(見上圖),我想家長們對這個病都已經不陌生了。雖然皰疹性咽峽炎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生,但通常發病高峰在夏季和早秋,每年到了入冬的這個時節就應該已經過了流行高峰。
  • 寶寶遭遇皰疹性咽峽炎,怎麼辦?
    大多數媽媽都會以為孩子是普通的感冒,吃了感冒藥後卻仍不見好轉,這個時候媽媽們就要注意了,寶寶很有可能患上了皰疹性咽峽炎。這種疾病可能聽上去有些陌生,卻是夏秋季兒童常見病。部分手足口病患兒以皰疹性咽峽炎為首發症狀,隨後可在手掌、足底、臀部等部位出現紅色皮疹。 遭遇皰疹性咽峽炎怎麼辦? 目前沒有針對皰疹性咽峽炎的藥物,只能是對症處理,一般一周內最多兩周會自愈。注意口腔衛生,保持口腔清潔。可用淡鹽水漱口,用10%硝酸銀塗於潰瘍處或用咽喉靈丹,冰硼散等吹播咽部以減輕咽痛症狀。口服維生素C及B等。
  • 皰疹性咽峽炎高發期 寶寶發病後有哪些症狀?
    夏季到了,許多發熱的孩子被診斷為皰疹性咽峽炎,這時一種和手足口病類似的傳染性較強的疾病,早日發現早治療有利於病情的恢復,那麼皰疹性咽峽炎有什麼症狀呢?潛伏期和病程皰疹性咽峽炎是感染腸道病毒引起的,好發於1到7歲兒童,尤其5歲以下。該病大多預後良好,呈自限性過程,自然病程一般為 4~6 天,少數至 2 周。
  • 皰疹性咽峽炎與手足口病的區別
    最近寶媽們都被朋友圈關於「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的消息搞得人心惶惶,生怕寶寶也中招!手足口病(HFMD)和皰疹性咽峽炎(Herpangina)都是7歲以下兒童中最常見的一種典型輕度但具有高度傳染性的病毒感染,確實令人害怕!這兩種疾病有共同點,也有區別,下面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 上海近期兒童皰疹性咽峽炎多發 與手足口病病原一致
    東方網6月17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天氣逐漸炎熱,早報記者昨從上海市兒童醫院、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等多家兒科專科醫院了解到,近期是皰疹性咽峽炎高發期,目前就診患兒呈現一定程度增長,尤其是5歲以下嬰幼兒成為高發人群。
  • 皰疹性咽峽炎圖片
    核心提示:急性淋巴性咽峽炎是由柯薩奇病毒A10型引起的一種變異的皰疹性咽峽炎,有如典型咽峽炎同樣的損害,但不進展到水皰和潰瘍,僅存留有淋巴細胞浸潤所形成的灰白色丘疹,周圍繞以紅暈。
  • 孩子高燒、嘴裡長滿皰疹、拒食、煩躁不安……當心得了皰疹性咽峽炎
    這不,鄭州有位寶媽剛經歷過一場皰疹性咽峽炎「大戰」,一周下來,娃瘦了2斤,她瘦了5斤……孩子高燒、哭鬧、拒食,讓家長操碎了心然然今年2歲,上周突然發起了高燒,皰疹從喉嚨深處蔓延到嘴唇,一吃東西就哭鬧,最後直接拒食。
  • 體育與健康——皰疹性咽峽炎,你了解多少?
    入夏以來,皰疹性咽峽炎的患兒增多。這種病傳染性強、傳播快,通過接觸、飛沫傳播,1-7歲的兒童普遍易感,特別容易在幼兒園流行。患兒會突然高熱,甚至反覆高熱並伴有咽喉紅腫、食欲不振等症狀,無法與普通感冒相區別。 聽說這種病比手足口病還兇殘?聽說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分不清? 別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