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領資產35億詐騙案始末:創始人疑精心造「龐氏騙局」 涉神秘阜興系

2020-12-13 中國經濟網

  4人被抓。

  近日,上海公安局浦東分局發布通報稱,根據群眾舉報,已對上海華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領資產」)涉嫌「集資詐騙罪」立案偵查。根據警方通報,華領資產在經營過程中,通過虛構銀行承總匯票收益權轉讓,包裝發行私募基金產品的方式騙取投資人資金,詐騙資金用於還付本息、個人揮霍等。

  根據《國際金融報》,華領資產「爆雷」總金額高達35億元。與此同時,3家上市公司——康力電梯、上海洗霸、中原內配牽涉其中,合計「踩雷」1.19億。時間財經撥打華領資產官網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有意思的是,華領資產此前還曾遭遇「李鬼」事件。根據中國裁判文書網,2018年5月有多名投資者以合同糾紛為由將華領資產告上法院,原告聲稱購買了華領旗下的「澤銀穩健系列票據分級私募基金」,金額從2萬到20萬不等,而根據法院的判決,這些投資者涉及一起「耿旭琦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後者偽造了華領資產的公司印章和相關文件。

  龐氏騙局?

  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提供的資料,華領資產成立於2013年,於2015年在協會備案登記。華領資產的註冊資本為1億元,備案信息顯示已全部實繳。根據協會從業人員管理平臺,華領資產共有員工11名,其中8人取得了基金從業資格。

  來自:證監會官網

  華領資產旗下共管理57隻基金,其中票據類私募基金38隻,根據公示信息,「華領穩健系列票據分級私募基金「發行了26期,「華領定製系列銀行承兌匯票分級私募基金」發行了10期,「華領恆贏票據私募投資基金」和「華領定製票據私募基金」各發行了1期。

  公開資料顯示,票據基金是較為常見的一種私募產品形式,由資管機構募集資金,投向銀行承兌匯票或票據收益權。該形式產品宣傳的亮點在於,銀行承兌匯票,收益穩健,流動性高。

  一位來自廣東的投資人王偉(化名)向時間財經表示,「2018年的時候,我們當地的一些理財師向我介紹了這個產品。當時說這個產品的特點是保本,理財師向我保證了三點:第一投資標的是銀行承兌匯票,我們都知道這個是低風險;第二是這個項目在證監會有備案;第三是裡面有一個中海外的劣後資產,如果虧錢的話是中海外先虧。」

  據《國際金融報》報導,「華領澤銀穩健系列票據分級私募基金」和「華領定製系列銀行承兌匯票分級私募基金」兩個系列產品,於2016年非公開募集,通過華領資產直銷,開放式運作,總規模為35億元,分為優先級份額(A類份額)和劣後級份額(B類份額)。優先級基金份額為23.7億元,劣後級份額為11.3億元。

  其中,康力電梯、上海洗霸、中原內配3家上市公司和個人投資者認購的基金份額為優先級份額(A類份額);劣後級投資者包括兩個法人劣後級——中海外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和寧波繁錦企業管理諮詢合夥企業,以及2個自然人劣後級——許映芳和董敏。其中,董敏是孫祺的妻子。

  在王偉看來,華領資產從頭到尾都是創始人孫祺做出來的一個龐氏騙局。「事件性質的惡劣程度,不像以往爆雷那樣拿我們的錢投資失敗。他不做任何投資,不做任何事情,只是花掉或者轉移資產」,王偉說。

  牽涉神秘阜興系

  根據華領資產官網介紹,孫祺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企業金融專業碩士研究生學歷、復旦大學EMBA。此前接受媒體的採訪,孫祺表示自己高中大學的時候踢過足球,算是「半個運動員」。

  孫祺歷任江蘇省國際信託有限公司證券部總經理助理、江蘇省南京市金鑫投資有限公司高級投資經理、譽享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成立華領資產後先後獲得「21世紀經濟報導」2017年度產融結合創新人物、「今日財富」2018中國產業投資創新驅動人物獎、「經濟日報」全國服務業最具影響力領袖人物「年度十大創新人物」等殊榮。

  前述投資者王偉告訴時間財經,「孫祺在2015年成立華領,2018年以前沒有太多實質性的操作,只推出了幾個很小的理財產品,也沒有出過什麼問題」。在王偉看來,籌備兩年之後孫祺開始了他的「詐騙」之旅:「我們這些受害人大多是2018年初購買他的產品,買的時候都是100萬起步。孫祺本來想玩一個資金池遊戲,用新的錢去付舊帳,但在2018年因為遭遇了危機就玩不下去了。」

  根據中基協官網,華領資產於2018年12月24日和2019年9月3日分別被上海證監局採取出具警示函和採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而根據界面新聞報導,華領資產曾因涉及「阜興系」私募產品被傷害證監局出具警示函。

  「阜興系」主要為上海阜興集團「富二代」老闆朱一棟實控的數家私募機構,根據《財經》等媒體報導,阜興系一度運作上百隻私募基金,於2018年6月前後暴雷,涉及的私募產品總規模達到180億元。

  來自河南的投資人陳誠(化名)告訴時間財經,他購買的是華領穩健15號票據分級私募基金:「本來是2019年4月25日到期,到期後華領一直不肯付還本息,先說是7月,然後拖到9月,最終在11月爆雷。」

  時間財經查閱中國裁判文書網發現,今年以來已至少有13位投資人向法院起訴華領資產,其中涉及4起基金交易糾紛和9起合夥協議糾紛,標的金額從100萬元到300萬元不等。

  王偉告訴時間財經,2018年年底被證監會出具警示函之後,華領資產的資金鍊就斷了,孫祺也跑不了,之後一直想辦法處理。一方面不斷拖時間並趁機轉移資產,另一方面購買一些劣質資產,並告訴投資人這些資產值20個億。

  來自:時間財經

  王偉向時間財經出示了一張華領投資人微信群的聊天截圖,一位疑似華領工作人員在群中表示,「有很難馬上賣掉的東西,價值20億」。王偉表示,這個工作人員口中價值20億的就是上述的劣質資產。

  根據天眼查和基金業協會的資料,華領資產旗下還有數隻不良資產收購基金和股權投資基金。此外,華領集團旗下還有一個股權投資機構——上海華領鋆弘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領鋆弘」)。

  根據基金業協會的備案信息,華領鋆弘旗下有三隻股權投資基金:上海鹿竹投資中心、寧波銀彥投資管理中心、寧波鑑信投資管理中心。時間財經查閱公開資料發現,這些基金投資的標的大多存在異常。

  來自:天眼查

  以上海鹿竹投資中心為例,天眼查顯示公司共有13名股東,除了孫祺在內的3名原始股東外,其餘9名自然人股東和1名法人股東實繳貨幣資本1200萬元。而成立至今,基金只投資了一家江蘇彤明高科汽車電器有限公司。根據天眼查,2014年以來彤明高科曾經60多次因為合同糾紛被人起訴,並多次成為法院的執行對象,其中在2018年鹿竹投資也因合同糾紛將彤明高科訴至法院。

  王偉告訴時間財經:「9月份之後華領和我們開會說要籤協議,說第一年返35%,第二年返另一部分,希望把刑事案件變成民事糾紛。根據最近這兩天的信息,孫祺已經承認自己是龐氏騙局,說這些錢都自己用了,但拒不交代資金流向。」

  託管人未盡責?

  除華領資產外,也有投資人質疑該起案件中託管人「恆泰證券」的角色。王偉向時間財經表示,「我們的錢是打到恆泰而不是打到華領,恆泰在裡面起到一個監管的角色,應該華領資產把一個投資項目給到恆泰,然後恆泰才打錢。」而在本案中,投資人質疑華領資產把錢挪用的時候,恆泰沒有完成監管的職責。

  根據公開資料,恆泰證券成立於1998年,其前身為內蒙古證券,於2015年8月獲中國證監會核准證券投資基金託管資格。而根據此前多家媒體報導,恆泰證券曾是民營金融集團「明天系」的一員,後者控制的金融帝國總資產一度高達3萬億元。

  來自:時間財經

  王偉向時間財經展示了兩張今年8月恆泰證券出具的基金淨值變動表,「上面蓋了恆泰和華領的印章,顯示截至今年8月23日兩隻基金的淨值仍在1以上,也就是說基金資產仍是正的,比如1.07就是淨賺7%」。

  對此,一位私募基金投資經理告訴時間財經:「首先是基金管理人的專業能力和道德風險問題。其次是託管人有責任,但是佔比應該較小,需要通過本案審查託管人的託管資格。」

  「在實踐中,基金管理人偽造合同,託管人很難監管。託管人只能流程合法,不可能託管人只收一點點託管費,幫助解決律師、會計師的審計和資金追蹤問題。還有一種更為惡劣的情況,基金管理人和託管人私下竄謀,這個事情更加嚴重,需要司法機關處理」,上述投資經理說。

  時間財經嘗試聯繫恆泰證券資產託管部門,一位市場部的工作人員表示,「不接受媒體採訪」。(北京時間財經歐陽風)

(責任編輯:馬先震)

相關焦點

  • 「爆雷金額35個億」 私募公司華領資產詐騙案始末
    「爆雷金額35個億」 私募公司華領資產詐騙案始末 2019-12-10 19: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深度」華領資產被查:35億票據基金挪用,涉阜興案被黃牌警告
    事實上,據界面新聞了解,自9月以來,華領資產無法兌付的產品涉及31隻票據私募基金,規模約有35億。與此同時,界面新聞還獨家獲悉,華領資產還曾因涉及「阜興系」私募產品被上海證監局出具警示函。這家倒下的私募基金和其實際控制人孫祺究竟是什麼來頭?
  • 中原內配業績預降超六成 兩次踩雷私募投資 華領資產或涉阜興系
    公告顯示,截至報告期末,中原內配購買上海良卓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華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發行的私募基金理財產品未按約定兌付的剩餘投資本金分別為10900萬元、2000萬元,按照會計核算的謹慎性原則,預計2019年度公司將對以上資產計提減值準備共計6786.85萬元。
  • 華領資產法人被移送審查起訴,警方告誡高管、理財經理、業務員退傭
    11月15日,據 「警民直通車浦東」官微通報,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對上海華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華領資產」)以涉嫌集資詐騙罪立案偵查。目前公安機關已對華領資產法定代表人孫某以涉嫌集資詐騙罪依法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 騙了3家上市公司的私募華領資產法人被移送起訴 高管等被要求退傭
    曾經因涉嫌集資詐騙罪被警方立案偵查的華領資產案件如今迎來最新進展。上海警方發布最新通報,「華領資產」法定代表人孫某以涉嫌集資詐騙罪依法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同時警方還告誡「華領資產」及其關聯公司高管、部門主管、理財經理、業務員及其他為募集資金提供幫助人員全額退繳所獲佣金、提成、返點等非法所得。
  • 娃哈哈創始人疑涉「原始股」騙局幫傳銷站臺始末
    9月4日,一則關於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後涉嫌傳銷和「原始股」騙局的消息引發關注。娃哈哈回應:與事實不符 與涉事公司無關聯9月4日下午,娃哈哈通過其官方微博發布澄清聲明表示,經核實,新聞報導與事實不符,該公司與「原始股騙局」的「微達公司」並無關聯。
  • 易網購「跑路」,創始人賈永龍捲走「200億」,消費返利「騙局」
    類似的詐騙融資案例總是重演,稍有不慎就會陷入「騙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消費投資騙局接連不斷。一家號稱消費返利的社交電商易網購又出事了,1200萬會員消費投資「打水漂」,網傳董事長賈永龍已逃至澳洲。12月2日,廣州市天河區公安經偵大隊已經受理易網購集資詐騙案,目前案件正在調查中。
  • 華領資產爆雷金額35個億,投資損失如何追回
    12月2日,上海公安局浦東分局發布通報稱,11月13日,根據群眾報案,對上海華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涉嫌集資詐騙罪立案偵查。華領資產是國內規模較大的一家私募公司,公司實控人孫祺也是頭頂名校光環、眾多榮譽加持,究竟怎麼回事呢?
  • 全球萬億龐氏騙局或正被揭開,比特幣似乎正成為辛巴威的特產
    BWC中文網國際財經團隊從2012年起就開始對比特幣跟蹤報導,曾提出比特幣具有三大神秘基因,一是限量版基因,目前比特幣的數量據悉是1800多萬個,最終的數量也只有2100萬個;二是創始人的神秘隱藏基因,比特幣發明者「中本聰」遲遲不現身的疑雲,也引來關於其真實身份的多種猜測;三是,美國對比特幣監管若即若離、不卑不亢的基因。
  • 700多億「驚天騙局」,終於宣判了
    3.造成25萬名受害人損失217億餘元上述非法集資錢款均被轉入善林金融公司、周伯雲實際控制的銀行帳戶,567.59億餘元用於兌付前期投資人本息,34.63億餘元用於項目投資、收購公司股權、購買境外股票,35.39億餘元用於善林資產端線下、線上放貸,其餘款項被用於支付公司運營費用、員工工資及佣金、
  • 上海警方通報「華領資產」案件,孫祺等4人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記者|張曉雲 12月2日,上海公安浦東公安分局通過官方微博號「警民直通車-浦東」通報關於「華領資產」案件偵辦情況。 通報稱,2019年11月13日,上海公安浦東公安分局根據群眾報案,對上海華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華領資產)以涉嫌集資詐騙罪立案偵查。
  • 對阜興系私募基金案中的基金財產的抵質押應依法予以撤銷
    在此我們提出下列強烈請求:第一,阜興系已被定性為集資詐騙,且根據現有證據足以證明阜興系的資金均來自於虛假債權和虛假私募騙取的投資人的錢款,即阜興系所有的資金均來自於詐騙,均是贓款,那麼使用贓款購買的資產均是贓物,均應當予以沒收,發還給投資人。
  • 「阜興系」366億暴雷案開庭「富二代」被控集資詐騙、操縱市場罪
    2016年11月,「阜興系」關聯方興順文化接過了華聞傳媒控股股東國廣控股50%股份,從而與國廣傳媒共同成為華聞傳媒間接實際控制人。此外,朱一棟還控制著上海意隆、上海鬱泰、上海西尚、易財行四家私募,正是以這4家私募基金為橋梁,「阜興系」撬動了360多億的巨額融資。
  • 滙豐銀行又曝新醜聞:縱容「龐氏騙局」,放任其轉移巨額資金
    英國廣播公司(BBC)20日援引相關機密文件報導稱,滙豐銀行在明知有客戶搞「龐氏騙局」(通過發展「下線」支付投資人豐厚回報的金融詐騙,傳銷是經典的龐氏騙局之一),存在欺詐行為的情況下,仍允許其帳戶從美國轉帳數千萬美元。 這一醜聞隨著美國財政部金融犯罪執法網絡(FinCEN)的系列機密文件於20日被公開,而引起關注。
  • 中國房價,已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龐氏騙局!
    其實,中國的樓上早已淪為一場徹頭徹尾的龐氏騙局!龐氏騙局是對無限發展下線的騙局的稱呼,這種騙術是一個名叫查爾斯·龐茲的投機商人發明的。龐氏騙局在中國又稱「拆東牆補西牆」,「空手套白狼」。朋友為公司上門討債,才了解到情況,該老闆已欠下40多億的巨債,而樓盤,也許在去年高峰期能賣10多個億,現在能賣個零頭就不錯了。朋友查了帳本,40多億的欠款,實際借的錢才19個億,其餘都是歷年攢下的利息。
  • 「MBI」千億傳銷疑似徹底崩盤 一場精心包裝的騙局
    大家對馬來西亞MBI集團都不陌生,MBI集團差不多已經成立七年了,其實從成立MBI集團,一開始就是一場旁氏騙局的變相騙局。   精心包裝的騙局 MBI已在中國國內活躍多年,其通過在網上設立「MFC遊戲理財平臺」,將其推出的「易物幣(MFC)」打造成虛擬貨幣,通過在線商城購物、線下商家交易等方式,使「易物幣」發生流通。
  • 股壇長毛Webb:比特幣是全球首個非中央化龐氏騙局
    David Webb今日在其網誌上以「比特幣:全球首個分布式龐氏騙局」貼文。文章指出,比特幣以至其他虛擬貨幣,最終都會失敗。他所以稱比特幣為分布式龐氏騙局,是因為比特幣不是由單一營運商營運,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其中。比特幣的價值完全取決於進入這市場的資金數量,以及貨幣持有者的出售願意。
  • 戴軍出演音樂劇《龐氏騙局》蔣雯麗盛讚「會讓你們大吃一驚」
    4月12日,央華戲劇2019年度大戲音樂劇《龐氏騙局》在北京舉行發布會,戴軍不僅主持全場,更獻唱歌曲《蘇州河邊》。同時戴軍還在《龐氏騙局》中一人分飾16角,演技十分驚豔,戲裡反串出演男一號的老戲骨蔣雯麗也連連豎起大拇指:「戴軍這次會讓你們大吃一驚的!」
  • 300萬人血本無歸,5000億資產充公!全球最大幣圈騙局破滅
    看完了整篇Plus Token的審判書,不禁令人唏噓不已,一個打著區塊鏈外衣的傳銷騙局,主謀甚至只有高中學歷水平,竟然割了那麼多的韭菜!參與者遍布海內外!據披露,國內參與者超過200萬,日韓等海外國家參與者也超過了100萬!層級關係發展到了3293級,涉案金額高達500多億!
  • 又一個1000億龐氏騙局崩塌!所有跟風爆炒比特幣的人都傻眼了……
    3、比特幣也不可能成為類似股票這種資產。因為股票背後是企業,有著源源不斷的價值創造和現金流入,而比特幣的背後,與所有金字塔騙局的結局一樣:零。4、如果說比特幣還有那麼一點價值的話,那就是充當非法交易繞過監管流動的一個「黑色通道」,但類似「洗錢工具」的功能必然遭遇各國政府高壓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