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0 19: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12月2日,上海公安局浦東分局發布通報稱,11月13日,根據群眾報案,對上海華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涉嫌集資詐騙罪立案偵查。華領資產是國內規模較大的一家私募公司,公司實控人孫祺也是頭頂名校光環、眾多榮譽加持,那麼這次爆雷事件是怎麼回事呢?
根據上海公安局浦東分局發布的通報,11月13日,公安機關對華領資產正式立案偵查,罪名是涉嫌集資詐騙,四名高管已經被刑事拘留。通報稱,經查,從2016年3月起,華領資產通過虛構銀行承兌匯票收益權轉讓、包裝發行私募基金產品的方式騙取投資人資金,詐騙資金用於還本付息、個人揮霍等。根據華領資產官網以及地圖軟體顯示的地址,記者來到上海市陸家嘴東亞銀行金融大廈,發現這裡已經不再是華領資產的辦公地。
華領資產投資者 江先生:當時我也在現場,東亞大廈的那個管理人員他說,11月6日這一天可能是經偵來查封他們的辦公室了,所有的人員都不能再進入了。
經過多方打探,記者了解到,在11月14日,華領資產突然向投資者發布公告,宣布搬遷辦公地址,但記者在官網和公眾號等公開途徑並沒有查詢到相關信息。
上海市天山路兆益科技園803室是11月14日華領資管向內部投資者公布的辦公新地址,現在803室的大門是緊閉,裡面也沒有工作人員在辦公,據大廈工作人員所說,其實在701室也有公司的辦公人員。
記者多次撥打公告上提供的電話,但始終沒有打通。天眼查顯示,華領資產成立於2013年8月,註冊資本為1億元,目前司法風險有106條。
在此前的宣傳和包裝中,華領資產向投資者承諾穩健收益,但產品到期卻無法兌付,那麼,資金的真正去向是哪裡呢?
來自杭州的張先生是華領資產的投資者代表之一,在去年5月份分批購買了兩筆產品,第一筆三個月期的產品本息都已經收回,另外一筆600萬元一年期的產品目前仍然沒有兌付。他告訴記者,此次爆雷事件涉及的投資者共有700多人。
華領資產投資者 張先生:總共爆雷金額應該是在35個億。據我們的了解,他們的帳戶上只有1300塊錢左右。任何一個我們叫股東,包括三個上市公司,都沒有還一分錢。唯一拿到的一些他們自己建立的一個免損群,裡面有一些人拿到了1.5個(百分)點到6個(百分)點的,不知道算本金還是算是利息。
不少投資者告訴記者,在今年的1月份,華領資產在沒有與他們協商的情況下,突然單方面公告延期,當時公司給出的理由是由於資管新規的實施,託管方恆泰證券停止兌付劃款。
華領資產投資者 沈先生:而且就是同時恆泰證券在1月份這個宣布延期的時候,一直出那個淨值公告,每一次出來都是大於1的,因為我們知道大於1的淨值的話,說明本金是肯定在的,然後還有部分的利息的,它淨值(報表)一直出到今年的8月底。
今年9月6日,華領資產召開華領澤銀18日票據基金投資人會議,公司法定代表人孫祺稱,該基金託管帳戶金額為零,沒有任何現金可供兌付。基金全部用於投資「交易對手」的票據收益權,由於「交易對手」全部違約,所以沒有任何資金回流。同時公司承諾只要三分之二以上份額投資者籤署一份收益變更協議,公司便在兩年半的時間償付75%的本金,而不久後這一比例又變成了50%。
從2018年的下半年開始,這個形勢變化確實讓人措手不及,所以造成「交易對手」的這樣一個紛紛違約的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華領資產做的並不是它宣稱的銀行票據,而是「交易對手的票據收益權」。它是以票據標的企業所持有的票據作為依據,來向交易對手放款。而在此前的路演、宣傳資料以及基金合同中,公司一再強調資金主要投向銀行承兌匯票等「高流動性低風險的金融產品」。
原標題:《「爆雷金額35個億」 私募公司華領資產詐騙案始末》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