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雷金額35個億」 私募公司華領資產詐騙案始末

2020-12-13 澎湃新聞

「爆雷金額35個億」 私募公司華領資產詐騙案始末

2019-12-10 19: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12月2日,上海公安局浦東分局發布通報稱,11月13日,根據群眾報案,對上海華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涉嫌集資詐騙罪立案偵查。華領資產是國內規模較大的一家私募公司,公司實控人孫祺也是頭頂名校光環、眾多榮譽加持,那麼這次爆雷事件是怎麼回事呢?

根據上海公安局浦東分局發布的通報,11月13日,公安機關對華領資產正式立案偵查,罪名是涉嫌集資詐騙,四名高管已經被刑事拘留。通報稱,經查,從2016年3月起,華領資產通過虛構銀行承兌匯票收益權轉讓、包裝發行私募基金產品的方式騙取投資人資金,詐騙資金用於還本付息、個人揮霍等。根據華領資產官網以及地圖軟體顯示的地址,記者來到上海市陸家嘴東亞銀行金融大廈,發現這裡已經不再是華領資產的辦公地。

華領資產投資者 江先生:當時我也在現場,東亞大廈的那個管理人員他說,11月6日這一天可能是經偵來查封他們的辦公室了,所有的人員都不能再進入了。

經過多方打探,記者了解到,在11月14日,華領資產突然向投資者發布公告,宣布搬遷辦公地址,但記者在官網和公眾號等公開途徑並沒有查詢到相關信息。

上海市天山路兆益科技園803室是11月14日華領資管向內部投資者公布的辦公新地址,現在803室的大門是緊閉,裡面也沒有工作人員在辦公,據大廈工作人員所說,其實在701室也有公司的辦公人員。

記者多次撥打公告上提供的電話,但始終沒有打通。天眼查顯示,華領資產成立於2013年8月,註冊資本為1億元,目前司法風險有106條。

在此前的宣傳和包裝中,華領資產向投資者承諾穩健收益,但產品到期卻無法兌付,那麼,資金的真正去向是哪裡呢?

來自杭州的張先生是華領資產的投資者代表之一,在去年5月份分批購買了兩筆產品,第一筆三個月期的產品本息都已經收回,另外一筆600萬元一年期的產品目前仍然沒有兌付。他告訴記者,此次爆雷事件涉及的投資者共有700多人。

華領資產投資者 張先生:總共爆雷金額應該是在35個億。據我們的了解,他們的帳戶上只有1300塊錢左右。任何一個我們叫股東,包括三個上市公司,都沒有還一分錢。唯一拿到的一些他們自己建立的一個免損群,裡面有一些人拿到了1.5個(百分)點到6個(百分)點的,不知道算本金還是算是利息。

不少投資者告訴記者,在今年的1月份,華領資產在沒有與他們協商的情況下,突然單方面公告延期,當時公司給出的理由是由於資管新規的實施,託管方恆泰證券停止兌付劃款。

華領資產投資者 沈先生:而且就是同時恆泰證券在1月份這個宣布延期的時候,一直出那個淨值公告,每一次出來都是大於1的,因為我們知道大於1的淨值的話,說明本金是肯定在的,然後還有部分的利息的,它淨值(報表)一直出到今年的8月底。

今年9月6日,華領資產召開華領澤銀18日票據基金投資人會議,公司法定代表人孫祺稱,該基金託管帳戶金額為零,沒有任何現金可供兌付。基金全部用於投資「交易對手」的票據收益權,由於「交易對手」全部違約,所以沒有任何資金回流。同時公司承諾只要三分之二以上份額投資者籤署一份收益變更協議,公司便在兩年半的時間償付75%的本金,而不久後這一比例又變成了50%。

從2018年的下半年開始,這個形勢變化確實讓人措手不及,所以造成「交易對手」的這樣一個紛紛違約的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華領資產做的並不是它宣稱的銀行票據,而是「交易對手的票據收益權」。它是以票據標的企業所持有的票據作為依據,來向交易對手放款。而在此前的路演、宣傳資料以及基金合同中,公司一再強調資金主要投向銀行承兌匯票等「高流動性低風險的金融產品」。

原標題:《「爆雷金額35個億」 私募公司華領資產詐騙案始末》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華領資產爆雷金額35個億,投資損失如何追回
    12月2日,上海公安局浦東分局發布通報稱,11月13日,根據群眾報案,對上海華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涉嫌集資詐騙罪立案偵查。華領資產是國內規模較大的一家私募公司,公司實控人孫祺也是頭頂名校光環、眾多榮譽加持,究竟怎麼回事呢?
  • 華領資產35億詐騙案始末:創始人疑精心造「龐氏騙局」 涉神秘阜興系
    近日,上海公安局浦東分局發布通報稱,根據群眾舉報,已對上海華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領資產」)涉嫌「集資詐騙罪」立案偵查。根據警方通報,華領資產在經營過程中,通過虛構銀行承總匯票收益權轉讓,包裝發行私募基金產品的方式騙取投資人資金,詐騙資金用於還付本息、個人揮霍等。  根據《國際金融報》,華領資產「爆雷」總金額高達35億元。
  • 騙了3家上市公司的私募華領資產法人被移送起訴 高管等被要求退傭
    「華領資產」法人被移送起訴高管、理財經理、業務員被要求退傭11月15日,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通過微信公眾號「警民直通車浦東」發布警情通報,內容有關華領資產集資詐騙案的最新進展。根據通報,目前公安機關已對「華領資產」法定代表人孫某以涉嫌集資詐騙罪依法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 中原內配業績預降超六成 兩次踩雷私募投資 華領資產或涉阜興系
    如果沒有,公司有沒有產品可以向特斯拉洽談供貨。中原內配稱,並未與特斯拉建立合作關係。延伸產業鏈、拓寬市場,中原內配需要考慮的問題著實不少。私募基金爆雷不斷 踩雷節奏詭異還有一點不得不提,便是理財踩雷。公告顯示,截至報告期末,中原內配購買上海良卓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華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發行的私募基金理財產品未按約定兌付的剩餘投資本金分別為10900萬元、2000萬元,按照會計核算的謹慎性原則,預計2019年度公司將對以上資產計提減值準備共計6786.85萬元。
  • 華領資管被立案偵查 3家上市公司「踩雷」1.19億
    華領資管被立案偵查,3家上市公司「踩雷」1.19億  原創: 姜玥  《國際金融報》記者獨家獲悉,讓康力電梯(002367,股吧)、上海洗霸(603200,股吧)、中原內配(002448,股吧)三家上市公司合計「踩雷」1.19億元私募產品的上海華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華領資管」),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立案偵查,公司實控人兼董事長孫祺被刑事拘留。
  • 35億票據基金陷兌付危機:華領資管被查 3家公司踩雷
    來源:國際金融報原標題:35億票據基金陷兌付危機!華領資管被立案偵查,3家上市公司踩雷《國際金融報》記者獨家獲悉,讓康力電梯、上海洗霸、中原內配三家上市公司合計「踩雷」1.19億元私募產品的上海華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華領資管」),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立案偵查,公司實控人兼董事長孫祺被刑事拘留。
  • 35億私募爆雷!銀行100%承兌都不頂事?
    然而,自去年開始到現在,從中精國投的18億、良卓的19億再到近來上海華領的35億,「票據神話」爆雷不斷,兵敗如山倒——所以說,這世上哪有什麼穩賺不賠的買賣,無非是有心之人精心包裝的又一戲碼。35億票據私募爆雷市面上有很多理財產品,為了便於融資、攬金,三十六計可謂無所不用其極。
  • 華領資管被立案偵查 3家上市公司「踩雷...
    原標題:35億票據基金陷兌付危機!華領資管被立案偵查 3家上市公司「踩雷」1.19億 摘要 【35億票據基金陷兌付危機!
  • 那個騙了3家上市公司的私募,又有新進展!
    「華領資產」法人被移送起訴高管、理財經理、業務員被要求退傭11月15日,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通過微信公眾號「警民直通車浦東」發布警情通報,內容有關華領資產集資詐騙案的最新進展。根據通報,目前公安機關已對「華領資產」法定代表人孫某以涉嫌集資詐騙罪依法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 那個騙了3家上市公司的私募 又有新進展!
    曾經因涉嫌集資詐騙罪被警方立案偵查的華領資產案件如今迎來最新進展。上海警方發布最新通報,「華領資產」法定代表人孫某以涉嫌集資詐騙罪依法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 案例分析:這類私募為何讓上市公司都頻繁踩雷?
    票據類私募基金是此前較為常見的一種私募產品,由私募機構募集資金,投向票據或票據收益權。目前市場上票據類私募基金多為類固收產品,並且期限較為靈活,短到3個月長至18個月,受到不少固收類投資者的喜愛,其中不乏上市公司。 然而近兩年多家知名票據類私募基金公司卻接連爆雷,更有多家上市公司踩雷。
  • 「深度」華領資產被查:35億票據基金挪用,涉阜興案被黃牌警告
    而除了上海洗霸所購買的華領產品未能如期兌付外,同為「難兄難弟」的還有康力電梯(002367.SZ)和中原內配(002448.SZ)兩家上市公司。事實上,據界面新聞了解,自9月以來,華領資產無法兌付的產品涉及31隻票據私募基金,規模約有35億。
  • 華領資產涉嫌集資詐騙被立案偵查,四人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又一則私募爆雷被公開。12月3日,中原內配(002448)發布《關於使用閒置自有資金進行投資理財的進展暨風險提示公告》。與康力電梯(002367)、上海洗霸(603200)一樣,中原內配也「踩雷」華領資產的私募產品。
  • 華領資產法人被移送審查起訴,警方告誡高管、理財經理、業務員退傭
    警方通報中,公安機關告誡本案非法集資行為人(包括華領資產及其關聯公司高管、部門主管、理財經理、業務員及其他為募集資金提供幫助人員),自通報發布之日起,因立即前往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經偵支隊全額退繳所獲佣金、提成、返點等非法所得,或將非法所得依法退還至公安機關指定的涉案退贓退款帳戶,還款時請註明「退繳贓款人」(退繳贓款前需與承辦民警聯繫核對退繳贓款金額)。
  • 上市公司爆買私募產品,坑有多大?投一億虧到只剩一千
    時代財經向私募排排網了解到,獲得上市公司大手筆認購的山楂樹甄琢資產成立於2017年,公司管理規模在1-10億元,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為26.65%。其中永吉股份認購的「山楂樹甄琢5號」最受上市公司青睞,上市公司購買的總金額佔比高達60.61%。對於紛紛認購私募產品,上市公司基本給出相同的理由。
  • 上海警方通報「華領資產」案件,孫祺等4人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記者|張曉雲 12月2日,上海公安浦東公安分局通過官方微博號「警民直通車-浦東」通報關於「華領資產」案件偵辦情況。 通報稱,2019年11月13日,上海公安浦東公安分局根據群眾報案,對上海華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華領資產)以涉嫌集資詐騙罪立案偵查。
  • 百億私募暖流資產和映雪投資接連踩雷違約債
    來源:中國經營報百億私募暖流資產和映雪投資接連踩雷違約債本報記者/任威/張曉迪/北京/上海報導債券市場連續爆雷不僅波及公募,部分大型私募基金也未能倖免。近日,多家房企涉及債券違約,引發行業警惕。一份流傳於朋友圈的「情況說明」將暖流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暖流資產」)踩雷福建福晟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晟集團」)一事公開化。稍早前的11月19日,福晟集團債券18福晟02出現違約,涉及金額6.31億元。暖流資產旗下資金產品「暖流陸享穩健1號」持有福晟集團發行的18福晟02、18福晟03兩隻債券。
  • 泰融1期2.8億基金違約,私募基金大雷被引爆!
    1  泰融1期2.8億基金違約  小債(ID:bondreview)獲悉,由北京中融景誠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管理的泰融1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下稱泰融1期基金)原定7月2日開放贖回,但至今仍未兌付,已發生實質違約,違約金額2.8億元!
  • 因上海華領被立案偵查,中原內配投資理財金額無法獲得足額兌付
    中原內配12月3日晚間公告,公司去年使用閒置自有資金2000萬元,購買上海華領基金產品。根據上海公安局浦東分局12月2日發布的「警方通報」,上海華領以涉嫌集資詐騙罪已被立案偵查。公司上述投資本金及收益可能無法獲得足額兌付,繼而對公司2019年度的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 康力電梯「鍾情」理財連踩仨雷,網友:老實做主業不行嗎?
    據悉,目前康力電梯及其子公司購買的非銀行理財產品有4隻,共計1.8億元,其中上海華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華領定製9號銀行承兌匯票分級私募基金」(以下簡稱「華領定製 9 號」)為7900萬元;包括其子公司在內所購買的尚未到期的銀行理財產品餘額為 7.95億元,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總資產的14.43%,佔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權益的25.20%;公司及子公司購買的非銀行理財產品合計餘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