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據類私募基金是此前較為常見的一種私募產品,由私募機構募集資金,投向票據或票據收益權。目前市場上票據類私募基金多為類固收產品,並且期限較為靈活,短到3個月長至18個月,受到不少固收類投資者的喜愛,其中不乏上市公司。
然而近兩年多家知名票據類私募基金公司卻接連爆雷,更有多家上市公司踩雷。本文將對票據類私募基金的玩法進行總結,並將選取部分被經偵介入的票據類私募基金公司作為樣本,對其暴雷的原因進行分析。
一丨票據私募基金的玩法
由於票據融資能夠幫助企業在較短時間內實現快速融資,且票據融資類產品期限通常較短,特別是銀票由於承兌方為銀行,風險較小,票據業務已成為不少企業的融資方式和投資者青睞的產品。
目前票據主要有銀行承兌匯票和商業承兌匯票兩種,其中銀行承兌匯票是由付款人委託銀行開據的一種延期支付票據,票據到期銀行具有見票即付的義務,而商業承兌匯票是指由付款人籤發並承兌,或由收款人籤發交由付款人承兌的匯票,與銀票對比,商票的風險相對較高,主要是因為票據能否如期兌付主要還是看承兌方的付款能力,而商票的承兌方為銀行以外的付款人,銀票的承兌方是銀行。
票據類私募基金的投向除了銀票和商票之分外,還有票據資產和票據收益權的區別。具體來看,投向票據資產的私募基金是指私募基金管理人利用募集的資金投資並取得票據資產後,可將票據資產持有至到期並交銀行託收,或者是將持有的票據資產提前轉讓或貼現,從而獲益。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證監會、中基協多次強調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得向投資者承諾投資本金不受損失或者承諾最低收益,但在此模式下,仍有不少私募基金管理人為了吸引客戶承諾兜底,以自有資金對被拒付票據以「先收購,後追索」的方式提供兜底兌付保障。
有部分私募機構採取結構化設計,將私募基金分為優先級和劣後級兩類,其中合格投資者認購優先級份額,私募基金管理人的關聯機構以自有資金認購劣後級份額,通常為總募資規模的20%。
而投向票據收益權的私募基金是最為常見的票據類私募基金產品,是指融資企業將票據收益權轉讓給私募機構並承諾回購,私募基金管理人發放融資。在這種模式下,私募基金管理人通常會要求融資企業引入第三方機構提供擔保,也有部分私募基金管理人會採取結構化設計或承諾兜底。
二丨四家被立案的票據類私募機構具體分析
1、整體情況
本文選取了中精國投、華領資產、良卓資產、詠福基金4家被立案的票據類私募機構作為樣本。從這4家私募機構的立案時間來看,其中有3家是在2019年被立案,1家為2020年被立案偵查,其中中精國投2018年7月就已出現兌付問題,且同年8月7日,中基協已將其列入擬失聯私募機構的名單。
從涉嫌罪名來看,中精國投和良卓資產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立案偵查;而華領資產和詠福基金則是以涉嫌集資詐騙罪被立案偵查。
從備案基金規模來看,據中基協披露的信息,華領資產、良卓資產、詠福基金在中基協備案的私募基金規模均超10億元,其中華領資產旗下私募基金管理人備案的私募基金規模達到49.74億元。另外,由於中精國投已被中基協註銷,無從得知其備案私募基金規模,不過根據媒體報導,中精國投涉事金額超過18億元。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曾有多家上市公司踩雷上述樣本平臺,其中上海洗霸、中原內配、康力電梯三家上市公司均曾踩雷過華領資產和良卓資產,根據上市公司公告顯示,這三家上市公司在華領資產和良卓資產踩雷金額總計達到3.53億元,其中華領資產涉及金額為1.19億元,良卓資產涉及2.34億元。
另外四方達也曾踩雷良卓資產,涉及金額為5000萬元。從踩雷的項目來看,華領資產的主要是華領定製5號銀行承兌匯票分級私募基金和華領定製9號銀行承兌匯票分級私募基金兩個項目,而良卓資產的主要是良卓資產銀通2號票據投資私募基金、良卓資產穩健致遠票據投資私募基金。
2、樣本票據類私募機構的具體特徵
(1)樣本機構均有其他類私募基金管理人,並為主募集平臺
從這4家樣本機構旗下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情況,華領資產和良卓資產旗下分別有2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均分別為其他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和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其中其他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為其主要募集主體;中精國投和詠福基金旗下分別有一家他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
總體來看,這四家私募管理公司均有其他類私募基金管理人,並且為其主要募集平臺,而這主要與主營業務有關,票據類私募產品多為類固收的其他類私募產品。
(2)均為民營系,部分機構誇大股東背景
從這4家私募機構的股東背景來看,均為民營系,並且部分機構存在最終大股東與實控人不符的情況,如中精國投雖然工商上最終受益人為王開立,但實際上其實控人為外灘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另外,有部分機構存在誇大股東背景的問題,如詠福基金曾宣傳其是一家由票據行業資深專家及上市公司股東聯合發起成立的資產管理公司,但其實其所謂的上市公司就是一家新三板掛牌公司鋼鋼網,並且這家新三板公司早於2017年10月26日終止掛牌。
(3)多數項目實為「掛羊頭賣狗肉」,挪用資金現象嚴重
在私募基金行業中,挪用資金和資金池現象較為普遍,這四家樣本票據類私募機構也不例外,之所以出現兌付問題,也正是因為其並未將資金按約定投向票據或票據收益權等資產,多數項目實為「掛羊頭賣狗肉」,挪作他用,如根據警方通報,良卓資產通過虛構銀行承兌匯票收益權轉讓、包裝發行私募基金產品,所募集資金用於還本付息、對外股權投資。
另外也有部分私募機構存在自融自擔、自用等問題,如據警方通報,詠福基金存在項目虛假、自融、自用等情況,再如中精國投多個項目的融資方為其實控人旗下子公司,並由實控人提供擔保。
三丨總結
近兩年票據類私募基金頻頻爆雷,其中不乏知名公司,不少投資者損失慘重,甚至有多家上市公司踩雷。從上文也可以看出,票據類私募基金之所以暴雷也正是因為未將資金按約定投向票據或票據收益權等資產,挪用他用後資金鍊出現斷裂,並且票據類私募基金產品多為其他類私募基金產品,這也反映出了其他類私募基金存在運作不透明、脫離託管機構運行、投向難以監管等問題,並存在挪用資金的操作空間和可能性。
不過目前也正是由於其他類私募基金以債權類產品為主的特性,與監管所強調的「私募投資基金本質是投資而非借貸」略有相悖,自2017年9月28日後中基協已暫停辦理其他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登記(除QDLP等試點機構),並且最新完成備案登記的其他類私募基金產品也停留在2019年5月22日。
來源:才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