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塘變荷塘 添景又增收

2020-12-12 中原新聞網

說起高新區韓集鄉東集村的坑塘,村民們心中都會浮現出這樣一幅場景:春日水光瀲灩,夏日荷花玉立。這片坑塘不僅是東集村村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而且地處鄉政府駐地。每逢二、七大集,商戶圍繞坑塘擺攤售賣,趕一趕大集,品一品韓集火燒,為坑塘增添了一抹煙火氣息。

坑塘改造增加集體經濟

東集村的坑塘是2018年全鄉開展村莊連片治理工作時,在保留坑塘原始風貌的基礎上拓寬美化而成的。美化後的坑塘周邊綠意盎然,還種植了白蓮藕,每逢夏日,荷花亭亭玉立,饒有「岸柳染綠清溪水」「芙蓉出水立娉婷」的清靜恬淡,昔日無人問津的舊坑塘,轉眼變成了村民茶餘飯後休憩散步的「小公園」。

不僅如此,村「兩委」還打起了蓮藕銷售的「算盤」。坑裡的藕是白蓮藕,開出的荷花都是潔白無瑕的,而且這藕特別好吃,潔白清脆、甘甜爽口。今年就是種下的第二年了,產量要比去年翻倍,等到蓮藕成熟後推向市場,這不就增加村集體收入了嗎?」東集村黨支部書記韓兆西笑呵呵地說。

「三化」合一提高鄉村顏值

自韓集鄉啟動第二批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開展環境整治集中攻堅行動以來,東集村迅速響應,積極部署,人力機械齊上陣,清理房前屋後垃圾及建築廢料共計50餘噸,為提升全村人居環境工作質量打下了堅實基礎。

此時,村「兩委」將目光轉向了坑塘,因為周邊來往人員眾多,又擁有市區直達公交車的停靠點,坑塘的「美醜」關乎著全村人的「臉面」。為此,村「兩委」專門召開了村莊坑塘整治會議,研究出了一套「三化」合一的整治方案,即為全村打造一片「硬化」綠化」「安全化」的全新生活空間。截至目前,東集村共消耗混凝土50餘立方米,在這期間,村民韓召水和韓憲報的大力支持,讓村「兩委」幹部十分感動。他們出錢出力,幫助村莊順利完成了坑塘硬化工作。在修建塘邊綠化帶的過程中,為加強坑塘安全防護,東集村進購了百餘米護欄,並將村內閒置的石墩噴塗成「黃色」,作為安全提示的醒目標誌,有序擺放在坑塘周圍。「一聽說村裡要治理坑塘,大家都很支持,因為全鄉都在環境治理,我們村也不能落後。咱們普通村民能多為村莊出點力是應該的,有一個好的生活環境,我們都受益。」說起這些,韓召水十分自豪。

相關焦點

  • 坑塘變荷塘,添景又增收
    盛夏時節,冠縣萬善鄉後馬固村5處坑塘裡,荷葉隨風搖曳,荷花吐露芬芳,居住在周邊的村民在閒暇時常到這裡賞荷、休憩。  「兩年前,這些坑塘還是遍布垃圾、汙水橫流。每年清理這些坑塘,大致得花五六千元,3個月左右清理一次,很影響環境。」
  • 張華鎮閒散地治理增收又添景
    張華鎮閒散地治理增收又添景 2017-12-14 09:16 來源:德州新聞網
  • 播州區三岔鎮:百畝「荷塘」添景又增收
    又到了盛夏時節,遵義市播州區三岔鎮紅光社區百畝荷塘嬌豔欲滴的迎來了盛放的季節,一池池荷花美不勝收,置身其中,你可以深切感受到「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好意境。紅光社區百畝荷塘不僅為農民帶來可觀的經濟收入,也是村民觀光遊玩的好去處。荷塘邊經常有人漫步,這幾天人出奇多,原來是古箏演奏家楊家文在荷塘中彈起了古箏,引來了不少的觀眾,「以前在這裡散步就覺得空氣很好,清新宜人,現在多了優美動聽的音樂更讓人心曠神怡」一個遊客說道。
  • 小小荷塘美農家 清渠如帶繞城郭
    小小荷塘美農家 清渠如帶繞城郭——衡水實施農村坑塘治理和河渠連通工程探訪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陳鳳來 通訊員段文雅)7月的華北平原,綠野平疇,生機盎然。從高空俯瞰衡水,近8000個池塘仿若散落於地的明珠,滏陽河、滹沱河、清涼江等河道清水流淌,似綠帶繞城郭,蜿蜒靈動。
  • 七月荷塘之景
    早聞山路分岔深處有清幽荷塘之景,便踩著雨後的清新去荷塘溜溜彎兒,夏荷新盛,別有一番景致~荷塘不似曲院風荷的寬闊熱鬧,雖沒有李清照乘船荷塘不僅有月色,更多的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境界和愛蓮。
  • 臥龍區千餘池塘再現「荷塘月色」
    (原標題:臥龍區千餘池塘再現「荷塘月色」)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荷塘悅色」無中生有!如皋這座美麗村莊風景秒變「錢景」!
    來自河南信陽農村的熊聞華一家五口,乘船穿過千畝荷塘,不時停下來拍照,連連點讚「這個門票花得值」。「今年,我們開發了『荷塘悅色捧上「荷塘悅色」產業化飯碗的「荷葉奶奶」範欽美非常開心。平園池村黨總支書記劉煒建介紹,打造富民鄉村休閒旅遊產業,今年新增加了140個荷花新品種,盛花期延長到8月份,僅鄉村遊一項,今年增加村營收入130多萬元,吸納800多名村民就業,900多戶村民戶均增收5000多元。
  • 農村俗語「坑塘屋,橋上房,必傷亡」,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什麼是坑塘屋和橋上房? 坑塘屋大家都比較容易理解,就是在過去農村裡面經常會在一些低洼的地方挖一些排水溝,有些甚至會開挖荷塘或者是養魚塘。當然,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因為雨水水衝刷而造成的水流集聚,自然形成了坑塘。總之坑塘這是在一些低洼的地方,在這樣的地方建房子,首先必須將坑塘填平,甚至要墊高一部分,否則的話根本沒有辦法建房子,因為一到下雨就會造成雨水積聚。
  • 蕪湖縣:萬畝荷花開 小鎮添新顏
    同時,通過構建「三產」融合發展體系,形成了荷花種植、觀賞、加工、銷售產業鏈,帶動村民增收的效果逐步顯現。 小鎮在發展過程中立足「荷產業聚集地,長三角荷文化第一鎮」,為提高農戶種植荷花積極性,在出臺政策扶持的基礎之上,採用「企業+協會+農戶」現代農業產業模式,積極創新荷塘種養模式,推廣「荷+漁」共養模式,每畝能夠再增收500元。
  • 俗語「坑塘屋,橋上房,必傷亡」,有沒有道理?為何不能建房子?
    農村有句老話叫做,「坑塘屋,橋上房,必傷亡」。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句話。什麼是坑塘屋和橋上房?坑塘屋大家都比較容易理解,就是在過去農村裡面經常會在一些低洼的地方挖一些排水溝,有些甚至會開挖荷塘或者是養魚塘。
  • 貴港市港南區:撂荒田變寶地促農增收
    今年,針對撂荒地再利用這一農村老大難問題,橋圩鎮新華村扶貧工作隊巧動腦筋、因地制宜,以「確權不確地、小塊變大塊」的形式流轉撂荒地至村民股份經濟合作社,由村集體出資將土地平整連片後,實行機械化耕種。據了解,港南區將新華村土地獲利的內容分為種糧補助和種植收益兩部分。其中,種糧補助及前兩年的種植收益歸村集體。
  • 河北邯鄲:坑塘成了新景觀
    2020年7月17日,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南堡鄉北寨張村坑塘治理後的美景。今年以來,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大力開展農村環境整治,將村容村貌、坑塘整治納入到環境生態保護工作考核體系,對全區166座坑塘進行全面摸排,分類施治。截至目前,全區共建設微型汙水處理站4座,安裝護網4500米,安全告知牌210個,種植水生植物3000餘株,坑塘成了新景觀。
  • 廢棄池塘變荷塘,這個村美啦美啦!
    一片廢棄的池塘,改造成200畝連片荷塘後,不但荷花飄香村容美了,蓮子還可入藥,蓮下套養田螺,助農增收助力脫貧攻堅。「基地還在村裡創建就業扶貧車間,加工蓮子、荷花茶、荷葉茶,帶動周邊群眾80多人就業,其中至少安排 10戶貧困戶就業,促進貧困戶增收。新建村駐村工作隊員鄧建介紹,曾經這裡是一片廢棄水塘,如今變成了美麗的荷塘,不僅提升了村容村貌,更為貧困戶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不少市民還慕名前來觀賞荷花,拍照留念。
  • ...場景助力文旅融合「景」上添花成都崇州市2020「魅力田園·樂遊...
    【文旅】營造「煙火味」特色小鎮消費場景助力文旅融合「景」上添花成都崇州市2020「魅力田園·樂遊隆… 2020-06-25 20: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育新機開新局|桃園採摘,荷塘觀賞,美在小康路
    用好「景色」,觀光旅遊促發展廣闊的田野中,一池荷塘橫臥其中,蓮葉碧綠間,荷花亭亭開。這樣的景色,盛夏時節都會在三道壩鎮大莊子村的荷塘觀賞基地呈現。這兩天,荷塘觀賞基地成了米東的網紅景區,每天都吸引著大量遊客。
  • 春風又「綠」河兩岸丨臥龍區千餘池塘再現「荷塘月色」
    開春以來,南陽市臥龍區委、區政府在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中,強力推進農村坑塘治理工程。由於這項工作一下子抓到了老百姓的心坎兒裡,因此也贏得了幹部、群眾和上級領導三方滿意。說起池塘,總會聯想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水滿池塘花滿枝,亂香深裡語黃鸝」等詩句,還會聯想到《荷塘月色》和歌曲《童年》的詞句。
  • 夏日荷塘景,繚繞如仙境,美色真醉人
    夏日荷塘景,繚繞如仙境,美色真醉人
  • 農村蓋房新「怪象」,把坑塘填平蓋房子,老農說早晚後悔,為啥
    經濟富裕了,生活變好了,把居住條件改善一下,這是個讓人高興的事情。但是一個現實情況是在很多農村,由於用於蓋房的宅基地有限,很多新生代的農民想要分家立戶,往往因為村裡沒有多餘的宅基地而不得不等待機會。還有一些情況,比如舊房子拆舊換新往往也需要尋找新的可用於蓋房子的地方。於是在農村,一些村子在廢舊的坑塘上動起了腦筋,通過把坑塘填平來獲得用於蓋房的場地。那麼,這樣做到底好不好,有什麼風險沒有?
  • 河北河間:廢棄坑塘變身生態公園
    河北省河間市瀛州公園原址是一片城郊廢棄坑塘。近年來,河間市通過實施水系連通、微地形處理、藝術景觀植入等綜合措施,在廢棄坑塘原址上建起了具有生態、景觀功能的公園。生態公園成為市民和遊客休閒遊玩的好去處。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