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談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歷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歡迎關注「青史觀」,每天為您帶來新鮮、有趣、乾貨滿滿的歷史故事。
今天,我們為您聊的是河北省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的故事。
豐寧滿族自治縣的大致位置
豐寧地處河北省承德市,這個縣北鄰內蒙古自治區,西南和北京密雲相鄰。地處三省市交界地的豐寧有著悠久的人類居住歷史。在遼金時期,風光秀麗的豐寧是皇帝駐蹕、打獵和遊玩的場所。
豐寧縣的正式得名是在公元1778年,即乾隆43年。當年,直隸總督奏請改承德廳為承德府。承德府下轄平泉州和豐寧、灤平等五個縣。當時的豐寧縣轄區範圍包括了四個旗廳即察哈爾鑲白旗(駐土城子,今鳳山鎮)、察哈爾鑲黃旗(今大閣鎮)、察哈爾正白旗(今隆化縣郭家屯鎮)、察哈爾正藍旗(波羅河屯,即今隆化縣城)。
乾隆影視形象
關於豐寧縣的名字來歷,在民國時期的著作《滿洲地名考》中給出了這樣一種說法。書中說,豐寧縣境內當年有中關、什巴爾臺、博洛河屯、濟爾哈朗圖、阿穆呼朗圖五個行宮。其中的「濟爾哈朗圖」和「阿穆哈朗圖」都是蒙古語。在蒙語中,濟爾哈朗圖意為庶草豐蕪,而阿穆哈朗圖意為康寧。皇帝取意這兩個行宮名字的合意,稱新設置的縣為豐寧縣。
木蘭秋獮圖
當然,這只是民國學者給出的一種說法,具體的原因已經沒人能夠查考。所謂「天意從來高難測」,皇帝的心思,大家是沒法猜到的。
康熙時期,朝廷基本實現了對西北少數民族的控制,國家走向了統一局面。為了震懾邊疆少數民族同時起到訓練軍隊的目的,康熙時開始進行所謂的木蘭秋獮活動,具體地點在今天的河北省圍場縣。除了上述兩種作用外,木蘭秋獮還有和各部族、教派首領加強聯絡以及皇帝放鬆身心進行打獵的目的。
道光帝影視形象
古代交通運輸落後,皇帝遠行還得依靠馬車。所以從京城到圍場的一路上就得修建行宮。當時出博洛河屯(今天隆化縣城一帶)到圍場有東西兩條路。其中的西道由濟爾哈朗圖經阿穆呼朗圖到圍場。
乾隆二十四年,濟爾哈朗圖行宮建設竣工。這座行宮佔地4.4萬平方米,有各類房屋300多間。阿穆呼朗圖行宮建於乾隆二十七年,佔地6.6萬平方米。皇帝曾經多次在兩處行宮下榻還留下了詩篇。
今天的豐寧滿族自治縣
不過,道光皇帝時,因為國力衰落等原因,木蘭秋獮的活動最終停止。這兩處行宮逐漸衰落。日偽時期,這兩處行宮基本上夷為平地,原來的木柱和石料也被盜搶一空。今天的豐寧縣尚存阿穆呼朗圖行宮的部分遺址,而濟爾哈朗圖行宮遺蹟在地面上基本看不到了。
康熙帝影視形象
好了,今天我們的故事就說完了,歡迎關注我們下次發布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來說您想聽的故事,想了解的歷史,我們儘量滿足您的要求,講給您聽。
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本號內文章未經許可,嚴禁轉載、抄襲,違者必究!請您文明評論,杜絕謾罵、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