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這個縣地處三省市交界地,建制歷史242年,因兩座行宮得名

2020-11-02 青史觀

縱談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歷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歡迎關注「青史觀」,每天為您帶來新鮮、有趣、乾貨滿滿的歷史故事。


今天,我們為您聊的是河北省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的故事。


豐寧滿族自治縣的大致位置


豐寧地處河北省承德市,這個縣北鄰內蒙古自治區,西南和北京密雲相鄰。地處三省市交界地的豐寧有著悠久的人類居住歷史。在遼金時期,風光秀麗的豐寧是皇帝駐蹕、打獵和遊玩的場所。


豐寧縣的正式得名是在公元1778年,即乾隆43年。當年,直隸總督奏請改承德廳為承德府。承德府下轄平泉州和豐寧、灤平等五個縣。當時的豐寧縣轄區範圍包括了四個旗廳即察哈爾鑲白旗(駐土城子,今鳳山鎮)、察哈爾鑲黃旗(今大閣鎮)、察哈爾正白旗(今隆化縣郭家屯鎮)、察哈爾正藍旗(波羅河屯,即今隆化縣城)。


乾隆影視形象


關於豐寧縣的名字來歷,在民國時期的著作《滿洲地名考》中給出了這樣一種說法。書中說,豐寧縣境內當年有中關、什巴爾臺、博洛河屯、濟爾哈朗圖、阿穆呼朗圖五個行宮。其中的「濟爾哈朗圖」和「阿穆哈朗圖」都是蒙古語。在蒙語中,濟爾哈朗圖意為庶草豐蕪,而阿穆哈朗圖意為康寧。皇帝取意這兩個行宮名字的合意,稱新設置的縣為豐寧縣。


木蘭秋獮圖


當然,這只是民國學者給出的一種說法,具體的原因已經沒人能夠查考。所謂「天意從來高難測」,皇帝的心思,大家是沒法猜到的。


康熙時期,朝廷基本實現了對西北少數民族的控制,國家走向了統一局面。為了震懾邊疆少數民族同時起到訓練軍隊的目的,康熙時開始進行所謂的木蘭秋獮活動,具體地點在今天的河北省圍場縣。除了上述兩種作用外,木蘭秋獮還有和各部族、教派首領加強聯絡以及皇帝放鬆身心進行打獵的目的。


道光帝影視形象


古代交通運輸落後,皇帝遠行還得依靠馬車。所以從京城到圍場的一路上就得修建行宮。當時出博洛河屯(今天隆化縣城一帶)到圍場有東西兩條路。其中的西道由濟爾哈朗圖經阿穆呼朗圖到圍場。


乾隆二十四年,濟爾哈朗圖行宮建設竣工。這座行宮佔地4.4萬平方米,有各類房屋300多間。阿穆呼朗圖行宮建於乾隆二十七年,佔地6.6萬平方米。皇帝曾經多次在兩處行宮下榻還留下了詩篇。


今天的豐寧滿族自治縣


不過,道光皇帝時,因為國力衰落等原因,木蘭秋獮的活動最終停止。這兩處行宮逐漸衰落。日偽時期,這兩處行宮基本上夷為平地,原來的木柱和石料也被盜搶一空。今天的豐寧縣尚存阿穆呼朗圖行宮的部分遺址,而濟爾哈朗圖行宮遺蹟在地面上基本看不到了。


康熙帝影視形象

好了,今天我們的故事就說完了,歡迎關注我們下次發布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來說您想聽的故事,想了解的歷史,我們儘量滿足您的要求,講給您聽。


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本號內文章未經許可,嚴禁轉載、抄襲,違者必究!請您文明評論,杜絕謾罵、攻擊。

相關焦點

  • 河南信陽市有一個縣,地處豫皖兩省交界處,因位於淮河之濱而得名
    信陽市地處淮河上遊、豫鄂皖三省交界地區,是中國南北地理、氣候、文化的過渡帶。其中有一個縣,位於豫皖兩省交界處,因位於淮河之濱而得名,雖然境內無一個A級景區,卻是中國十佳生態旅遊城市。它就是淮濱縣,今天我們就來簡單了解下這個特別的縣。
  • 河北這個縣,位於三省市交界地帶,境內有六座古城遺址
    縱談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歷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歡迎關注「青史觀」,每天為您帶來新鮮、有趣、乾貨滿滿的歷史故事。今天,我們為您聊的是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的故事。今天的豐寧滿族自治縣豐寧滿族自治縣,這個縣隸屬於承德市管轄
  • 江西省最南端一個地方,因地處虔州(今贛州)之南而得名,名叫全南
    全南,建縣於1903年,原名「虔南縣」,因地處虔州(今贛州)之南而得名,地處有著江南「魚米之鄉」之稱的江西省的最南端,與廣東翁源、連平、始興、南雄市4縣(市)交界,60%以上的邊界與廣東接壤。這個總面積1535平方公裡,總人口21萬人,森林覆蓋率82.51%,生態指數88.88的小城,是個「真味」十足、「村味」十足的天然氧吧。她像一顆鑲嵌在贛粵邊際茫茫林海中的綠色明珠,亭亭玉立於江西省最南端,素有「江西南大門」之稱。
  • 河北邯鄲市有一個縣,位於晉冀豫三省交界處,因一條河流而得名
    河北省位於華北地區,西部以太行山為界和山西省交界,南部和河南省接壤,邯鄲市下轄有一個縣,位於晉冀豫三省交界處,縣名因一條河流而得名。最奇怪的是,該縣境內有2條鐵路過境,卻建有7個火車站,火車站的數量遠遠超過其它縣,堪稱「火車站博物館」。該縣有如此多的特色,那麼你能猜到是哪個縣嗎?
  • 新世紀,江蘇這個縣撤銷,為韓信故裡
    江蘇歷史悠久、文化多元,現在是我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最多的省份,境內千年古縣數量更是眾多。進入新世紀以來,江蘇各地市經濟發展都十分迅速,城區面積迅速擴大,其中每個市均有縣(縣級市)撤銷劃為市區,「韓信故裡」淮陰就為其一。
  • 河南安陽市這個縣,因黃河而得名,如今卻不在黃河邊
    一談到中國八大古都,大家順口就能說出西安市、洛陽市、北京市等等,然而安陽這個城市,可能就有些陌生了。那是因為如今的中國八大古都,要麼是省會,要麼是知名的大城市,而安陽市只是一個河南省普通的地級市。
  • 江西省最南端一個地方,因地處虔州之南而得名,名叫全南
    全南,建縣於1903年,原名「虔南縣」,因地處虔州(今贛州)之南而得名,地處有著江南「魚米之鄉」之稱的江西省的最南端,與廣東翁源、連平、始興、南雄市4縣(市)交界,60%以上的邊界與廣東接壤
  • 建國初,山東建制市分三級,中間的是哪幾個市?
    山東省,位於我國華東地區,地處黃河下遊,瀕臨渤海、黃海,是我國歷代政治、經濟、文化等均十分發達的地區之一,不僅為儒家文化的誕生地,也是中華文明和華夏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山東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期大部屬東方之大國齊國、魯國,因此又有「齊魯大地」之稱,簡稱「魯」,又因地處太行山以東得名山東。
  • 湖南省一個縣,人口超90萬,因為《桃花源記》而得名!
    湖南省,地處中國中部、長江中遊,和湖北省相對應,湖南省因大部分區域處於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因省內最大河流湘江流貫全境而簡稱「湘」,省會駐長沙市。湖南東臨江西,西接重慶、貴州,南毗廣東、廣西,北與湖北相連。截至2018年底,湖南省下轄13個省轄市,1個自治州,17個縣級市,62個縣,7個自治縣,36個市轄區。
  • 中國「奇特」山嶺景區,地處三省交界之處,被譽為「自然國心」
    這個「雄雞」的每一個部位就代表著我國的某個自然區域或省份地區,比如黑龍江自然處於「雞頭」,而雞的兩隻腳分別為我國的兩大海島,臺灣與海南。但是說了這麼多地方,很少有人聽說過「雞心」的存在,那麼雞心在哪裡呢?就請跟著我一同探秘吧。
  • 甘肅一縣,縣名為單字且歷史上曾為州,是甘肅南大門
    甘肅省名取甘州、肅州首字得名,又因處於隴山以西而曾有隴西郡、隴右道,簡稱「甘」或「隴」。甘肅古屬雍州,東南部為周、秦的發祥地,秦代即廣設郡、縣,漢武帝時河西四郡納入華夏版圖,元代設省,省內歷史文化名城、千年古縣眾多。
  • 浙江古鎮距嘉興市35公裡,地處江浙滬三省市交界處,水鄉氣息濃
    西塘鎮地處太湖東南流域的水網地帶,河港縱橫交錯,蕩漾星羅棋布。「九裡灣頭放掉行,綠柳紅杏帶啼鶯」,正呈現了西塘這個江南水鄉的秀麗風光。西塘古鎮屬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地處江浙滬三省市交界處西塘,古名斜塘,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是吳越相爭的交界處,故有吳根越角之稱。宋成市廛。明清時期「街衢依河而建,民居臨水而築」,形成了「橋多弄多廊棚多」的特色。悠久的歷史,創造了不朽的文化。翰墨書香,詩詞金石,締造了西塘濃鬱、寬廣的文化氛圍。在明清四二七年裡,有進士十九名,舉人三十一名。民國時期,近代聞名詩人柳亞子,常來西塘吟詩會友,十八位西塘文人參加柳亞子創辦的南社。
  • 河南一縣,歷史悠久且縣名為單字,餄餎面十分出名
    河南省,位於我國中東部內陸,地處黃河中下遊,因歷史上大部處於黃河以南而得名,又因是我國早中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而有「中原」「中州」之稱,現省會為鄭州市。河南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不僅誕生了眾多的名人、先賢,也孕育了許多名城、古縣,其中處於河南中部偏西的郟縣不僅為單字縣,也是置縣於秦的千年古縣。
  • 濮陽「被看好」的縣,地處三省交界,鄭濟高鐵在此設站
    文/全球網紅拍照地,歡迎轉載分享。一輩子是場修行,短的是旅途,長的是人生,旅行能讓你遇到那個更好的自己濮陽作為河南的地級市,並且處在河北、山東、河南三省的交界處,周邊與多個城市相連,可以說是河南的東北門戶,而這裡還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和省內的糧棉油生產區,同時也是是我國「中原油田」的所在地。
  • 南有嘉魚,長江岸邊,湖北省這個縣因詩經而得名
    嘉魚縣地處湖北省東南部,是鹹寧市轄縣之一,四周分別與武漢市蔡甸區、漢南區、江夏區,鹹寧市鹹安區以及赤壁市、洪湖市為鄰。嘉魚古名沙陽;漢初有城堡名沙陽堡,因城堡在長江大片沙洲之南而得名。隋代以其地多生鯰魚置鯰瀆鎮,縣名取《詩經·小雅·南有嘉魚》之義而得名;另據《中國地名辭源》記載,以其地有魚嶽山,兼取《詩經·小雅》中的南有嘉魚之意命名;相傳南唐保大十一年(953)皇帝經此,嘗到了當地漁民進貢的魚,連聲贊道:佳魚,佳魚。嘉魚由此得名。魚嶽山在嘉魚縣中部,據清同治《嘉魚縣誌》載:夏月水漲時,拔起波濤中,有魚躍之象,且魚處於嶽,故名。
  • 五華建縣1070多年,看梅州各縣區建立的歷史!
    自1988年梅縣地區改為梅州市以來,至今下轄梅江區、梅縣區、興寧市、五華縣、豐順縣、大埔縣、蕉嶺縣和平遠縣,簡稱「兩區一市五縣」。古代屬龍川縣地。東晉置興寧縣,以境內寧江而得名,另一說縣內興旺無內患而得名。此後這裡逐漸發展成廣東、江西、福建交界處的地區性重貿中心,曾有「小南京」之稱。
  • 山西有兩個縣,歷史悠久且均曾為州,現屬陽泉市
    山西歷史悠久,尤其是西南部遠古時期曾為華夏中心,春秋時期屬晉,因此山西又簡稱「晉」,今山西設省於明初,因位於太行山以西而得名。 山西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孕育了許多著名的城市、古縣,陽泉是山西省11個地級市之一,陽泉新礦城成立後,成立時間不長,但其歷史悠久,轄平定縣、蔚縣兩縣都是歷史悠久的千年古縣
  • 天津從河北划走的五個地方,有你去過的嗎?
    在我國各省的行政區域中,河北省的行政區域,因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全國來說也是變化最大的一個省。1973年天津一次性從河北那划走了5個縣,北京則先後划走了11個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那五個縣,看看有沒有你去過的。
  • 江蘇一縣,因水得名,建置50餘年,南宋前還是海,傳是二郎神故鄉
    響水(Xiangshui),是江蘇省鹽城市所轄縣之一。地處連雲港、淮安、鹽城三市交界處,東瀕黃海,與朝鮮半島、日本九州島隔海相望;北枕灌河,與連雲港相依;西與灌南、漣水兩縣交界,南抵中山河,與濱海縣相鄰。相比其它歷史悠久的縣,響水縣正式建置時間並不長。1966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正式建立,至今才54年。
  • 河北廊坊下轄的2市6縣,誰會是第一個撤縣設區的?
    香河縣是河北省廊坊市下轄的一個縣,縣名「香河」因遍種蓮荷,香氣馥鬱而得名。區位優勢明顯,四面與京津接壤,素有「京畿明珠」之美譽。交通便利,全縣可半小時進京,一小時入衛。總面積458平方公裡,人口35萬,連續多年為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