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談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歷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歡迎關注「青史觀」,每天為您帶來新鮮、有趣、乾貨滿滿的歷史故事。
今天,我們為您聊的是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的故事。
今天的豐寧滿族自治縣
豐寧滿族自治縣,這個縣隸屬於承德市管轄,面積超過了8000平方公裡,是河北省境內的第二大縣。豐寧南鄰北京市的懷柔區,北靠內蒙古自治區的多倫縣和正藍旗,歷史上的豐寧縣地域,在遼、金時代地處農耕文明向遊牧文明的過渡地帶。這兩個王朝封建化程度高,這一地域處在邊境國防的前線,所以當初在豐寧地域內有金王朝的長城,還有為數眾多的城池和軍鎮。
在今天的豐寧縣地界內,目前已知的就有八座古城的遺址。這些古城多是遼、金時期所建,距今歷史有800到900年。
永增厚四角城遺址,位置在今天的豐寧滿族自治縣的三合城村西南大概八百米位置。古城遺址佔地面積近27萬平方米,根據城址判斷,應當是遼、金時期的城市。後城子村古城遺址,位置在大灘鎮的大灘西側,古城西邊有閃電河,東邊是今天的鄉村公路。這座古城平面面積為8.3萬平方米,後人從這裡還能找到遼朝殘存的建築材料和瓷片。
忽哨古城遺址,位置在大灘鎮的扎拉營村,西鄰內蒙古自治區的太僕寺旗。這個古城南鄰山水溝,東邊有閃電河,古城佔地面積有21.9萬平方米。在古城遺址上,考古工作人員挖掘出土了瓷片、鐵鏃和古建築材料。
後窩鋪後梁四角城遺址,位置在後窩鋪村後梁上,佔地面積約四萬平方米,這座古城是遼代的駐軍地。
駱駝場四角城遺址,位置在豐寧滿族自治縣的駱駝場村南,古城是正方形,每邊長196米,佔地面積為3.87萬平方米。這裡出土了宋、金時期的錢幣和雞腿瓶、白瓷片等文物。
金王朝長城遺址
除了上述五座古城遺址外,在豐寧境內還有一座大營子南坡的戰國小城遺址。這座古城規模極小,每邊長度只有40米,遺物也很少,類似於秦或戰國時期的一個邊地要塞。
當時為了防備北部日益強大的蒙古,金王朝在北部建立了規模可觀的長城。自然,當時豐寧地域內就有邊境要塞駐紮地,也有一些人口聚落。所以,在這裡有為數不少的古城遺址,並不令人意外。在這些古城內,出土過遼、金時期的磚瓦、石臼和陶瓷片以及一些古代兵器。有的規模較小的城市遺址裡,已經幾乎看不到什麼遺物了。
好了,今天我們的故事就說完了,歡迎關注我們下次發布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來說您想聽的故事,想了解的歷史,我們儘量滿足您的要求,講給您聽。
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本號內文章未經許可,嚴禁轉載、抄襲,違者必究!請您文明評論,杜絕謾罵、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