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祖母悖論有解?愛因斯坦曾提出設想,或能破解它的謎團

2020-12-12 騰訊網

筆者:三體-小遙

如果有一天人類可以穿越時空,還可以改變過去和未來,我們會選擇怎樣的人生呢?這種想法肯定在無數人的腦海中浮現過,卻只能將希望寄託給不斷發展的科學技術,甚至相關科幻作品中也出現過類似的情節。

然而,科學家們通過更加嚴謹的觀點分析,人類或許永遠都無法穿越時空,更不會製造出類似的機器,因為外祖母悖論的存在,我們需要思考更多有關的問題。

據悉,該悖論認為,如果一個人可以穿越時空回到過去,但是他殺死了自己的外祖母,理論上也就不會存在他的母親以及他自己,整個穿越時空的過程也就不成立了。因此,穿越時空也會引發連環反應,所以人們不能輕易嘗試。

除了技術原因和外祖母悖論之外,關於穿越時空的說法還有很多,只不過人們至今無法證實而已。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也有類似的好奇心,他甚至還舉辦了一場著名的宴會,希望未來擁有穿越時空技術的人們可以前來。遺憾的是,直到宴會結束,並沒有任何自稱是未來人類的應邀,有關外祖母悖論成立的說法也就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可。

但是總有一部分人不贊同,他們提出了幾種猜測。比如,未來人類可能為了防止殺死外祖母這一類的事情發生,特意制定了穿越時空的法律,規範了穿越者的行為,從而減小了他們對本時空的影響。

也有說法認為,未來人類可以藉助於蟲洞穿越時空,如果他們改變了某個事件的發展方向,就會自動進入平行時空,這樣不同的時空互不幹擾,外祖母悖論也就不成立了。

這兩種說法都令人耳目一新,後者明顯更加有力,實際上這是愛因斯坦的觀點,這位天才物理學家也曾為穿越時空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

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總會有理論觀點為我們提供新的思路,穿越時空固然誘惑,但是人們也應該清楚世界上沒有後悔藥。因此,我們經歷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生命的饋贈,假如有一天人們能夠穿越時空,的確是一次特殊的體驗。即便這個夢想無法實現,我們珍惜當下的同時,就已經得到了最寶貴的一切。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祖父悖論:一種關於時間旅行的悖論
    「外祖母悖論」的一個天大的幼稚,在於它過分地相信時間的存在性。在假定的時間和意想的空間裡自己翻著自己的跟頭,而沒有任何理論的支撐。外祖母悖論,是一個典型的邏輯思維的逆向反動,它認為在順行與逆行的概念裡,存在著一個被人們稱為「時間」的東西。然而這個東西的意想範圍,僅只停留在時間「概念 」而非「實質」上。
  • 時間旅行的悖論能破解嗎?
    南加州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託德·伯恩認為:「捨去它那奇怪的預測不說,這一新的模型確實構成了一個漂亮、不存在矛盾性的和諧圈子。」  ———— 追根溯源 ————  為了解釋「祖父悖論」,物理界提出了平行宇宙的說法:世界不是只有一個,而是有許多平行的世界存在,宇宙有無數個平行的空間,於是也就能產生無數個並行的時間。
  • 外祖母可能永遠也殺不死,咋回事?
    法國科幻小說作假赫內·巴赫扎維維勒曾在《不小心的旅行者》中提出一個關於時間旅行的設想及悖論,假如你穿越回到了的過去,然後把自己的外祖母殺掉了,那麼你的母親就不會出生,接下來你也就不會出現在世界上。可是實際上,你活著,還回到了過去,那麼也就說明你的母親肯定活著,再推導下去,你的外祖母也一定活著。
  • 外祖母悖論什麼意思什麼梗? 科幻作品中萬年不變的常用梗了解一下
    外祖母悖論什麼意思什麼梗? 科幻作品中萬年不變的常用梗了解一下時間:2019-08-30 15:33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外祖母悖論什麼意思什麼梗? 科幻作品中萬年不變的常用梗了解一下 即祖父悖論。
  • 關於時間旅行的五個悖論
    當過去有可能被改變的時候,就會產生歷史時間線的不連貫,這是第二種類型的悖論,稱為「不連貫悖論」。比如大家熟知的祖父悖論,還有類似的希特勒悖論和波爾欽斯基悖論。預定悖論  一個人穿越回到過去的行為最終導致了他想要阻止的事情發生,這就是所謂的預定悖論。
  • 平行時空理論解釋,即使有人穿越時空,也不會出現外祖母悖論
    當然,這同時也意味著我們會像外祖母悖論一樣,擁有著回到過去的能力,而自己的所作所為會改變未來的發展,如果過去改變了,那我們可能也會因此消失。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認為穿越時空,我們就會對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產生影響。之所以如此說,是因為即使有人可以進行時空穿越,可能去到的只是與我們宇宙相似的平行宇宙而已。
  • 黑洞悖論接近有解:信息可以從黑洞逃逸
    科學家說,他們就快解決黑洞的一個重大謎題了——困擾了理論物理學家近五十年的黑洞悖論。最近發表的好幾篇論文提出了突破性見解,這些科學家至少可以自信地認為,信息的確可以從黑洞逃逸。更誇張一點的說法是,如果一個人掉進黑洞,不是永久地消失了,說不定還能出來。 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任何物體都無法從黑洞內逃逸。如果物質投入黑洞,物質所攜帶的信息就消失了。可這與量子理論不符合,量子理論提到「信息守恆」,即信息不會消失,只會轉化。
  • 清昭陵四大謎團,每個謎團背後都有一個精彩故事,卻至今無人能解
    但人們卻對之趨之若鶩,究其原因恐怕要數籠罩在這座帝陵上的四大謎團了。清昭陵的第一個謎團要數它的名字了,即為何要用「昭」字作為陵名。  第一種說法是它仿效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而提出這一說法的是乾隆皇帝。乾隆皇帝認為,皇太極和李世民都是開國的第二代皇帝,兩位皇帝的廟號均為太宗。
  • 愛因斯坦提出蟲洞理論到底是什麼?蟲洞的裡面會有什麼?
    「蟲洞」這個概念最早是由奧地利物理學家路德維希·弗萊姆在1916年提出的,這一年也是愛因斯坦把引力加入自己的系統理論,最終提出了廣義相對論。蟲洞顧名思義從字面上來理解,就是蘋果上從一點到另外一點的一個通道。
  • 時間旅行的真實和悖論(2)
    起初並沒有「蟲洞」這個術語,直到後來美國科學家約翰·惠勒把它比喻成蘋果上蟲咬出的洞。通過蟲洞從蘋果的一邊到另一邊,比繞過蘋果表面近多了。穿過不旋轉的黑洞將是毀滅性的,但是旋轉的黑洞有一個環狀的奇異性,這樣就有可能通過「愛因斯坦-羅森橋」穿過這個環。這樣一來,愛因斯坦的理論就提供了時間旅行的可能性。
  • 時間旅行的真實和悖論(4)
    最著名的理論莫過於「外祖母悖論」,你回到過去,在你母親出生前將你的外祖母殺死,那麼你就不可能出生了。因此你絕不可能在時間上回到過去殺死你的外祖母。根據邏輯一致性的思想,這件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除此之外,這樣的悖論還有幾種。比如,信息悖論:在這種悖論中,信息來自將來,這意味著信息可能沒有起源。假設畢卡索穿梭時空,把他的畫作給了年輕的自己,那麼這派藝術究竟是誰創立的?
  • 愛因斯坦「成績單」給家長提醒:天才悖論不存在,腳踏實地才是真
    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曾經這樣評價愛因斯坦:20世紀的三大物理學貢獻,有兩個半屬於愛因斯坦。 曾有相關史冊記載,說愛因斯坦小時候性格內斂,言情舉止比較遲緩,沒少受到同學的嘲笑,直到9歲時講話還不很通暢,就連教他拉丁文的老師,甚至都直接說出他一定不成器的論斷 在坊間也一直都流出著小學時候的愛因斯,在一次數學的測試中,只得了1分。但是經過後天的不懈努力,他成為了偉大的物理學家,名垂青史。"
  • 「有哪些悖論一下子就吸引了你?」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戀愛日常事,ID:laircs】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色盲悖論 有一個人,他有一種奇怪的色盲症他看到的兩種顏色和別人不一樣一個國家,有個殘暴的君主殺人為樂,他喜歡讓犯人臨死前說一句遺言,如果說的是真話就燒死,說的是假話就淹死。後來,有一個官員無意激怒了君主,他被處決前,說了一句:「我要被淹死了」。
  • 你覺得你能追上一隻烏龜嗎?盤點歷史上有趣的悖論!
    是不是覺得自己已經摸不到頭腦了,自己竟然追不上一直烏龜,其實,這是一個由古希臘數學家芝諾(Zeno of Elea)提出的一系列關於運動的不可分性的哲學悖論。歷史上這樣有趣的悖論還有很多,那麼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吧!色盲悖論假設:有一個人,他有一種奇怪的色盲症。
  • 研究者提出「仙女座悖論」,時空穿越或正在發生
    所謂的「仙女座悖論」,是一位科學家對時空的一種猜測。「仙女座悖論」指的是若不斷接近仙女座,那麼時間將會發生改變,也許兩個擦肩而過的人,他們的時間都是不同的,前往仙女座的人的時間會變慢。「仙女座悖論」其實也有相關的理論支持,愛因斯坦在發現廣義相對論後,對時空有了更多的思考,因此又發現了狹義相對論。
  • 為什麼卡米拉的曾外祖母能迷住愛德華七世?原因只有一個
    卡米拉沒有嫁入王室的資格,可是她卻有迷住王子的能力。1970年,卡米拉第一次見到查爾斯王子,她從查爾斯王子的背後追來,主動和查爾斯王子打招呼,然後一聊就是幾個小時。在卡米拉第二次見過查爾斯王子時,她就說:「我的曾外祖母是你曾祖父的情婦,你怎麼看?
  • 人類能控制意識是真的嗎?愛因斯坦曾有類似觀點,或有第三世界!
    人類能控制意識是真的嗎?愛因斯坦曾有類似觀點,或有第三世界!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都是肉體凡胎,每個人都希望獲得永生,不死不滅。很典型的例子,古時候秦始皇用近一生都在尋找不死的秘密,但最終還是死了,這就是大自然的規律,生老病死誰都不例外。
  • 黑洞和時間旅行有關係嗎?揭秘時間旅行的理論、悖論和可能性
    當大多數人認為時間是常數時,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證明了時間只是一種幻覺;它是相對的——它會因為不同觀察者在空間中的速度而有所不同。對愛因斯坦來說,時間是「第四維度」。空間被描述為一個三維世界,它為旅行者提供坐標(例如長度、寬度和高度)以顯示位置,而時間提供了另一個坐標——方向,儘管按慣例它只會向前移動。(相反,一種新的理論認為時間是「真實的」。)
  • 愛因斯坦和牛頓誰更正確?
    1687年,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讓關於天體的研究轉移到了力學領域,並且成功解釋了太陽系中天體的運動,讓人類對宇宙有了更加全面和正確的了解,在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之前,人們普遍認為,地球上的定律在宇宙中不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