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成績單」給家長提醒:天才悖論不存在,腳踏實地才是真

2020-12-20 騰訊網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說起愛因斯坦,除了那獨具個人特色的造型外,或許絕大多數人直接給予的評價就是——"天才"二字。

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曾經這樣評價愛因斯坦:20世紀的三大物理學貢獻,有兩個半屬於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留給世人的研究成果,直至今日都發揮著巨大的影響和導向作用,有著不可估測的研究價值。

而除去榮譽成就外,其個人的生平發展也是人們所關注和津津樂道的。

曾有相關史冊記載,說愛因斯坦小時候性格內斂,言情舉止比較遲緩,沒少受到同學的嘲笑,直到9歲時講話還不很通暢,就連教他拉丁文的老師,甚至都直接說出他一定不成器的論斷

在坊間也一直都流出著小學時候的愛因斯,在一次數學的測試中,只得了1分。但是經過後天的不懈努力,他成為了偉大的物理學家,名垂青史。"

這一傳言基本上成為了"學生群體"的必打雞血,並且讓一些數學偏薄弱的學生們,更多了一些自信,產生了——我是不是可以不用再努力學數學了的錯覺。

但就在前不久,諾貝爾獎官方站出來闢謠了。

一:來自諾貝爾官方的"闢謠"

瑞士《一瞥報》8日報導稱,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愛因斯坦一直被謠傳高中時數學不好。

為此,諾貝爾獎官方近日公布了他1896年就讀於瑞士阿勞市高中時的成績單。

首先指出的是,在當時的評分標準中,並不是我們現在的百分之,而是6分為最高分,1分為最低分。

在此評分標準的基礎上,諾貝爾官方公布的成績單顯示,愛因斯坦在代數、幾何、投影幾何、物理、歷史這5科全部得6分,德語語言文學、義大利語語言文學、自然歷史、化學等科目得5分,即使是地理、繪畫、工業繪圖也取得了4分,最差的是法語語言文學,只有3分。

所以總體來說,愛因斯坦成績在高中時成就已經是非常突出,而且是文理俱佳,最後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瑞士頂級學府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二:天才更需要後天的努力

很多成績不是很好,或者記憶力不是很好的學生,都會在心理默默地羨慕那些,看似並沒有花很多時間學習,一點就通的"天才學霸"

愛因斯坦別稱為"天才"也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但是他本人並不認為自己的成功都歸功於天生聰慧。

因為愛因斯坦的成就太過於令人稱其,有很多人都想從他這裡了解到一些所謂的"天才特徵"

所以即便在離世前,愛因斯坦千叮嚀萬囑咐的說,希望死後不要解剖自己的遺體進行試驗研究,但解剖醫生託馬斯·哈維還是違背了他的意願,私自將愛因斯坦的大腦偷偷帶走,並做了病理切片去研究。

之後更是有不少人從哈維那裡,得到一部分愛因斯坦的大腦,試圖研究出這位天才究竟為什麼這麼聰明,然而得出的研究結果卻並不理想,幾十年過去了,並沒有學者能給出一個科學的解釋。

其實,對於自己的天才成就,愛因斯坦早有解讀:

不是因為我聰明,我只不過是會和問題周旋很久。

三:腳踏實地才是真

《傷仲永》這篇文章至今還被選為小學必讀文章,講述一位天才兒童被埋沒才華的歷史故事。

這也是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天才悖論不存在,腳踏實地才是真。

要想孩子真的成才成器,家長們還是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勤能補拙

華羅庚有一句耳熟能詳的名言:"聰明在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

又正如"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的道理,孩子如果天生聰慧、過目不忘,那就需要把握此技能積累更多的知識。反之,如果孩子並不具備天賦特長,那麼更是要"笨鳥先飛"的踏實勤奮去學習鑽研。

2. 善於思考

愛因斯坦之所以會有這麼多的研究發現,得益於其善於思考這個好習慣。

就比如為了弄懂羅盤的工作原理,他纏著大人打破砂鍋問到底,又耐下性子認真研究觀察。

所以說,要引導和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腦袋只有多轉動,才能不"生鏽",才能越來越靈活,孩子也會在一次次的發現中,得到滿足感和成就感,才能更加對學習產生興趣。

3. 堅持不懈

曾有一段時間,愛因斯坦對畢達哥拉斯定理有了強烈興趣,為此,他花了三個星期最後找到一個方法證明這個定理。

所以說,其實每個孩子都有成為天才的可能性,天才也並不是一直"啃老本"的,他們懂得利用自己的特長去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索,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時間精力去學習,才有了非同尋常的成就。

每個孩子都有無限潛能,家長就要多和孩子一起探索,多留意孩子所表現出的特長本領,以興趣愛好為源動力,促進孩子更高效率的學習進步。

我是小鹿媽咪,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每天記錄和分享不同的育兒知識及經驗,喜歡文章請關注我。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外祖母悖論有解?愛因斯坦曾提出設想,或能破解它的謎團
    然而,科學家們通過更加嚴謹的觀點分析,人類或許永遠都無法穿越時空,更不會製造出類似的機器,因為外祖母悖論的存在,我們需要思考更多有關的問題。據悉,該悖論認為,如果一個人可以穿越時空回到過去,但是他殺死了自己的外祖母,理論上也就不會存在他的母親以及他自己,整個穿越時空的過程也就不成立了。因此,穿越時空也會引發連環反應,所以人們不能輕易嘗試。
  • 英國天才叫牛頓,德國叫愛因斯坦:中國改變世界的天才叫什麼?
    在人類的發展歷程上,總是有那麼一群超乎常人的天才的出現,他們用自己超強的學識和努力加快了人類的進步,每一個國家都會有這樣的天才出現。只要一個國家出現這樣的天才,無疑這個國家都會發生極大的改變,世界各國都有天才,英國有個天才叫牛頓,德國有個叫愛因斯坦,那麼中國的天才代表叫什麼呢?
  • 祖父悖論:一種關於時間旅行的悖論
    「外祖母悖論」的一個天大的幼稚,在於它過分地相信時間的存在性。在假定的時間和意想的空間裡自己翻著自己的跟頭,而沒有任何理論的支撐。外祖母悖論,是一個典型的邏輯思維的逆向反動,它認為在順行與逆行的概念裡,存在著一個被人們稱為「時間」的東西。然而這個東西的意想範圍,僅只停留在時間「概念 」而非「實質」上。
  • 課本中的愛因斯坦,為何總是「半身照」?只因愛因斯坦鞋子太亮眼
    在我們的課本中,愛因斯坦的人生完全是一個勵志故事,考試因為只考了1分被老師勸退,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差等生,可是,長大後的愛因斯坦憑藉著過人的努力成為了一名科學巨匠。但是,在閱讀課本時,不知道大家發現了一個問題沒有,那就是愛因斯坦在課本中的照片總是半身照,全身照幾乎沒有,這是怎麼回事呢?
  • 終極問題:時間旅行存在嗎?愛因斯坦相對論怎麼說
    1905年,20世紀著名的科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在發表狹義相對論(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時,曾經假設時間可變。狹義相對論是愛因斯坦發表的題為 《論動體的電動力學》一文中提出的區別於牛頓時空觀的新的平直時空理論。「狹義」表示它只適用於慣性參考系。這個理論的出發點是兩條基本假設:狹義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理論的核心方程式是洛倫茲變換(見慣性系坐標變換)。
  • 世界公認的五大天才:霍金上榜,愛因斯坦僅排第四,第一太悲劇!
    世界公認的五大天才:霍金上榜,愛因斯坦僅排第四,第一太悲劇!第一:詹姆斯·席德斯(IQ:250~300)威廉·詹姆斯·席德斯,是一名悲劇性的天才人物,一名擁有極高數學和語言天賦的美國神童。威廉詹姆思席德思在哈佛的成績單。4歲時,可以用希臘文閱讀《荷馬史詩》,以拉丁文閱讀《高盧戰爭》。6歲時,自學解剖學和亞里斯多德的邏輯學。7歲時,通過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入學測試。在4歲到8歲之間,寫了四本書。兩本解剖學和天文學的書已流失。8歲時,通過MIT的入學測試。可以流利的使用拉丁語、希臘語、法語、俄羅斯語、希伯來語、土耳其語,並自己發明一種新的語言,把它稱為Vendergood。
  • 世界各國的天才,英國是牛頓德國是愛因斯坦,那麼誰是中國代表?
    從人類文明出現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上百萬年了,人類之所以能夠從原始社會發展到現在,主要還是因為有很多的先驅者,這些先驅者為後來的人開拓了人類發展的道路,因此人類才得以進步,而這些人在現代就被稱之為科學家。人類歷史上從來都不缺少天才,因為人類的基數很大,發展的時間也非常的漫長,不過也正是因為這樣,人類才能夠不斷的前進,成為地球的主宰者,甚至一步步的走向太空。近幾個世紀以來,人類的生活變化非常的迅猛,這主要是因為人類的科技和技術進步得非常快,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那些不斷湧現的科學家。
  • 世界存在上帝嗎?愛因斯坦死後的一封「神信」,揭示了自己的觀點
    其實科學家們並不是盲目的認為上帝是存在的,他們之所以有這種說法,也是有根據的,除了愛因斯坦之外,還有一個世界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哲學家以及思想家也是相信有上帝的存在的,他們就是康德。但是也有人認為上帝根本就不存在,比如路德維希·維根斯坦,弗裡德裡希·尼採等,這些人毫無疑問都是各自生活時期中,最具有影響力的哲學思想家,甚至被稱為天才也一點都不為過,然而很康德、愛因斯坦等人不一樣的是,他們是無神論者的堅定支持者,在他們的哲學思想中,根本就不存在諸如上帝、神之類的存在。
  • 西方國家有愛因斯坦、牛頓和愛迪生,那中國有什麼天才科學家?
    說起天才,不知道小夥伴們心中是怎麼定義天才的呢?天才應該是對人類、對社會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而那些人往往都是科學家,在世界上著名的科學家有很多,比如在德國有個天才科學家愛因斯坦,英國有個天才科學家叫做牛頓,那不知道小夥伴們覺得我們中國有哪些天才科學家呢?
  • 愛因斯坦曾坦言,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時間,人類只是被記憶所欺騙
    我們習慣將過去稱為「曾經或是歷史」,不過在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眼中,根本不存在曾經或是歷史,甚至連過去這個形容詞也存在問題。因為愛因斯坦曾說過:時間並不存在,人類其實是被記憶欺騙了!我們所處的空間為四維空間,在四維空間中,時間是不可測的,因此我們無法證明時間的存在。因為被記憶欺騙了,所以我們並不能證明世界在前進,還是在倒退。不過有專家表示,愛因斯坦並未說過這句話,因為愛因斯坦的很多理論與時間存在關係,愛因斯坦最著名的相對論,就涉及了時間的概念,專家一席話讓人心驚。
  • 關於時間旅行的五個悖論
    當過去有可能被改變的時候,就會產生歷史時間線的不連貫,這是第二種類型的悖論,稱為「不連貫悖論」。比如大家熟知的祖父悖論,還有類似的希特勒悖論和波爾欽斯基悖論。預定悖論  一個人穿越回到過去的行為最終導致了他想要阻止的事情發生,這就是所謂的預定悖論。
  • 愛因斯坦認為時間不存在,他是怎麼知道的?
    愛因斯坦是一名舉世聞名的物理學家,時至今日愛因斯坦的名氣仍未消退,他為科學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科學界他有一句話被盛傳:其實時間並不存在,人類其實是被記憶欺騙了。愛因斯坦留下了許多科學理論,但遍尋他留下來的理論,並沒有找到與之相關的描述,所以我們沒有直接證據證明他沒有說過這樣的話。但是,愛因斯坦作為一個取得了巨大成就的物理學家,他所表達的觀點應該會和物理息息相關,所以,我們可以從物理的角度著手去查證。
  • 愛因斯坦:「天才」的同義詞,一生3個孩子,兩個患有精神疾病
    為什麼很多天才沒有成功,那是因為他們沒有一個好的家庭氛圍。愛因斯坦的父母是一對猶太人,他們一家生活在德國慕尼黑。此時的德國,正值高速社會發展時期,學習知識掌握先進文化成為了所有人的願望。在此背景下,愛因斯坦進入當地的小學,開啟了他的學習生涯。
  • 愛因斯坦的奇異旅行: 天才的大腦和不朽的靈魂
    這天下午,他先籤署了羅素-愛因斯坦宣言,呼籲世界各國領導人重視原子彈的危險,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大家都知道,愛因斯坦對原子彈的發展,起了關鍵的作用。這不僅是因為他著名的方程E=mc2,也是因為在二戰初期,愛因斯坦就給羅斯福總統寫信,提醒他重視納粹德國發展原子彈的巨大風險,甚至到白宮當面向羅斯福陳情,從而引起了美國政府的重視,啟動了曼哈頓工程。
  • 愛因斯坦:我們如何神話?
    帶你走近愛因斯坦,從充滿好奇的小男孩到諾貝爾物理學獎和普朗克獎章得主。真實的愛因斯坦究竟是怎樣的?跟隨他成長的腳步,深入了解天才的一生。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沒有比他更加令人耳熟能詳的科學家了,他絕對是科學界的一位天才。
  • 時間旅行的真實和悖論
    時間旅行的真實和悖論 2014-12-04 09:49 作者:曹玲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4年第49期
  • 愛因斯坦錯了——我們的世界裡上帝不擲骰子!
    1927年比利時索菲爾科學大會上,當愛因斯坦面臨著神秘的量子世界裡喊出:上帝不擲骰子!世界是有秩序的。然而,事實證明他錯了。我們活著的世界是無法測量的!一、神一般存在的愛因斯坦愛因斯坦的成就有多麼偉大。
  • 研究者提出「仙女座悖論」,時空穿越或正在發生
    所謂的「仙女座悖論」,是一位科學家對時空的一種猜測。「仙女座悖論」指的是若不斷接近仙女座,那麼時間將會發生改變,也許兩個擦肩而過的人,他們的時間都是不同的,前往仙女座的人的時間會變慢。「仙女座悖論」其實也有相關的理論支持,愛因斯坦在發現廣義相對論後,對時空有了更多的思考,因此又發現了狹義相對論。
  • 牛頓與愛因斯坦的時空觀,科學從不給任何人面子
    時間還在繼續向前流逝,牛頓與愛因斯坦兩個人的名字卻在時光的長河裡永垂不朽了,這兩位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卻好像一對從未見過面的冤家,牛頓建立了經典力學的絕對時空觀,愛因斯坦則用相對論讓牛頓無地自容,要是他兩生活在同一個時代,我真怕牛頓會殺愛因斯坦滅口,這事他做得出來,畢竟胡克與萊布尼茨可是前車之鑑
  • 愛因斯坦的世界觀:一個真正的「獨行者」
    本書以影響較大的1953年德文版《我的世界觀》為底本,收錄了《觀念與見解》《愛因斯坦晚年文集》裡的及散落別處的相關文章,編譯出一個獨有的《我的世界觀》中文版。其中有20多篇珍貴文章此前從未翻譯成中文出版過。《愛因斯坦:我的世界觀》封面天才的頭腦如何看世界?我們可以像偉大的愛因斯坦一樣思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