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錯了——我們的世界裡上帝不擲骰子!

2020-12-15 太公文化觀天下

1927年比利時索菲爾科學大會上,當愛因斯坦面臨著神秘的量子世界裡喊出:上帝不擲骰子!世界是有秩序的。然而,事實證明他錯了。我們活著的世界是無法測量的!

一、神一般存在的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的成就有多麼偉大。有位科學家的著名的戲謔之言:

自然和自然規律隱匿在黑暗之中。

上帝說:『『讓牛頓出生吧!"

於是,天地一片光明。

魔鬼驚醒了說:讓愛因斯坦出生吧!

於是,萬物又重返黑暗.

愛因斯坦在科學家的心目中的位置:

當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廣為流播時,有人問證明廣義相對論成立的著名的英國天文學家愛丁頓:世界上只有三半人懂廣義相對論?愛丁頓沉默不回答。當別人又問了一遍時,他說:愛因斯坦是一個,我是一個。我在想第三個人是誰!

提出著名的「上帝粒子」的馬約拉納和費米(近代著名的物理學家)有場對話:

馬約拉納:每隔500年才有一個類似阿基米德和牛頓這樣的科學家出現,而每100年就有1至2個類似愛因斯坦和玻爾這樣的科學家出現。

費米:那我處於一個什麼位置呢?

馬約拉納:理智一點,費米,我並沒有談到你,我們談的只是愛因斯坦與波爾。

當時,兩人已經取得巨大成就,公認的天才少年,才二十多歲。

愛因斯坦取得的成就具體有哪些:

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的4篇重要論文《根據分子運動論研究靜止液體中懸浮微粒的運動》、《關於光的產生和轉變的探討》、《論動體的電動力學》和《物體慣量和能量的關係》,徹底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觀點。並最先斷言物質和能量的相當性,對空間、時間和引力都賦予完整的新概念。

愛因斯坦的這四篇文章闡發的科學理論,放在當時,哪一篇都可以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了。加上1915年發布的廣義相對論論文,頒發五次諾獎給愛因斯坦都當之無愧。尤其是, 廣義相對論幾乎是愛因斯坦一個人獨自完成的理論創造。同時,愛因斯坦還是和普朗克、波爾同時期的量子物理的創始人。20世紀物理學界最偉大的成就是量子力學。量子通訊、雷射、導航等等科技都是建立在在量子力學的理論上的。據統計,當今量子力學貢獻了25%的世界財富。

回到本問題:愛因斯坦說「一切都是設計好的",不知道出處。不過類似的一句話很出名:上帝不擲骰子?

「上帝」並不是宗教裡所說的「創世神」,而是指宇宙裡最本質的規律——那些最本質的規律就是他心中的「上帝」。他相信這個宇宙存在一種最本質的物理規律,只要找到了它,就可以像上帝一樣,知道過去和未來的所有事物。

不過當時就遭到另一位量子力學的大神波爾馬上懟了回去:

「愛因斯坦,別去指揮上帝應該怎麼做!」

( 霍金大神看到當年的會議記錄時由衷感嘆說:「上帝不但擲骰子,他還把骰子擲到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去!」)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先從物理學界四大神獸之一的——拉普拉斯神獸講起。

19世紀初,高舉三大力學定理的牛頓帶來萬丈光明,物理學界晴空萬裡,雲銷雨霽,彩徹區明。法國物理學家拉普拉斯宣稱:

這世間存在一種神獸,它神通廣大、無所不知。只要它願意動動手指和眼睛,記錄下某一刻它能知道宇宙中每個原子確切的位置和動量,就能用牛頓的簡潔公式,瞬間算出宇宙的過去與未來。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善推演,能知萬物的「諦聽神獸拉普拉斯」。

拉普拉斯在《天體力學》中寫到:

「我們可以把宇宙現在的狀態視為其過去的果以及未來的因。如果一個智者能知道某一刻所有自然運動的力和所有自然構成的物件的位置,假如他也能夠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那宇宙裡最大的物體到最小的粒子的運動都會包含在一條簡單公式中。對於這智者來說沒有事物會是含糊的,而未來只會像過去般出現在他面前。」

宇宙萬物運動、海潮和大氣運轉、歲差和章動,尤其是月球天平動和土星環運動都被人們清晰地寫在稿紙上。

當拉普拉斯神獸碰到了後來稱為「科西嘉怪物」拿破崙時,法蘭西皇帝迷惑了:他提出和愛因斯坦一樣的問題—到底是誰使宇宙如此運行呢?

拉普拉斯回答:我知道你指的是誰,你指的是上帝吧?

拿破崙說:你這部書裡面,沒有體現上帝的作用啊!

拉普拉斯驕傲的回答:我不需要有上帝這個假設!

記不得在那本書看到一段話:人類受到的三次沉重打擊:第一次是哥白尼發明日心學說,讓人們知道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上帝的愛子。第二次是達爾文的進化論,人們認為萬物的精靈竟然是猴子進化來的;第三次打擊更徹底,來自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人類引以自豪的文學、建築、藝術,不過是性壓抑無處排遣的創造物而已。所謂的藝術家,不過是「力比多」比他人多些。(請朋友們幫我找找出處,找不到的話,我就據為己有了)

1927年,當玻爾攜帶愛徒海森堡、泡利在第二屆索菲爾會議上提出量子力學中微觀世界「不可測論」原理時,崩潰的不僅是說出「上帝不擲骰子」的愛因斯坦,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科學家老淚滂沱:我早死五年多好,再不用看這些謬誤的理論。

玻爾稱:世界的物質,在微觀尺度,當你知道時間時,你就不可能知道它們的位置。當你知道它們的位置時,你就不知道他們存在的時間。一句話,你不可能同時知道物質的空間位置和時間。

愛因斯坦難以置信的問:你不看月亮,月亮就不存在嗎?

玻爾說:我們只能知道我們觀察到的世界。至於世界實際是什麼,不是我們科學家的問題。

經典物理的理論的大廈在微觀世界的量子力前倒塌了,

——你無法認識你的世界

愛因斯坦提出光鍾思想實驗。薛丁格提出了物理學家另一神獸:不知死活的薛丁格的貓!然而,無論愛因斯坦如何反駁,更多的科學實驗證明了玻爾的量子力學理論的正確。

——世界隱藏了它的規律,上帝把骰子擲到科學家也無法看到的地方了!

科學上不幸的事件之一:少年天才的馬約拉納在他三十二歲離奇失蹤,時間定格在:1938年3月25日。或許他是幸運的。他沒見到科學界對愛因斯坦的「蓋棺定論」:物理學界失去1925年以後的愛因斯坦,也不會有太大的損失。愛因斯坦最後的30年,已經失去和當時最新發展的物理學理論的聯繫。

有人比喻愛因斯坦的最後30年,只是一塊「磨刀石」,他的作用和貢獻僅僅在於檢驗和打磨一下他人的理論而已,讓其他物理學的理論更成熟些。

西方著名的科學家瑞利曾對與達爾文共同發現物種進化、物演天擇的赫胥黎說:過一位過了60歲的科學家害多利少。原話是:

如果這位年過60的科學家喜歡對年輕人的成就指手畫腳,那很可能害多益少!

——或者愛因斯坦的後半生就陷入這個痛苦之中!

當今,或許世人無法證明神一定不存在。但是可以證明的是:我們對宏觀尺度的宇宙大爆炸,微觀世界的量子玄理論等知之甚少。世界掩蓋了它的模樣,我們只是在門外徘徊,未能窺見真容!世界是不是設計好的,我們不敢斷言了!

誰能理解當時科學家的迷惑和痛苦:

物理學家不得不在星期一三五把世界看成粒子,在二四六則把世界看成波,到了星期天,他們乾脆就呆在家裡祈禱上帝保佑。

最後借用物理學家費曼的一句話:

不要管世界是什麼,我們唯一需要做的 就是通過實驗證明它!

相關焦點

  • 上帝擲不擲骰子?
    「上帝不擲骰子」「量子力學是很酷炫。可內心的聲音告訴我,它並非真實之物。這理論說了一大堆,但並沒有真的帶領我們更加接近『老頭兒』(上帝)的秘密。無論如何,我都確信,上帝不擲骰子。」(Quantum mechanics is certainly imposing.
  • 愛因斯坦:「上帝不會擲骰子」玻爾:「你別指揮上帝該怎麼做!」
    「上帝不會擲骰子」這句話最早在出現在1926年愛因斯坦寫給波爾的一份信中!但是被眾人所熟知卻是在1927年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的第五屆索爾維會議上,這屆索爾維會議被稱為史上最著名的一屆。哥本哈根詮釋的最基本原理就是不確定性原理、波函數塌縮、互補性原理,這種解釋就好像擲骰子一樣,在骰子落地之前,我們不可能確切地知道投出的到底是幾點,也就是投出骰子的六個面中,哪一個面朝上是隨機出現的,只有當骰子落地後,我們才能知道這次擲骰子事件到底投的是幾點!
  • 愛因斯坦證明「上帝」存在的故事
    不知道有沒有誰知道本文的真實性,以及作者是誰?不管怎樣,文中愛因斯坦的邏輯和論證方式是非常有趣的,值得玩味。在現實中,愛因斯坦經常把「上帝」掛在嘴邊,他稱上帝為「老頭子」。在量子力學興起之時,他曾經犯了一個錯誤,他當時反對量子力學的一些重要發現,並且說了一句著名的話:「上帝不會擲骰子。」結果量子力學的發展,證明愛因斯坦對量子力學的反對是錯的。
  • 上帝擲骰子嗎
    ★不確定性一旦走入量子世界,就好像我們走入了荒誕不經的靈異世界,我們的常識在這個世界裡狗屁不通,而我們自己卻被「嚇尿了」,來,我們即將走入被顛覆的核心地帶。這就是這本書的主題:「上帝擲骰子嗎?」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這起源於著名的兩位科學家之間的對話:愛因斯坦:玻爾,親愛的上帝不擲骰子!玻爾:愛因斯坦,別去指揮上帝應該怎麼做!
  • 科學網—波爾與愛因斯坦之爭的由來
    波函數是概率波(或稱機率波),用波函數描述的微觀世界是概率性的、不確定的。它導致了量子力學理論的誕生,同時也造就了量子世界與經典世界的根本區別:經典世界是確定的,量子世界是概率性、不確定的。 世界是概率的?愛因斯坦並不贊同,他用宗教術語來表達他對量子力學描述的客觀物理世界的看法:「上帝永遠不會擲骰子。」 愛因斯坦所謂的「上帝擲骰子」,不同於人擲骰子。
  • 上帝不擲骰子
    穿越了眾聲喧囂後,它從高分子的港灣悄悄出發,短短150年,在現實世界裡攪起了驚濤駭浪。愛因斯坦說,「上帝不擲骰子」。這個世界的不確定性,是否只是假象?真正確定的規律藏在不確定性背後,只是人們還沒有發現?塑料,它來自哪裡,又將去向何方?
  • 延遲選擇實驗將愛因斯坦絕對論否定,難道量子世界沒有因果關係?
    如果說世界上存在一種比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更難理解的物理理論的話,那麼多數物理學家會為量子力學投上一票,世界著名物理學家、哥本哈根學派領袖曾經說過這樣的話:如果你不為量子力學而感到困惑,那麼你一定不懂量子力學,量子力學所研究的微觀量子領域中存在著大量與宏觀世界截然相反、甚至無法用常識理解的現象,最令人無法理解的就是微觀量子世界中:人的觀測行為決定了微觀粒子的最終狀態
  • 老子,釋迦牟尼,愛因斯坦,霍金眼中的宇宙
    一千個小千世界,叫做"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叫做"大千世界"。一個大千世界,因為裡面有小千,中千,大千,被稱為"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一個佛國土的世界。"一念覺即超出三界,一念迷即墮入輪迴。"
  • 世界存在上帝嗎?愛因斯坦死後的一封「神信」,揭示了自己的觀點
    甚至連一部分科學家也是這麼認為的,最著名的就是世界頂級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了,那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因為大家都知道,科學和迷信是兩個矛盾的領域,既然如此,那些科學家作為世界上最相信科學的人,為什麼還相信上帝的存在的?接下來就一起說一說吧。
  • 愛因斯坦預言人類在2060年可能會滅亡,到底有什麼依據?
    愛因斯坦是一位非常嚴謹的科學家其實關於愛因斯坦做出的2060年人類會滅亡這個預言的真實性還有待考究,愛因斯坦是一位嚴謹的科學家,他不可能隨隨便便就說出一些沒有依據的預言,相對於2060年世界末日預言,他預言的蜜蜂消失人類只能活4年這預言還靠譜一點,因為這個預言可以找到出處,這個預言是愛因斯坦在一次談話中提到的,他說蜜蜂在生態系統中地位非常重要
  • 為什麼連愛因斯坦都認為「一切都是安排好的」?
    一直以來都流傳著愛因斯坦的一句話: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如果仔細查閱資料,我們就會發現,愛因斯坦其實並沒有說過,這句話實際上是別人強加在愛因斯坦的身上。不過,客觀地說,愛因斯坦所秉持的世界觀是和這句話不謀而合的,愛因斯坦曾經寫給波爾一封信,在這封信中,愛因斯坦那寫道:你信仰投骰子的上帝,而我信仰的是完備的定律和秩序。
  • 量子力學那點事華山論劍之一:上帝不擲骰子
    這種玩法就跟灣灣的金馬獎差不多,憋著勁想讓自己人獲獎,可自己人又不爭氣,生生降低了自己的資格,所以索爾維獎遠沒有諾貝爾獎影響大。設科學獎玩不過諾貝爾,索爾維只好另闢蹊徑,乾脆組織武林大會,不對,是科學大會,邀請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家來研討最前端的科學問題。
  • 牛頓相信上帝,為什麼愛因斯坦不信神呢?
    事實上,信仰上帝的科學家越來越少。現在宗教基本上淪為了一種歷史情感。我就盤點四個最著名的科學家,看看他們對宗教的態度你或許會明白達爾文堅定地相信上帝。雖然在他晚年時候,雖然晚年的他開始質疑上帝,但依舊不是無神論者。1879年他說:我從來就不是無神論者,也不否認上帝的存在。艾薩克·牛頓和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宗教觀牛頓的宗教觀點在當時是正常的,如果牛頓不信上帝,將被公之於眾,他可能會被視為異教徒,但毫無疑問他堅信上帝的觀念。
  • 牛頓和愛因斯坦晚年都去研究「神學」?其實事實的真相是這樣的
    牛頓和愛因斯坦被認為是人類科學史上最偉大的兩位科學家,沒有之一,真的是最偉大的兩位科學巨匠,而且這兩位科學巨匠誰排第一都不好排,因為他們做出的貢獻對人類幾乎是同等重要的,如果非要給他們做一個排名,那麼只能說宏觀世界牛頓第一,微觀世界愛因斯坦最厲害,為什麼這麼說呢?
  • 黑洞、薛丁格的貓與愛因斯坦:量子物理學顛覆的世界
    玻爾後來回憶說,愛因斯坦有一次嘲弄般地問他,難道親愛的上帝真的擲骰子不成(obder liebe Gott würfelt)?上帝不擲骰子!這已經不是愛因斯坦第一次說這話了。早在1926年寫給波恩的信裡,他就說:「量子力學令人印象深刻,但是一種內在的聲音告訴我它並不是真實的。這個理論產生了許多好的結果,可它並沒有使我們更接近『老頭子』的奧秘。
  • 愛因斯坦的「上帝之信」:宗教與科學精神未必就水火不容
    佳士得拍賣行將這封不到兩頁紙的信描述為「愛因斯坦在去世前一年寫下的、關於宗教和哲學觀點的最著名的一封信」。在信中,愛因斯坦表達了他對上帝的看法,因此被後人稱為「上帝之信」。不可知論或是愛因斯坦成功的一大原因愛因斯坦的「上帝之信」,如果僅從經濟價值來看,可以體現在拍賣了289萬美元。
  • 愛因斯坦相信上帝嗎?他的「上帝之信」和聖經,拍賣再次引發爭論
    愛因斯坦是否相信上帝?這位著名的物理學家在他的一生中,他的宗教信仰不斷被質疑。在紐約拍賣的兩件愛因斯坦文物,可能包含了20世紀最著名的思想家及精神信仰。上周五,在蘇富比拍賣的是愛因斯坦在1932年寫下的一本聖經:「這本書是取之不盡的生活智慧和安慰的源泉。」與此同時,佳士得正在拍賣1954年的一封信,其中愛因斯坦宣稱:「上帝對我來說只不過是人類弱點的表達和產物,聖經是一系列光榮但仍然是原始的傳說。」
  • 答案藏在愛因斯坦喝過的咖啡裡
    就連不相信上帝的愛因斯坦也有過類似的想法,愛因斯坦是純粹的機械論者,在量子世界是否隨機這一話題上,愛因斯坦和丹麥的物理學家尼爾斯·亨利克·戴維·玻爾爭論了多年。愛因斯坦認為,萬物都有其必須遵循的規律,而人們之所以抱有「隨機」這一想法,不過是對物理世界知識欠缺的一種表現而已。
  • 不自覺的歷史|美軍戰俘營裡兩個擲骰子的孩子
    作為格但斯克人,他可以像當地信徒那樣,稱約翰·保羅二世為「我們的教皇」。作為德國人,他也可以像同行的文學界朋友那樣,稱本篤十六世為「我們的教皇」。兩位教皇都與格拉斯有關。不過,格拉斯把更多的關注留給了本篤十六世。因為本篤十六世不但是格拉斯的同胞,還是他的同齡人。
  • 愛因斯坦的「上帝之信」被拍賣,成交價240萬美元
    原標題:愛因斯坦「上帝之信」拍賣科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離世前一年寫下的「上帝之信」,12月4日在美國紐約佳士得拍賣行以落槌價240萬美元(約合1644.58萬元人民幣)成交。德新社報導,愛因斯坦1954年在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寫下這份信,寫給德國猶太裔哲學家埃裡克·古特金德,回應對方1952年出版的《選擇生命:聖經的反抗召喚》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