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一直以來都流傳著愛因斯坦的一句話: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如果仔細查閱資料,我們就會發現,愛因斯坦其實並沒有說過,這句話實際上是別人強加在愛因斯坦的身上。
不過,客觀地說,愛因斯坦所秉持的世界觀是和這句話不謀而合的,愛因斯坦曾經寫給波爾一封信,在這封信中,愛因斯坦那寫道:
你信仰投骰子的上帝,而我信仰的是完備的定律和秩序。
這裡的「上帝」指的並不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的「上帝」,愛因斯坦是堅定的無神論者,這裡的「上帝」指的是終極理論。而愛因斯坦提到的「完備的定律和秩序」其實是和「一切都是安排好的」的意思是類似的。那具體是咋回事呢?
決定論
這事要從牛頓說起,牛頓被認為是經典物理學的奠基人,他發表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可以說是經典物理學的起點,奠定了科學的範式。在牛頓之前,人們從來沒有想到過利用一個理論來描述世界,並且還可以準確預言各種物理學現象。但牛頓力學和萬有引力定律確實做到了,這刷新當時人們的三觀。
牛頓理論也從那個時候開始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在這套理論中,似乎一切世界的運動都可以用確定的規律來決定。只要我們能夠掌握這個規律,也就可以知道運動的過程和結果。於是,當時有些學者從牛頓的理論中得到啟發,他們認為: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就好像是一個機器一樣,指令就是規律,世界就會按照整個規律發展。這個理念後來也被稱為:機械論或者牛頓的機械世界觀。
曾經有一位叫做拉普拉斯的數學家,拉普拉斯可以說把機械論(或者我們也可以說是決定論)推到了高峰。他通過對牛頓理論的深化,寫出了一部著作:天體力學。他還把這本書獻給了拿破崙。拿破崙看完書後就問他:為什麼這本書中沒有上帝?拉普拉斯說道,我這本書不需要上帝的存在。
拉普拉斯還提出過著名的「拉普拉斯妖」的科學假設來闡釋機械論。拉普拉斯說道:
我們可以把宇宙現在的狀態看成是過去的結果,以及未來的原因。如果存在著一個智者(拉普拉斯妖),他知道某一刻所有自然運動的力和所有物件的位置,假設智者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那麼宇宙中的一切甚至小到各種最小的粒子的運動都可以被總結道一條簡單的公式當中。那麼對於這位智者來說,一切都是清晰明了的,他可以知道任何時刻,宇宙中的一切運動情況。
拉普拉斯妖說白了就是一個知道宇宙終極規律的智者,然後他還知道當下一切粒子的運動狀態和位置,於是他可以預見整個宇宙的運轉。在這種信念下,宇宙中的一切就都是安排好的。
愛因斯坦:上帝不擲骰子
雖然這只是一個科學假設,但深深地影響了許多人,如今依然有很多科學家擁有這樣的信念。也就是說,他們相信所有的自然現象都可以用理論來描述,存在著終極的規律來描述所有一切。我們現在做不到,是因為我們還沒有找到那個終極規律。
愛因斯坦支持這樣的觀念,他認為世界是有序的,可以用完備的定律來描述。但是20世紀初,從普朗克提出「光量子假說」,到量子力學的理論大廈建立起來。愛因斯坦感到了措不及防。在量子力學的建立過程中,愛因斯坦曾經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可以被認為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
但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愛因斯坦後來站到了量子力學的對立面去,緊隨他腳步的科學家還有薛丁格和德布羅意,他們都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那為什麼量子力學會讓這麼多偉大科學家反水呢?
這是因為量子力學破壞了機械論。量子力學中有一個不確定性原理,這個理論告訴我們原子核外的電子沒有辦法同時測準電子的動量或者位置,如果你想測準位置,那動量就測不準,如果你測準動量,那位置就測不準。
導致這樣的結果是因為電子的狀態和宏觀世界的物體運動狀態不同。電子其實是呈現概率雲的形式,它同時出現在原子核的所有地方,我們知道它出現在某個位置的概率是多少,而當我們觀測它時,它的位置就變得唯一了。
這種概率性的解釋是讓愛因斯坦無法接受的,因此,他在一次和波爾的辯論中就說道:上帝不擲骰子。所以,愛因斯坦其實是相信一切都是安排的,而安排一切的就是終極規律,在物理學界也管這個規律叫做大統一理論。愛因斯坦的後半生都致力於此,可惜沒有做出任何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