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的世界觀:一個真正的「獨行者」

2021-01-13 澎湃新聞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著名的科學家之一。他對物質結構、空間、時間以及引力性質的研究,徹底改變了這個世界,對人類思想進程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今年,是愛因斯坦誕辰140周年,中信出版社出版了《愛因斯坦:我的世界觀》一書,致敬這位偉人。本書以影響較大的1953年德文版《我的世界觀》為底本,收錄了《觀念與見解》《愛因斯坦晚年文集》裡的及散落別處的相關文章,編譯出一個獨有的《我的世界觀》中文版。其中有20多篇珍貴文章此前從未翻譯成中文出版過。

《愛因斯坦:我的世界觀》封面

天才的頭腦如何看世界?我們可以像偉大的愛因斯坦一樣思考嗎?1月19日,《愛因斯坦:我的世界觀》編譯者、愛因斯坦研究專家、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方在慶,在上海中信書店與讀者們一起走進一個詼諧幽默,充滿個性的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是一位幾乎所有人都熟知但又並不深知的大科學家,因為太著名,寫他的人很多,讀的人也就跟著讀了很多別人寫的愛因斯坦,卻忽略了愛因斯坦本人的文字,人們鮮有機會去觸碰愛因斯坦的學術論文和大部頭的《愛因斯坦全集》。這一版《愛因斯坦:我的世界觀》把愛因斯坦對人生、科學、教育、戰爭、友誼、自由、宗教及社會問題的觀點和看法的文字完整編譯在一起,讓我們可以通過這一本書,與偉大的靈魂深度對話,」方在慶介紹,該書是基於德文原版翻譯,消除了多處英譯本轉譯造成的錯誤和語義損失。

目前市面上關於愛因斯坦的著作,大多兩種情況,要麼過於神化他,要麼醜化他,方在慶認為這兩者皆不可取,「在人們心中,他是個頂著凌亂頭髮的智者,靠自己的天才大腦和一支筆就能思考這個世界。但這和真正的愛因斯坦有很大區別,事實上他是個非常勤奮、充滿想像力,動手能力極強的一個人。」

「愛因斯坦曾說過,他相信直覺;覺得想像力比知識重要;自己沒有什麼特別的才能,不過是喜歡刨根問底追問問題罷了。他五歲時生病,父親送給他一個指南針,當發現不管怎麼放指針都是朝北的,這個事件給他影響非常大,他認為背後一定有深刻的原因;他十幾歲讀到科普書後就想如果一個人以光速奔跑會發生什麼情況,他一直就很想解決這個問題;他家工廠生產發電機和電燈之類的產品,他叔叔有解決不了的技術問題還會問他,他還做了很多發明,一生申請了30多項專利,所以可以看出愛因斯坦的動手能力很強。」

愛因斯坦的成長也不是一帆風順,在科學探索的路上,也犯了很多錯誤,走過許多彎路。「我們都知道愛因斯坦中學沒有畢業,到瑞士後補習了一年,這一年他受到了很大觸動。在德國,學校把學生完全當做一個士兵一樣對待,在瑞士,學校則將學生當成一個平等、全面發展的人,這一點對他的終身產生了影響。」方在慶介紹。

1905年,26歲的愛因斯坦在瑞士聯邦專利局當一名三級職員,名不見經傳,遠離學術中心。然而就是在這一年,他的創造力得到了驚人的爆發和展現,「他利用業餘時間,進行自己鍾愛的研究,發表了5篇論文和21篇評論。他提出了光量子假說,解釋了布朗運動,提出了測定分子大小的新方法,最重要的是,他提出了我們現在稱之為狹義相對論的理論。」

狹義相對論徹底改變了人們對於時間、空間、物質和能量的傳統看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從重要性上講,僅這一貢獻就足以讓他青史留名,但他並沒有躺在功勞簿上。兩年之內,他就發現了這一理論的天生缺陷,進而經過8 年的努力,用生動的思想實驗支撐強大的物理直覺,面對無比巨大的數學困難,頑強抵抗,幾乎拼盡最後氣力,才從絕望和筋疲力盡中走出來,在1915 年提出了廣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被認為是人類認識大自然的最偉大的成果。愛因斯坦的朋友、物理學家馬克斯·玻恩曾說過,廣義相對論「把哲學的深奧、物理學的直觀和數學的技藝令人驚嘆地結合在一起」。

愛因斯坦也是量子物理學的奠基者。他因提出光子假設,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被授予1921 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我們今天仍然在許多方面受惠於愛因斯坦,最明顯的例子是全球定位系統(GPS)。如果不考慮狹義和廣義相對論的三種效應,GPS 就完全無法使用。

愛因斯坦 視覺中國 資料圖

在《愛因斯坦:我的世界觀》一書中,我們可以跟愛因斯坦一起,回看20世紀初世界科學大爆發,他本人對相對論的解讀,他獨行者一般的奮鬥,以及愛因斯坦對20世紀上半葉科學界湧現的其他科學家的重要理論進行了天才的解讀,如洛倫茲、居裡夫人、普朗克、赫茲……以及他對前人——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頓等人的有趣評價。

但方在慶提醒道,如果只把愛因斯坦看成是天才和偉大的科學家,那最多只看到了愛因斯坦的一個側面。「他還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人道主義者。他利用自己在科學界以外的非凡影響力,致力於國際的諒解與和平。他知道如何善用自己的名聲,支持對人類有益的事業。像歷史上的任何科學理論一樣,愛因斯坦的理論終有一天會被更完善的理論所取代。但是,他對社會公正的終極關懷、他對人類創造性的關注、他對自由的渴望、他的人道主義將長存於世。」

愛因斯坦視自己為和平主義者、社會主義者和猶太復國主義者,但這幾個概念帶有鮮明的愛因斯坦特徵。方在慶舉例,在那篇廣受傳誦的《我的世界觀》(Mein Weltbild,Querido Verlag, Amsterdam,1931,1953)中,愛因斯坦這樣寫道:我是一個真正的「獨行者」,從未全心全意地屬於過我的國家、我的家鄉、我的朋友,乃至我最親近的家人。面對這些關係,我從未消除那種疏離感,以及對孤獨的需求—這種感覺隨著歲月的流逝與日俱增。一方面,它能讓人清楚地意識到,這將使自己與他人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受到限制,但我毫無遺憾。這樣的人無疑要失去一些天真無邪和無憂無慮。但另一方面,這樣的人才能在很大程度上獨立於他人的意見、習慣和判斷,避免讓自己內心的平衡置於這樣一些不穩固的基礎之上。

早在「一戰」之初,愛因斯坦就公開宣揚和平理想。「一戰」結束後,他支持全面裁軍和建立統一的歐洲。「 二戰」結束後,他極力倡導「 世界政府」的理想,主張和平利用,而且只能和平利用原子能。在他的晚年,「 世界政府」仍然是他一次次以各種形式談論的話題。他的建議有的也許不切實際,有的也許不太成熟,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它們都來自一個清晰的頭腦和強烈的道德信念。

愛因斯坦雖然出身猶太家庭,但不信仰猶太教。他對猶太人命運的積極關注是從1914 年到柏林後才開始的。當時的柏林,有大量來自東歐的貧窮的猶太人。他發現,那些早就定居在柏林的猶太人,對於自己的同胞明顯表現出冷漠的態度。儘管他鄙視猶太族群中喪失個性的同化現象,但是由於總體上猶太民族處於受壓迫狀態,他同社會上一切形式的反猶主義做鬥爭。他同意為猶太復國主義奔波,最初是為在耶路撒冷建立大學籌款;他看到大量猶太青年因各種原因受到限制,無法接受大學教育,讓他非常痛心。他並不是希望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以實體存在的以色列國。在他看來,一個能與阿拉伯人和平共處的猶太人定居點是最理想的,如果在這個定居點中,猶太青年能有機會接受教育,那麼就有可能實現文化的猶太復國主義,進而達成猶太人對社會公義的理想。他甚至主張,所有在巴勒斯坦的猶太兒童都應當學習阿拉伯語。

他還說:「如果我們不能夠找到一個與阿拉伯人和平共處並且真誠合作的方法,那說明我們從過去2000 年的苦難中什麼都沒有學會,命運對我們的懲罰是公平的。」

猶太裔德國科學家的身份給愛因斯坦的一生帶來了巨大的戲劇性,逃離德國移民美國之後,他又指責這個收留他的國度裡嚴重的種族隔離政策,抨擊麥卡錫主義對左翼知識分子的政治迫害,揭露核戰爭圖謀,反對軍方與企業的合謀。方在慶說:「這些話題在當時都是異常沉重的,愛因斯坦也知道相應的後果,但他義無反顧。為此FBI(美國聯邦調查局)曾把他視為眼中釘,欲除之而後快。他後來籤署了那封要求羅斯福總統研製核武器的信,使美國成為在『二戰』中唯一成功研製出原子彈的國家。而最終他是通過廣播得知了『曼哈頓計劃』這件事。在去世前一年,愛因斯坦說『我一生中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那就是籤署了那封要求羅斯福總統研製核武器的信。』」

「閱讀愛因斯坦的著作,是了解愛因斯坦的最佳途徑。希望這本書能讓讀者們了解更立體的愛因斯坦,他對科學和愛情都有著超乎尋常的執著。但是為人又很有個性,既聰敏,又充滿幽默感。這和我們以往從教科書中看到的人物點評或者豐功偉績比起來,更真實也更有親切感。」方在慶說。

相關焦點

  • 轉載·愛因斯坦《我的世界觀》書評,附楊振寧序:機遇與眼光
    這些文章碎片構成了愛因斯坦的「馬賽克畫像」。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個畫像是完整的。《我的世界觀》是通過其發表在雜誌、報紙文章及信件、隨感而發的日記匯集而成的雜文集。本書以影響較大的1953年德文版《我的世界觀》為底本,收錄了《觀念與見解》《愛因斯坦晚年文集》和散落在別處的相關文章,編譯出一個獨有的《我的世界觀》中文版。其中有20多篇珍貴文章此前從未翻譯成中文出版過。
  • 在以色列遇見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1916年發表 《廣義相對論》,再次挑戰牛頓的物理世界觀,提出了「引力不是一種力,而且宇宙並沒有一個固定架構」的論點,在愛因斯坦的宇宙中,引力是時空平面彎曲的產物,其中的空間和時間結合為一體,稱為「時空」。自1925年4月1日創校以來,希伯來大學就一直保留廣義相對論的原稿,這是該校愛因斯坦檔案館最珍貴的資產之一。
  • 世界觀:走進一個無窮無盡的知識寶庫
    讀這本《世界觀》的時候,就再一次產生了這種奇異的感覺,原本對於科學科普知識的了解和學習,其實我多少心裡是有些抗拒的,因為科學知識相比起其他類目來說,感興趣的自然其樂無窮,可是門外漢們又總會顯得枯燥,而且十分難懂,想要把一個內容,哪怕是一個小知識點理解的透徹,都需要下一番大工夫的。
  • 科學網—愛因斯坦:另一隻眼睛看世界
    公眾對待愛因斯坦的態度就像對數學一竅不通的人看數學專著一樣永遠一頭霧水。可能也正是因為如此,愛因斯坦在公眾眼中是偉大的——他作出了革命性的發現,而這些發現無法被翻譯成通用語言。我們對這樣一個人懷有敬畏之心,他的思想高遠超出了我們的認知範圍,他的成就只能由少數能夠遵循他的推理並對他的結論提出質疑的人來衡量。但是愛因斯坦也並非是一個躲在尖塔裡與世隔絕的人。
  • 愛因斯坦與上海的緣分
    3月16日,《我的世界觀》譯者、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方在慶來到愛因斯坦在上海住過的浦江飯店(現中國證券博物館),實地講解愛因斯坦與上海的故事。該活動由建投書局、中信出版集團、中國證券博物館共同主辦,也是建投書局「從書店出發·閱讀城市計劃」的一部分。位於上海蘇州河口外白渡橋旁的浦江飯店是上海最早使用煤氣,第一批使用電燈、自來水的西式旅館。
  • 《第五人格》先知獨行者怎麼樣 先知獨行者新展示界面分享
    導 讀 第五人格手遊中很多小夥伴不知道先知獨行者新展示界面,也不知道先知獨行者怎麼玩,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了解一下第五人格先知獨行者攻略
  • 愛因斯坦:我們如何神話?
    即使對愛因斯坦本人來說這也是個未解之謎。他承認,他曾經捫心自問,為何人人都喜愛他,但卻無人理解他的理論。毋庸置疑,在愛因斯坦事業的巔峰時刻,周圍的人們都震驚於他的出現,卻沒有人能夠真正理解他。自二十世紀30年代起,愛因斯坦就成為了媒體競相追逐的超級巨星。無論他出現在哪裡,在哪裡進行演講,總是受到人們的熱烈歡迎。
  • 世界天才的自負與孤獨:愛因斯坦晚年犯的錯
    讀完這本書,我們對愛因斯坦的智力發展史、他所處的社會環境、他的政治態度、他與同時代科學家的關係、他對量子力學的態度以及他的婚戀觀等都有了非常直觀的了解。簡而言之,一切讓愛因斯坦之所以成為愛因斯坦的元素都躍然紙上,缺一不可。我們有足夠的理由把這本書看成一部別開生面的愛因斯坦傳記,與「愛因斯坦也犯錯」這一主題交相輝映的是愛因斯坦的科學觀、世界觀和人生觀。
  • 餘晨:愛因斯坦才是《星際穿越》的真正「導演」
    影片的陣容群星燦爛,但其背後真正的明星是黑洞和蟲洞,真正的腳本是相對論,而真正的導演是愛因斯坦。真正偉大的藝術,不是漫無邊際的想像,而是在邏輯允許的前提下去最大限度地想像一個自洽的平行宇宙,離真實最遠卻又揭示了某種真理。《星際穿越》的劇情離奇突兀,違反直覺和常識,但卻不違反邏輯。
  • 世界觀:走進一個無窮無盡的知識寶庫
    讀這本《世界觀》的時候,就再一次產生了這種奇異的感覺,原本對於科學科普知識的了解和學習,其實我多少心裡是有些抗拒的,因為科學知識相比起其他類目來說,感興趣的自然其樂無窮,可是門外漢們又總會顯得枯燥,而且十分難懂,想要把一個內容,哪怕是一個小知識點理解的透徹,都需要下一番大工夫的。
  • 這是愛因斯坦的10大經典語錄,揭示了一個天才的真正思想
    下面時候外媒總結的關於愛因斯坦的10大經典語錄:1.愛因斯坦關於相對論的解釋當一個男人坐在一個漂亮的女孩身邊1個小時,他會感覺流逝的時間似乎只有1分鐘;但是,讓他坐在熱爐子上待一分鐘,那麼,他會感覺時間過的很慢;這就是相對論。
  • 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手稿原件
    他再次挑戰牛頓的物理世界觀,提出「引力不是一種力,而且宇宙並沒有一個固定架構」的論點。在愛因斯坦的宇宙中,引力是時空平面彎曲的產物,其中的空間和時間結合為一體,稱為「時空」。此次展出的手稿原件可總結愛因斯坦通往廣義相對論的知識冒險旅程,它於1916年5月發表在當代重要的物理學期刊《物理學紀事》中,標題是《廣義相對論基礎》。
  • 愛因斯坦晚年真的說過,「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這句話嗎?
    可惜的是,一個多世紀前量子力學的橫空出世,證明了亞原子世界的「真隨機」和「不確定性」,那個獨屬於物理學家的春秋大夢,就此終結了 一切又都歸於混沌。 但愛因斯坦不願醒來,作為一個20多歲推出狹義相對論,30多歲推出廣義相對論的天才物理學家,他無法接受量子力學帶來的,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這並不關乎物理,關乎的是愛因斯坦的世界觀
  • 下一位可以媲美愛因斯坦和牛頓的科學家,需要有什麼成就?
    同時愛因斯坦的研究還為核能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如果在未來人類可以真正的掌控可控核聚變,會使人類文明快速發展,可以說愛因斯坦的研究和理論也改變了這個世界,並且愛因斯坦也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這些成就都足以讓愛因斯坦成為世紀偉人,就像是楊振寧說的一樣,20世紀的三大成果,愛因斯坦一人有兩個半。
  • 獨行者 方能守心
    當你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看著路上的黃線、白線、實線、虛線和紅線,你可能會感到無奈且無所適從,你會覺得無論哪一個方向,通向的都是一個神秘莫測的未來,你選擇的方向不同,結果一定不同。    人的茫然,緣由對內心的忽視,從而找不到真正的自己。只有當你經歷了一次次的頭破血流,歷經各種各樣的困難險阻,你才能懂得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麼?什麼樣的道路才是最適合自己的。
  • 無神還是有神的認知,由世界觀主導,你認為這個世界有神嗎?
    有神無神的觀點是人類後天社會實踐和學習中形成起來的,不同的人生和不同選擇的學習和吸收,就決定了不同的世界觀。關於對待神的看法,這個世界有三種人,一種是真正的無神論者,一種是真正的有神論者,還有一種是稀裡糊塗弄不清有神無神,主張信則有不信則無者。第三種人實際上是掩耳盜鈴,骨子裡還是有神論者。因此,這個世界只有兩種人,一種認為有神,一種認為無神。
  • 愛因斯坦指出牛頓錯誤,直言引力並不存在,只是「時空的彎曲」
    直到今天,仍然有大部分的世界觀是建立在牛頓的經典力學之上,認為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不靠譜」,這樣的觀點並不錯誤也不正確,因為現代物理學相互矛盾,不能自圓其說,在描述宇宙的過程中有很多漏洞,存在一些現象無法解釋。
  • 大山裡的獨行者
    周醫生行走在鋪滿落葉的小路上,用一個藥箱、一件白大褂對這個村莊進行著守護,對全村人的生命進行著縫縫補補。窪子店村位於遼寧省凌源市劉杖子鄉,地處遼西丘陵山區,四面環山,溝壑縱橫,我們要採訪的主人公周英苓,和其他的村民一樣,就生活在這片重巒疊嶂的大山之中,這一轉眼,就已經過去了七十年,他們是闖關東人民的後代,保持著自古流傳下來的生存方式,春種秋收,世世代代延續。
  • 第五人格:先知「獨行者」先行預告!抽菸的伊萊你可曾見過?
    作為一位耳熟能詳的求生者角色來說,先知伊萊的人氣從加入莊園的那一刻便可以稱之為「人聲鼎沸」,而如今伴隨著先知「獨行者」的一波先行預告,相信在莊園中一定又能夠掀起一波熱潮。了解遊戲的玩家或許也曾經了解關於「獨行者」的特殊意義吧,作為一款專屬於國際服演繹之星的時裝來說,「獨行者」本身其實是無法上線國服商城的,不過暖心的網易還是為大傢伙努力著想最終爭取到了寶貴的機會,所以本該是國際服獨享的「獨行者」如今也已經正式地加入到了國服演繹之星的行列之中,並儼然成為了其中較為熱門的一款時裝。
  • 為什麼連愛因斯坦都認為「一切都是安排好的」?
    一直以來都流傳著愛因斯坦的一句話: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如果仔細查閱資料,我們就會發現,愛因斯坦其實並沒有說過,這句話實際上是別人強加在愛因斯坦的身上。不過,客觀地說,愛因斯坦所秉持的世界觀是和這句話不謀而合的,愛因斯坦曾經寫給波爾一封信,在這封信中,愛因斯坦那寫道:你信仰投骰子的上帝,而我信仰的是完備的定律和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