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終點的旅程,看見絕美風景——火車公路電影《穿越大吉嶺》

2020-10-03 莫莫影劇社

一直在路上,所以想寫公路電影。行路長了,對路程的長短失去了關心,只想看到絕美的風景。這一路熱鬧是可以分享的,風景卻是不行。這可能就是人喜歡公路電影的原因。無法壓抑的逃離的天性,自由的,沒有終點的一場奔赴,究其本質,是無法迴避的孤獨。


我抱怨連日的陰雨天遮住雪山,卻神往寫作此刻眼前的虹~

之前一直想寫寫大衛·林奇的《我心狂野》,因為它雖然怪誕,卻是非常典型的公路電影。自由,想要逃避的現實,搖滾樂,一切都是無法馴良的象徵。可惜大衛的表達過於夢幻,讓電影太離經叛道,使我失去了解讀它的興趣。如果你問我電影如何,只能說那是披著公路片外衣的愛情電影,充斥了暗諷和隱喻。


電影《我心狂野》劇照

而我今天要講的《穿越大吉嶺》也不能說是一部純正的公路電影。首先,這部電影是圍繞著鐵路展開的,這是有違公路電影初衷的。這不僅僅是交通工具不同的問題,公路電影是對絕對自由的追求,講的是隨遇而安的境遇。而火車是制度化的交通工具,每一站不但固定,且連時間都分毫不差,這就削減了一部分公路電影的自由的特性。


電影《穿越大吉嶺》海報

而《大吉嶺》的導演將故事發生的地點選擇在異鄉,也是對於未知的一種嚮往。且這個異鄉選擇在充滿了神秘色彩和文化衝突的印度。

導演對於大吉嶺的選擇,首先是大吉嶺喜馬拉雅鐵路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世界遺產,是一條風光與歷史都足夠迷人的旅遊線路。其次大吉嶺是和中國祁門紅茶、錫蘭烏瓦紅茶並稱的世界三大高香紅茶的產地,而茶味的先苦回甘,正是生活的縮影。還不得不說一下,「大吉嶺」這個名稱是由兩個藏語詞doie(霹靂)和ling(地方)合併而成,意譯為「金剛之洲」,金剛怒目,卻心懷慈悲,正是主人公三兄弟從一開始互不信任,甚至排斥敵視,爭吵,到後來因為一次奮不顧身的救人,發現對彼此的愛。說是拯救別人,其實也是拯救了自己。


故事從一名中年紳士追趕火車開始,就在火車當著他的面緩緩離去的時候,從他身後竄出一個年輕人,看他一眼,跳上了火車。這位就是這部影片三兄弟中的老二彼得。


這次旅行是大哥弗朗西斯籌備的,大哥因為遭遇了車禍,幾乎丟掉性命,生死徘徊間對平日和自己並不和睦的兄弟彼得和傑克產生依賴和想念。弗朗西斯,彼得,傑克三兄弟上一次的相聚好像還是因為父親的忽然離世。

冷漠的母親連父親的葬禮都沒有參加,讓本就關係疏離的兄弟三人更加無視親情的意義。這次大哥借著找母親問問為什麼不參加父親葬禮的藉口,召集彼得和傑克一起去喜馬拉雅山腳下的修道院。


大哥弗朗西斯的頭部基本全程包紮,看上去有點滑稽的他生活境遇應該是最好的。他實際上是個話癆,控制欲極強,不但旅行全程按自己的想法安排,連兄弟們吃什麼,怎麼分床,都一手包辦。他想緩和並拉近兄弟之間關係,但行事魯莽且獨裁的做法,只能將他的兄弟越推越遠。


老二彼得是個心軟的紳士,因為聽話克制,在三人中是最受父親喜愛的。父親離世前,他趕到了現場,抱著父親滿是血汙的頭顱,卻沒有聽清父親最後的遺言。這成為彼得心裡無法撫平的痛楚。後來,又是因為他的執著,導致他們兄弟三人連父親的葬禮都沒能趕上。這也就是之後,他拼死去救印度小男孩的原因,他總是試圖挽回什麼,拼盡全力,卻發現自己無能為力。冰冷的現實,讓他的心裡產生了變化。他準備與妻子愛麗絲離婚,而妻子卻在此時懷了孕。他不覺得自己可以成為一個合格的父親,懦弱的他只想逃避。


小弟傑克一直在創作小說,卻總是寫著寫著就映射起現實的生活。他對前女友念念不忘,一直靠偷聽前女友的電話以慰相思之苦。看上去痴情的他,卻在火車上偶遇漂亮的印度列車服務員,並與其發展出一段短暫的情慾。他並不愛她,只是利用她,希望能忘掉早已不在乎他的前女友。


就是這樣心思各異的三人,踏上這趟刷著藍色油彩的老式火車。當發現母親寫信表明,根本不歡迎兄弟三人的到來後,傑克和彼得決定逃走,擺脫自說自話的大哥。

而列車員的男友車長早想把他們趕下火車。三人買蛇,互毆,將車廂鬧的雞犬不寧,終於被趕下了火車。就在三人拖著11件LV行李包,狼狽奔波的途中,恰巧遭遇了幾個印度小弟兄撈魚掉進了河裡。三個人不假思索的丟開行李,下水救人。


結果只救上來兩個孩子,彼得自己頭撞的鮮血直流,卻因為沒能救起最後一個孩子,感到深深的無力。


冥冥中,他們不知道被誰推著,參加了這樣一場父親送別孩子的印度葬禮。現實中的葬禮,喚醒了當時父親的葬禮給三兄弟留下巨大傷痕。母親將全部的愛都分給了遠在異國他鄉的修道院的孩子,對照現實中的丈夫兒子的冷漠,令人更加寒心。


影片通過對印度這個民族對於生死的不同態度,讓人換個視角重新審視生死,父子之情。恆河的水載著生也載著死亡,即使生命是輪迴,分別的疼痛一分也不會減輕。但是痛苦就如同在艱難的穿越山嶺,再高的山嶺,也終有過去的一天。


而最後三人在修道院找到母親,質疑她對待父親死亡的冷漠。母親對於他們的不解並沒有給出真正的答案,而是讓兄弟三人感受彼此的愛。原來需要和愛不是溝通的結果,它們一直都在,只是沒人靜下心來發現。


第二天母親的不告而別前,做好了兒子們的早餐。愛不需要長久的陪伴,只要心中有愛,內心的平靜源於知道在這世界的某個角落永遠有人在愛著你。


影片的最後,兄弟三人冰釋前嫌,追趕大吉嶺的列車,扔下一直無法拋棄的行李,放下的又何止是行囊,拋下的那是傷痛和執念,一身輕鬆的穿越山丘。


疼痛再漫長也終會過去,不知不覺中,早已飛過了關山。


方寸間感悟生命,痴嗔裡皆是美好

更多精彩影評,請關注

歡迎評論區交流哦~

相關焦點

  • 穿越大吉嶺:旅行的意義,簡單的生死體悟!
    美國導演韋斯·安德森在2007年的電影《穿越大吉嶺》中也描繪了旅途中的這份意外之趣。懷特曼三兄弟一年無聯絡。大哥弗蘭西斯嚴重車禍,出院後決定將兄弟三人召集到印度,坐大吉嶺號列車穿越城鎮。 弗蘭西斯對這個重要行程的安排可謂精心備至。他專門僱傭了一個私人助理,每天清早將需要參觀的景點廟宇列印成文,塑封壓模從門縫裡悄悄塞進三兄弟的頭等包廂。
  • 《穿越大吉嶺》,你需要一場明豔的精神之旅
    沒有什麼心結是一場旅行不能解決的。旅行的意義,對於很多人來說,並不是旅途本身,而是一場自我覺醒與自我修復與回歸的精神之旅。旅行,是最考驗關係的一種方式,同時又是修補關係的一種方法。《穿越大吉嶺》中的三兄弟大概也是此種信條的信奉者。熟悉導演韋斯·安德森的人都知道,看他的電影從來都是一次眼球的盛宴。
  • 印度喜劇電影《穿越大吉嶺》演繹親情感動威尼斯
    新華網羅馬9月4日電 印度喜劇片《穿越大吉嶺》3日在威尼斯電影節上舉行了首映式,這部入圍本屆電影節競賽單元的影片不僅雲集了多個明星,而且劇情詼諧幽默,感染力強,受到媒體廣泛關注。
  • 《穿越大吉嶺》:人為什麼要旅行?這部電影是我所見過的最好答案
    有一部電影給出的答案最為能夠讓人接受,這部電影就是《穿越大吉嶺》。我所認為的旅行其實沒有過多的目的性,當你來到一處陌生的地方時,不要沉迷於前往人多的地方,為了到達一個景點而去擠交通工具、去隨波逐流地和眾多行人摩肩接踵。我所認為的旅行更多的來自於心靈方面,哪怕遠方的一條街道、一個陌生的人、發生的一件小事都能夠給你的心靈灌輸源源不斷的感想和震撼。
  • [視頻]《穿越大吉嶺》——重拾兄弟情誼
    在3號舉行首映的多部電影中,競賽單元影片《穿越大吉嶺》受到了媒體的廣泛關注。這不僅因為該片有多位大明星加盟;同時也因為在眾多政治題材或關注社會熱點問題的嚴肅影片中,這部講述三兄弟在印度旅行故事的喜劇影片,反而能讓觀眾和評委會心一笑。
  • 榧子看片6:《穿越大吉嶺》充滿暖意,喜劇萬歲
    榧子有感:看過之後充滿暖意看點:電影語言的新意思,正片結尾呼應觀眾一頓爆笑  北野武帶來威尼斯展映的電影名叫《導演萬歲》,其實如此說法相當不該,拍爛片的導演那麼多,都萬歲了還了得。當地時間9月2日晚 ,本屆電影節競賽電影中第一部喜劇電影——來自韋斯-安德森的《穿越大吉嶺》——亮相啦。  韋斯-安德森年紀輕輕,卻已經有多部作品被奉為經典,如《特倫保姆一家》和《水棲生活》(又名海海人生)。歐文 -威爾遜是他的長期合作夥伴,有時是共同編劇,從《水棲生活》開始,只單純擔任主演。
  • 《穿越大吉嶺》:關於一部影片所能呈現的一切美好
    《穿越大吉嶺》講述的是弗朗西斯、皮特和傑克三兄弟在印度進行的一場靈魂之旅,同時又是尋母之旅的故事。自從父親葬禮之後,三兄弟一年未見,老大弗朗西斯因為車禍毀容了,老二皮特即將成為爸爸,老三因為愛情心碎。父親的意外死亡使得兄弟三人在印度重聚,也許是出於一種暫時的逃避糟糕生活的心理,即使不熱衷於旅遊,也不太情願的三兄弟,還是聽從了老大的建議出發了。
  • 品嘗神秘而迷人的大吉嶺
    100多年前,大文豪馬克·吐溫乘坐小火車來到大吉嶺時,不禁發出了這樣的感嘆,他向朋友描述說「這是人生中最快樂的一天」。100年後,這列被命名為「馬克吐溫」號的小火車已經成了聯合國物質文化遺產,也成了人們心中的無憂天堂。
  • 喜馬拉雅南麓的大吉嶺:關於紅茶、寶格麗男香和馬克吐溫小火車
    大吉嶺的名字來自藏語,原意是「金剛之地」,因兩千多米的海拔,成為喜馬拉雅南麓的一處避暑勝地。從英帝國時期,到現在的獨立印度,這裡都是風光優美的度假區。大吉嶺的名字自帶一種美感,所以韋斯·安德森在電影《穿越大吉嶺》中用了它的名字,這裡還是世界三大紅茶的產區之一,寶格麗香水的靈感也來自於此。
  • 車輪上的旅程最美的8條火車觀光路線
    火車、飛機、汽車這三種交通工具當中,就舒適程度而言,火車是當之無愧的老大。你可以靜靜地靠著椅背,看窗外的風景來來去去,看天上雲捲雲舒。世界各地有不少火車觀光路線,時間從數小時到一周以上不等。   美國·科羅拉多   這趟火車以每小時18英裡的速度,穿越科羅拉多西南部的崇山峻岭。坐著這輛產於1882年的蒸汽火車(火車頭產於20世紀20年代),聞著燃燒的煤炭味道,攀登上3000英尺的高峰,你會有種穿越回了130年之前的感覺。這輛火車是電影《虎豹小霸王》(1969年)中的主要場景,保羅·紐曼和羅伯特·雷德福均參演了這部電影。
  • 盤點24條風景奇絕的火車旅行線路
    2 上山入海穿越二次元的火車 - 斯裡蘭卡  4 造型迷你的大吉嶺喜馬拉雅小火車 - 印度  大吉嶺不僅有紅茶還有一條同樣聞名於世界的喜馬拉雅鐵路線,鐵路上是曾受到馬克 吐溫讚譽的「玩具小火車」,它的外形酷似動畫片《託馬斯的小火車》中的卡通火車形象,俏皮而可愛。
  • 《穿越大吉嶺》:韋斯-安德森的冷幽默和天真
    大吉嶺橫亙中國西藏、尼泊爾、印度、不丹和孟加拉,曾是駐藏官員、傳教士和探險家從喜馬拉雅南麓進入西藏的前哨站,也曾是士兵療養和英國貴族避暑的勝地。當地最著名的80 公裡長的貴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窄軌鐵路—大吉嶺喜馬拉雅鐵路。
  • 10部旅行電影帶你「精神度假」
    電影再現了原著中肯亞原野壯麗的異國風光,亦折射了歐洲貴族對回歸原始自然的嚮往,每一幀都是一幅絕美的風景。《摩託車日記》,(2004)沒有什麼比公路電影更容易激發人們「在路上」的心氣。每一部公路電影本身就是一部驚心動魄的行者日記,上映於2004年的《摩託車日記》亦是摩託公路電影的代表作。
  • 穿越大吉嶺:三個一年多未講話的兄弟,到印度進行了一次心靈之旅
    《穿越大吉嶺》是由韋斯·安德森執導,歐文·威爾森、亞德裡安·布洛迪、詹森·舒瓦茲曼主演的冒險喜劇電影。該片講述了三兄弟長時間以來都沒有跟對方說過一句話,為了釋放自我以及找回遺失的骨肉親情,開始了一場橫穿印度的火車旅行。影片於2007年10月26日在美國上映。
  • 賞雲海、過奇山、觀兩季……你不知道的重慶絕美公路
    在公路電影裡比起遙遠的終點沿途的風景和不斷發生的故事才是這趟旅途的意義所在生命是一場漫長的旅行可別過於執著於抵達目的地而忽視了路上饋贈於你的驚喜沿著重慶的這些絕美公路開啟屬於你的奇幻之旅吧!這裡也是電影《失孤》的拍攝地路過的是風景在風景裡經歷的正是一個個人生故事。
  • 沿線風景絕美,終點是東方小馬代
    沿線風景絕美,終點是東方小馬代!這幾天有一條新的鐵路通過了試運行,它就是自13年11月初開工,歷時7年,現已完成揭牌儀式,於日前通過試運行的福平線。這條鐵路沿閩江向海,橫跨閩江,越過高山,沿途的風景浪漫到了極點,溫柔的海風伴隨大海獨特的味道,鋼鐵的巨龍穿梭其間將我們帶往平潭,曾經需要翻山越嶺才能抵達的地方,如今彈指間即可到達,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我國最美的海島高鐵,終點是東方小馬代。
  • 沿線風景絕美,終點是東方小馬代!
    沿線風景絕美,終點是東方小馬代!這幾天有一條新的鐵路通過了試運行,它就是自13年11月初開工,歷時7年,現已完成揭牌儀式,於日前通過試運行的福平線。這條鐵路沿閩江向海,橫跨閩江,越過高山,沿途的風景浪漫到了極點,溫柔的海風伴隨大海獨特的味道,鋼鐵的巨龍穿梭其間將我們帶往平潭,曾經需要翻山越嶺才能抵達的地方,如今彈指間即可到達,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我國最美的海島高鐵,終點是東方小馬代。
  • 巴黎、紐約、東京:跟隨9部電影踏上神遊旅程
    全球旅行限制給大家的夏日度假計劃蒙上了疑雲迷霧,於是我們特地挑選出了9部電影,讓它們帶你穿越到紐約燥熱的街頭、紐西蘭坎坷崎嶇的北島、印度拉賈斯坦邦的大平原和西班牙東部的白堊洞穴——你只要坐在沙發上就能享受到這一切
  • 風景美到哭的15部豆瓣高分旅行電影,看完想立馬出發
    直到他踏上了奇幻的人生旅程,坐醉漢開的直升機,跳入冰海,和鯊魚搏鬥,衝向即將爆發的火山,爬喜馬拉雅山,在各種挑戰極限的冒險經歷裡尋找到了自我。兩個人在荒野沙漠中驅車狂奔,穿越美國猶他州,在壯麗的風景背後,是她們女性意識的覺醒,以及對本我的追求。
  • 為什麼旅行不坐飛機坐綠皮火車?看完這5條絕美火車線路你就懂了
    試想,你在一條漫長的鐵路上旅行,車窗外,一路都是獨特的建築,靚麗的風景,那可是高空飛行時不能享受到的視覺盛宴。 不過,坐高鐵看風景,都是模模糊糊的浮光掠影,真心想看風景,不如坐上綠皮小火車,悠悠哉哉地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