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根留住永續發展 崑山打造臺商「精神家園」

2020-12-21 華夏經緯網

把根留住永續發展 崑山打造臺商「精神家園」

2013-02-20 08:24:23

華夏經緯網

    蛇年春節,崑山市委市政府領導通過網絡給包括臺商在內的新崑山人發去拜年簡訊,不少臺商也從小年夜起就給市領導發來拜年簡訊。市委書記管愛國打開手機,便見「感謝過去一年的關心支持」、「今年還會繼續加大投資,祝願崑山未來更美好!」話語樸實無華,字字真情流露。

    走在崑山街頭,彰化肉圓、宜蘭蝦、兩岸咖啡、臺灣鹽酥雞……一眾臺灣特色小吃店,鱗次櫛比。這僅是一個縮影。媽祖廟、臺灣宗仁卿醫院、華東臺商子女學校……「臺灣元素」,在這座城市隨處可見。

    從1990年我省第一家臺資企業入駐崑山,到今天4240家臺企在此生根落戶,臺商對崑山逾500億美元的投資總額,佔江蘇的1/4、大陸的1/9,成為大陸臺資企業最密集、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最熱點地區之一。

    「崑山現在提出打造臺商『精神家園』,是多年臺資經濟發展基礎上的水到渠成之舉。」管愛國說,隨著廣大臺商深耕崑山、紮根發展漸成趨勢,臺商不僅需要更加宜業的經營環境、更加宜居的生活環境、更加包容的社會氛圍,而且希望在內心深處、在精神層面得到高度認同。

    10萬名臺胞,雲集崑山。而「打造大陸臺商『精神家園』」自去年8月一經啟動,即贏得廣大臺商的積極參與廣泛認可。

    「這讓我們有一種強烈的歸屬感,更加願意把家人、事業帶到崑山,在這裡永續發展。」崑山臺協會輔導會長、南寶樹脂(中國)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孫德聰說,當前各地招商條件日趨同質化,崑山提出打造臺商「精神家園」,是從宜業到宜居、由經濟到精神的升華,提升投資環境的一大創新。

    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這樣評價: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形勢下,崑山建設臺商「精神家園」的理念和實踐,是富有遠見的戰略之舉。

    去年,崑山連續第四年在「大陸城市綜合實力極力推薦城市」評比中拔得頭籌。臺灣電電公會副理事長鄭富雄表示,崑山為臺商打造「精神家園」,是我們將崑山評選為第一的重要原因。

    崑山臺協會長李寬信介紹,這個春節,崑山臺商有四成留在大陸過年,真切地反映了臺商融入崑山的過程。

    崑山,不僅擁有服務臺商的幼兒園、中小學和醫院,還開闢了服務綠色通道。社區管理服務方面的探索,則讓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從「形聚」到「神聚」,從「集中」到「認同」。在周市鎮「花都藝墅」小區,社區居委會主任陳亞琴介紹,社區1000多戶居民大多是臺商,貫穿全年的花卉節、美食節、運動節、藝術節和兩岸同宗同源的各種節慶活動,讓大家有了更多交流相識的機會。最近,兩名臺商住戶成為居委會委員。臺灣海基會前董事長江丙坤參觀時感慨頗深:「社區為廣大臺商營造了家的感覺,他們真正把崑山當成了心安之處、第二故鄉。」

    分管崑山市對臺工作的副市長夏小良,在採訪中就講了一個小故事:一些臺商在回臺灣前曾給他發來簡訊,告訴他「我到臺灣出差了」。這個細節,說明很多臺商實際上已把崑山當作了自己的家。

    巨峰機械董事長蔡一民,笑稱自己是個「新『老崑山』人」。紮根崑山21年,老蔡現在是崑山臺胞投資企業協會監事長。他告訴記者,目前已有三四千臺商子弟在崑山本地學校就讀,這意味著幾千個臺商家庭真正在這裡扎了根。這是崑山不同於其他臺資密集區的最大特色。「從這一點上看,崑山打造大陸臺商的精神家園,與臺商鄉親的需求不謀而合。這將是崑山一張不可複製的獨特的名片。」

    從1992年2月踏進崑山這片土地,到如今滿頭銀髮,60多歲的捷安特(中國)有限公司鄭寶堂直言當初選擇崑山是正確的。「第一年我們出了15萬臺車,銷售幾千萬;去年是540萬臺車,銷售額超過50億元。」他說,很多臺商在崑山創業打拼成功,不少人退休後也留在崑山養老。

    而專門從事房地產開發的臺商寶裕房產總經理沈耀宏,進入崑山後開發了7個樓盤,而臺商住戶佔了六七成。造「家」的沈耀宏發現,越來越多的臺商「在這裡有了第二代、第三代」。

    文化的認同,擁抱最深的歸屬感。「臺灣的文化,江南的文化,在崑山已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崑山吉安電機有限公司總經理楊茗安女士,這兩天正張羅著臺灣媽媽們去學崑曲。她還積極把臺灣的義工文化推介到了崑山:「我現在是『去高雄,回崑山』,崑山已經成了我的家。」 (高 坡 樊萬朝 潘朝暉 陸 峰)  
 
來源: 新華報業網    轉自:新華網
  



相關焦點

  • 「小臺北」名副其實 崑山:打造臺商「精神家園」
    前不久,崑山市委書記管愛國在接受臺灣媒體採訪時說,崑山要打造臺商臺胞的大陸「精神家園」,緊緊圍繞廣大臺商臺胞的現實需求,以經貿為基礎,以文化為紐帶,以活動為載體,以思想為支撐,以制度為保障,讓廣大臺商臺胞在崑山「同創同樂、共建共融」。
  • 【臺灣人在大陸】崑山:建設臺商臺胞「精神家園」
    【臺灣人在大陸】崑山:建設臺商臺胞「精神家園」 原標題: 素有「小臺北」之稱的江蘇崑山就位於這裡。崑山目前擁有4800多家臺企,工作生活著10萬名臺胞。為進一步落實大陸「31條惠臺措施」,崑山提出,將崑山建設成臺商的「精神家園」。
  • 168幅書畫傳遞生活感悟 崑山臺商家屬手繪「精神家園」
    「筆墨傳情·藝術連心」臺商家屬書畫展正在江蘇崑山舉行,168幅題材豐富、風格迥異的臺商家屬書畫新作,或抒情花鳥,或寄情山水,或寫意人物,用筆墨傳遞對崑山的熱愛,用藝術表達對未來的追求。  崑山臺資企業眾多,約10萬臺商臺胞在此安居樂業,他們早把這裡當成「第二故鄉」。
  • 探訪臺商精神家園:崑山慧聚寺天后宮
    探訪臺商精神家園:崑山慧聚寺天后宮   中新網崑山9月6日電 題:探訪臺商精神家園:崑山慧聚寺天后宮  作者 吳瞳 孫瑩  「我現在在崑山定下來了,這就是我想要的感覺。
  • 崑山發出針對臺胞臺商精準服務促融合倡議
    、更貼心的服務保障,不斷擦亮「崑山服務」金字招牌。  倡議指出,崑山成就了臺商的事業興旺,臺商造就了崑山的城市輝煌。走進新時代,崑山勇當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試點走在前列的熱血尖兵,在昆臺胞是重要成員,廣大臺商是重要力量。
  • 「筆墨傳情,藝術連心」臺商家屬書畫展在崑山舉辦
    近日,「筆墨傳情,藝術連心」臺商家屬書畫展在江蘇崑山藝術宮開幕。168幅臺商家屬書畫新作題材豐富,用筆墨傳遞對崑山的熱愛,用藝術表達對未來的追求,在同宗同祖的書畫文化裡,手繪出一幅臺商大陸「精神家園」的美麗畫卷。
  • 兩岸情 一家親 海峽兩岸(崑山)中秋燈會周莊點亮
    時間再往前到3月1日,神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崑山總部大樓開工建設,這標誌著落戶崑山17年之久的神達集團進一步紮根發展。  富士康、緯創、神達都是較早一批落戶崑山的大型臺企,如今這些具有「標本」意義的龍頭「老樹發新枝」,彰顯了臺企紮根崑山、永續經營的信心和決心。
  • 臺商在江蘇崑山打造「生態農莊」
    臺商在江蘇崑山打造「生態農莊」 來源:新華網 2010年02月08日08:15   新華網南京2月8日電(記者石永紅)初次到訪江蘇省崑山市的客人,經常會被帶到由臺商王九全開辦的
  • 從崑山媽祖廟談兩岸大未來
    假以時日兩岸交流更開闊、兩岸社會關係更綿密,兩岸和平發展紅利能真正惠及廣大民眾,臺灣民眾深刻感受到兩岸一家親,認同大陸崛起不是威脅,「恐中」、「反中」的情緒何來溫床滋生?     崑山30年來的發展其實是兩岸關係的縮影,對兩岸關係的未來具有啟發性。崑山是臺商投資最密集的地方,已成為兩岸「共同家園」的縮影。
  • 小臺北鳴聲在外 臺商:愛上崑山理由不止一個
    雖然崑山的基礎較差,但當地政府的熱情,崑山人的真誠留住了他。在稻田上蓋起工廠,楊登輝在崑山開始了新的事業:「在崑山,我仿佛又回到年輕時在臺灣拼命工作的年代。這裡的冬天比臺灣冷,蓋兩床被子、穿著襪子睡覺。剛開始做紡織業,10年前切入IT行業,現在我已有六七家公司。」  「你問我為什麼選擇崑山,主要因為崑山人好,不排外,你有困難,他會幫你。
  • 廈重大片區走進"小臺北" 與眾多臺商達成意向
    廈重大片區走進"小臺北" 與眾多臺商達成意向 2009-03-17 09:32     來源:廈門日報     編輯:張方翼  廈門市重大開發片區推介會第二站來到崑山,與眾多臺商達成合作意向    在溫州首戰告捷後,由近80位人員組成的廈門推介團馬不停蹄地趕往第二站崑山
  • 崑山臺商精心打造大陸首條臺灣懷舊風情街
    集集車站、淡水阿婆鐵蛋、小花園女鞋公司……由崑山臺商臺胞精心打造的大陸首條臺灣懷舊風情街借勢「中國第一水鄉」周莊,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尋找老臺灣風情。  通過散發懷舊氣息的火車站檢票口,一條閩南式老街躍然眼前。
  • 江蘇:崑山經貿文化交流考察團抵臺
    9月5日上午,由崑山市委書記管愛國率領的崑山經貿文化交流考察團抵達臺灣,開始「融合之旅」系列交流活動。  中午,管愛國一行前往臺北西華飯店,拜會了海峽兩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江丙坤,賓主雙方就昆臺交流合作、昆臺融合發展和臺企轉型升級等話題深入交換了意見。  管愛國感謝江丙坤一直以來對昆臺交流合作給予的指導和支持。
  • 新崑山之路③|10萬臺商為什麼願意與這座城市共同成長
    在崑山臺商近30年的「耕耘」歷程中,面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複雜與壓力,他們其中一部分有過動搖彷徨,也有一部分或布局海外或西進北上,但更多的是留在崑山,選擇與這座城市共同成長。「崑山臺商曆經近30年發展,面臨崑山成本優勢逐漸消失的現狀,是重新尋找成本窪地,還是植根崑山就地轉型?這成為幾乎所有臺商要做出的抉擇——絕大多數臺商,選擇了後者。」
  • 紀念兩岸民間交流30周年 海峽兩岸中秋燈會下月崑山舉行
    大公網訊 (記者賀鵬飛崑山報導)為期一個月的2017海峽兩岸(崑山)中秋燈會,將於9月20日在有「江南第一水鄉」之譽的崑山周莊古鎮和慧聚寺廣場同時啟動
  • 2019海峽兩岸(崑山)中秋燈會亮燈!
    (崑山)中秋燈會,是崑山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提出的「兩岸同胞交流合作不能停、不能斷、不能少」重要論述精神的實際行動,各級、各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落實工作責任,紮實推進各項籌備工作,促進兩岸經貿、文化、旅遊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續寫昆臺融合發展新篇章。
  • 崑山花橋牽手網易嚴選吹響「臺商走電商」號角
    中國臺灣網5月15日崑山訊 5月13日上午,「臺商走電商」崑山花橋跨境貿易小鎮正式啟動,中科創新廣場同時開園。省臺辦主任楊峰,原科技部黨組成員、科技日報社社長張景安,蘇州市委常委、崑山市委書記姚林榮,崑山市委副書記、市長杜小剛,蘇州市臺辦主任楊軍,崑山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花橋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林小明,崑山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陳麗豔,崑山市副市長金銘、金建宏出席活動。  楊峰表示,「臺商走電商」是今年國臺辦對臺工作與涉臺服務的重要工作之一。
  • 花開並蒂 燈映兩岸 2018海峽兩岸(崑山)中秋燈會今日璀璨綻放
    以「花開並蒂·燈映兩岸」為主題的2018海峽兩岸(崑山)中秋燈會於9月19日晚正式點亮。海峽兩岸同胞將在今年中秋和國慶雙節期間,共同品鑑兩岸文化精粹,共度傳統佳節,共敘兩岸深情,共同譜寫昆臺融合新篇章。  本屆燈會的彩燈設計和活動策劃充分吸收利用兩岸同根同源的文化基因、民俗傳統、創新理念與前沿科技。
  • 慧澤兩岸 福聚崑山 --崑山慧聚廣場獲批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臺灣同胞的精神家園  "最早到臺灣的先民,他們要渡過臺灣海峽,在海上很危險,他們就從福建家鄉請了媽祖安放在船頭,平安到了臺灣就把媽祖供奉起來。在臺灣到處都有媽祖廟,臺灣鄉親覺得媽祖在的地方就有安全感、就有家的感覺。我們在崑山修建媽祖廟,不只是一座廟,而是我們臺商的精神家園。"說起崑山匯聚寺媽祖廟的修建初衷,孫德聰這樣說。
  • 【聚焦】兩岸情一家親 2017海峽兩岸(崑山)中秋燈會9月點亮
    記者從8月3日舉行的2017海峽兩岸(崑山)中秋燈會第一次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本次燈會將於9月20日在周莊古鎮和慧聚寺廣場同時華麗綻放,10月20日結束,歷時30天,跨越中秋節和「十一」長假。屆時,海峽兩岸文化精華將濃縮、薈萃於流光溢彩的花燈之上,並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旅遊活動,讓兩岸同胞及海內外客商在崑山唱響「兩岸情 一家親」主題曲,共敘兩岸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