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孩子是冷是熱?衣服穿多了還是穿少了?專家這樣講

2020-12-24 舞玖風抹

很多家長給孩子穿衣服時都會反覆糾結穿多穿少的問題。穿多了寶寶容易出汗,會感到不舒服,穿少了會擔心寶寶著涼感冒。那麼,該如何判斷寶寶是冷了還是熱了?教你幾個實用的方法。

1、手腳冰涼不代表寶寶冷

由於寶寶還不能準確地將自己的身體情況表達給大人知道,所以家長可以通過摸手心和腳心來判斷寶寶是冷還是熱。手腳的毛細血管豐富,當人體感覺到涼的時候毛細血管會收縮,減少散熱,來保證我們的體溫穩定。當寶寶有發熱時,身體需要散熱來達到體溫調節的平衡,這時手腳摸起來就會比較熱。

其實,由於嬰兒末梢血液循環比較不好,所以經常會手冷腳冷的,若核心體溫正常就沒事。不過每個寶寶的體質不一樣,隨著年齡增長,寶寶手心的溫度也會逐漸「升溫」,而有些寶寶則一直處於較低的狀態,家長要多留意孩子的變化,把手放在寶寶背部或者胸口就可以感知核心溫度是否正常。

在自然環境溫度下,當寶寶的手腳摸起來較涼,就說明需要添加衣物了。而當寶寶手腳摸著是很熱的甚至微微出汗,那就要看看是不是衣服的穿多了。

2、摸脖子感受寶寶的體溫

其實寶寶冷不冷,摸摸後頸這個部位就知道了。如果摸到後頸部位涼,那寶寶肯定是冷了,如果摸到是溫的那就表示剛剛好,如果是熱的那表示穿得有點多了。

很多家長看到寶寶滿頭大汗,就急忙幫他脫下一件外套,當一陣寒風吹來,寶寶就容易著涼了。其實,寶寶汗如雨下不一定就是熱了,要根據具體情況分析。

建議家長可以把手伸進寶寶衣服裡,感受一下脖子、肚子和背部的溫度,若寶寶身體溫度摸起來很高,身上還出汗了,那就是真的熱了。此外,寶寶如果處於疾病痊癒的過程中,頭部會很容易出虛汗。還有在寶寶大哭完之後或短時間劇烈活動後也容易大量出汗,這時候幫寶寶把汗擦乾就可以,不要急於減衣服。

3、看寶寶的精神狀態

在晚上睡覺的時候,家長不能時刻去感知寶寶的體溫究竟是熱了還是涼了。但是可以通過觀察寶寶睡覺的舒適度來探之一二。

比如說寶寶睡覺總是翻來覆去的不安穩,夜裡經常醒來哭鬧,就需要排查環境溫度是否過高或過低了。

除此之外,還有以下需要注意的地方:

1、一歲以內的寶寶要比大人多穿一件(平均厚度的)衣服。要穿得寬鬆些,讓寶寶的手腳好活動。

衣服不能勒著他們。不建議給寶寶穿打底褲這一類太過緊身的衣物。其次,如果太冷,可以開空調,但溫度應控制在26℃左右,要注意通風,4至6小時通風一次,以保證室內空氣品質。

家長們在給寶寶穿衣時,除了參考環境因素外,最重要的是要結合寶寶自身的體質來判斷究竟該給寶寶穿多少。這裡有個衡量公式家長們可以參考一下:氣溫+衣服溫度=26℃。一天的氣溫是相對一定的,只要在穿的衣服上進行調整,保證溫度達到26℃就好。

2、一歲以上的寶寶可以參照大人一樣穿衣,這是因為孩子體溫調節能力基本和大人趨於一致了。

3、當孩子感冒、發燒時,要適當減少衣物。家長可以把孩子的衣物減少些,不要把孩子捂得太嚴實,多注意孩子的體溫,讓孩子多喝水,可以用溫水給孩子擦身,尤其要擦頸部兩側,和孩子的手心和腳心。

相關焦點

  • 如何判斷孩子是冷是熱?衣服穿多了還是穿少了?專家這樣講
    很多家長給孩子穿衣服時都會反覆糾結穿多穿少的問題。穿多了寶寶容易出汗,會感到不舒服,穿少了會擔心寶寶著涼感冒。那麼,該如何判斷寶寶是冷了還是熱了?教你幾個實用的方法。1、手腳冰涼不代表寶寶冷由於寶寶還不能準確地將自己的身體情況表達給大人知道,所以家長可以通過摸手心和腳心來判斷寶寶是冷還是熱。手腳的毛細血管豐富,當人體感覺到涼的時候毛細血管會收縮,減少散熱,來保證我們的體溫穩定。當寶寶有發熱時,身體需要散熱來達到體溫調節的平衡,這時手腳摸起來就會比較熱。
  • 寶寶到底是冷還是熱了?不是看穿多穿少,而是感知這3個部位
    寶寶到底是冷還是熱了?不是看穿多穿少,而是感知這3個部位!在這個春夏相交的時節,氣溫變化莫測,一會冷一會有熱,讓人捉摸不定,為了讓寶寶不被天氣影響,而出現感冒發燒或者被熱著捂著的情況,寶媽要注意及時給寶寶增減衣服。
  • 入秋後孩子容易感冒,跟衣服穿多穿少沒多大關係,這些因素最關鍵
    這幾天我走在路上,發現了一件很有意思的現象,很多孩子已經穿上好幾層衣服,裹得像個「蠶寶寶」。雖說現在天氣慢慢轉涼,但是我們成人連秋衣秋褲都沒穿,孩子穿這麼多,也太誇張了吧。其實,我能理解家長為什麼這麼做。因為家長直接把孩子容不容易感冒,和他衣服穿多穿少掛鈎。其實,入秋後孩子容易感冒,跟衣服穿多穿少沒多大關係,這些因素最關鍵。
  • 冬天再冷,也不能給孩子穿保暖內衣嗎?家長必讀
    1、為什麼說孩子穿保暖內衣會捂出各種疾病?你應該早聽過:「不是你真的冷,是你的姥姥/奶奶/媽媽覺得你冷」的段子吧!當降溫的速度趕不上大人們給孩子加衣服的速度的時候,孩子的健康反而會問題。都說帶孩子要「三分飢和寒」,切忌冬天給孩子穿得太多。(3)便秘、排便困難家長們總會說,冬天了因為孩子們出汗少,所以喝水也少了,於是很多時候家長根本就不會及時給孩子們補充水分。然而,冬季因為穿得多出汗也多,如果不保證充分的水分,很容易出現便秘、排便困難甚至肛裂等現象。
  • 冬天給孩子穿一件厚衣服暖和還是穿幾件薄衣服暖和?你可能搞錯了
    孕期如何才能更好地照顧自己的老婆,孕婦的飲食怎麼吃才是健康正確的?寶寶降臨,新進奶爸該如何去做,嬰兒吃母乳還是喝奶粉?這些問題都該如何解決,才能讓老婆孩子過的開心幸福,沒關係,這裡有最全的育兒資訊,幫你從小白奶爸變身老司機,輕鬆照料老婆跟孩子,讓家庭更加和諧溫暖!   前幾天立冬了,說明寒冷的冬天已經正式來臨,這讓很多爸爸媽媽非常擔心的。
  • 如何判斷寶寶是冷是熱?
    降溫時,寶寶這些部位最易受涼!護理小妙招·背心或肚兜降溫後,建議媽媽給寶寶穿一件背心或是肚兜,尤其睡覺時,這樣即能夠維護前胸和後背,又防止讓寶寶捂出汗後更容易著涼。·睡袋很多寶寶睡覺時喜歡踢被子,媽媽可以讓寶寶睡在睡袋裡,這樣不容易著涼。
  • 有一種冷是奶奶覺得你冷:4歲萌娃被奶奶穿7層衣服 網友笑噴
    萌娃體態臃腫,老師發現他完全伸展不開動作,中午的時候喊熱,好奇地掀開衣服數了數,發現居然穿了7層衣服。可把老師驚呆了,穿這麼多衣服孩子該多難受啊。隨著這段時間天氣越來越冷,很多家長們給孩子穿上了棉衣,但是有一部分孩子是奶奶帶著的,他們的穿著就有些誇張了,網友們在網上曝光一組奶奶給孩子穿的衣服,瞬間走紅了,大家都深刻地體會到,什麼叫做「你奶奶覺得你冷了」。
  • 有種冷叫奶奶覺得你冷,萌娃穿8層衣服上學,脫衣服像「剝洋蔥」
    看到這位萌娃的穿著,有網友表示這一定是奶奶給穿的衣服,有一種冷叫奶奶覺得你冷,還有網友表示:年輕父母一般幹不出這事,不給棉襖套睡衣就不錯了,沒有時間穿這麼多。冬天穿多衣服雖然能禦寒,保暖,但其實對健康沒有什麼好處,反而更容易導致孩子生病1)衣服太厚,患有捂熱症候群不是冷才會感冒生病,太熱也會,冬天生病的孩子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穿的太多,太熱患有捂熱症候群。
  • 冬天寶寶穿衣太煩人,穿多穿少都不行?聰明的崽媽想了一法子……
    那如何知道寶寶是否已經習得冷熱感知的技能呢,我們不妨來做個多選題來檢驗一下吧~A讓脫就嚎啕大哭的,讓穿衣服就跑的B不知道穿多了太熱的,呆呆的自己冒著蒸汽的C不知道穿少了是冷的,一個人瘋玩沉浸享受的這時告訴孩子:身上開始冒汗,額頭背部有溼溼的感覺,這就是熱,這時候就要脫一件衣服啦。⊙前面遊戲是針對2歲以上寶寶的,那2歲以下的寶寶還沒學會冷熱感知和清晰表達,作為新手媽媽新手爸爸,如何判斷孩子冷暖衣物夠不夠呢。
  • 全國大面積降溫,孩子穿得多未必穿得對,最佳穿衣公式來了
    那麼這個時候孩子的穿衣服成了家長們的最頭疼的一件事,有一種冷叫:奶奶、媽媽們總覺得你冷,總是覺得穿得少會凍感冒,恨不得從頭到腳全副武裝起來,其實孩子穿多了不但不好運動反而容易出汗,一旦出汗沒有及時換衣服就更加容易受涼。那麼這個冬天我們該如何來給孩子科學穿衣服呢?如何判斷孩子穿得對不對?
  • 穿得多≠穿得對,孩子穿衣的3大偽經驗,90%的新手寶媽不知道
    「文/茉莉媽咪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入冬以來,可以明顯地感覺到今年的冬天格外地冷,尤其是北方地區,增加過冬的裝備自然少不了。媽媽更是怕孩子凍著,給寶寶準備了加厚羽絨服、棉褲、保暖衣、毛衣...,裡三層外三層地包裹著,在大多數媽媽的觀念裡,只要寶寶穿的厚,孩子就不容易生病。可是你知道嗎?
  • 如何判斷自己適合穿什麼顏色的衣服?
    我們平時在穿衣服時,常常發現自己穿衣服後皮膚顯得十分蠟黃憔悴,可別人穿這件衣服時就不會有這種情況,所以就覺得是自己的膚色太黑或太黃,所以穿衣服臉看著也會黃,但其實這只是我們沒有正確地選擇合適我們膚色顏色的衣服,要想知道適合自己的顏色,首先要學會判斷自身的基底色調。
  • 今年冬天再冷,有類衣服寶媽不要輕易給孩子穿,小心孩子生病感冒
    擔心孩子著涼加重病情,直到孫女士帶著兒子去醫院看病,保暖內衣也都沒脫,醫生看過之後,趕緊讓孫女士把孩子衣服換下來,解釋再這麼捂著,孩子的病只會越來越嚴重。很多寶媽或許不理解,孩子穿了保暖內衣,怎麼反而容易生病呢?
  • 把孩子穿成「小企鵝」真的有用嗎?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
    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為了應對天寒地凍,家長給孩子們穿上了厚厚的衣服,堪稱「全副武裝」,把原本小小個的孩子硬生生裹成了一個個「小企鵝」。不過,眼看著冬九九已經快數到盡頭,孩子們真的需要穿這麼多衣服才保暖嗎?相信大家的童年記憶裡,都有被家長穿太多衣服的片段。
  • 10月份應該穿什麼衣服?穿多了怕熱,穿少了又冷
    10月末尾用一波降溫來迎接11月的到來,早晚溫差大,妹子的換季綜合症又犯了,穿多了怕熱,穿少了怕冷,其實吧,只要一件外套就能巧妙的解決這個問題。 而開衫搭配半身裙是各路妹子最拿手的搭配了,這兩款妹子衣櫥裡很常見的單品,碰撞在一起產生的時尚火花可一點也不比其他特別的單品來的少哦!半身裙顯得人溫柔大方,直筒的、魚尾的、百褶的...每款半身裙都能讓你的少女感展露無疑,而搭配開衫之後更平添一分豐富感,更是脫可穿,非常好穿。
  • 如何判斷寶寶睡覺是冷是熱?高級育嬰師:幾招簡單小方法告訴你
    天氣真的越來越熱了,中午都要靠雪糕解渴了。可晚上的氣溫還是偏低,王嬸跟我抱怨說,我大孫子睡覺一點也不老實,晚上都要起來給他蓋好幾次被子,晚上睡不好,白天也沒精神,不蓋吧,又擔心他冷到,真的讓我很惆悵!想起帶大寶時,剛開始我會陪著他睡,擔心他會蹬被子,但後來了解的知識多了,就開始分開睡。大寶睡在大床旁邊的嬰兒床上,這樣也方便照顧他,等月份大一些索性給他穿睡袋,這樣也就不用擔心寶寶會蹬被子了。可晚上還是要起來幾次,查看他是不是熱到了。寶寶的體溫比我們成人要高,所以晚上還不能蓋太厚,那麼怎麼知道寶寶是冷是熱呢?
  • 「迷信姥姥」火了,給孩子穿6件衣服上學:這是26度穿衣法則
    這位男孩今年4歲,由於剛剛入秋,許多孩子免疫力低下,不幸染上感冒,這也導致男孩的奶奶異常擔憂,就給男孩身上穿了8件衣服。雖然,男孩穿這麼多衣服確實保暖,但是手腳不方便啊!兒子天天跟我抱怨,穿這麼多都活動不開手腳,倒也確實,跟個粽子一樣啊。」而這背後的罪魁禍首,不光是姥姥對孫子的寵愛,還有26度穿衣法則。過去,民間有一位中醫根據自己給女兒穿衣服的經驗,總結出每種衣服都可以定義為一種溫度,孩子穿起來的衣服溫度加上外界溫度達到26度,孩子才不會冷。
  • 寶寶患上捂熱綜合症,只因奶奶給娃穿9件衣服,渾身都是熱痱子
    醫生說趕緊把孩子的衣服脫掉,就是因為給孩子穿得太多,把孩子給捂得生病了,這就是捂熱綜合症。奶奶聽到醫生的話,開始不斷地自責起來,本來以為怕孩子凍著,就給孩子多穿了幾件衣服。不曾想反而害的孩子生病了,都怪我,老了不中用了。
  • 姥姥怕孩子冷,給娃穿了6件衣服,她說:這是中醫的26度穿衣法則
    我說,老人本身新陳代謝慢,她自己覺得冷,就想著孩子也會冷,也是一片好心。小雅媽媽說:也不全是,我媽在朋友圈裡發現了一個26度穿衣法則,還自己寫了一張紙,上面寫著,穿什麼衣服代表多少度,然後我媽就一邊給我閨女找衣服,一邊念念叨叨地,一直要加到26度,說是最合理的穿衣方法。
  • 冬季給孩子穿太厚,不僅沒好處,還會有這3種危害
    而有一些寶媽生怕孩子給凍感冒了,於是乎一層又一層的往孩子身上添加衣服。而有的家庭可因為穿衣服的問題而矛盾不斷。寶媽不給孩子穿很多衣服,認為自己穿的少不冷,孩子穿的少也不會冷。而這時候孩子的奶奶就不同意,非要把孩子從腳到頭都的捂嚴實了,兩個年代在穿衣上思想的碰碰,也給家庭帶來了很多的矛盾。冬天到底該如何給孩子穿衣服似乎成了每一個寶媽都頭疼的問題。在一些老一輩人的思想裡,天冷就得給孩子穿的厚厚的,但這樣做就真的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