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欲花萬億建造1000公裡隧道,藏水入疆指日可待,卻遭該國反對

2020-12-11 科探君

hi 大家好,這裡是源科技。

眾所周知我國西北地區由於土地貧瘠水資源匱乏等問題,經濟發展長期受到制約,而隨著近年來中國基建的飛速發展,大型水利工程已不是難事兒,於是近日中國工程師將建造1000公裡的引水隧道提上了日程。

引水隧道

據悉該項工程是把青藏高原南部的雅魯藏布江水源,引到新疆的塔克拉瑪幹沙漠以及西北乾旱,貧瘠的地區。藏水入疆雖然說是有百利而無一害,但是由於青藏高原的海拔和地形都比較複雜,這一工程難度絲毫不亞於三峽水利工程施工難度。

藏水入疆

據悉該工程預計每公裡隧道將耗資10億元 那麼1000公裡就需要一萬億元,要知道三峽工程才造價2000億元,而這項工程相當於建造5個三峽工程了!預計隧道建成後每年從雅魯藏布江水源引100億到150億噸,相當於黃河一年的流水量。

引水隧道建設中

如此規模浩大的工程一經提出便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我們的鄰國印度一向對中國就無比關心,而此次由於印度的恆河位於雅魯藏布江下遊,印度人民惶恐不已生怕恆河水因此而枯竭甚至有印媒出來發聲:「堅決反對中國藏水入疆工程」!

印度強烈抗議

不過印度似乎對中國基建的實力有所低估了,據中科院專家也回應稱該工程將採取一種有利於周邊生態發展的方式,不會造成任何汙染與破壞。同時我國已經在雲南中部展開了示範性引水工程,為藏水入疆奠定了基礎。

據悉雲南這項引水工程包括建設超過600公裡長的隧道建設,60多個區段,而且隧道的寬度能夠容納2列高速列車,是全國同類建設工程的第二高!這項小試牛刀的彩排工程預計需要8年完成,總費用預計需要780億元人民幣。

雲南引水工程

建成之後 每年可以從雲南西北部向新疆乾旱地區輸送30億噸以上的水量,預計讓當地經濟增加3300億元,當然這也可以說是為了建設藏水入疆這1千公裡隧道的一個彩排和預熱吧!同時還能告誡其他周邊國家,叫他們放心好了,中國這項工程並不會影響他們的利益和生活。

引水隧道建設中

相信隨著中國的不斷發展和日益壯大,這項藏水入疆1000公裡的隧道離打通也不遠了,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那麼大家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喜歡的朋友記得點讚轉發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素材來源網絡,由源科技編輯創作。

相關焦點

  • 雅魯藏布「藏水入疆」工程世界第一,俄媒刊發最新報導
    文|鐵血君今日的俄衛星通訊社刊發消息,稱一項長達1000公裡的「藏水入疆」隧道有望幾年內動工,那裡的專家和學者正在測試,而已經有了成熟的經驗可以借鑑,那就是雲南省在建的600公裡隧道。世界上最長的地下供水工程位於美國紐約,長137公裡。「藏水入疆」將打破多項世界紀錄。
  • 三篇關於「藏水入疆」的資料
    亞投行法定資本1000億美元,中國出資500億美元,是亞投行最大股東,中國在亞投行有擁有決定性的話語權,想在亞投行為中國做項目融資困難不大。中國完全可以用世界各國資金投資到中國西部基礎設施,創造一個新經濟增長點,再造一個新中國,中國藏水入疆綜合性基礎工程就是這樣一個項目,中國藏水入疆綜合性基礎工程處於亞歐腹地,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中間點上,是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和重點基礎性工程。
  • 百年工程 | 「藏水入疆」工程或匯為「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再造...
    以往稱為「藏水入疆」的工程,有人也叫做「藏水濟疆」工程。這將來也或就化名「南水北調」西線工程了。這一工程將是中國可能的百年大工程,將改善中國的方方面面,甚至於中國人的文化性格。藏水濟疆工程開建將再建中國大西北「江南水鄉」,提供數億同胞工作生活。徵服自然為人類本身貢獻總是一種快樂。
  • 亞投行投資的「藏水入疆」工程啟動?水利部:未做過任何規劃
    亞投行投資的「藏水入疆」工程啟動?近日,隨著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籤署協定並計劃年底成立的消息公布,一則「亞投行最大投資項目藏水入疆工程雷霆啟動」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等社交網絡瘋傳。7月3日上午,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就該消息向水利部求證,該部新聞宣傳中心負責人表示,經核實,水利部從未就「藏水入疆」做過任何規劃工作。
  • 藏水入疆到底是什麼工程?中國還未動工,印度就不答應了
    除此之外,我國另一個超級工程——藏水入疆,更可謂是震驚世界,那麼今天三弟就來帶大家一起去看看,這個藏水入疆工程到底是什麼?首先看看這幾張圖片相信不少的觀眾已經發現,無論是城市化地區還是經濟發展更好的地區,大部分都集中在我國的東部。
  • 藏水入疆:拯救西北生態,不是選擇題而是證明題!
    最近,藏水入疆和大西     【科技訊】1月23日消息,從古至今,水利工程的確為國計民生帶來了太多驚喜和輝煌。但是,我國目前面臨的最大的問題,西部生態的問題,依賴著水利工程的拯救,卻無法拿出靠譜的方案。  最近,藏水入疆和大西線工程又被某些人拿出來翻炒,讓我和身邊的朋友同事覺得十分惱怒。
  • 十四五計劃再提及藏水入疆,印度媒體開始擔心了
    如今,一個深受國人矚目的計劃更是讓人產生了無數美好的遐想,那就是藏水入疆計劃。雖然此前這只是一個設想,但是如今十四五計劃提及藏水入疆,意味著這似乎即將成為現實。事實上,此計劃的提出是因為我國西部的新疆,甘肅,青海,內蒙等地的沙漠化越來越嚴重,這也是為何連年都有沙塵暴產生的重要原因。
  • 萬裡長城與藏水入疆哪個工程更偉大?論工程量和價值意義都將是它
    經常看到網友將藏水入疆工程與萬裡長城相提並論,近來也有網友評論說紅旗河工程是比萬裡長城更偉大的工程。如果從工程量方面來說,藏水入疆的工程量和施工難度至少要比修建萬裡長城大一百倍。萬裡長城這個工程的工程量要比埃及金字塔以及空中花園什麼的大多了,可以說是古代世界最大的工程,其從戰國時期開始修建,到明朝又一次大修,前前後後斷斷續續修了兩千年,形成了長達13000多裡的規模,然而以現在的眼光來看,萬裡長城的工程技術還是比較簡單的,就是在崇山峻岭或者其他險要的地方用石塊兒、磚塊、泥土、木頭等築起一道城牆一樣的防禦體,兼有阻擋遊牧民族侵擾和戰爭預警的作用,從長城的工程和技術方面來看,古人依靠古代的科學技術和人力就能夠完成它,然而藏水入疆工程若依靠古代的技術和人力
  • 雅魯藏布江可做「大文章」,超級大壩和藏水入疆有何戰略意義?
    文|鐵血君俄新網:世界最長藏水入疆隧道正在測試文中寫到,工程師正在測試或將用於修建1000公裡隧道的技術,以實現藏水引入新疆,使得沙漠適於耕種。專家兼記者米哈伊爾·科羅斯季科夫特意撰寫文章評述:藏水入疆隧道將把雅魯藏布江水引入新疆塔克拉瑪幹沙漠,該隧道建成後,長度世界第一。建設者們面臨的主要難題是地質斷層。還有氣候條件惡劣,多山地形,海拔高度變化大,自然災害頻繁,導致項目成本非常高。當然好處是沙漠變綠洲,新疆的可持續開發。
  • 我國5大超級工程:第三個2022年左右完成,第四個是藏水入疆
    我國未來5大超級工程:第三個2022年左右將完成,第四個是藏水入疆   改革開放後,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我國的國家建設日新月異,越來越好。那些鋪橋修路蓋高樓的「小打小鬧」就不說了。像三峽大壩、珠港澳大橋、西電東送等這樣的世紀超級工程才值得一說。
  • 中國打造世界最長隧道,一公裡花費近10億,只為將沙漠改善成綠洲
    塔克拉瑪幹沙漠是屬於流動性的沙漠,具有很高的侵蝕性,每年都因為沙漠的緣故有不少的地方都被吞噬,二次我們國家也是想了很多的辦法,其中最大膽的一個就是藏水入疆。藏水入疆是我們國家一個很大的工程,這個工程一旦完成將對於新疆的沙漠治理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荒蕪的沙漠或許有機會變成一片片綠洲。不過這個計劃雖然規劃得很好,但是當實際行動起來才會發現難度實在是超出想想太多。
  • 中國未來的4大超級工程:第三個將頂替美國,第四個是藏水入疆!
    第一個就是中歐高鐵,中歐高鐵起點為北京,終點到柏林,沿途經過許多個國家,總線路大概9500公裡,當然,修建這樣的鐵路肯定是困難重重,但毋庸置疑的是,一旦這條鐵路修建成功    第三個是中國空間站,自從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後,我們國家就再一次的驚豔全球,但時代一直在進步,我們國家當然也不能落後。
  • 國家有沒有批准建設藏水入疆工程?真相揭開,讓人不敢相信!
    藏水入疆工程,顧名思義就是指將水資源豐富、有著世界水塔之稱的青藏高原的水,通過工程手段,引到我國新疆這片乾旱少雨、佔中國面積1/6的西北缺水區。使得乾旱的沙漠變成新的塞上江南。那麼這項引藏濟疆工程既然如此的美好,具體進展到什麼程度了吶?測量。
  • 藏水入疆工程與印汽入疆工程比較
    有人說藏水入疆工程(紅旗河)的造價大約4萬億元,我認為他們少算了一個0。我的依據是,在建的引漢濟渭工程調水距離100公裡,調水規模15億立方米,靜態投資168億元。紅旗河調水距離6188公裡,調水規模600—1000億立方米按800億計,其體量是引漢濟渭工程的3000倍,因此總投資至少40萬億元。僅此一條就決定了紅旗河工程不可行,因此它從未進入水利部的任何規劃,也不可能進入。
  • 藏水入疆近十年沒戲,看看什麼原因
    看到網絡上最近再次熱炒藏水入疆的紅旗河工程,可以明確地說,最近十年沒有可能,就如同當年的引渤入疆工程一樣,只是專家提議、民眾附和的一種設想罷了。
  • 西部調水要順勢而為 這樣藏水才能入疆!
    近來,網絡上出現很多關於「藏水入疆」、「紅旗河工程」等西部調水的文章,網友們議論紛紛,對於這樣大的調水工程大家各持己見,可人體工程學卻認為通過人工的方法,解決的自然生態問題雖可行,但必須要在天人合一的概念下去完成才能成功。
  • 藏水入疆!6180公裡的紅旗河工程,一旦建成將改變大西北生態格局
    上個世紀50年代,中國就著手描繪了南水北調超級工程宏偉藍圖,經過了幾十年的奮鬥,到2014年12月,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實現了南水進京,實現了「北方人喝上南方水」的願望。南水北調工程自新世紀以來,西部調水工程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近幾年來映入我們眼帘的另一個中國超級工程,它就是紅旗河工程(藏水入疆)。簡單來說就是把西藏的水引入到新疆地區的供水系統工程。那為什麼要把西藏的水引入到新疆呢?
  • 兩會討論「藏水入疆」引發觀點大PK:為何不借力科技循環用水,而走...
    )的理事、北京研究與分析機構China Policy駐倫敦負責人查爾斯·帕頓為英國《金融時報》撰寫的,題為《中國經濟面臨水危機》的文章,再次讓「藏水入疆」成為兩會討論的熱門話題。   隨之,廈門大學水科技與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藍偉光參與了論戰,他把去年發表在新加坡《聯合早報》上的一篇文章發在朋友圈共享,對「藏水入疆」表示了擔憂。   雙方觀點大相逕庭。國內專家們則致力於推動「藏水入疆」,再造一個「南水北調」工程;藍偉光則主張借力高科技循環用水,極力反對走勞民傷財的老路。
  • 網友回答:「藏水入疆」震撼世界的工程和「萬裡長城」那個宏大!
    藏水入疆工程,從國家層面來說,從未有過這樣的規劃,其至連前期工作也沒有那個部門組織開展。更多是一些民間人士或者個別水利專家個人行為。自媒體發展起來後,更多的網友也參與討論,但僅僅是外行人士的興趣,甚至還有一些毫無常識、盲目狂熱的思維。藏水能入疆固然很好,30多萬平萬公裡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如果能引來淡水,總是一件好事。
  • 日本一超美海底隧道:每公裡耗資27億美金,曾遭反對如今備受支持
    日本一超美海底隧道:每公裡耗資27億美金,曾遭反對如今備受支持大家都知道日本地小人稠,只有區區四座島嶼,卻生活了一億多人。而四島之中的北海道,在上個世紀還是一個人煙稀少的孤島,和南方三島格格不入。直到一條隧道的建成,這個情況才有所改變,源源不斷的南方移民入駐北海道,才有如今的旅遊勝地和札幌奇蹟。這條隧道的名字叫做青函隧道,是本州島和北海道唯一連通的陸路交通。在它落成之前,兩島往來只能通過空運航海兩條路,受限於交通條件,北海道才一直發展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