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改革印記亮相「大潮起珠江」

2020-12-21 中山網


   「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吸引了很多中山市民前去觀看,其中那張「中山外來務工人員米雪梅成長為全國人大代表」也備受關注。    洪喜鵬攝

近日,一張中山「黨員志願者服務隊舉行授旗儀式,走上街頭宣傳十九大精神」的圖片在朋友圈「走紅」。記者昨日獲悉,這張圖在深圳展出的「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基層黨建展區展出。據了解,展覽中還有不少「中山元素」亮相。

這張展出的圖片最前面是火炬區黨工委副書記劉少山為「火炬開發區黨員志願者十九大精神宣傳隊」授旗,中間是身穿「紅馬甲」的黨員志願者手捧著「新思想」「新格局」等標語。「這張圖片能夠在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中展出,是對我們創新基層黨組織工作方法的肯定,也是對今後開展工作的一種激勵。」劉少山說。

據了解,位於深圳市福田區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內的「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於11月8日正式開放。展覽中有不少「中山元素」。如,人們用自行車載貨、中山農民使用水車灌溉農田、「不走回頭路」紀念石、中山威力自主研發出第一臺雙缸型洗衣機、中山市民辦理全國第一本個人赴港澳遊通行證、京珠高速公路中山出口「孫中山故鄉人民歡迎您」、廣東明陽電氣集團造出1.5兆瓦變槳變速風力發電機組、中山外來務工人員米雪梅成長為全國人大代表、五桂山大寮代言綠色中山等內容。

這些「中山元素」圖片讓不少參觀者感到親切。改革開放以來,中山經濟社會取得長足發展。在產業發展方面,20世紀80年代中山因具有「威力」等一批競爭力較強的市屬工業企業而成功躋入」廣東四小虎「。進入21世紀,中山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迅速。以明陽風電為代表的企業加大自主研發力度,引領行業發展。如,2007年8月16日,我國首臺自主智慧財產權抗颱風型1.5MW風力發電機組在明陽公司下線。

相關焦點

  • "小主人"同看"大潮起珠江" 手抄報成改革開放展覽一景
    "小主人"同看"大潮起珠江" 手抄報成改革開放展覽一景金羊網  作者:豐西西、吳大海  2018-11-12 羊城晚報153幅被收藏手抄報中的100幅作品,正在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展出
  • ...年的時空穿梭,「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8日開放
    時隔6年,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踏足廣東這片改革熱土。從珠海到清遠,從深圳到廣州,「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的信念一以貫之。2018年10月24日,習近平在深圳參觀「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時強調,我們要堅定沿著改革開放之路走下去,同時要向更深更廣的領域中不斷開拓,不斷提高水平。
  • 探營「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
    原標題:全景展示廣東改革開放40年偉大成就   豐富展品呈現今昔巨變   作為一個深入展現改革開放40年建設成就的展覽,「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通過豐富的展品,百科書式地全景呈現廣東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
  • 中山:以改革「動能」全面提升發展「勢能」
    珠江潮湧,疾風正盛。 在深中通道的西岸登陸點,翠亨新區迎來新一輪建設高潮:12月初,康方灣區科技園奠基、中山市重點項目集中動工、翠亨新區重大項目招商籤約大會同時舉辦。在項目集中動工所在地——灣區未來科技城,項目方深業集團副總裁董方說了這麼一句話:落戶中山,是因為看好中山。
  • 廣東中山的母親河上,有一座可「開合」橋梁,是城市的印記和地標
    廣東中山,位於珠江三角洲中南部,東面臨伶仃洋,珠江八大出海水道中有磨刀門、橫門、岐江被中山人親切地稱為「母親河」,是珠江水系的一條支流,流經中山轄區內的10個鎮區,她滋養了世世代代的中山人,岐江河的河水不斷流淌,見證著這座城市的變遷。
  • 大灣區|中山:開啟珠江兩岸融合「未來之門」
    上世紀80年代,得改革開放風氣之先,「中山商人」開始活躍在海內外市場,「中山貨」名聲大振。時至今日,中山特色經濟依然高度活躍,燈飾在全國市場佔75%以上,紅木家具佔全國60%以上,五金鎖具佔全國70%以上。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中山將扮演「東承西接」的重要角色,成為珠江東西兩岸融合發展的支撐點、沿海經濟帶的樞紐城市、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一極。
  • 塌陷的珠江西岸,如何撐得起粵港澳世界一流大灣區的夢想?
    ,改革開放後,京九鐵路、廣梅汕鐵路、沿海高鐵的陸續開通,使珠江東岸融入到了國家交通網絡當中,為經濟的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珠江西岸的中山、澳門、珠海、江門,到目前為止,連最基本的普速鐵路都沒有,更不用說高鐵了,目前只有城際軌道連通廣州。
  • 臺灣抹不掉的「中山印記」
    雖然在李登輝、陳水扁執政時期,島內經歷一撥撥「去中國化」,但「中山印記」仍無處不在:民眾在3月12日去野外栽樹,到中山公園健身,用印有孫中山頭像的100元新臺幣買東西……在他們心中,和孫中山「打交道」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節日 有植樹節、中華文化復興節臺灣有兩個節日與孫中山直接相關,一個便是植樹節。
  •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院區即將開業—新聞—科學網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院區外貌。 3月20日上午,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院區舉行開業前大型義診活動。 3月20日,記者從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獲悉,該中心珠江新城院區特需醫療門診將於4月初開業,5月起青光眼、眼底病、白內障、雷射近視眼等門診也將陸續開診。 當天上午,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院區舉行開業前大型義診活動。該中心組織青光眼、眼底病、白內障等20餘位眼病專家名醫為眼病患者和市民免費提供義診服務。
  • 「福彩號」珠江夜遊遊船亮相珠江
    日前,由「中國福利彩票」冠名的「福彩號」珠江夜遊遊船正式亮相珠江,為「珠水夜韻」再添新亮色。讓人驚喜的是,遊船上編號為44012994的福利彩票銷售網點也同步開張營業。遊客們可以一邊欣賞美景,一邊購彩娛樂。
  • 中山三鄉:探訪歷史文化遊徑,品讀改革開放故事
    這裡有全國第一家中外合作旅遊企業——中山溫泉賓館,有全國第一家高爾夫球場(會)——中山溫泉高爾夫球場(會),這裡是中山市三鄉鎮,一座有近千年歷史文脈的嶺南文化名鎮,珠三角著名的僑鄉重鎮,近年來它還獲得了國家衛生鎮、國家級生態鎮、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中國古典家具名鎮等多項殊榮。當這些在歷史長河中的點滴記憶被一一串起時,便形成了這樣一條「三鄉改革開放印記遊徑」(下稱「遊徑」)。
  • 中山經濟失速 鎮區制改革重新加速
    早在2016年中山經濟只是局部出現預警的時候,官方就已經有了強烈的危機感,認識到中山「一鎮一品」的鎮區制發展模式存在「四個難以為繼」,此後全市就啟動了聲勢浩大的改革,仿照東莞等地組團發展的做法,將全市25個鎮區整合成五大組團,掉頭改走組團制發展道路。作為改革起點的2016年,中山經濟增速還是漂亮的7.8%。但為何這場改革,並沒有將中山從經濟失速的威脅中解救出來?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
  •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 珠江新城院區下月啟用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義診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素來被老廣親切地稱呼為「眼科醫院」。記者近日了解到,該中心珠江新城院區已經落成,醫療業務暫定於4月9日起正式開辦,相關臨床科室也正有序遷入運行,同時將保留區莊院區現有的醫療運營模式。今後患者可按照不同病種,選擇不同院區接受診療。新院區預計下月開業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院區坐落於廣州市天河區珠江新城金穗路7號。
  • 《風帆起珠江》聚焦佛山改革開放精神
    佛山日報記者黃碧雲報導:1992年1月30日,在沿海開放地區遭遇姓「社」還是姓「資」爭論的風口上,一篇名為《風帆起珠江》的長篇通訊在新華社播發。報導以生動雄辯的事實,肯定了改革開放的巨大成果,以廣東的巨大變化為改革開放「正名」,在國內引起廣泛反響。
  • 881幅圖片見證江蘇改革印記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圖片展」在寧開展
    881幅圖片見證江蘇40年改革印記。近千件反映人民生活變遷的老物件、老用品帶你穿越時光,重拾記憶。今天上午,江蘇省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圖片展在南京國展中心開展,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改革開放40年來,人民生活從溫飽到小康、逐步富裕起來的歷史變化。
  • 獻禮中國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餘隆執棒廣州交響樂團首演李海鷹新作《珠江交響曲》
    1980年8月,黨和國家批准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設置經濟特區,1988年4月又批准建立海南經濟特區,明確要求發揮經濟特區對全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窗口和示範帶動作用。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橋頭堡,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進程中譜寫了勇立潮頭、開拓進取的壯麗篇章。
  • 南粵突圍 ▍第1章:奔騰珠江,潮湧春天的故事
    萬古珠江,中流擊水水湧珠江的滾滾春潮,勢不可擋。改革開放,歷史選擇了廣東,給了廣東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如火如荼的珠江三角洲,因開放而興;因改革而盛。同時,也改變著中國經濟對外開放的格局。一波又一波強勁的農村工業化、城鎮化洪流,一股洶湧澎湃創造未來的社會變革大潮勢不可擋。中國的改革開放,珠三角的勇闖新路,既極大地調動了群眾的積極性,也前所未有地激發了勞動、創造的蓬勃生機。正是這場波瀾壯闊的偉大事業,推動了廣東成功實現從落後農業省份到經濟強省的轉變,完成了先行工業化國家和地區上百年才能走完的歷程。1985年起,經濟總量連續23年位居全國首位。
  • 珠江西岸機械製造業產值擴張 中山尤為強勁
    五大領域億元級「三有企業」達22家   省經信委的統計數據顯示,在珠江西岸六市一區598家「工業母機」類製造企業中,共有150家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有核心關鍵技術、有市場前景的「三有企業」,其中中山在數控工具機、專用設備、電力裝備、環保設備、重要基礎件等五大領域就有22家企業是產值超億元的「三有企業」。
  • 廣州珠江國際創業中心正式亮相
    [提要]近日,珠江國際創業中心正式亮相,該項目位於廣州增城新塘TOD樞紐中心,是新塘首個擁有超5A、總體量達5萬㎡的甲級寫字樓的項目,它以國際5A智能的超高標準打造,將通過品質設計和尊貴體驗,賦予城市辦公新魅力。
  • 中大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安新家 採取「全預約」制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舉行大型義診暨世界青光眼周活動。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院區將於4月9日開業試運行特需醫療。5月初青光眼、眼底病、白內障、雷射近視眼門診等將陸續開診,6月份其他各亞專科也將有序在珠江新城院區開展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