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林業治理能力 強化生態資源管護

2020-12-26 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本報記者 趙坤

        山東省濟南市是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2019年9月,濟南市全面推行林長制改革,建立起覆蓋市、縣、鎮、村的四級林長制管理體系,形成了黨政領導掛帥、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廣泛參與的園林和林業綠化發展新格局。目前,全市共明確各級林長10338名,設立林長制公示牌999個,形成了上下聯動、到邊到底的工作格局。

        記者:濟南市林長制改革的亮點和成效有哪些?

        王國富:一是全面提質抓增綠,強化生態資源培育。濟南市聚焦生態安全,大力實施國土綠化。加快推進山區造林、農田防護林、生態廊道和綠道建設等生態工程建設,今年以來已完成人工造林16.02萬畝,新建提升生態廊道151公裡,建設綠道99.61公裡,完成311個村莊綠化美化。聚焦「千園之城」建設,提升城市品質。目前已建成花卉景觀大道和花漾街區98條(處)、各類公園125處,續建完成郊野公園6處。聚焦黃河流域生態建設,促進高質量發展。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實施沿岸水系綠化,建成了臨河防浪林帶、堤頂行道林帶、背河適生林帶組成的綠色生態廊帶,完成黃河堤防工程綠化提升改造項目混交林帶建設2531畝。

        二是固本強基抓護綠,強化生態資源保護。濟南市在省內率先出臺進一步規範風電場項目建設管理的通知,最大限度減少對森林植被、生態環境的損害和影響。提升森林防滅火能力,出臺森林防火工作標準體系、責任標準體系和責任追究規定,嚴格落實66個森林防火重點街(鎮)的網格化管理責任制,建立健全森林消防專業隊伍和護理員隊伍,建設完成濟南市森林防火智慧信息平臺。全市有森林消防專業隊員1641人、護林員2487人,建成防火通道2025公裡、智能語音電子卡口2045處、固定瞭望臺102座、林火視頻監控點230路。突出抓好美國白蛾等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控,防治作業面積252.79萬畝,其中無公害防治作業面積251.62萬畝,無公害防治率99.54%。

        三是規範高效抓管綠,強化生態資源管理。

        濟南市全面推進森林質量精準提升,重點對國有林場的公益林和重點區域的防護林開展撫育工作,全市完成森林撫育6000畝。不斷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完成濟南繞城高速內渣土山綠化治理98處,隨坡就勢打造花海景觀11處。對64條路開展行道樹復壯,裸土綠化288萬平方米。大力推進溼地保護與修復工作,分區分類完成了雪野湖風景區10個拆除地塊72萬平方米的生態恢復,因地制宜打造了櫻花洲、梅苑等一批景觀節點。

        記者:濟南市林長制改革的下一步打算是什麼?

        王國富:一是進一步加大增綠力度,提升生態質量。持續加強南部山區等生態資源保護與修復,打造黃河生態保護帶,構建「南山北水」生態大走廊。二是進一步強化保護力度,確保森林安全。全面落實市級總林長部署督辦、市森防指督導、層層包掛的網格化管理模式,壓實林長管護責任,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三是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社會知曉率。林長制是一項制度創新,要想全面落地生根、獲得實效,必須加大宣傳力度,激發和調動各方積極性,形成推進合力,保持林長制制度活力。

相關焦點

  • 龍江森工:守住生態底線強化森林資源管護
    黑龍江日報12月5日訊 龍江森工,是我省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主體,鞏固生態保護的底線意識,強化森林資源管護工作,始終是森工的工作的主要內容。日前,龍江森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召開2019年五個專項行動工作視頻會議,對「綠衛2019」、「別墅違建清底」、「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河湖長制」、「秸稈禁燒」等專項行動再研究、再安排、再部署、再落實,強化底線意識,加大森林資源管護經營力度,確保生態建設取得良好成果。
  • 五臺林局打好「四張牌」提升森林資源管護能力
    「生態文明建設,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森林資源是生態建設的物質基礎,是林業持續發展的命根子。保護森林資源是林草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近年來,五臺山國有林管理局在林局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始終貫徹「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這一理念,不斷強化森林資源管理。
  • 「智慧大腦」解護林難題 福建以信息化推進森林資源管護能力現代化
    隨即,這些數據實時傳至武夷山國家公園巡護管理平臺,工作人員將調取林業小班圖、衛星航拍圖、森林資源二類調查資料進行對照。在福建,森林資源管護正進入智慧化階段。通過衛星遙感、無人機監測、「物聯網 」、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森林資源管護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
  • 李原園:新時代如何治理管護大運河?
    進入新時代,大運河被賦予傳承中華民族珍貴文化遺產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載體的新價值、新功能,面對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的新要求,亟須強化河道水系治理和管護,改善河道水系資源條件,完善防洪排澇保障功能,促進水利水運功能提升,支撐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
  • 泰安市總林長會議召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進一步提高全市林業...
    泰安市總林長會議召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進一步提高全市林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2020-12-05 16: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東龍川著力強化重點林業生態工程建設
    市局領導聽取了龍川縣今春森林碳匯重點生態工程及生態景觀林帶建設的情況匯報,然後實地視察了登雲鎮東山崗的生態景觀林帶建設造林現場和位於龍母鎮高陂水庫的森林碳匯重點生態工程造林示範點。通過檢查,市局領導對該縣今春的森林碳匯重點生態工程和生態景觀林帶建設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龍川縣做到了「四個到位」:領導重視,認識到位;多方籌資,投入到位;行動迅速,措施到位;發動面廣,宣傳到位。
  • 中辦國辦:全面推行林長制 加強森林草原資源生態保護
    針對不同區域森林和草原等生態系統保護管理的突出問題,堅持分類施策、科學管理、綜合治理,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荒則荒,全面提升森林草原資源的生態、經濟、社會功能。——堅持黨委領導、部門聯動。加強黨委領導,建立健全以黨政領導負責制為核心的責任體系,明確各級林(草)長(以下統稱林長)的森林草原資源保護發展職責,強化工作措施,統籌各方力量,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 ...推進「河長制」與「五位一體」管護深度融合 提升河道管護與...
    在改革試點過程中,我區將農田水利設施管護、農村環衛保潔、農村交通設施管護、農村公共綠化設施管護與農村公共活動場所管護等五個方面合而為一,整合水利、住建、交通、林業等部門資源,探索創新建立了農村公共服務「五位一體」管護模式,獲得「中國改革(2015)十大改革案例單位」和「2016中國十大民生決策」榮譽稱號。
  • 管好用好林業資源(上接1版) _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龍口市藉助「森林防火千人百村安居工程」,全面實行林業資源網格化管理,將管護責任分區分片落實到部門、鄉鎮和個人。各級林長和包村部門定期開展巡林活動,村級林長和護林員每周至少巡林1次,形成了橫到邊、縱到底的工作格局。  廣泛發動形成合力。龍口市圍繞植樹造林、文明祭祀、護林防火等深入開展宣傳宣講,進一步增強了廣大群眾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牢牢守住護林防火底線。
  • 宜陽縣強化護林員隊伍建設提升公益林管護能力
    公益林是生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進一步提升公益林管護能力,宜陽縣把護林員隊伍建設作為重要環節。一是堅持護林員培訓制度化;二是堅持護林員經驗交流常態化;三是堅持護林員考核科學化,根據護林員管護公益林地實際設定考核項目,實事求是反映護林員管護水平。
  • 大慶市政協開展林業生態建設情況專項視察 張立君帶隊
    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關於加強生態環境建設的部署,對照中央環保督察組對大慶市生態環境建設方面提出的要求,6月13日,大慶市政協主席張立君帶隊深入大同區和杜爾伯特縣,圍繞林業生態建設情況開展專項視察。市政協領導李東參加。
  • 道縣:開展護林員培訓 強化公益林管護隊伍力量
    紅網時刻5月21日訊(道縣站記者 李勝全 通訊員 彭健翔)生態護林員隊伍是保護森林資源的忠誠衛士和重要力量,為進一步提高生態公益林護林員綜合素質,打造專職公益林管護隊伍,5月20日,道縣洪塘營瑤族鄉組織開展了2020年護林員集中簽約儀式和護林員培訓會。
  • 承德全市加快森林安全管護體系建設提高應急救災能力
    承德市森林、草原、溼地等資源體量佔全省一半,一旦發生重大森林草原火災或重大病蟲害,後果不堪設想。為此,承德市按照「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科學防控、依法處置」的原則,加強森林資源安全管護體系建設,提高應急救災和處置能力。狠抓森林草原防火。
  • 海南落實森林資源管護責任
    本報訊記者何偉報導:為落實天保工程(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管護責任,海南省林業廳已分別與11個實施單位籤訂天保工程森林資源保護目標管理責任書,將天保工程689萬畝森林資源管護責任落實到具體人員和山頭地塊。
  • 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開展野生動植物保護及森林管護工作專項檢查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11月5日訊 10月19日至28日,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由森林資源管理處和保護地管理處組成聯合檢查組,對所轄森林施業區全面開展野生動植物保護及森林管護工作檢查指導。此次檢查分為三組進行,通過召開會議聽取各林業局打擊整治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專項行動和森林管護工作開展情況;探索、藉助高科技提高森林資源管護途徑和辦法;討論研究各林業局對流動巡護的意見和建議。在內業檢查中,檢查組嚴格按照檢查工作方案,對林業局相關材料完整性和規範性進行了核查、比對。
  • 全面推行林長制 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訪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黨組...
    全面推行林長制是提升我國生態文明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今後一個時期森林草原資源保護發展的重大制度保障和長效工作機制。記者:全面推行林長制有什麼重大意義?近年來,安徽、江西等地積極探索林長制,林草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和發展,實現了生態改善和綠色發展「雙贏」,成為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成功典範。全面推行林長制,就是要強化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生態文明理念,大力開展生態保護修復,積極保護發展林草資源,全面提升森林和草原等自然生態系統功能,更好推動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全面推行林長制是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重大舉措。
  • 惠州市試點建設使用生態公益林精細化管理系統取得階段性顯著成效
    惠州市現有省級以上生態公益林面積462萬畝,佔全市林業用地面積44%。為提升廣東省生態公益林數位化管理能力,2018年,省林業局選定惠州市試點開展生態公益林精細化管理系統建設。惠州市高度重視試點工作,成立了由市林業局主要領導為組長的項目建設領導小組,把系統建設和使用作為提升全市林業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統籌推進。通過專題會議、技術培訓等手段途徑,自上而下廣泛發動宣傳,切實把全市林業管理部門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精細化管理系統的建設和使用上來。 二是強化需求對接。
  • 茂名綠色發展與生態保護實現新提升
    2020年,林業產業總產值預計199.18億元經過修復優化,露天礦生態公園成為市民日常休閒活動的好去處。記者 閔燦 攝2020年,我市牢固樹立和堅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力衝刺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狠抓森林資源培育,加大森林資源管護力度,發展壯大綠色惠民產業,林業各項工作取得實效。2020年林業產業總產值預計199.18億元。
  • 靖安縣創新構建「山水林田湖」生態管護機制
    一是重組管護隊伍。以鄉鎮為單位,行政村為單元,將之前多個領域的管護隊伍精簡為生態管護、村莊保潔、專業處置三支隊伍,統一組織崗前培訓,明確管護標準,全面提升了生態管護員的履職能力。截至目前,全縣共聘請生態管護員292人,專業處置人員58人,保潔人員524人。二是重整管護資金。
  • 中國林業概述
    辦好兩件大事,就是要推動林業戰略研究成果的運用和籌備召開好全國林業工作會議,為林業建設創造有利環境。強化三項工作,就是要嚴格森林資源保護管理,慎用林業建設資金,全面提升林業建設質量,夯實林業跨越式發展的根基。突出抓好四項改革,就是要推進國有森林資源管理體制改革,深化林業分類經營改革,促進林業所有制結構改革,啟動林業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構造新型林業經營管理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