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臺攜手打造閩南民俗中秋博餅節品牌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廈臺攜手打造閩南民俗中秋博餅節品牌

  中新社廈門9月3日電 (記者 楊伏山)中華民族傳統中秋佳節將至,廈臺業者攜手在與臺灣金門隔海相望的廈門大嶝小鎮,合力打造中秋博餅品牌:由臺商首次冠名的「雪芙蘭杯大嶝小鎮第二屆兩岸博餅王大賽」,將吸引福建省9地市和臺灣民眾參與中秋博餅這一民俗活動。

  臺灣盛香堂股份有限公司協理洪若宇3日在廈門大嶝小鎮介紹說,中秋博餅是廈門歷史悠久、地方色彩濃厚的民俗活動,大嶝小鎮每年都舉辦以「中秋博餅」為主題、豐富多彩的中秋旅遊嘉年華特色活動,今年,該公司首次冠名贊助本屆大嶝小鎮中秋嘉年華活動中最具歷史意義的「第二屆兩岸博餅王大賽」,希望兩個歷史都很悠久的品牌交融能迸出耀眼的火花。

  中秋博餅民俗活動在閩南地區特別是廈門由來已久,廈門人過中秋,其熱鬧喜慶氛圍,絲毫不遜色春節,因而有「小春節,大中秋」之說;盛香堂在臺灣已超過七十年的歷史,旗下擁有的包括雪芙蘭在內諸多知名品牌,臺灣民眾幾乎家喻戶曉、耳熟能詳。

  洪若宇稱,由歷史悠久的雪芙蘭品牌贊助歷史悠久的中秋博餅活動,別具意義。

  大嶝小鎮由大嶝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改擴建升級而來,是目前大陸惟一享有免稅政策的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原產臺灣的許多商品入駐其中可免徵進口關稅和增值稅,部分商品免徵消費稅,遊客在此每天可購買不超過6000元人民幣的臺灣免稅商品。

  洪若宇說,大嶝小鎮為兩岸經貿交流的大舞臺,也是臺灣產品推廣至中國大陸的優質平臺,盛香堂十分看好這一平臺,參與大嶝小鎮的發展契機,於去年正式與廈門一家公司合作,進駐大嶝小鎮臺灣精品城陳列銷售產品。

  他表示,希望能以大嶝小鎮為基地,將雪芙蘭的優質產品推廣至全中國大陸,更希望有更多具有悠久歷史的臺灣優質品牌加入大嶝小鎮,有更多臺灣精品推介給大陸廣大消費者,一起帶動大嶝小鎮觀光旅遊發展。

  「兩岸博餅王中王」爭奪賽是此次由廈門市政府、福建省旅遊局主辦的第二屆大嶝小鎮中秋旅遊嘉年華暨第三屆廈門大嶝兩岸特色旅遊購物節活動的重頭戲,在歷經一個月購臺貨博狀元體驗和網際網路線上博餅體驗之後產生的現場博餅狀元與網絡博餅狀元,屆時預計將有1000人匯聚大嶝小鎮同臺競爭,角逐第二屆「兩岸博餅王」。(完)

相關焦點

  • 4000餘新入學大學生廈門博餅體驗閩南中秋民俗
    4000多名新生和軍訓官兵身著迷彩服,席地而坐,快樂博餅。廈大嘉庚學院供圖中新網廈門9月22日電 (楊伏山 嘉聞)22日傍晚,秋分時節,正在進行軍訓的廈門大學嘉庚學院4000多名2020級本科生,圍坐綠茵地,參與博餅體驗閩南民俗,分享甜美與歡樂。中秋博餅,是閩南地區深受民眾喜愛、保留至今的一種民俗活動。
  • 妙趣橫生的中秋習俗——閩南博餅
    比如說賞月、拜月這樣普遍的習俗,但是在有些個別的地方卻有著一些妙趣橫生的中秋習俗,比如粵港地區的舞火龍、閩臺地區的中秋博餅。特別是閩臺地區的中秋博餅活動,論其趣味性更始堪稱全國首屈一指的。所謂的博餅是閩臺地區中秋節時的一種大眾娛樂活動,用六粒骰子投擲結果組合來決定參與者的獎品。
  • 淺談閩南中秋博餅文化
    盒裝散袋隨意然而,在閩南地區的中秋節是有別於全國各地的中秋節,不管是以前的農耕時代還是現在的工業時代,閩南地區的中秋節博餅文化,完整的傳承了下來,氣氛非常濃烈,且延伸成為了一種傳統的民俗活動,老少都可以參與,趣味性很強,在閩南一帶十分盛行,在中秋節的前後十天左右,大街小巷,到處都可以聽到清脆的投擲骰子的聲音,喜慶熱鬧,博餅文化也是閩南地區一種獨特的月餅文化,全國各地也只有閩南地區才有博餅文化。
  • 歡樂中秋,好運廈門,中秋旅遊嘉年華帶你感受閩南博餅文化
    每年農曆八月,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除了賞明月吃月餅之外,還有獨特的中秋博餅文化。骰子聲聲清脆,歡笑陣陣悅耳,博餅也成為了如今閩南地區獨具特色的民間習俗。也是閩南人對歷史的一種傳承。無博餅,不中秋,嘉年華首創形象影片《「元」夢廈門》現場首播,影片巧妙地將一秀、二舉、四進、三紅、對堂、狀元等博餅文化與廈門經典文化旅遊元素相融合,通過一部影片,發出一份邀約,送上一份祝福,農曆八月到廈門,全球博餅共狂歡。此外,廈門群星現場助陣,熱情演唱中秋博餅主題歌《一起來博餅》,讓全場一片歡騰。
  • 中秋手抄報:中秋博餅的歷史
    >中秋手抄報:中秋博餅的歷史2012-09-20 09:59:1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中秋博餅是閩南地區特有的並文化外延的一種民俗活動  在閩南泉州、晉江、石獅有些鄉鎮也流傳著的中秋節奪狀元餅的習俗,其玩法與規則基本相同。在安海,中秋賭餅也已成為一種商業活動和大眾遊戲[1]。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福建風物誌》記載:在廈門、漳州、泉州、金門一帶,中秋節有「奪狀元餅」的習俗。 在臺灣中部和東部地區的一些城鄉,至今還流行中秋博狀元餅的習俗。
  • 閩南中秋習俗博餅怎麼玩
    博餅的歷史中秋博餅,起源於泉州府,傳說由鄭成功發明,是閩南地區特有的由餅文化外延的一種民俗活動。博餅是中秋節時的一種大眾娛樂活動,用六粒骰子投擲結果組合來決定參與者的獎品。傳統的獎品為大小不同的月餅,共計一會,設狀元1個,對堂2個,三紅4個,四進8個,二舉16個,一秀32個。相傳這種遊戲可以預測人未來一年內的運氣。
  • [東坪山]閩南中秋博餅好去處!
    9.25正直閩南中秋博餅風俗。大家齊聚一起聚餐~老闆發紅包~公司全體博餅等環節。16年來廈門,博餅參加了3次。閩南中秋博餅依次大到小分為:狀元,對堂,三紅,四進,二進,一秀等六個獎項,狀元最大。總體這次中秋活動還不錯,人均消費100元。農莊有會議室,公共餐廳,客房。適合周末自駕遊。
  • 2019年廈門中秋博餅活動贏好禮,閩南獨特風俗,全民參與歡樂多
    中秋博餅文化博餅文化是廈門人幾百年來傳統的中秋活動,也是閩南人對歷史文化的傳承。中秋博餅文化據傳中秋博餅來源於民族英雄鄭成功。當時,鄭成功屯兵廈門鼓浪嶼,為排解和寬慰士兵中秋相思之情,鼓舞士氣,鄭成功的部下洪旭發明了一種博餅遊戲,讓士兵賞月博餅。
  • 金門力推博餅季 深化閩臺民俗觀光交流
    臺海網9月10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林連金)2010金門中秋博狀元餅賽8日開博,這是金門第5次舉辦博餅活動,可以說這項閩南特殊民俗活動已深受金門鄉親喜愛,並逐漸成為當地觀光新賣點。  這不,在今年第六屆旅博會上,金門館就打出「秋博狀元冬賞鳥」標語,表明金門已將「中秋博餅」作為一個重要而有特色的旅遊項目來推介。
  • 你知道中秋博餅嗎?這可不是你理解的那樣,而是閩南的民間習俗
    中秋博餅是廈門特有的活動,於每年農曆八月初一起在廈門博餅民俗園舉辦,約持續一個月,以「中秋夜博狀元"為活動的高潮。中秋前後隨意走街串巷,節日的喜氣洋溢於清脆的骰子聲中,廈門的中秋因為博餅,可以讓節日的歡樂延長半個月之久,甚至熱鬧於春節。博餅(跋餅),是閩南人幾百年來獨有的中秋傳統活動,是一種獨特的月餅文化,也是閩南人對歷史的一種傳承。
  • 【最廈門·最中國】中秋博餅:廈門特色民俗娛樂活動
    歷史文化是一座城市魅力的關鍵,廈門擁有豐富的遺產資源,不僅有「世界文化遺產」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南音,還有歌仔戲、高甲戲、答嘴鼓、閩南方言講古和中秋博餅等11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極具地方特色和互動性。正是這些多元的地方特色文化,構建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 2019廈門中秋博餅文化節昨日開幕 數千讀者參與狂歡
    昨晚,在吉家·家世界主廣場,隨著廈門日報社領導和贊助商家代表共同擲下第一博的骰子,2019廈門中秋博餅文化節正式拉開帷幕。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中秋博餅文化節首次將開博儀式的時間選在晚上,還提前舉行閩南新民俗文化嘉年華活動增添樂趣,讓讀者充分領略獨特的閩南博餅文化。整場活動吸引數千名讀者前來參與。
  • 2018海峽兩岸中秋博餅狀元王中王大賽
    由海峽導報社攜手包括臺灣多家媒體在內的兩岸相關單位聯袂主辦的海峽兩岸中秋博餅狀元「王中王」大賽,此前已連續成功舉辦13屆,影響力日增,由大陸逐漸擴及金門、澎湖乃至臺灣本島。  從2008年起,該項目被國臺辦和福建省委外宣辦連續列為年度重點對臺對外交流項目;2012年,中宣部、國臺辦又將其列入了《2012年對臺文化宣傳工作要點》。
  • 2018廈門中秋博餅文化節昨日開幕 訂報博餅贏好禮
    昨日上午9時許,在吉家·家世界主廣場,廈門中秋博餅文化節盛大開幕,廈門日報社區大篷車訂報公益活動同步啟動。  熱鬧的氣氛、獨特的閩南經典民俗,這一切都將隨著社區博餅巡迴賽,走進島內外40多個社區,將中秋博餅狂歡的快樂帶給全市每一個人,完成一次中秋民俗文化的回歸。
  • 廈門金門舉辦兩岸中秋博餅大賽 角逐博餅王中王
    中國臺灣網9月25日消息 據臺「中央社」報導,金門縣10位博餅狀元,在中秋節搭乘「小三通」航班前往廈門市,參加2007海峽兩岸中秋博餅大賽,角逐兩岸博餅狀元王中王寶座。  據報導,金門代表團一行18人,包括昨晚金門博餅大賽決出的10名博餅狀元,由金門縣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楊應雄率領,今天上午搭乘金廈「小三通」航班前往廈門市,與10位廈門博餅狀元對決,爭取海峽兩岸博餅狀元王中王寶座。  海峽兩岸博餅狀元王中王大賽今天晚上將在金廈海域中線舉行,參賽代表將從廈門輪渡碼頭搭旅遊船出海,在海上賞月博餅,狀元王中王的首獎為雪鐵龍轎車2輛。
  • 海峽兩岸中秋博餅狀元王中王大賽落幕 鹿港臺胞博走王中王大獎
    自2005年以來,海峽導報攜手兩岸媒體共同推動,海峽之間逐漸掀起博餅文化熱潮。2008年起,國臺辦將海峽兩岸中秋博餅狀元王中王大賽列為「重點交流項目規劃」,福建省委外宣辦也將其列為「福建省對外民間交流重點項目」。
  • 都是風俗,讓閩南人如痴如狂的博餅為何如此獨特?
    而在閩南,也有一種獨特的中秋習俗——博餅,又叫博狀元,同樣非常有意思。 今天我們就要講一講閩南的中秋博餅風俗。閩南,是一個地理、文化比較特殊的地方。地處中國最東南的地方,以廈門、泉州為核心,是中國著名的僑鄉,東南亞的華人大多出自閩南。每到中秋,閩南人都會舉行大規模的博餅活動,其場面之盛絲毫不亞於過年。
  • 2020海峽兩岸中秋博餅狀元王中王大賽圓滿落幕 愛你之心久久不變
    歡樂博餅季助力復工復產金秋時節,丹桂飄香。作為全國唯一以對臺宣傳為主、全省唯一覆蓋閩西南的都市報,海峽導報以「臨海聽風讀兩岸」為宗旨,始終站在讀者身邊,想讀者所想,報讀者所需,從2005年開始舉辦海峽兩岸中秋博餅狀元王中王大賽活動,到今年已經是第16屆了。
  • 兩岸中秋博餅狀元王中王大賽落幕 鹿港臺胞開走奧迪車
    省新聞辦、網信辦副主任林仙元:  增進兩岸同胞的親情和友情  中秋博餅是廈門乃至閩南地區一年一度的民間盛事。2008年6月,廈門中秋博餅民俗已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每年中秋佳節之際,由兩岸新聞媒體和有關方面聯合舉辦「海峽兩岸中秋博餅狀元王中王大賽」活動,歷史和現實意義都十分重大。
  • 廈門中秋博餅活動策劃,你了解多少?「大釋界傳媒」
    一、博餅的起源:博餅,起源於廈門的中秋傳統活動,如今隨之傳播至閩南地區,始於清初,是一種獨特的月餅文化,也是閩南人對歷史的一種傳承。相傳,中秋博餅,是鄭成功屯兵鼓浪嶼時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勵鼓舞士氣而發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