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華人居多,有4種官方語言,英語第一,漢語為何只排第三?

2020-12-06 黃門左侍郎

新加坡華人佔70%以上,官方文字為何是英文?李光耀:為求發展!新加坡華人居多,漢語為何不是第一語言?

大家都知道,新加坡是一個多語言的國家,擁有4種官方語言,即英語,馬來語,華語和泰米爾語。基於和馬來西亞的歷史淵源,《新加坡憲法》明定馬來語為新加坡的國語,主要是尊重新加坡原住民所使用的語言。新加坡的第一語言是英語。所謂第一語言,就是政府公文寫作的通用語言。新加坡常駐人口有560多萬,其中華人佔了人口的74.2%,是個以華人為主導的國家,但是,作為華人的母語漢語,在新加坡仿佛成了「外語」。

漢語在新加坡的地位為何如此尷尬呢?這是與新加坡的歷史與特殊地理位置有著非常大的關係的。

新加坡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國土面積724平方公裡,國土除新加坡島(佔全國面積的88.5%)之外,還包括周圍63個小島。

新加坡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8世紀屬室利佛逝;14世紀始屬於拜裡米蘇拉建立的馬六甲蘇丹王朝;18~19世紀屬柔佛王國;19世紀初被英國佔為殖民地;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被日本侵佔;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1965年新加坡正式獨立。

建國之初,在確定國家語言時,新加坡的建國者李光耀就說過,漢語絕對不可能成為新加坡的通用語言。身為華人的李光耀,對待自己的母語為何如此「絕情」?他在自己的回憶錄中有過「申辯」:「出於政治和經濟原因,必須把英語作為我們的工作語言。」

李光耀辯稱:「儘管新加坡人口以華人為主,但事實上華語絕不可能成為新加坡的第一語言,雖然我們當時是被馬來人包圍的多民族國家,但是為了吸引外國投資者來這裡開發產業,我們的國民必須講一種他們能懂的語言,這種語言就是英語。」

雖然他堅信:「語言政策可能會成為經濟成功的關鍵,它確實能決定一個國家的成敗。」但是,他也明白:「掌握母語會給人一種文化上的歸屬感,增強自信和自尊。」

為了調和這樣一對矛盾,李光耀在這個多民族的城市國家才做出了推行雙語政策的決定。雙語的理念,落實到學校就是實行雙語教育:所有公立學校的學生必須把英語作為第一語言,把自己的母語作為第二語言。也就是說,華人學生必須學習英語和華語,馬來學生要學習英語和馬來語。

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新加坡,華人與華人也有不同,他們被區分為「傳統華人」和「海峽華人」。傳統華人說華語,海峽華人則講英語。傳統華人就是靠自己多年的奮鬥創業,已經積累了雄厚的財力的成功華人,比如以陳嘉庚等成功華人為代表的,都自稱是自己是中國人,所以,講的是華語。海峽華人則指是是那些靠給西方企業打工的年輕人,所以英文比華語說得好,甚至不會說華語。

如今的新加坡,土生土長的新加坡華人,基本上用英語來交流,而新移民則是說著一口純正的華語當然也有中英文切換自如的。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促進種族和諧是政府治國的核心政策。新加坡正是因為實行了靈活的語言政策,才讓這個資源匱乏的島國,能很快融入國際社會。新加坡建國至今僅僅55年,如今卻以穩定的政局、廉潔高效的政府而著稱,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

其經濟模式被稱作為「國家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快速。根據2018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排名報告,新加坡是繼倫敦、紐約、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2019年11月,新加坡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榜單」第三位;「2019年全球可持續競爭力榜單」第一位。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新加坡華人居多,有4種官方語言,英語第一,漢語為何只排第三?
    新加坡華人佔70%以上,官方文字為何是英文?李光耀:為求發展!新加坡華人居多,有4種官方語言,英語第一,漢語為何只排第三?大家都知道,新加坡是一個多語言的國家,擁有4種官方語言,即英語,馬來語,華語和泰米爾語。基於和馬來西亞的歷史淵源,《新加坡憲法》明定馬來語為新加坡的國語,主要是尊重新加坡原住民所使用的語言。新加坡的第一語言是英語。
  • 新加坡華人居多,有4種官方語言,英語第一,漢語為何只排第三?
    新加坡華人佔70%以上,官方文字為何是英文?李光耀:為求發展!新加坡華人居多,漢語為何不是第一語言?大家都知道,新加坡是一個多語言的國家,擁有4種官方語言,即英語,馬來語,華語和泰米爾語。基於和馬來西亞的歷史淵源,《新加坡憲法》明定馬來語為新加坡的國語,主要是尊重新加坡原住民所使用的語言。新加坡的第一語言是英語。所謂第一語言,就是政府公文寫作的通用語言。新加坡常駐人口有560多萬,其中華人佔了人口的74.2%,是個以華人為主導的國家,但是,作為華人的母語漢語,在新加坡仿佛成了「外語」。漢語在新加坡的地位為何如此尷尬呢?
  • 將近75%公民都是華人的國家,英語卻是第一語言,漢語只能排第三
    全球190多個國家中,海外華人數量最多的是印度尼西亞,有767萬海外華人,其次是泰國,海外華人數量706萬,第三名是馬來西亞,海外華人數量639萬人,中國海外華人最多的國家前十中,只有美國,加拿大秘魯這三個國家不屬於東南亞,其他都是東南亞國家。
  • 將近75%公民都是華人的國家,英語卻是第一語言,漢語只能排第三
    全球190多個國家中,海外華人數量最多的是印度尼西亞,有767萬海外華人,其次是泰國,海外華人數量706萬,第三名是馬來西亞,海外華人數量639萬人,中國海外華人最多的國家前十中,只有美國,加拿大秘魯這三個國家不屬於東南亞,其他都是東南亞國家。
  • 75%都是華人的國家,第一語言卻是英語,漢語只能排到第三位
    不過就目前的情況而言,華人最多的應該還是東南亞地區。首先這邊的文化跟中國沒有很大的差距,其次這邊離中國比較近。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個國家,可以說是75%都是華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個國家完全可以說是我們國家的一個「翻版」。畢竟大部分人都是華人,因此講漢語的人肯定非常多。
  • 新加坡有四種官方語言且華人居多,為何第一通用語不是中文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發表關於抗疫的演講,喝一次水換一次語言,一場講話下來,用了三種新加坡官方語言,被網友戲稱也想擁有喝口水就有換種語言的能力。
  • 新加坡有四種官方語言且華人居多,為何第一通用語不是中文?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發表關於抗疫的演講,喝一次水換一次語言,一場講話下來,用了三種新加坡官方語言,被網友戲稱也想擁有喝口水就有換種語言的能力。新加坡作為華人佔比75%以上的國家,許多人以為它的官方語言是中文,作為移民國家和多民族國家,其實新加坡有四種官方語言,分別為:英語、中文、馬來語、泰米爾語,其中英語是第一通用語,而馬來語是國語。一般的國家官方語言只有一種,比如英語系國家官方語言就是英語,我國的官方語言是中文,而新加坡作為國土面積很小的一個國家,為何有四種官方語言呢?
  • 新加坡有四種官方語言且華人居多,為何第一通用語不是中文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發表關於抗疫的演講,喝一次水換一次語言,一場講話下來,用了三種新加坡官方語言,被網友戲稱也想擁有喝口水就有換種語言的能力。
  • 新加坡華人佔7成,為何英語是官方語言?李光耀直言漢語劣勢明顯
    去新加坡旅遊跟生活的話,基本上漢語就可以了,畢竟街上大部分都是華人。不過許多人可能不知道,新加坡的華人佔了7成,但是漢語卻不是他們的官方語言,新加坡的官方語言則是英語。這一點可能許多中國人都想不明白了,新加坡的國父李光耀自己也是華人的後代,為何不把漢語定為官方語言呢,而是要選擇英語呢?
  • 新加坡明明華人居多,卻為何廢除漢語?李光耀:使用漢語沒有好處
    眾所周知,新加坡的華人佔比超過了70%,無數華人為新加坡的獨立和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建國伊始,有很多居住於新加坡的華人富商為了傳承和宣傳中國文化,創辦了很多中文學校。然而,新加坡前總統李光耀在上臺之後,卻對漢語採取了一系列禁止措施,不僅廢除了漢語,禁止漢語的相關學習,還停辦了南洋大學(近代歷史上第一所海外華人大學)。
  • 華人佔多數的新加坡為何有四種官方語言?
    其實,對於新加坡來說,這杯水象徵的應該是四種語言——英語、馬來語、漢語、泰米爾語,也就是新加坡的四種官方語言。可能會有人疑惑:新加坡為什麼有這麼多官方語言?新加坡四大語言之源新加坡原屬馬來半島的柔佛王國,原住民主要是馬來人。
  • 華人佔多數的新加坡為何有四種官方語言?
    其實,對於新加坡來說,這杯水象徵的應該是四種語言——英語、馬來語、漢語、泰米爾語,也就是新加坡的四種官方語言。可能會有人疑惑:新加坡為什麼有這麼多官方語言?新加坡四大語言之源新加坡原屬馬來半島的柔佛王國,原住民主要是馬來人。
  • 李光耀:此生最自豪的事,把英語而非漢語作為新加坡官方語言
    新加坡是繼倫敦、紐約、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人均GDP6.4萬美元。有人問,這個以華人佔絕大多數的國家,為何不以漢語作為官方語言?按道理來說,新加坡以華人為主體,在國語選擇上應該選擇華語才對,但新加坡卻偏偏選擇了英語作為國語,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 李光耀:此生最自豪的事,把英語而非漢語作為新加坡官方語言
    新加坡,國土面積724.4平方公裡,人口564萬,華人佔77%,是中國之外唯一以華族人口佔多數的國家。19世紀初,被英國殖民佔領;1942年2月15日,被日本侵佔;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1965年新加坡正式獨立。新加坡是繼倫敦、紐約、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人均GDP6.4萬美元。
  • 獨立60年的彈丸小國,3/5是華人,他們常用4種語言,漢語只排第三
    還有一些在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東南亞地區建立的純正華人小國,也因為宗教和歐洲列強的殖民而消失。不過在東南亞卻有一個彈丸小國,由華人所建,從自治到現在獨立建國已經有60年了。為了進一步謀求更多自治權,新加坡又選擇與馬來西亞組成聯邦。但這個聯邦很鬆散,況且馬來西亞倡導「馬來人至上」,認為新加坡華人太多了,不好管理。所以就開會把新加坡從馬來西亞聯邦開除出去,從此新加坡正式獨立,並開始了艱苦的創業。
  • 為了攀結西方,李光耀把漢語廢除了,用英語作為新加坡的官方語言
    「馬來人至上」的觀念也逐漸走向了舞臺的中心,當時第一任首相東姑阿都拉曼擔心華人會主宰馬來西亞的政治及經濟環境,他認為,解決兩個族群衝突的最好辦法就是以華人為主體的新加坡獨立出去,以保證馬來族的統治。於是,將新加坡驅逐出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被迫獨立。
  • 為了攀結西方,李光耀把漢語廢除了,用英語作為新加坡的官方語言
    「馬來人至上」的觀念也逐漸走向了舞臺的中心,當時第一任首相東姑阿都拉曼擔心華人會主宰馬來西亞的政治及經濟環境,他認為,解決兩個族群衝突的最好辦法就是以華人為主體的新加坡獨立出去,以保證馬來族的統治。於是,將新加坡驅逐出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被迫獨立。
  • 新加坡七成是華人,為何漢語不是官方語言?李光耀:除非將我打倒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被馬來西亞聯邦踢出,被迫宣布獨立。剛剛獨立的新加坡情況是這樣的,總人口200萬,其中75%都是華人,周圍國家對華人並不友好,或者說有仇視行為。更為糟糕的是,此時新加坡人均GDP僅450美元,連淡水都依靠進口。
  • 華人居多的新加坡為何沒把漢語定位國語?歷史因素很關鍵
    新加坡與中國的地理位置較為接近,因此在中國大陸尚未實行改革開放的時候,有不少中國商人選擇去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新加坡進行商業發展,華人在新加坡發展經濟並且在那裡定居生活,華人對新加坡經濟的騰飛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新加坡也有將近七成的人是華人,但是新加坡的國語卻不是漢語,而是西方國家的語言英語,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呢?
  • 新加坡大多是華人,為何一獨立就廢除漢語?李光耀:漢語有個劣勢
    可以說剛剛獨立的新加坡是一個急需發展的情況,雖然說國內主要的構成是華人,但因為本國並沒有強大的基礎實力支撐,它能夠依靠的就是向外發展,加強與世界聯繫。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選擇了英語。    至於為何不將漢語或者馬來西亞語作為自己的官方語言,當時的新加坡總理李光耀考慮到,新加坡是由多層國民結構的,如果以漢語或者馬來西亞語又或者以印度語為主,勢必會造成其他國民結構的不滿,最終可能會引發新的問題,而作為國際語言的英語則不會有這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