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買書這件事能悟到什麼了?

2020-10-22 8萬騎兵

雙節前在淘寶賣了本二手書,期間我出門旅遊了五天,回來後還沒有收到書。我查了淘寶的快遞周三在淘寶賣了本二手書,期間我出門旅遊了五天,回來後本周三還沒有收到書。我查了淘寶的快遞,天哪,快遞單顯示它不但跑去了深圳,而且已經被人籤收了!可我在寧波啊! 我急忙去問店主,店主一會說沒有此訂單,一會說要我提供截圖證明,最後來了句發錯了,你退款好了。我一看,這家店把我買的書提價了十幾塊,這是要我取消訂單再買貴的嘛?!太不厚道了吧,我有點生氣,就不退,跟店主說那你發錯了就再發一本對的給我啊!於是,店主就完全不理我了。。。 我在群裡吐槽這件事,要去淘寶投訴差評,就不退款。這時候,吉龍師兄跟我來了一句,"重要的是順利的請到書 然後 不好的事讓它早些過去 "!!這時候我忽然發現因為生氣的情緒,而完全忘記了最初的目的其實是買書,不是去嘔氣的!它漲價它的,我退款換一家賣就好了啊。。。那就退款好了 通過這件小事,我發現我們往往會被自身各種情緒所牽引,而忘了正事。同樣,也會被外界各種各樣的外物,誘惑,感官享受所牽引,忘記自己最初的目的,總是在做那些沒有用的,沒有意義的雜事而浪費了自己的時間,消耗自己的精力生命。有的人甚至為宣洩自己一時的情緒而忘了自己的正事,跑去傷害他人。。。 我還是一直被情緒,外物等所牽引啊。。。我要加油呢!現在離我的目標太遠了!! 尾聲,女店主電話和我解釋,原來是我自己不好,出門旅遊手機關機幾天,店主一直沒聯繫到我,我又留錯固定電話,店主不敢發貨,她想告知我買的是二手書,怕我沒看仔細就下單。然後店家在淘寶訂單錯填了快遞單,今天淘寶旺旺不是她值班,不知道我買的書的事情,一連串的問題導致了一系列的誤會。。。呼呼,最後她確認好之後說今天立馬發貨完美結局 補:師兄末了來一句,你說這件事你學到了什麼。。。。


相關焦點

  • 王陽明龍場悟道,到底悟到了什麼?
    但是到秦漢以後,社會體制已經漸漸定型,新的思想難以升華,所以到後面,除了宋代朱熹,能夠稱得上聖的幾乎沒有,直到明朝那次陽明龍場悟道!那麼陽明先生到底悟到了什麼呢?龍場悟道之前,陽明先生經歷了人生一件非常的事情,奇怪的是,這件事和陽明先生卻沒有一個很大的關係!陽明先生被貶龍場後,在龍場驛那個破舊的驛站。碰到了另外一個被貶吏目,隨行而來的還有兩個年輕人,一個是他兒子,一個是他的僕人。這個吏目,神色匆忙,神態疲憊。第二天,傳老蜈蚣坡下死了一個人,兩個年輕人在旁邊哭。
  • 《論語》:即使沒有讀過什麼書,做好這四件事,也是一個大學問的人
    能注意到這個的人,可以做個大賢之人,再次的話都可以把他親近為朋友,有這樣正確的認知,就是移掉好色之心,好善的心就會越來越真誠。二、對待父母的態度子夏說:事父母能竭其力對於父母,人人都有孝心,但是都沒有真誠、完全盡力的去盡孝,委屈自己去順承那孝道,盡到做人子的義務,這是不真誠的。
  • 快過年了,這三件東西,最該給孩子買
    為人父母,哪怕再沒錢,過年了,不給自己買東西,也會給孩子買點啥。可是,給孩子買什麼呢?這三件東西最值得買,性價比高,還不會出錯:衣服「過大年,穿新衣、戴新帽」,童謠唱的沒錯,過年穿新衣服,最能體現新氣象。
  • 《道德經》:這2件事做的「太滿」了
    他們在能力方面是出眾的,在社會中也有一定的影響力,也容易受人推崇,而且,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不會把這兩件事情做得太滿了:一個家庭為什麼總存不住錢?《道德經》:這2件事做的「太滿」了事做的太滿在我們的為人處世的過程中,首先就是千萬不要把話說的太滿,更是不要輕易給別人承諾什麼。老子講:持而盈之,不若其已.
  • 老祖宗告誡:一個人到了40歲,還喜歡做這4件事,需要注意了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句話你一定聽過。身邊的老人也很喜歡告誡比自己年輕的人,如果到了40歲了,還喜歡做這四件事,恐怕很難有出息。如果這些徵兆出現的時候,可以及時糾正的話,就能成就大事。你知道是哪四件事嗎?
  • 富人靠什麼富?這12個富人思維是關鍵,一旦悟透,賺錢就不難!
    富人靠什麼富?富人之所以成為富人,靠的並不一定是聰明的頭腦和超出一般人的能力,只不過他們在賺錢這件事上研究的比較多、比較透,以至於擁有了許多富人思維。以下就分享富人之所以富的12個富人思維,一旦悟透,賺錢就不難!值得你用心揣摩,來看看吧。
  • 寺廟修佛人:佛前「供茶」,這2件事千萬注意,否則影響效果
    導語近幾年來,去寺廟燒香拜佛似乎成為了一種潮流,不少人都將拜佛作為自己的日常一事。大多人對於供品其實還是有很多疑惑的,比如要供什麼水果、什麼花等,都沒有一個很清晰的界定。也有些人認為,只要貢品多、香燒得多,就是在表示自己的誠心,其實不是的。
  • 2021年,我深信這件事能賺錢!
    網際網路時代,讓教育這件事變成了一種快餐。它是知識內容的快速梳理和灌輸,給更多能聽得懂的例子,講更多有啟發的故事,讓別人囫圇吞棗的時候還不忘記吃得開心。這才是網際網路時代線上教育的本質。因此,它的別名,叫做知識付費。
  • 為孩子「書」送希望,仙桃這位語文老師做了這件事……
    為孩子「書」送希望,仙桃這位語文老師做了這件事…… 2020-09-09 21: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個人旅行才體會到的6件事
    一個人旅行才體會到的6件事女生獨遊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好多人認為一個人旅行很悶、沒有朋友的人才會獨遊、需要好多安全準備才可獨遊...各式其色的說法都有,然而,獨遊其實是件很簡單的事:請假、買機票、出走。沒有你想像中的複雜,也沒有你想像中那麼難跨出去。一個人旅行,體會到的事與經歷絕非跟團或跟朋友家人旅行所能相比。今年給自己一個新挑戰:勇敢出走吧!
  • 上海靜安寺和尚集體叛變,只為做這件事,他們將漢奸當出了新高度
    本文所有史料均來自於《漢奸錄》一書,作者保證史料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上海靜安寺集體叛變這件事情本是無人知曉的,但紙包不住火,最終被人揭發,這件事情還要從靜安寺的主持,志法說起,抗戰勝利後,開始對國內的漢奸進行清算,但是許多漢奸卻秘密躲藏起來,有的乾脆銷毀了罪證,死不承認,一些義勇之士就對這些漢奸進行揭發。
  • 聖經揭秘 以賽亞書 異象谷的事可能是發生在什麼時候的
    那麼底但究竟在什麼地方呢,耶利米書49:8說,底但的居民哪,要轉身逃跑,住在深密處,因為我向以掃追討的時候,必使災殃臨到他。按這句話,底但也是在以東附近。有人說底但在度瑪的南方,在以東的東南,那麼具體的位置,我是沒有找到資料說明。
  • 王陽明:人到中年,活得不順心,多半是看不清這3件事
    所謂「禍兮福所倚」,在那個荒蠻之地,王陽明終於在某一天的夜晚,悟到了他日思夜想的「道」,「百死千難,但為此心。黑暗之中,萬丈光明!」那個夜晚也被永久地載入史冊,史稱「龍場悟道」。從此之後,「致良知」的心學成為了王陽明人生中,無往不利的制勝法寶。
  • 《悟學.第八篇》悟學.每日三問
    《悟學.第八篇》悟學.每日三問悟學.十八子 20191225 子時有人問蘇格拉底:世上什麼最難?我們通過《悟學.第七篇》,輔以西方的現代人格理論,以及自己的父母、妻子、親朋好友、同事的評價。讓我們對自己的性格做深入分析,清晰地知道自己性格優點及缺點。在對自己的性格及能力有了深入了解之後,那我們接下來該做些什麼呢?
  • 人生必做的100件事,你完成了幾件?
    最近朋友圈最火的一個小遊戲,應該要屬「人生必做的100件事」了,我玩過一次,結果是這樣的——如果我能活到80歲的話,在人生已經過去了35%時僅完成了這份清單上20%的項目,是不是會有點沮喪?其實,這份清單對大部分人來說,結果幾乎都在20%到40%之間。
  • 老師要求學生買課外書,必須到指定書店買,家長:老師目的不純!
    老師要求學生買課外書,必須到指定書店買,家長:老師目的不純!這個社會上,最讓人深惡痛絕的不是一些自然的東西,更多的是一些心懷不軌,見到一些利益就忘記原則,甚至違背自己該有的道德的人。下面的事件中,一名人民教師為了利益,迫使學生去做一些他們不願意的事情,事情的經過大致經過如下:1、最近,一名學生的家長在網際網路上爆料,稱學生的老師規定購買課外書籍,這倒沒有什麼,但是老師要求的是必須在他指定的地方,這就意味著該老師有著不太單純的目的。在父母帶孩子來到書店之後,他們發現店裡擠滿了人,基本上無法進入。
  • 臨摹的關鍵是什麼?讀帖和悟帖!這都不知道,難怪進步不大
    一般的教學方法步驟都是這樣的:老師把要臨摹的內容逐一講解,從落筆的動作到行筆的路線,再到收筆的方式、位置以及方法,講解完了就讓學生「照著臨」。接下來便是學生們盡最大的能力,一遍一遍地,最大程度地臨出與原帖相似的文字。
  • 《道德經》:這兩件事別做的「太滿」
    究其根本,就是《道德經》裡的 智慧,這兩件事別做「太滿」。事不要做的太滿老子講:持而盈之,不若其已。在20世紀70年代初,香港的塑膠原材料全部依賴進口,石油危機波及到香港,香港的進口商趁機壟斷價格,把價格炒到很多廠家都難以接受的價位。眾多的廠家都被迫停產,瀕臨倒閉。當時,長江公司本身就有充足的原料庫存,加上李嘉誠的業務中心已經轉移到地產是哪個,這場危機對他來說沒有什麼影響。
  • 老祖宗的忠告:人到六十,這二件事儘量少做,或會消耗福氣
    到了60歲,已經到了頤養天年的時候,那些努力拼搏的年紀,已經過去了。到了這個年紀,就不該為了金錢財富去奔波勞苦,而是應該追求寧靜致遠,安享晚年。老祖宗深知這裡面的利害,勸誡後人,到了晚年越要清心寡欲,避免因為貪慾太盛而晚節不保。老祖宗的忠告:人到六十,這二件事儘量少做,容易招惹禍端。
  • 越沒有本事的人,越喜歡在這3件事上出風頭,卻不知這可能是出醜
    但是俗話說得好:「一個人越炫耀什麼,內心就越缺少什麼。」真正的大佬,都是謙遜的。越沒有本事的人,越喜歡在這3件事上出風頭,卻不知,你炫耀的東西,只不過是你裝出來的東西,大多數都只當你是「跳梁小丑」,這不是出風頭,而可能是出醜。越沒有本事的人,越喜歡在這3件事上出風頭,卻不知這可能是出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