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要講一下「論」的讀音及意思,有很多人會誤讀。《論語》中的「論」作第二聲,讀lún,是整理編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意思,而不是「討論」的意思。
人倫世事就一個「誠」字,簡單的一個誠字對人做事的要求卻很高。
一、對待賢的態度
子夏說:賢賢易色。意思是想成為一個賢聖的人,就要移換自己的好色之心,這就是大賢之人,可以當做老師了。
人的學業,要在綱常倫理上才看得清晰明了,才是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如果別人看見不好的行為,就不會去模仿他,
要讓自己變成賢者,就要移易自己的好色之心。能注意到這個的人,可以做個大賢之人,再次的話都可以把他親近為朋友,有這樣正確的認知,就是移掉好色之心,好善的心就會越來越真誠。
不要讓自己有太多不好的欲望,做一個正直的人,給別人一個良好的形象,別人自然也會來模仿你,
從而影響社會的良性發展,也能塑造自己的內心世界,讓清晰變得更好,看世界的態度就會寬廣,有自己的獨到見解,拓寬自己的認知。
二、對待父母的態度
子夏說:事父母能竭其力
對於父母,人人都有孝心,但是都沒有真誠、完全盡力的去盡孝,委屈自己去順承那孝道,盡到做人子的義務,這是不真誠的。反而是自己的力量能做到的,竭盡全力而不留餘力,那麼盡孝道就非常的真誠了。
這幾天辱母殺人案的小夥子於歡被放出來了,他在那種極端的情況下,不計後果地保護自己的母親,盡到了自己做兒子的義務。
這事親已經相當真誠了。這是對待大事件之上都是如此真誠,然後我們更多的人都是在小事情上事親,必須要更加真誠,不敷衍父母。
三、對待君王的態度
子夏說:事君能致其身
侍奉君主必須要忠誠,可是世人都只愛自己,忠誠一定不會全力去盡。如果是實實在在的去任職,把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去回報君主,
即使煩悶也不會離開,即使遇到國家患難也不會躲避,一心報效君主、國家,不會為自己圖一點私利,那麼事君就相當真誠了。
現在我們的人民子弟兵,堅守在國防線上,風吹日曬雨淋,都毫無怨言,他們愛著國家,人民愛著他們,在寒冬季節,生凍瘡、臉蛻皮,一個小女孩拿自己的壓歲錢買了霜給邊防的士兵送去。
士兵們不為自己的身體找一個休息的理由,反而是為自己找堅守邊防的理由,不把邊防越守越小的信念,繼續堅持站崗下去。
他們把事國做到如此地步,真是令人佩服,奉獻了自己的青春不留下遺憾。
四、對待朋友的態度
子夏說: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交朋友必須要有信任,但是世界上輕諾的人很多,有信用的人很少。如果可以誠心相待,和朋友相處都是實打實的言語,內不欺己,外不欺人。這樣的話,時間再長,也不至於失去信用,那麼交友就是非常真誠了。
這四件事情,都是人倫常理的大事,如果做這些事都皆盡其誠,這就是見解分明,學問之道也不過如此。
如果別人說他未曾為學,我必謂之學矣。意思是:如果別人說做到這四樣的人,沒有讀過書,那麼我也一定會說他是個有大學問的人。
因為有的人沒有學習過學問,但是資性聰明,沒有學習不過是一個巧合,一時間得不到學習而已,根本做不到事事盡美。
只要他如此忠於人倫就可以了
人與人的成就不同,不在於你做了什麼,而在於你做到了什麼程度,這就是根本問題,但總是被忽略。《論語·學而第一》講的待賢、孝親、事君、交友的道理,都貴在一個「誠」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