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承載著老廣童年回憶的
花地灣花鳥魚蟲市場已經正式開拆
目前開拆位置的是東漖北以東、喜鵲路以北的地塊(原廣信地塊荷花苑、牡丹苑、碧桃苑)的違建部分,而花鳥魚蟲市場內合約未到期的商鋪仍正常營業,暫時沒有搬遷通知。6月17日,記者來到花鳥魚蟲市場清拆現場見到數臺挖土機正頂著烈日在轟轟作業,自6月11號開始清拆以來,大部分違規建築已被拆除。
另外,位於清拆地點附近還未拆除的到期商戶正在收拾物料準備搬離,紛紛掛出「拆遷清貨」字樣的牌子,抓緊時間進行最後的甩賣。
不少花卉、綠植、陶瓷花瓶都大降價,吸引不少市民前來淘貨,霍姨就是其中的一位。「這盆細葉榕盆景才15塊,以往都要三十多塊,我昨天已經來過了,今天繼續來看一下還有什麼好東西」霍姨端詳著手中的小盆景很滿意地說。
據悉,新市場的地點位於荔灣區芳村龍溪大道廣州花卉博覽園內,已於今年5月份初開始試營業。但有綠植檔主表示新市場地段交通不太方便,出於客流的考慮,他們選擇在花地灣附近租鋪繼續營業,或搬往位於滘口的嶺南花卉市場。
昔日花地灣花鳥魚蟲市場
數臺挖土機正頂著烈日在轟轟作業
位於清拆地點附近還未拆除的到期商戶正在收拾物料準備搬離,紛紛掛出「拆遷清貨」字樣的牌子,抓緊時間進行最後的甩賣。
不少花卉、綠植、陶瓷花瓶都大降價,吸引不少市民前來淘貨
曾經有人說
來廣州玩
一定要來這個地方打卡
這個地方就是
▼
上午的越和花鳥魚藝大世界
是繁忙的、新鮮的
略帶鹹腥味的
穿過喧囂的水族區
你依舊能感受到
這裡曾是全國最大的觀賞魚批發市場
花鳥魚藝大世界·魚
清晨七點的廣州,剛剛從夢中醒來不久,路上的行人不算多,但對於花鳥魚蟲市場裡做水族生意的人們來說,卻正是忙碌的時候:檔主、批發商、運貨工……在那條狹長的小道裡,他們扮演著各自的角色,時而砍價還價,時而嬉笑怒罵。
7點18分,水族八街的入口處,運貨工準備將魚袋搬去門外的車上
在小道的兩旁,擺滿了齊齊整整的魚袋:三文魚、金魚、孔雀魚、羅漢魚……魚袋上清晰地標明了袋中幼魚的條數以及單價,大多時候它們都是50條或100條地被裝入塑膠袋中,充氣、點數、記帳、放入推車,最後再被推往門外的停車場。幾個小時後,它們或許會登上火車,去往全國各地。
7點21分,貨架上待售的魚袋早已被檔主一一分裝好
不過到了中午,這些用於批發的魚袋則將會被替換成為玻璃缸,在那些玻璃缸的左上角,一般都清晰地標明了魚的類別和單價——以便於零售。「現在生意差了,一般都是把早上做批發,中午做零售。現在批發做的都是熟人的生意,好一些都是從外地來的,買了好幾年了。」朱姐一邊忙著將塑膠袋分放好,一邊說:「但是批發的話,一條魚其實只賺幾毛錢,零售的話,一條魚賺得多一些。」
10點22分,檔主開始做起零售買賣,用小桶仔細地裝魚
花鳥魚藝大世界·鳥
如果說水族區的前奏是人聲鼎沸的,那麼寵物雀鳥區的前奏便是清脆而歡快的。一夜「沒睡好覺」的胖兔子,紅著眼睛四處張望;一早醒來的「貓店長」,虎著身子伸懶腰,朝它勾勾指頭,它便立刻「喵喵」著跑到你的腳邊開始撒嬌;籠中擠成一團的鸚鵡,一大早就開始嘰嘰喳喳地聊著「八卦」。
虎皮鸚鵡是在雀鳥區中最為常見的一類鸚鵡
黃先生是住在花鳥市場附近的居民,每天早上他習慣來越和跑步,順便和雀鳥區的檔主們吹吹水:「我在這裡跑步已經有三四年了,經常會在這邊順便買魚或者買一些植物,很方便。如果這裡之後真的搬了的話,那就太可惜了!」黃先生還透露,花鳥魚蟲市場平日裡早上和中午的人比較多,到了晚上六七點,這兒便會冷清不少。
10點50分,一位家長帶小朋友來花鳥市場玩耍
花鳥魚藝大世界·花
不同於水族區和雀鳥區的聒噪,園藝區則顯得安靜、清幽得多。即便是晌午時分、太陽熾熱,園藝區內也顯得十分陰涼。置身其中,伴隨著清新的草木芳香,更使人倍覺心曠神怡。相比之下,園藝區的店家也沒有那麼忙碌;顧客也大多閒庭信步,看對眼了便買上一兩盆綠植帶回家。
8點40分,店家開檔,園藝區內的綠植新鮮可愛
一對老夫婦正悉心挑選盆栽
花鳥魚藝大世界·藝
花鳥魚藝大世界中的花商,大多都是以做零售生意為主。「批發做得少,大部分還是會去嶺南花卉市場(批發)。」
民間工藝品、木雕、根雕、字畫、陶瓷、水晶、竹製品……這些極具藝術收藏價值的物件,集聚在越和花鳥魚藝大世界的「工藝品區」。它們做工精美、細膩,巧奪天工,以往是人們心目中「送禮」的佳品。然而與花鳥魚區的熱鬧喧大相逕庭的是,工藝品區是開檔最晚,關檔最早的區域。
再見!
陪伴廣州人18年的
花鳥魚藝大世界
來源:廣州日報、廣州參考
編輯:聶粵
校對:鄔嘉宏
審核:鄭健龍
籤發:區健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