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克時期,莊園不僅是種經濟制度,還是社會生產活動的組織機制

2020-12-15 沐子談歷史

本期故事:法蘭克時期,莊園不僅是種經濟制度,還是社會生產活動的組織機制

大家都知道嗎?法蘭克的國王和貴族建立修道院的目的是為了擴大耕地面積,以此增加土地財產,因而無論是修道院組織開墾的耕地還是自由農民殖民開墾的耕地以及形成的自然村落,都被納入正在形成的新的經濟制度一莊園制。「莊園這個詞源自於羅馬帝國時期,特指羅馬貴族在城市的房或者在鄉村的房舍這個詞當時尚不具有多少農業經濟功能的涵義。

先來簡單介紹一下!庇護制的盛行以及日耳曼人的武裝遷徙,致使大多數羅馬貴族紛紛遷往鄉村,他們居住的房舍逐漸成為所佔大地產的中心區,6世紀以後不僅「莊園」這個詞的概念與以前有所不同,而且實際內容也不同,不再僅是貴族房舍的概念,而是指一個地產。一個莊園通常是以貴族(9世紀以後被稱之為領主)的住宅大為中心,這是正在形成的封建制度的政治中心、經濟管理中心和行政管理中心。9世紀以後,隨著採邑的世襲化,封地轉變為領地,領主的住宅或者城堡成為領地核心,莊園也同時被賦予了政治的涵義。

領主住宅或者城堡的周邊是由其領主自己或者領主委託的管理者邁爾經營的土地,即自營地,非自由人以服徭役的方式耕種領主的自營地。非自由人源自日耳曼人軍事民主制社會結構中的「親兵」,日耳曼人在羅馬帝國境內建立部落王國之後,軍事民主制逐步解體,親兵的軍事職能也逐漸消失,這些親兵轉而投入到農業生產活動中,成為領主的依附農民他們的職能改變了。

但依附身份沒有改變,聽從於邁爾的指派,每周不少於3天、多則5天強制性地在領主的自營地上勞作,領主則給予他們胡符地以維持生計。對於這些非自由人來說,正是因為他們與領主之間的人身依附關係才獲得了領主給予的胡符地,他們也因此被置於領主的司法審判權之下,獲得了領主給予的庇護。

在領主的自營地外圍還有半自由人和自由人的胡符地,與領主的自營地一同構成莊園的經濟結構,莊園被賦予經濟的涵義。法蘭克王國墨洛溫王朝的建立、鐵錘卡爾進行採邑制改革、此後加洛林王朝的改朝換代、查理大帝建立大帝國,在這一系列政治大事件的發生過程中,「莊園」這個原本是表示羅馬貴族住宅形態的詞彙,演變為表示包括領地制的政治統治和經濟體制形態在內的具有多層涵義的詞彙。

一個領主的莊園可以是一個或者包括多個自然村落,在這些自然村落中居住著非自由人、半自由人和自由人。這三個不同法律身份的社會階層因為這個時期的耕種水平被「捆綁」在一起,莊園也有了社會的涵義。法蘭克時期,西歐延續著自羅馬帝國時期施行的輪作制的耕種方式,胡符地是一種狹長的長條地,加洛林時期王室的一塊胡符地的長度是270竿,但寬度僅24竿。

各種性質的長條形的胡符地,即王室的、自由農民的、半自由農民的或者非自由農民的胡符地交叉地連成一片,成片的耕地以莊園的組織形式採取統一的輪作制的方式耕種,因而所有農民,無論其具有自由的、非自由的或半自由的法律身份,都被組織到莊園的生產管理中。

小編個人覺得,可見,莊園不僅是一種經濟制度,而且還是社會生產活動的組織機制。在法蘭克時期的史料中自由農民被稱之為 (小土地持有農),非自由農民被稱之為 (非自由農,這兩者在經濟意義上的區別幾乎是很微小的,都被固著在土地上,也都不享有遷徙和改變社會身份的自由;所不同的是,前者在國王的司法保護下,後者必須聽命於領主。自由民和非自由民構成了法蘭克王國時期的社會基礎。謝謝您能看到最後,大家都來說說吧,發表一下自己對事情的看法,喜歡小編的可以關注哦!

轉載請註明百家號,杜絕偽原創!

相關焦點

  • 莊園制度和莊園經濟,魏晉南北朝,民族矛盾和社會主要矛盾問題
    今天我來給大家講一講關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莊園經濟和制度問題,民族矛盾和社會矛盾問題。在漢以後經魏晉南北朝、隋唐到宋代的史籍中,的確經常出現「園」、「莊」等名稱,後來逐漸出現了莊與田連稱,謂之「莊田」;莊與宅連稱,謂之「莊宅」;主管莊宅的官吏,叫做「莊宅使」;甚至莊與園連稱,叫做「莊園」,正式出現於南北朝後期的史籍。
  • 歐洲莊園制的三大典型特徵:土地剝削、經濟壟斷與司法獨立
    歐洲中世紀莊園制的定義中世紀歐洲的農奴制與莊園制,是相生相伴的兩種社會經濟制度,而前者是後者的重要基礎。農奴制我們很好理解,那是西歐的封建領主通過控制土地,從而實現對農奴的殘酷剝削制度;然而對於歐洲的莊園制度,很多學者對它的定義眾說紛紜,有些人認為所謂的莊園制度就是一塊土地地產,應該當做社會經濟生產方式來研究;也有學者認為,歐洲的莊園事實上是半獨立的政治實體,每個中世紀的歐洲莊園通過土地來控制農民的經濟生產,擁有實際上的經濟壟斷和司法獨立。
  • 法蘭克時期,堪稱首屈一指的基督教學者是阿爾昆
    本期故事:法蘭克時期,堪稱首屈一指的基督教學者是阿爾昆大家都知道嗎?日耳曼人武裝入侵造成的社會動蕩給羅馬拉丁文化畫上一個大大的休止符,從6世紀起整個西歐處於文化的「黑暗」時期,西歐的古典文化在動蕩的社會中幾乎消失殆盡。
  • 多層次開掘法蘭克時代文獻奧秘
    法蘭克時代是西方社會演變進程中一個極為重要的歷史時段,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在這一時段發生,如蠻族諸部族大遷徙、西羅馬帝國傾覆、蠻族國家建國、法蘭克人崛起、查理曼帝國建成與分裂、封建制度萌發及形成等。《中國社會科學報》:國際學界對於法蘭克時代文獻的研究情況如何,我國學界此前開展了哪些工作?
  • 中世紀歐洲寺院:動亂時,可穩定經濟秩序,壯大後又瓦解莊園經濟
    中世紀的歐洲是西方社會思想、文化、科學及經濟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寺院制度得到充分發展的時期。中世紀歐洲的寺院制度除了主要的傳道授業以外,還有相關的財產管理制度和組織管理制度,這些都對中世紀歐洲的經濟社會有著巨大的影響和價值。
  •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莊園經濟有什麼特點
    兩漢尤其是東漢時期,莊園經濟已經出現,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土地兼併更加大肆的擴張,導致了土地高度集中在地主豪強手中,使得這些大地主手中掌握有數量龐大土地,而土地被奪走後破產不得不遠離祖輩揮灑汗水地方而逃亡的農民們卻是無立錐之地。為了得以繼續生存,他們只得投靠依附於大地主。
  • 生態莊園經濟:現代農業的一種新模式
    針對這種情況,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和榆次區幹部群眾大膽探索、勇於創新,形成了一種新型現代農業發展模式:生態莊園經濟。 生態莊園經濟有5個特徵。從經濟性質上看,它屬於民營經濟。投資主體大都為民營企業,還有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和個人,權益清晰,主體明確。從組織形式上看,它屬於規模經濟。通過土地流轉,實現了土地的集約使用和適度規模經營。
  • 陳文海 | 西方文明的「法蘭克印記」
    隨後不久,他便率軍南下高盧,於486年擊敗羅馬帝國的殘餘勢力,墨洛溫王朝的法蘭克王國由此奠基。大約兩個世紀後,法蘭克王國進入王權衰微的「懶王」時期,來自濱河法蘭克人的丕平家族依託宮相職位乘勢而起,並於751年建立加洛林王朝。800年,查理曼加冕稱帝,其身份由此從「法蘭克人的國王」擴展為「羅馬人的皇帝」。
  • 莊園經濟:農文旅產業發展的新方向
    莊園經濟的「莊」、「園」與「經濟」三位一體並不是文字上的拆分和組合遊戲,而是把農業與多種產業融合,把農業與城鄉人口、金融資本、生態環境、傳統文化、國家政策等多種社會資源整合併互動發展的新型經濟共同體。為什麼要發展莊園經濟?莊園經濟不是古代莊園制度的死灰復燃,相反對於中國數千年的農業發展形態卻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 智利模式:制度建設與經濟騰飛
    特別應當強調的是,此後歷屆文人政府,鑑於對國家踐行外向型發展模式必要性的充分認識,不僅未顛覆軍政府時期的經濟改革,反而有效保障了這一進程的連續性,並輔以若干社會層面的政策調整,旨在構建更為穩健高效的發展體系。我們知道,一國經濟的增長需要高效健全的制度作為支撐,完善的制度與經濟增長之間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
  • 裂地分矛,歐洲中世紀時期的「國中之國」與王權的對抗
    歷經數百年的繁衍生息,羅馬人從義大利半島逐漸的崛起,並在公元前一世紀建立起來一個龐大的帝國——羅馬帝國,這個帝國是以地中海為經濟中心,在歐洲歷史文明的發展進程中佔有重要地位。封建階級統治下的標誌——城堡提到城堡,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浪漫的詞彙,在如今的歐洲各地,還有不少自封建時代殘存下來的城堡以及莊園,其中莊園應該屬於基本的經濟單位,而城堡則是以封建領主為主形成的軍事單位,無論是莊園還是城堡,他們共同構成了歐洲封建階級的主要階層,並為國家服務
  • 貴族「佔領」的中世紀莊園,英國為何出現「村民當家做主」的村莊...
    事實上,同許多歐洲國家一樣,中世紀時期是許多歐洲國家政治經濟開始轉型的時期,而英國的許多近現代文明也是在這個時間開始形成的。其中在中世紀時期英國社會經濟的特別之處凸顯在英國村莊中普遍實行自治,而這也集中體現在中世紀後期,這一時期的許多研究認為,英國的莊園制體制下,領主自然而然的就成為了那一片區域的統治者。
  • 唐頓莊園的繼承制度很特別?
    唐頓莊園呈現的不僅僅是富麗典雅的貴族生活,也折射出中世紀英國的政治、社會經濟和法律制度。英國的財產繼承分為動產和不動產,長子繼承制就是專門針對不動產而言,是英國的主要財產繼承制度。長子繼承就是一個人死後將其土地、莊園、房屋等不動產永久地交由其長子,但這種長子繼承也是相對的,若是長子死亡,則由次子繼承,若沒有兒子,則限定繼承財產,由血緣關係最親的男性親屬繼承,女兒無權繼承不動產。長子繼承制的實行,也是英國當時政治、社會經濟所決定的。
  • 何立峰人民日報撰文:「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確定了「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擘畫了未來五年我國發展的宏偉藍圖,是指導經濟社會工作的綱領性文件。
  • 莊園領主經濟在內的整個鎌倉時代的社會經濟,也是由三大要素構成
    莊園領主經濟的基本成分主要由三大要素構成:1.以莊園名田制為基礎徵收的年貢、各種租、庸、調、課役、勞役;2.接受俸祿或「給免田」,或直屬莊園領主,或居住於莊園內的各種手工業者納貢的各種手工業製品;3.以神人、寄人、供御人、座人等身份從屬莊園領主的商人,在交易活動中獲取的各種物資。
  • 古埃及的社會經濟制度 農業、手工業及對外貿易
    我是潘海燕,我今天給大家講的是古埃及的社會經濟制度。法老時期的埃及之所以能留下無數的藝術瑰寶,是建立在一套行之有效的官僚體制和繁榮的經濟基礎之上的。法老是國家人格的化身和神的化身,從其登基開始,每次典禮法老都以祭司或法律制訂者的身份出現。履行齋戒、舉行塗油禮,充當超自然的角色。法老雖然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
  • 莊園經濟史大剖析:柏聯普洱茶莊園引領未來之路
    原題:淺談茶莊園本質:原產地的集約經營與品質分級要了解茶莊園,必須理解不同歷史時期的莊園經濟。莊園經濟的本質是一種建立在等級制度上的集約農業生產模式。原始社會末期,吃大鍋飯的農村公社解體,人類進入了建立在財富與權力差異化基礎上的階級社會,莊園經濟作為一種財富與權力的制度安排出現在農村。
  • 我國職業足球聯賽的制度安排與運行機制研究
    第三,尼爾的研究,集中在職業聯盟組織結構和壟斷制度安排。另外,還有雷吉斯特﹒格裡米斯分析了職業運動的產品市場和是資源市場,沃爾特.亞當斯專門就美國職業體育的產業組織進行了分類研究,英國學者史蒂芬﹒多布森赫約翰﹒戈達德運用經濟學和統計學對英超足球的歷史和足球經濟的市場結構,進行了深入的經濟分析和計量分析。
  • 專家學者集中研討生態莊園經濟發展
    原標題:專家學者集中研討生態莊園經濟發展   本報訊 近日,由中國市場經濟研究會、山西省改革創新研究會、山西農業大學聯合主辦的生態莊園經濟發展研討會在山西召開。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央黨校、清華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討會。
  • 「2020十大經濟年度人物」評選活動在郎酒莊園開啟 青花郎以此發布...
    從昔日灌木叢生的荒山到如今新潮和自然相輔相成的世界級白酒莊園,有關這座建在高山峽谷中如同世外桃源般的秘境的新舊變化,都成為此次大聚會中嘉賓們中最有意思的討論話題。據悉,藉助此次評選活動,郎酒不僅聯合新浪推出「青花郎·十大經濟年度人物聯名酒」,以此致敬引領中國經濟發展的企業家,回饋為中國經濟發展拼搏的奮鬥者,讓大家能夠和中國企業家共同品鑑高品質美酒,共同享受高品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