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2年「紅山口會議」上,原國家體委確立了足球職業化試點以來,中國職業足球開始走上職業化發展道路。從職業足球市場構造、市場培育、市場拓展到市場逐步形成來看,中國職業足球實現了短時間內創建出中國足球聯賽市場和相關商品市場。但是,職業聯賽市場所呈現的非穩定運行問題,諸如賽事的觀眾群體數量波動大,賽事的可觀賞性不夠理想,與國際足球的比賽水準和賽場表現差距較大。同時,職業足球內部的黑金交易等等不良印記嚴重削弱了職業足球聯賽市場的社會公信力,甚至影響到中國足球正常成長和未來,這表明:我國職業足球的發展是一個偏離均衡的發散過程。如何探尋和解釋這一偏離過程的核心癥結,採取有效措施,是推進中國職業足球聯賽市場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是擺在我國整個職業聯賽發展基礎性問題。
中國職業足球聯賽誕生於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無論是俱樂部、足協還是投資人都是以比較特殊的身份參與這一進程的。同時,職業體育產品在市場條件下具有自身的特點,比如產品的整體性問題、聯盟的制約力問題、聯盟內部的競爭和合作問題,以及這些理論問題與聯賽制度安排之間的協調問題等,體現為一套制度裝置和制度運行問題。本課題藉助於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在制度層面解析職業聯賽市場的運行狀況,把職業聯賽置於參與主體之間的權力、利益關係框架之中,探究我國職業足球聯賽運行的對策與途徑。
從理論上看,在職業聯賽利益主體中,俱樂部的行為是解析聯賽行為的起點和關鍵點,俱樂部行為本質上是在各種約束中進行的選擇和判定過程,俱樂部行為影響著聯賽市場的運行方向和運行績效。在眾多約束中,聯盟層面的制度安排對俱樂部行為構成了重要的影響,並以俱樂部行為體現出來。所有這些制度安排直接或間接地作用在各類行為人並轉換為一種激勵機制,影響著整個聯賽市場運行的穩定性。由於我國職業聯賽市場產生的特殊性,上述理論層面的分析,需要結合我國職業足球聯賽的客觀實際,以這樣的視角論述我國職業足球的制度結構和運行狀況,實際上需要構築起一種理論模式加以闡釋和解析。
因此,解釋我國職業足球產生的內在機理,闡釋制度均衡的基礎條件和因素,對於完善我國職業體育理論體系,透析職業體育發展的一般約定性問題,同時,對解決職業體育中存在的某些實際問題,提供一種新的解讀工具與方法。在分析過程中,對我國職業足球存在的某些現象和行為進行模擬分析,探討職業賽事內在的機制特徵,為我國職業足球實踐提供有參考價值和可操作性的策略建議。並且,分析結論力圖為實施者和管理者提供可比較、有選擇的實施策略,滿足我國職業體育發展的現實要求。
職業足球作為一個參與主體眾多的系統,從經濟學角度上看,呈現為如下一些特徵:
第一,職業足球行為主體間的權力和利益關係複雜,一般包括足協、俱樂部、出資人、贊助者、運動員、裁判員、媒體和觀眾等;
第二,職業體育的經營鏈條長,包括冠名權、門票、賽場和隊服廣告、電視轉播權、標誌性產品開發等活動。這種經營過程一般要求一系列市場主體的聯合運作和協調配合,互動效應明顯,這種協調性和互動性是揭示中國職業足球的關鍵;
第三,職業足球市場的運行實質上是一整套制度框架或制度裝置的運行問題,這些制度安排對制度運行發揮著主導作用;
第四,運動隊是一個極為特殊的管理團隊,普通隊員和超級巨星之間,以及一般教練和超級教練間呈現為不同的市場關係和市場效應。特別是像超級巨星的工資數額,還是轉會費用都較之與一般隊員擁有極大的差異等等。
國外對職業體育的研究較為系統和全面,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可以概括為如下幾個方面:第一,羅登博格的《棒球運動員的勞務市場》從理論上分析了工資的非平均分配和權力匹配方式對優秀運動員的激勵效應,以及與俱樂部發展之間的關係。第二,斯羅爾尼的研究集中在俱樂部模型的創建上,他建議用五個變量衡量俱樂部目標,它們是利潤、安全、上座率、比賽獲勝以及聯盟的發展。第三,尼爾的研究,集中在職業聯盟組織結構和壟斷制度安排。另外,還有雷吉斯特﹒格裡米斯分析了職業運動的產品市場和是資源市場,沃爾特.亞當斯專門就美國職業體育的產業組織進行了分類研究,英國學者史蒂芬﹒多布森赫約翰﹒戈達德運用經濟學和統計學對英超足球的歷史和足球經濟的市場結構,進行了深入的經濟分析和計量分析。
總的來看,國外職業足球的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較為全面,但是全景式的分析框架所見不多。原因可能是,國外職業聯盟是沿著市場邏輯衍生出來的,總體制度構架是各利益主體長期博弈均衡結果,已經具備自我實施能力,用不著花費氣力進行研究。而我國則不然,中國足球1992年試點開始,面臨著多重約束,一是我國剛剛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藍圖,處於理論轉換盲區。二是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慣性約束,行政行為和行政手段是必然的選擇。三是沒有先例,只能在摸索中前行。四是照搬成功國家的運作範式就成為情理中的事。因此,可以說我國職業足球事實上是在理論準備不充分條件下匆忙登場,實踐中又受制於經濟轉型的迷茫和躁動。
國內學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對職業俱樂部的管理過程和運作過程的研究,一般比較集中職業俱樂部內部運行機制分析上,張林、武家樹等人的研究集中在職業體育俱樂部運行機制和職業俱樂部運作方式,傾向於對俱樂部的目標機制、組織機制、動力機制和約束機制的研究。
二是關注於職業體育,特別是職業俱樂部的營銷策略和賽事消費市場的研究上,廖國慶等人的研究是從營銷行為選擇對俱樂部影響因素的分析上。
三是關注國外成功俱樂部的籌資體系研究上。上述三方面研究,總體上是傾向於對職業俱樂部的事實陳述上,以及運作方法和資金流體系上,深入的理論分析不多。四是利用產權理論、公共物品理論對職業聯盟進行經濟學分析。謝亞龍等對中超聯賽產權問題研究就屬於比較典型的產權分析。應該說,運用經濟理論對職業足球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產權理論應對實踐環節時,產權界定極為困難,特別是我國現階段產權邊界本省就很模糊。應該說,我國學者的研究系統性欠缺,特別是從制度層面進行全方位的闡述不夠。
現代職業足球產生直接或間接源於英國職業足球,而英國職業足球的發展得益於英國職業足球制度的不斷創新、不斷成熟,並最終以一種制度裝置向世界範圍傳播。職業足球制度體系是保障職業足球穩定運行的基本條件,換言之,職業足球制度要素之間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制度結構。職業足球的聯盟制度、俱樂部制度、運動員制度、賽事制度和足球協會制度等構成了支撐職業足球制度框架的基礎。其中,最為根本的制度安排是聯盟制度,它不僅是其他制度發揮作用的前提,也是制約這些制度有效運行的基本條件,而且,聯盟制度本身所具有自我實施機制和懲罰機製成為了維護聯賽穩定運行的保障條件。職業足球生產的聯合提供屬性,決定了職業足球經濟過程只能在聯盟制度下才能有效運行,職業足球在市場中的合作和競爭才可以展開。職業足球運行的本質是聯盟意義上的合作,但是,這種合作必須藉助於競爭加以展開,職業足球的競爭不是市場上的競爭而是賽場上的競爭。基於此,本論文的基本結論如下:
1.職業足球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因此,職業足球運行過程和本質屬性具有經濟特徵。歷史地看,職業足球從產生、發展到相對成熟,是與職業足球各個參與主體的利益動機和逐利行為密切相關。可以說,職業足球發展過程就是參與主體在市場中牟取權力、利益的過程。
2.職業足球參與主體的經濟行為完全可以置於經濟學的分析框架之中,其中,俱樂部行為、聯盟行為、運動員、教練員行為和觀眾行為是職業足球經濟行為的典型表現。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並結合了這些主體的基本特徵展開了論述。從決策過程和實施方式來看,職業足球俱樂部具有企業屬性,由於職業運動產品聯合生產特徵決定了職業足球俱樂部企業是一種固定產量的生產過程。聯盟是維護俱樂部共同利益的聯合組織,它具有準卡特爾式特徵,同時,職業聯盟又是俱樂部實現市場利益的前提條件。
3.現代職業足球在市場機製作用下不斷完善並自我運行的制度裝置,職業足球聯盟是這架制度裝置的核心和樞紐。儘管職業足球在世界範圍內形成了不同的發展模式,但是作為職業足球的聯盟制度卻是十分相近、共存的。職業足球聯盟的功能體現在自我實施機制和集體懲罰機制上。
4.職業足球的聯盟制度是與職業足球產品屬性密切相關,職業足球生產過程只能聯合提供。由此決定了職業足球的生產方式、競爭方式和規模經濟方式。職業足球產品的公開生產和共同提供,決定了職業聯盟擴大利益的實現方式和規模經濟實現方式,它不是以提高產量尋求降低平均成本,而是以提高質量(比賽可觀賞性、激烈程度和結果的不確定性)來擴大收益,從而實現規模經濟。
5.職業足球是以聯盟制度為核心發展壯大起來的,並在此基礎上拓展了延伸了一系列制度安排。比如註冊制度、選秀制度、共同經營等。在聯盟內部以及俱樂部內部的控制過程遵循著降低不確定性和節約交易成本問題,包括外部利益內部化。聯盟的具體性質體現為職業聯盟是由眾多獨立法人俱樂部共同組成的聯合體。
6.中國職業足球制度是在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軌的背景下,以政府和體育主管部門推動的體育體制的制度創新。也就是說,中國職業足球的制度安排主要是通過行政手段推動的結果,是政府主導下的市場化改革產物。我國職業足球制度結構和制度規範與西方國家職業足球制度的最大差別是我國職業足球缺失真正的聯盟制度。這可能是引發了我國職業足球運行實踐問題的原因之一。事實上,我國職業足球制度中還涉及政府行為、企業行為和市場行為等。
從根本上說,職業足球的發展應該遵循著市場原則,以滿足觀眾觀賞需求為條件,積極推進中國職業足球市場化進程。通過理論分析,不斷探索我國職業足球運行的經濟行為屬性,揭示現代職業足球運行的實施機制,探尋我國職業足球穩定運行條件,從而,提升我國職業足球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服務於廣大人民的休閒娛樂需要。可以預計,隨著改革發展的不斷深入和科學價值觀的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國職業足球必將會走向輝煌。本研究基本結構分為理論分析和案例分析兩部分,理論分析部分包括三個方面:第一,通過制度分析的歷史方法,通過解析英國、法國、日本等國家職業足球的歷史產生進程和制度結構體系和制度運行屬性基礎上,論述我國職業足球的產生的歷史進程中的制度安排和制度運行;第二,選擇職業足球聯賽市場中的重要主體行為進行分析,揭示各個參與主體之間的行為效應,特別是這些相關主體行為在不同的約束條件下作出的行為反應;第三,解析我國職業足球制度框架和運行機制之間的互動效應問題,以及這些效應所引起的聯賽穩定性問題,從而探尋職業足球聯賽的穩定性和收斂性條件。
我國職業足球聯賽的制度安排與運行機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