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購物節讓老百姓被疫情長期壓抑的消費欲得到釋放。就在這時,東航冷不丁地放出一款3322元/人的「周末隨心飛」的產品,不但引爆「618」全場,且熱度一直持續不減。隨後,海航、華夏航空等也推出各具特色的全國不限次數飛行套餐。截至7月1日,微博上與「隨心飛」相關的話題多達十幾個,其中,僅#東航周末隨心飛#就有1418.3萬閱讀次數。
這些隨心飛、無限飛、任意飛的機票套餐,被媒體譽為是「因疫情沉寂多時的機票市場現象級產品」,也被專家定義為「航空公司在國內疫情控制有力的情況下發起的自救與求變之舉」。
航空公司「放大招」
帶旺國內市場
東航「周末隨心飛」產品有多火爆?其推出當天,東航App、95530服務熱線均被擠爆,朋友圈裡各種搶票直播,甚至網絡上出現了黃牛加價「倒賣」的情況。雖然東航提前一天就已經採用預約的方式進行了發售,但這樣的熱度顯然超過了其原本的預期。6月30日20時,東航停止銷售「周末隨心飛」的消息又引發一波熱議,「中國東方航空」微信公眾號閱讀量瞬間達到「10萬+」。
在此期間,網上出現了不少「隨心飛攻略」:《如何玩轉東航「周末隨心飛」產品規則》《如何最大限度合理使用產品「薅羊毛」的做法》……甚至出現了名為「周末隨心飛」「東航隨心飛攻略」的微信公眾號,專門介紹購買攻略、使用方法、綁定方法以及每周出行攻略,發布了從國內幾十個城市出發的周末航班信息。
上海的《青年報》6月22日的報導指出:從現在到年底,至少還有25個周末可飛,也就是說,花費3322元在理想狀態下可以飛50次,平均每次只需要66元,這樣的票價用上海方言形容簡直就是「撿皮夾子」。由於東航是上海的主基地航空公司,航線四通八達,因此,此產品對於上海的旅客尤其划算。買了「周末隨心飛」這款產品後,大家在未來半年就可以以極低的出行成本「全國遊」。不少網友說,即便沒辦法「頂格」飛滿,挑上東南西北幾條長航線,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就能「回本」。一位網友表示,自己已經訂了飛拉薩的往返,「原本單獨訂機票也要花費3800元,現在飛一趟就回本了」。
6月27日是該產品推出的第一個周六,當晚《經濟日報》客戶端便發布了《東航迎來第一波旅客嘗鮮「周末隨心飛」 6.5萬人次出行帶火周末經濟》。文章中寫道:根據東航方面提供的客座數據,截至6月24日,擁有「周末隨心飛」權益的旅客已經成功兌換超過10萬張機票。上海始發至成都、深圳、西安、青島、重慶、廈門、長沙、三亞、昆明、廣州的航線為6月27日最火爆的前十條航線。6月27日和28日,上海往返成都的隨心飛旅客累計達4049人次,佔到航班總旅客人數的59%,早班機MU5401甚至達到了96%的高客座率。通往著名旅遊城市的航班持續火爆,以往「受冷落」的早班機開始「走俏」。
知名航空博主「航空物語」在查詢了7月4日多個上海出發的航班後發布微博稱:「東航『隨心飛』讓其他航空公司也成了大贏家。下周六(7月4日)上海早上出發的多個航班的經濟艙已經售罄,結果就是未來一周要出門旅遊、出差、探親的經濟艙乘客只能選擇東航以外的其他航空公司。」「東航這次其實是摸排了產能和需求的底,其他航企可以利用後發優勢,揚長避短地設計產品。」
「周末隨心飛」不只受到市場熱捧,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的航旅業內人士也對航空公司的產品創新抱有積極態度。「它是一個『從0到1』的突破,打破了技術、產品以及航企收益管理上的三重壁壘。」去哪兒網票務部門負責人徐女士向記者表示,通過產品打包的形式打通航空公司所有航線,提高了機票購買的靈活度。
東航「周末隨心飛」產品甚至成為商業典型案例,已有專業人士從營銷、財務、產業鏈貢獻等角度對其進行深入分析。《每日經濟新聞》評論員由周末「隨心飛」想到勞動者帶薪假太少的問題,呼籲:「則假期多一點,消費者才能『隨心飛』」。
網友態度「差異化」
售後服務成關鍵
東航「周末隨心飛」產品上線後,網友態度各異。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家住北京的朱女士介紹,她第一時間預約購買了該產品送給母親。「我預計疫情之後機票價格會漲,所以覺得這個活動的優惠力度比較大。」同樣購買了東航「隨心飛」套票的李先生認為:「只有周末兩天可以飛,對於普通上班族太累了。這就有點像辦健身卡,買了之後,因為各種各樣的理由無法讓價值最大化。」
《北京日報》也表示:在微博、知乎等平臺,網友對該產品的評價褒貶不一,一些人的吐槽集中在使用條件上。「這樣的產品是由航空公司精算過的,不會虧本賺吆喝,旅客可能小賺但航企肯定不虧」。
《中國城市報》的報導中則引用了多位網友的意見:網友@王宜惠表示:這個產品只適合有經濟實力的自由職業者,畢竟下半年只剩一個公共假期,而且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網友@郭傑則提出:疫情之下的創新求變值得鼓勵,但服務質量不能下降。如果這類創新產品沒有發揮出真正的效用,反而引來集體吐槽,航空公司既無法留住客戶資源,也無助於業績增長。
《中國消費者報》在《航企「隨心飛」套餐還要貼心服務》一文中提出:航企在降低身段的各種花式自救中,要更加重視用戶思維,提升服務水平,儘量為消費者提供超高性價比的服務,這才是企業的發展王道。
業內專家「持肯定」
抗疫創新「雙勝利」
民航局此前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全行業累計虧損398.2億元,其中航空公司虧損336.2億元。三大航第一季度合計虧損140億元。目前國內大多數主流航線的折扣都低至2折~3折。在這樣的背景下,諸多媒體為「隨心飛」這類航企的「花式自救」之舉點讚。
《杭州日報》評論員文章寫道:各企業不妨也借鑑一下東航的理念和思路,充分考慮市場的多樣化需求,大膽突破原有的思維框架,提供更多個性化服務,在困局中開闢新天地。
旅遊財經和科技媒體《環球旅訊》請了多位特約評論員發表看法。特約評論員寧江雲認為,從營銷的角度來說,東航「隨心飛」一開局就是一次很棒的事件營銷,有賣點,引起了廣泛關注與熱議。在產品售賣後,針對該產品怎麼玩、怎麼最大程度「薅羊毛」還有持續不斷的話題傳播。另一位特約評論員Wang(化名)則認為「隨心飛」是個非常好的活動。一方面航企得以緩解運營壓力並回籠資金,進一步提高了客座率,還能培養旅客從直銷渠道購票的習慣;另一方面該活動進一步激活了周末旅遊市場,對旅遊業也帶來了積極影響。特約評論員高思偉表示,航企座位是時效性產品,過期就是虧損,東航此次相當於將未來6個月的航班打包售賣。
(本文圖片均由東航提供)
接受《中國經營報》採訪的國際航空研究院(英國)院長雷錚認為,未來航空公司的航線可能會有調整。過去四五年間,很多航空公司在走國際化道路,但從此次疫情中可以看到,國際航線越多、寬體機越多的航空公司,損失越慘重,所以航空公司今後在發展國際航線方面會更加慎重。
央廣網上海頻道在6月18日當天就高度評價了「周末隨心飛」,認為該產品是東航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打好危中尋機、化危為機的主動仗,有效發揮航空業的戰略先導作用,充分結合航空運輸產品不可儲存等特點而推出的一項創新舉措。文章認為,該舉措盤活了當前運力資源,因應當前旅客出行意願逐漸恢復上升等市場變化,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普惠、便捷的航空服務產品,有利於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提振航空旅遊的全產業鏈消費水平,有助於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此次「周末隨心飛」產品的上線也是東航立足疫情防控常態化,奮力奪取「雙勝利」,進行航空產品服務探索的一項新成果。
記者|柏 蓓
編輯|張 薇
審核|程 凌
活動推薦
展會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