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豐城論劍——舒建勳

2021-02-07 豐城文藝

大美豐水湖/小河北攝



文/舒建勳


豐城自古被稱為「劍邑」。初到這座城市工作時,我便留意到豐城有好些個街道名含有「劍」字,譬如「劍光街道」、「劍南街道」。不少建築物或單位或文物也因為鑲嵌了一個「劍」字而多了些銳利鋒芒,例如劍邑大橋、劍邑廣場、劍聲中學、劍匣亭、劍池、劍橋郡、劍文化遊園等。而豐城人敢於擔當的行事風格,也頗有幾分劍客古風。


對豐城「劍邑」之稱的由來,我聽豐城本地人說過不少,《晉書·張華傳》也有記載,相傳在晉永平年間,牛、鬥二星之間常有紫氣照射,據說是寶劍之精上徹於天。張華命人尋找,後來豐城縣令雷煥果然在豐城牢獄地基下,掘出了龍泉、太阿二劍。劍出土後,牛、鬥二星之間常有的紫氣就沒有了。王勃《滕王閣序》中的名句「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說的就是豐城寶劍的光彩直射到牛鬥星宿遙遠的地方。李白在《豐城劍》(《古風)之一)中寫到,「寶劍雙蛟龍,雪夜照芙蓉。精光射天地,雷騰不可衝。一去別金匣,飛沉失相從。風胡滅已久,所以潛其峰。吳水深萬丈,楚山邈千重。雌雄終不隔,神物會當逢。」關於豐城寶劍的詩詞應當是不勝枚舉,但只這一首,便足以勾起人們對寶劍的神往。劍池、劍匣亭便是與龍泉、太阿雌雄雙劍聯繫最為緊密的兩個去處。


劍池是寶劍的母體,也是劍文化的源頭。它位於豐城榮塘鎮榮塘中學校園內,距豐城新城區僅十多公裡。初見劍池的人,也許會有些失望,因為它確實不如想像中那般氣派,只是一方約一畝左右的半月形水池。不過在夜幕降臨時靠近池畔,偶見一彎秀月於微風與水波中輕漾,看似劍影刀光,又如龍甲片片,恐怕你也禁不住要在聯翩的浮想中去尋覓一下龍泉、太阿二劍的蹤影。榮塘是豐城的風水寶地。要說物華天寶,這裡是龍泉、太阿二劍的出處。要說人傑地靈、文風之鬱,劍池之南還有一座「龍光書院」,已有近千年歷史,當時可以與廬山的白鹿洞書院相媲美。龍光書院最初只是義學,後來規模辦大了宋高宗趙構便欽賜它「龍光書院」之名。南宋理學大家朱熹曾留居在此講學,他還寫過一首詩稱讚龍光書院,「一道榮光帶碧山,天風吹雨度雲關。樹浮空翠名村塢,泉落飛虹瀉石灣。赤嶺豹棲朝氣隱,劍潭龍起夜光寒。咿唔何處經年韻,多在湖東喬木間。」朱熹能在這樣個幽僻之所讀書治學、教化民眾,對當時的人來說應該是件很幸運的事情。其實豐城有名的書院還有好幾家,其中「羅山書院」堪稱豐城書院文化的代表。據最新發現的史料記載,「羅山書院」建於公元771年,比此前學界廣泛認同的「全國最早的私家書院」——創立於公元814年的高安「桂巖書院」要早四十三年,比號稱「中國最早的私立大學」——創立於公元890年的德安「東佳書院」更早了一百一十九年。豐城老城區桂山坊還有一所「桂山書院」,也是書香濃鬱,歷史悠久,唐代江西首位狀元王季友、元代文史學家揭侯斯、現代戲劇泰鬥熊佛西、《辭海)主編夏徵農多少都與它們有關。


夏徵農少年時就讀的桂林書院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藤王閣序》中「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所指江南高士徐孺子——徐稚也是豐城人。徐稚自幼家境貧寒,但他好學勤耕,熟讀經典著作,學問淵博,見識深遠,被時人稱為「南州高士」。向他求學者絡繹不絕,當時豫章太守陳蕃就非常敬佩徐孺子的才學,喜歡與他暢談,一聊起來就到半夜。為此陳太守專門準備床榻供徐孺子留宿,徐孺子一走,陳蕃便將榻懸掛起來。徐稚待人謙和,品德高尚,深受鄉鄰歌仰。徐稚謝世後,葬於南昌市進賢門外東潭巷鐵樹坡舊城壕溝邊,其現為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昌市的孺子路、孺子公園、孺子亭均是以徐稚的字號命名的。他的家鄉隱溪村也是因他在此隱居不仕而得名。


劍匣亭位於市區東部沙湖公園內。亭為八角形,古色古香, 亭中心放置的「石匣」,中開凹槽形以容納寶劍。亭前上額有一青石,刻有「劍匣亭」三字橫匾,旁邊並立一對石柱,刻有「遺匣猶存懷故土,化龍今且伏何方」的對聯,筆墨勁秀,寓意含蓄。在劍匣後面的正牆上,有一青石板刻的亭碑嵌於其內,記載的正是雷煥為豐城縣令時掘獄基得劍的故事及劍匣由來等內容。原來豐城劍出土時是裝在一具石匣內的,出土後石匣便被棄置劍池旁,當地人把它稱為「石門」。直到明代嘉靖年間知縣韓弼認為這是天生神物,不當淪落草莽,才派人把石匣抬到縣城儒學學宮內。清嘉慶十一年知縣朱如金命人修建一亭作為保護,此即劍匣亭。道光四年縣丞姚敏德重建劍匣亭於孔廟大成殿側。「文革」時劍匣亭被毀,所幸石匣尚存。後興建沙湖公園,改名為劍匣亭,並將古劍匣移置劍匣亭內供遊人參觀。至於龍泉、太阿二劍為何會被深埋豐城,則要追溯到更久遠的歷史。相傳春秋時期,越國鑄劍大師歐冶子曾為楚王鑄了龍泉、太阿、工布三把名劍,秦統一六國以後,龍泉、太阿二劍歷經輾轉,為秦始皇所得、作為寶物時時帶在身邊。一次秦始皇出巡全國,乘船行至鄱陽湖時突遇風浪,驚濤拍船,十分危險。有隨從大臣說,這是從贛江支流豐水來的水妖興風作浪,驚擾了聖駕。秦始皇聽後大怒,立即取出龍泉、太阿,命人將兩把寶劍埋於豐水的源頭豐城,以壓邪鎮妖。這個說法聽起來有些荒誕,卻有詩為證:「秦帝南巡厭火精,蒼黃埋劍古豐城。霸圖繚戾金龍蟄,坤道扶桑紫氣生。」


「神物不復見,其氣尤長存。」龍泉、太阿兩把寶劍不見蹤跡、其劍氣卻留在了豐城。位列劍中極品的龍泉太阿雌雄雙劍作為現實中的天下名劍和神話中的神劍雙龍,寄託了豐城人民對正義的嚮往、對尊嚴的追求和對恩愛團圓的期待。豐城人以劍為圖騰——坐落於豐水湖畔的和合塔以磅礴之勢糅合中西之情,如劍般直衝雲霄;橫跨贛江的劍邑大橋,如玉龍飛架,雙劍凌空,它們展現出的正是豐城人民敢想敢幹、敢為人先的劍邑精神。


兩屆奧運冠軍楊文軍在豐城


談劍文化以及劍邑精神,自然要提及豐城抗倭名將鄧子龍以及奧運會冠軍楊文軍了。鄧子龍既有儒將之風,更有為國分憂、為民解難的俠勇之氣,其所處的時代,正是明朝內憂外患、由盛轉衰之際。當時中國沿海飽受倭寇和海盜的侵擾,人民的生命財產遭受嚴重損失。戎馬倥傯中的鄧子龍毅然投身於轟轟烈烈的抗倭鬥爭中,率領贛鄱子弟進駐福建泉州一帶,英勇抗擊倭寇達十餘年,此間他轉戰福建、廣東沿海,大小數百戰,屢立戰功。曾在世界第二十八、二十九兩屆奧運會上勇奪雙人皮划艇冠軍的楊文軍,更是在劍文化薰陶下成長起來的時代驕子。按照豐城本地風俗,男孩子長大後都要舉行一個成人儀式——「接標」,實際上就是划龍舟。楊文軍在讀初中的時候就大膽地登上龍舟,依靠他的神奇臂力一鳴驚人,小小年紀就成了豐城有名的槳手。後來,楊文軍被選到宜春水上運動中心,龍舟也就變成了皮划艇。再後來他被選入國家隊,並最終在奧運賽場披荊斬棘,勇奪桂冠。


我常想,無論是客居豐城的異鄉人,還是邂逅此地的過客,只要你踏上這片熱土,便一定會被豐城劍文化所深深吸引。因為它已不單單是一個文化符號或禮儀形式,它確已融人了豐城人的血脈,柔韌與剛勁並蓄,鋒芒與內斂兼容,以灑脫不羈的形態在每一個豐城人的性格中騰挪跳躍,並在人生的悲喜劇目中上演著一出出至真至善的感人之歌。前幾年發生在海南的豐城父子勇救落水少年的壯舉再次見證了豐城人見義勇為、重情重義的英雄氣概。2010年5月,海南省東方市三名少年被大浪卷進海裡,危急時刻,一對從豐城走出去的農民工父子蔡明飛、蔡杜怡,面對生與死的考驗,挺身而出,毫不猶豫地跳進大海,成功救出兩名落水少年後, 未留名就悄然離去。後來面對記者的採訪,父子兩人說的最多話的就是:「當時救人並沒想太多,如果想得太過複雜,有可能就不會下水這麼去做了,我們也不圖什麼,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質樸無華的語言,最能直入心靈深處,叩開高尚的靈魂殿堂,他們不計名利奮勇數人的義舉感動了海南,也感動著我們。


豐城市博物館曾總結豐城有三大文化:劍文化、瓷文化及水文化。劍文化為豐城文化的「魂」, 洪州窯瓷文化被譽為豐域文化的「根」,水文化則是豐城文化的「靈」。豐城劍無堅不摧、不掩鋒芒的使命感, 洪州窯悠久厚重、古樸典雅的歷史感,贛江水柔情百轉、至真至善的親切感構成了豐城和豐城人民的精神核心。


洪州窯博物館


對我而言、洪州窯古老而陌生,但在豐城工作的幾年間,從處處窯址古蹟到恢弘大氣的精品陶瓷產業基地,從一部部洪州窯研究專著的出版發行到普通百姓對洪州窯的耳熟能詳,所見所聞,處處都可覓得瓷文化在豐城大地留下的深深印記。位於豐城曲江鎮羅湖村一帶的洪州窯遺址,是豐城瓷文化的見證物與承載者。洪州窯是唐代六大青瓷名窯之一,是中國青瓷器最早的發源地,比「瓷都」景德鎮還要早一千餘年。洪州窯始於東漢,發展於兩晉南北朝、鼎盛於隋唐、終於晚唐五代,延燒時間800餘年。上世紀70年代,考古人員在豐城市發現洪州窯遺址,繼而評入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數十年來,國家文物局先後組織多次大規模考古發掘、共發現九大窯區三十二個窯點,面積約五十平方公裡、出土文物及標本萬餘件,史載洪州窯出產的精品瓷,胎質細膩、造型別致、器壁輕薄、釉質瑩潤、旋削精細。洪州窯出產的茶品用來盛茶則清數明亮,堪稱飲茶佳瓷。據說唐明皇也喜愛用洪州窯的瓷品。洪州窯遺址的發現,極大地豐富了中國陶瓷文化的內容,為研究唐代名窯的燒造歷史、制瓷工藝,尤其是進一步探討匣缽裝燒、玲瓏瓷和口瓷等燒造工藝的產生與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具有很高的科學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


如果說洪州窯瓷文化是豐城人民吃苦耐勞、頑強拼搏、鍥而不捨的精神寫實,豐城水文化則是一種敢於同自然災害作鬥爭的精神、是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豐城素稱水鄉澤國,人民的生產生活與水息息相關,豐城水文化也由此豐富多彩。穿境而過的滔滔贛江,維繫著百萬豐城人的安危福祉,哺育了豐城深厚濃鬱、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如碧玉般鑲嵌在這片土地上的豐水、富水、秀水、株水,水水相連,使豐城因水而靈性十足;位於城市心臟的豐水湖,則如盈盈一點,使劍邑豐城呈現出輕靈流動的美。


豐城的明清古建築文化在中國古建文化中也佔據一席之地。除了厚板塘古村落、白馬寨古村落,有關人員又在豐城市秀市鎮古縣治「富城」遺址發現一批明清古建築。據文物專家介紹,這些古建築時間跨度大、遺存面積大、保護較完整,是研究明清各個時期政治、經濟、文化、宗教、民俗、建築史的珍貴實物資料。位於豐城城區東南部的白馬寨古村落堪稱豐城明清古建築文化的代表。白馬寨建村於南宋鹹淳年間,距今有七百多年歷史。建村以來,哺育了大量科舉人物和名商巨賈,其中以明代尚寶司卿楊應祥,清代進士楊祖蘭、舉人楊廷言、武進士楊金誥父子祖孫以及在湖南常德一帶經商的白馬商幫為代表。到白馬寨村參觀過的人,無不陶醉於它樸拙的贛派民居風格。青石板鋪就的巷道,錯落分布著的民宅,門楣窗閣上精湛的雕刻工藝,讓你不得不讚嘆古人將建築、環境與生活完美結合的高超藝術與人居理念。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國古人的堪輿學說未嘗不是一種追求天人合一的質樸哲學。講到這裡,我想起了豐城籍風水大師廖均卿選址十三陵的故事。公元1402年,朱棣在金陵登基,他嫌金陵的水口石頭朝外,意欲遷都,於是在永樂元年改燕京為北京,徵廖均卿等前往相都,規劃宮闕。既然定都北京,自然要在京師附近建設皇陵。永樂六年開始,歷時半年,廖均卿等地師終於在北京昌平縣東之黃土山覓得吉壤。朱棣親往察看,見該地明堂廣大,立即降旨封黃土山為天壽山,作為皇陵禁區。授廖均卿為欽天監靈臺博士,督修長陵,從此對廖均卿敬若上賓。


白馬寨古建築


回過頭來再說白馬寨。白馬寨村的主要象徵和標誌性建築是「父子符卿坊」。這是一種紀念性質的門式牌坊。上花枋刻有鯉魚跳龍門及翔鳳圖,下花枋刻有幾何形勾連紋連續圖案,次間花枋飾有祥禽瑞獸。坊心碑上款刻「欽差巡按江西道監察御史周璨為」,下款刻「奉直大夫北京尚寶司卿父揚子登」、「北京尚寶司卿加升三級子楊應祥」、「明崇禎甲申歲仲冬月立」。此坊為明代最後一年,即崇禎十七年十一月,江西巡按周璨奉旨為楊應祥建立。


白馬寨村的民宅大門建築是最能引起遊人興趣的。它們建築形式豐富多彩,有一字門、八字門、拱券門、貼壁垂花門、牌樓式門、複合式門等數種,以雕刻見長,搭配和諧,栩栩如生。雕刻手法靈活運用圓雕、高浮雕、淺浮雕和陰刻、線刻等,所雕人物、殿宇、車船、鳥獸蟲魚、嘉樹瑞草,無論是門首石雕還是宅內木雕,工藝均屬上乘。精美繁複的雕刻藝術充分顯現出白馬寨村人精益求精的生活態度。


豐城還綻放著兩朵民俗文化奇葩。一為梅燭,一為嶽家獅。


豐城梅燭起源於唐代初年,每年農曆正月十三,豐城隍城鎮清溪村,那長達數百米、蜿蜒如龍飛蛇行的「梅燭」板橋燈表演,恰似真龍遊人間,場面之浩大,氣氛之熱烈,讓人嘆為觀止。據村裡的老人介紹,關於「梅燭」,從唐代開始一直保留至今。「梅燭含義源於「梅佔花之魁,春為歲之首,燭乃光之源」。正月十三日晚,梅燭遊園活動在鼓樂陣陣、鞭炮齊鳴聲中拉開帷幕。各家各戶選派出的壯小夥分別扛著一條長約1.5米,上面安放著裝有紅燭的三個竹編燈籠板橋燈,匯聚至村中心池塘邊。村民按各房長幼大小的順序,互相以「丫」形木栓相連,將數百塊板橋燈和由民間藝人精心扎制的龍頭龍尾連接在一起,形成一條長約五百米的巨龍。梅燭隊伍行到哪裡,家家戶戶便會燃放煙花爆竹,點香點燭迎接,以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梅燭表演時而在各家各戶門口蜿蜒前行,時而在大街小巷緩緩蠕動,時而在廣闊的田野間灑脫遊弋,有如活龍輕舞,恰似梅花點點,頗為壯觀。與此同時,村民們還以梅燭為題材,題詩作聯,給梅燭活動賦予更多的詩意。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嶽家獅


再說豐城嶽家獅。嶽家獅為愛國名將鄧子龍所創,俗稱「打獅子」。鄧子龍文武兼備,人稱有「嶽家穆」風度。他幼年師從明嘉靖著名學者、武師羅洪先,相傳羅的先祖曾為嶽家軍舊部,是嶽家拳的正宗傳人。羅自幼隨父親在浙江、福建、江西等地傳藝,遊歷廣博。鄧子龍從羅洪先處繼承了嶽家拳特別是嶽長槍的真傳,其文才、武學、品行修養無一不效法於嶽飛,以至於他的氣度、抱負甚至遭遇亦與嶽飛極其相似。明萬曆年間鄧子龍率兵大破緬酋萬象陣,平定西南邊亂後被饞貶歸故裡。在老家「獅子鄧家」養老期間,周邊縣市民眾慕名前來拜師學藝者絡繹不絕。鄧子龍因人施教,將本地「字門拳」與嶽家「硬門拳」有效地糅合為一體,充分展示了嶽家拳的威、雄、險特徵,獨創了「嶽家獅」,並將鄧家村冠名為「獅子鄧家」,在村前立千斤石獅以銘記。如今豐城嶽家獅、豐城梅燭已與羅山書院被列為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說起來,不僅嶽家獅創自鄧子龍,就連享譽海內外、有「江南小切」之美稱的豐城凍米糖也與鄧子龍有著不解之緣。相傳明代萬曆年間,愛國名將鄧子龍率領贛鄱子弟轉戰福建、廣東、貴州、雲南及朝鮮等地。因戰事緊張,很多士兵常常為吃不上食物而犯愁,大大影響了軍隊的士氣。而豐城籍士兵身邊常常備有一種將糯米妙好後再用米糖粘成小塊的「米花糖」充當乾糧。這種食物不僅口感好,而且便於攜帶,士兵們爭相品嘗。自此以後,豐城百姓一般都會在每年中秋之後製作凍米糖,以作新年待客及平日食用,這種習俗一直流傳至今。到豐城遊玩,嘗上幾塊潔白晶亮、香甜酥脆的凍米糖,定會令你讚不絕口,回味無窮。


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加上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使這個建縣一千八百多年,擁有兩千八百多平方公裡土地的城市顯示出日益強勁的發展勢頭。離開豐城雖有些年頭,但這座城市依然以它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吸引著我對它頻頻「點讚」。我相信,重情重義、開放大氣的豐城人一定會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書寫出新的劍邑傳奇。

 

 




     舒建勳,筆名健薰,聿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江西省作家協會會員。長期在宜春的市縣工作,曾任豐城市人民政府市長,宜春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宜春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出版個人著作多部。

相關焦點

  • 荒野行動攻佔豐城攻略分析 攻佔豐城有什麼小技巧?
    荒野行動如何攻佔豐城?攻佔豐城有什麼小技巧?在豐城什麼建築進行攻佔比較好?希望這篇荒野行動攻佔豐城攻略分析可以幫助大家!  多種戰術徵服豐城以高制勝法    由於豐城地勢高低不同,因此這種方法在豐城建築攻防戰中十分有效。
  • 豐城「農業+旅遊」發展如火如荼,完善旅遊規劃讓豐城更美
    豐城是典型的魚米之鄉作為被中國老年學學會授予「中國長壽之鄉」稱號的江西省豐城市,土壤、水含硒是豐城人長壽的重要原因之一。行走豐城,經過多處滿眼碧綠的農田,你會情不自禁地停留,蹲下細嗅甚至撫摸這片黃色土壤。據中國生態硒谷現代農業管委會副主任姜文武介紹,豐城市目前發現的富硒土壤面積達524.7平方公裡,主要分布在董家、荷湖、泉港集鎮等8個鄉鎮(街道),土壤硒元素平均含量約0.538毫克/公斤,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豐城是典型的魚米之鄉。
  • 豐城米粉蒸肉,家的味道
    作為擁有1800多年建縣歷史的豐城,地域廣大,村鎮眾多,人文薈萃,民俗多樣,有太多的「鄉愁」等待我們挖掘、整理和呈現,歡迎賜稿。《鄉愁裡的豐城》系列回顧  ↓↓↓ 小港的雨豐城故縣的端午來碗溫暖的冬至面石江秘境:廖林聽秋從蜜蜂街,到豐城縣城
  • 華山論劍
    華山論劍 休閒益智 大小: 31.75M
  • 城市高質量發展的豐城路徑
    豐城,這座城市正實現高質量發展!  精心規劃,城市高質量發展空間進一步拓展  2018年11月7日,豐城市龍津洲街道正式掛牌成立。以該街道為核心,豐城全力打造龍津洲新區,新區規劃區域面積約13.55平方公裡,位於贛江以北,毗鄰龍津湖總部經濟基地和高新園區,與老城區隔江相望,是豐城市「一江兩岸、跨江發展」的重要載體。
  • 贛菜系列:豐城凍米糖小吃
    豐城凍米糖,江西省豐城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豐城凍米糖為豐城市優秀傳統產品,俗稱"江南小切",以其"潔白如雪、香脆酥甜、落口消融"的獨特風味聞名天下。據《豐城縣誌》記載,明朝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豐城開始製作凍米糖,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 豐城新增建築未開先火,佔地300畝,耗資7億,或將成豐城地標
    豐城,作為江西內的縣級市之一,其可能在名氣等一些方面上,與南昌等地相比起來是稍微遜色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豐城也是慢慢地再將這些差距逐漸縮小。可能人們對於豐城的印象還是停留在初步階段,那就是這裡著名的大米之鄉,豐城的凍米糖也是在國內有名的,但是或許有人不知道,就是在這「米香王國」內,豐城海鷗這江西境內最大型的礦務局之一,於此同時,也是在這裡建造了江南地區內最大的一處發電廠。
  • 茅氏三兄弟的豐城善緣
    傳說,西漢元帝時(公元前46-前36年),來這裡修道的茅氏三兄弟還在豐城留下了一段善緣。豐城北距句容茅山約30公裡,站在這裡向北可看到高麗山、十裡長山和南山,向南可看到茅山三峰。豐城自古以來就是蘇北經鎮江南下到句容茅山、金壇、溧陽的要道之一,古時豐城東西各有一條車馬大道,東邊的車馬大道又叫十裡長巷,南來北往的香客、遊人、商隊不斷。
  • 香港集團向豐城投資50億元!
    關注微豐城傳遞正能量4月22日,豐城市人民政府與香港銅鑼灣集團舉行項目籤約儀式,這標誌著總投資達50億元的豐城銅鑼灣廣場項目落戶我市。市長江偉斌及市領導李雲平、付建鳴出席儀式。香港銅鑼灣集團董事局主席陳智出席儀式。副市長劉新根代表市政府籤約。
  • 陳水源:鎮江同善堂與豐城保嬰局
    丹徒縣誌摭餘記載:「光緒辛卯歲(1891年),王公仁堪典斯郡,關心民瘼,一日太守駐宿豐城,鄉之耆老相率,訴之周邊之由……,昕(柳昕)乃稟請建學社、設義熟、創保嬰等舉。」光緒十七年(1891),柳昕代表同善堂同仁向時任鎮江知府王仁堪提出了在鎮江南鄉的豐城村設義塾、創保嬰、招墾荒、興栽植的建議。
  • 豐城高鐵售票了!來看時刻表和票價
    至於豐城人民關心的來往各地的高鐵票價,豐城君目前只能從網上查到部分列車時刻表及票價。好在南昌鐵路局官方分別公布了過渡期和年底調整後的列車時刻表,大家可以往下面一一耐心查看。相信到時候會有完整的豐城高鐵時刻表和票價公布。
  • 金庸為何唯獨要選擇在華山論劍,而不是泰山論劍或者嵩山論劍?
    那麼,我們有「三山五嶽」等眾多名山,金庸先生為何唯獨選擇華山進行論劍呢,在多次翻閱了金庸原著之後,筆者覺得金庸這樣寫是大有學問的。首先,要看故事背景。「華山論劍」是發生於《射鵰英雄傳》之中,很多武俠愛好者或許能發現,射鵰英雄傳的主線其實就是「比武」。
  • 工業設計創意集市首秀豐城
    為豐富暑期生活,培養孩子的創新意識,7月19日晚,江西工業設計小鎮2020暑期歡樂季——創意集市在豐城市劍邑廣場拉開帷幕,豐城市委常委、統戰部長熊曉群出席活動。市民 馬翔:我是第一次在豐城看到這樣的活動,覺得這樣的活動特別好,我感覺這個活動做得很有意義,能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居民綜合素養。
  • 江西豐城礦務局停產整頓徹查隱患
    ,從目前的檢查結果看,豐城礦務局已經執行全面停產整頓的要求,正在徹底清查事故隱患並進行認真整改。  受江西省副省長凌成興委託,由江西省煤礦安全監察局副局長朱懷萍率領的監察組在不打招呼的情況下,於17日零時許趕到豐城礦務局礦區,分多個監察小分隊到建新煤礦各井口檢查,工作到近凌晨三點。17日晨,朱懷萍又率監察組分赴豐城礦務局下屬的坪湖、曲江、尚莊和建新四個煤礦進行全面清查。
  • 宜春遊記第一站~豐城印象
    從今天上午開始,從南昌縣進入豐城地界,一路沿105國道,第一個遊覽的景點是~建於明朝正德年間的千年古村~厚板橋村。我來之前是帶著滿滿的希望來豐城遊覽古城的,但來了後感覺有些許失望,古村已不是我心目中的古村了,人民經濟水平的提高已經沒有古村的生存空間了。沒有誰能在意古村是繼續生存還是破敗下去。
  • 【視覺】樟樹賽完龍舟,高安又來鬥牛,豐城……
    核心提示:豐城君微信公眾號曾在端午節當天發布了樟樹賽龍舟的盛況,讓豐城人一陣唏噓。
  • 《我的俠客》華山論劍助威獎勵一覽 華山論劍助威有什麼獎勵
    我的俠客華山論劍助威有什麼獎勵?12月20日參與首屆華山論劍圍觀助威的大俠們也有福利!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我的俠客華山論劍助威獎勵一覽,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我的俠客華山論劍助威獎勵一覽一、助威獎勵12月20日華山論劍比賽助威期間:1、每場比賽的基礎擂臺幣獎勵*10(助威猜對可以獲得更多擂臺幣)2、助威猜錯獎勵
  • 豐城這個學校傳出大消息!快來看看!
    近日,江西省教育廳官網江西教育網江西職業教育信息網發布《關於江西省中職教育質量提升「123工程」高水平中職學校建設計劃擬立項單位的公示 》,豐城中等專業學校入圍江西省高水平中職學校建設計劃
  • 藥湖,豐城人的夢之湖
    從蜜蜂街,到豐城縣城豐城往事:陪母親「當街」陸家巷,一個城市的坐標今夜:豐城無眠,絢麗奪目豐城,一座被水浸淫的城市隍城鎮的奇特民俗:還頭兒過年了,豐城遊子的一地鄉愁湖塘人的友善,遍地涼亭為證豐城河西,又是一年「社火」時
  • 新加坡購物中心之最:怡豐城
    當大家以為富裕發達的新加坡購物中心數目之多已進入飽和狀態,怡豐城的出現,才令人明白什麼是「王者歸來」。王者歸來,總是會集中了萬千寵愛於一身,值得人們去體驗,作為新加坡最大最新的購物中心_怡豐城到底有什麼亮麗之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