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裡藥湖
文 / 遊四清
江西豐城隍城人
江西省作家協會會員
「川原沃野鋪青翠,碧漢長虹飛塹途」。沿昌樟高速從省城南昌到樟樹,車入豐城地界,便有一座長達九千多米的高架橋如一彩虹橫亙於萬頃碧波之上。那橋,便是有名的藥湖高架橋,那湖,便是縈繞我夢裡千百回的藥湖。
藥湖地處贛撫平原的豐城市西北部,贛江以西,錦江以南,總面積三百七十五平方公裡,主要涉及同田、梅林、上塘、湖塘、隍城等五個鄉鎮近三十萬人口之域。早在遠古時代,藥湖就屬湖濱沼澤地區,與錦江和贛江有著良好的水文聯繫,是典型的淡水湖泊和洪泛沼澤溼地。
我出生於藥湖岸邊,是喝著藥湖的淡水、吃著藥湖的魚米、品著藥湖的菱藕長大的。從慒懂記事到不惑之年,我的腳步和視野,還有心中的一個夢想就從來沒有離開過藥湖。
依稀記得,小時候的我們視藥湖為快樂童真的天堂、知識啟蒙的殿堂。這裡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素有「魚米之鄉」稱譽。湖區水草豐美,菱藕如毯,歷來是魚類繁殖棲息的好場所,所產魚類達二十餘種,尤以麥魚最有名。清道光《豐城縣誌•土產》載:「麥魚,出藥湖,長不及半寸,其色如麥,四、五月間始有。傳說晉時真君許遜投麥所化,故又名仙魚」。其實,年少的我們根本瞧不上那遍湖皆是、毫不起眼的麥魚,我們捕過幾斤重的草魚,也看過大人們從湖中摟抱著十幾斤重的大魚上岸,那才叫興奮與驚奇、叫驕傲與自豪。除卻魚的故事,還有採菱與挖藕的故事更有趣。烈日炎炎之下,我們光著脊背,打著赤腳,坐著特別的一個大木盆去湖區採菱那絕對是一件美事。湖區菱藕鋪天蓋地瘋狂生長,菱有紅菱、綠菱、黑菱,其果不僅個頭肥碩,且味道鮮美,其藤脆嫩幽香,甜潤可口,入炒入醃皆可,其質地口感絕不遜色於素有「鄱陽湖的草,南昌人的寶」之稱的藜蒿。讀初中時,我們是自帶菜食去打發一日三餐的,那時,拌上辣粉醃製的菱藤是我們的主打菜種。湖區的蓮藕也是具有其十分獨特的色味的,胳膊一般粗大的藕白白胖胖、脆脆嫩嫩的。只要扎一個猛子,在那水底疏軟的泥潭中一伸手便能聽到一聲清脆的與「母體」斷裂的「喀嘣」聲,一根齊人高的藕便隨人冒出水面。在那艱苦酸澀的年代,我們的「戰果」換來父母臉上一道喜顏,那是一種十分開心愉悅的享受。
除此之外,我們還常常「玩」起藥湖的文化。藥湖區域文化底蘊極為深厚,在同田鄉境內,有唐代全國六大青瓷窯的故鄉之一洪州窯的窯址,有現代《辭海》主編夏徵農的故裡,有明末桂林書院,有漢時州牧第、明時姜曰廣墓等星羅棋布的古建築。隍城鎮與湖塘鄉則是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梅燭的發祥地、民間社火文化的盛行地、狀元文化的起始地、養生文化的開發地。在梅林鎮,生態花谷、商貿物流、陶瓷基地等都早已斐聲長江南北。豐城著名的劍文化、瓷文化、水文化、書院文化、商幫文化、溼地文化、養生文化、古建築文化等幾大象徵性的文化特徵中,藥湖溼地三分天下佔其二。幾乎每一年,我們都會在學校的統一組織或自邀小夥伴去洪州窯址看奇形怪狀的陶瓷碎片、去桂林書院撿拾掉落的桂花、去隍城清溪觀千人齊舞的梅燭龍。每每這時,我的心裡就想,藥湖的歷史到底有多久?藥湖的文化到底有多厚?藥湖的昨天是個什麼樣?藥湖的明天到底又會變成什麼樣?
藥湖的歷史淵源自然無法考證,那是屬於遠古時代的事。僅據《豐城市志》記載,藥湖古名嘆早湖,曾經螞蝗(水蛭)成群,更為嚴重的是「瘟神」血吸蟲肆虐。相傳東晉真君許遜,追緝害人蛟龍涉渡嘆早湖,因坐騎飽受螞蝗、「瘟神」糾啃,許遜便拋撒仙丹治蟲。但見湖裡水清草碧,害蟲頃刻隱遁。因仙藥奇功,嘆早湖由此遂改名藥湖,亦稱仙湖。然,只是後來仙師一去,一切又復歸原樣。「千村闢荔人遺失,萬戶蕭疏鬼唱歌」。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瘟神」血吸蟲似是更為肆虐,藥湖區域數萬淳樸善良鄉親面如黃紙,挺著大肚子,在親人們悲慟哀嚎中生生地隨血吸蟲病魔而去。人們敬天祭地,跪拜神靈護佑,祈求著瘟神遠離親人,夢想著藥湖健康永駐。「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建國後,藥湖區域大力開展全民性的消滅血吸蟲運動,大規模開展「圍湖造田」和「築堤圍垸」運動。上世紀六十年代末,血吸蟲得到有效控制,湖區人煙日隆。
然而,自然規律是不可人為違逆的。我們曾一度喊著「戰天鬥地,人定勝天」的雄渾口號,意欲改天換地,但結果大多是事與願違,得不償失。大規模的「圍湖造田」和「築堤圍垸」運動切斷了藥湖與錦江正常的水文聯繫,導致了藥湖溼地結構被破壞,生態功能下降,生態系統紊亂,區域自然災害加劇,生物多樣性降低。昔日萬頃藥湖變成了萬頃良田,萬頃良田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卻只能換來三年保一收。人的健康卻帶來了藥湖的不健康、不作為。我不能不為我們的藥湖揪心著、徬徨著。這本是一塊打造雕琢生態「美玉」的極佳上乘「材料」,如此一革命,藥湖不再為湖,藥湖的先天使命從此不再。我和許許多多關心藥湖明天的人們一道,開始重新審視著藥湖的發展之路,並做著一個美好的藥湖夢。
夢想總是在時代前進的腳步中孕育生長。本世紀之初,藥湖人們順時應勢地做出了建設藥湖國家溼地公園的決定。從「戰天鬥地,圍湖種糧」到「順乎自然,還水於湖」,這是夢想的嬗變;豐厚一級公路橫穿藥湖,昔日重重深困湖區的同田已成同田新區。將藥湖建成豐城市的重要生態屏障,建成交通便捷、環境優美的南昌市遠郊休閒、娛樂、度假和宜居的「後花園」,建成具有濃鬱地方文化特色的江西溼地生態旅遊聖地,建成人文秀美的國家溼地公園,這是夢想的升華。數年卓有成效的矢志打造,藥湖溼地已逐漸彰顯出「生命之水」、「城市命脈」 和「黃金通道」的重要象徵。
千畝原生態綠色果園、萬畝人放天養銀色養殖水域、一望無際的金色稻田及和諧美麗的眾多民生事業構成了真正意義上的「魚米之鄉」、「長壽之鄉」 、「生態之鄉」.煙波浩渺、一碧萬頃、水清草美、天藍地闊、鳥鳴魚躍、人悠舟繁;秀麗的溼地風光與不事雕琢的自然景觀融為一體,清新、靈秀、奇特、多樣的藥湖蘊含著動與靜的嫵媚神韻。曾經蟲蛭橫行、「瘟神」成災的藥湖溼地真正成為了人間天堂一處絕妙之地。
「煙波浩渺天鵝翱,漁舟唱晚歌湧潮。紫氣騰身衝雲霄,十裡仙湖人歡笑」。我們的夢想已長出雙翼,橫亙藥湖的一道道彩虹那僅僅是我們夢想的試飛。
本文配圖為藥湖攝影大賽獲獎作品,向作者致謝!
《鄉愁裡的豐城》系列回顧 ↓↓↓
小港的雨
豐城故縣的端午
來碗溫暖的冬至面
石江秘境:廖林聽秋
豐城,又是一年稻香時
從蜜蜂街,到豐城縣城
豐城往事:陪母親「當街」
陸家巷,一個城市的坐標
秀才埠,小巷深處有故事
莫以雲嶺遠,石江多勝遊
豐城唐曉瑤:父親的鄉愁
蜜蜂街:三府三縣共一墟
沒遊玉華山,不算荷湖客!
今夜:豐城無眠,絢麗奪目
豐城,一座被水浸淫的城市
隍城鎮的奇特民俗:還頭兒
過年了,豐城遊子的一地鄉愁
湖塘人的友善,遍地涼亭為證
豐城河西,又是一年「社火」時
石江雲姑嶺,一段悽美的愛情
張巷鎮白馬寨:時光裡的幻象
豐城記憶:一人動口,百人吞痰
豐城只有一個荷湖,因為玉華山
石江鄉鉗石村:深閨處子待君來
他來自豐城,是影響全國的「學霸」
國家地理中文網:豐城董家圖像志
關於外公,關於小港,戳中我淚點
曲江仙姑嶺: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石江燻肉味正香,最愛地道豐城年
你在河西看社火,我在河東趕廟會
毛澤東為豐城人題寫的春聯你造嗎
秀市鎮田心村:有一種味道叫「紫玉」
豐城人家的老物件,滿滿的都是回憶
石江鄉鉗石村傳說:鰲頭石上出國王
張巷不僅有白馬寨,且看妙筆寫瓘山
清明快到了,秀才埠的筍包子要飄香了
更多精彩 掃碼關注
交流微信:xiongxueyi002 投稿郵箱:747039221@qq.com
《豐城君》出品,品質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