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裹著一雙小腳,送了一程又一程,路上囑咐孫子說:「老老實實做人,規規距距做事」。小洪元眼中噙著淚花,使勁地點著頭,默默地把奶奶的囑咐當成人生的信條記在心裡。
來到河口鎮,洪元的眼裡既充滿了好奇又充滿了生機,堂叔把他帶進了當地有名的大藥號「森昌德」當學徒。掌柜在登記名冊時,問他叫什麼名字,小洪元說:「我姓何名柱成」。事後,堂叔問他為何改名。小洪元仰著頭望著遠方說:「我要成為藥界頂梁立柱之人,所以改名柱成」。堂叔聽後讚許地點了點頭,並鼓勵小洪元說:「有志者事竟成!」何柱成在森昌德拜盧清照為師,學習中藥製作技能。盧師傅發現柱成話語不多,平時喜歡抄藥書,寫筆記,為人勤快老實,就有心把全部本領毫無保留地教給他。鉛山周圍幾個縣盛產前胡、桔梗、龍膽草、桅子、穿山甲、蘄蛇、枳殼、香附、半夏等中藥,無論是盛夏酷暑的中午,還是嚴寒三九的夜晚,小柱成總是在作坊、帳房、櫃檯三點一線轉,忙到半夜才睡,天亮就起床。每年的年三十晚上和正月初一才是小洪元休息的日子。他很快掌握了中藥材選購的看、嘗、摸、嗅的基本功。師傅看在眼裡,喜在心頭,很快又教會了他中藥製作的切、浸、曬、炒、和等基本功。小柱成一有時間還學習醫術。三年學徒期滿,十七歲的何柱成不僅精通藥術,而且精通醫術,成了河口十多家藥店新人中的佼佼者。一八七五年(清光緒元年),何柱成三年學徒期滿,東拼西湊了一些銀元,並邀師傅入股在小河沿后街開了一個「金利合」小藥店,柱成對師傅說:「我們的藥號取名金利合吧!合字由一人一口組成,寓意為做人要心口合一,誠心經營,再加上我們師徒合心合力,以後獲取的利益也可以積少成金。」柱成年方十七歲即自立門戶,成了這一行年齡最小的老闆。一八八一年,由於店小業大,柱成便在鬧市區二堡街購得一塊土地,建造了二層三進的房屋,外牆由石磚砌成,正門成半拱圓形,上有從英國進口的玻璃,一樓和二樓分別有二個一米多高圓拱形石窗,大門上方有一青石匾,上鏤刻「金利合」三個大字,石匾上方有一圓形青石鏤刻,圖案為一慈祥的老者和兒童在桂花樹下,寓意人類健康長壽。裡面是木質樓梯和樓板,二個旱天井直通樓頂,屋內採光良好。一八八五年,盧家提出拆夥,金利合折現十二萬塊銀元,吉慶合折現六千塊銀元。何柱成經營金利合,盧清照師傅經營吉慶合。分夥後,何柱成從豐城河灣老家附近的樟樹鎮請來了七位師傅,並從福建採購澤瀉等藥材,經過製作後銷往南昌、樟樹等地。年販運藥材達三萬多斤。俗話說:富貴不返鄉,猶如夜穿錦衣。何柱成在河灣三甲青龍頭建造了四棟房屋,二棟聯排,相向而座,中間一個院子,兩頭有院門,院中青石鋪地,地下水道暢道。河灣孟戶祠堂每年舉行冬至會,十六歲以上男丁入會,參拜族內頭譜。頭人見洪元在外地已有成就,本想問取些銀元贊助修橋補路,遂邀請柱成參加冬至會。頭人與柱成一番寒暄,雙方正要進入主題,參會族人中出現了七口八嘴,說三道四的現象,有人說柱成從小憨傻。柱成笑著說:「我人雖憨些,但懂得老實賺錢。」有人問:「你一個老實之人,到底賺得了多少錢?」柱成實話實說:「我賺的銀元碼起來比你人身還要高。」真是眾口悠悠能礪骨,含沙射影曾殺身。冬至會上雙方話不投機。一九二一年,何柱成把財務交給大兒子何祿善管理,業務交給二兒子何壽善管理。盤點時,現金已達二十四萬塊銀元。二個兒子更是發揚光大,先後與五百多家客戶建立合作關係,貨物銷往江蘇、浙江、安微、廣東等八個省。還從香港進口海龍、海馬等藥材。製作加工從不偷工減料,原料用貴不用次品。河灣村的老鄉知道柱成的事業有了成就,不少人追隨而來。但何柱成對僱工的品行要求很嚴,不允許大家賭博、嫖娼、偷竊,工作三年以上的僱工,每年給三個月探親假。每年對僱工的品行進行考察,凡品行不合格者給予重責或辭退,正月初四宣布對僱工的考察結果,決定去留。這個決定的堅決執行,使金利合形成了風清氣正的氛圍。何柱成說:「金利合的招牌掛得起、打得出,全靠貨真價實。」烏雞白鳳丸、正元丹、全身丹、附桂紫金膏、小兒回春丸、如意丸、驚風丸等都成了金利合的名牌產品。有人形容金利合的產品質量是:白芍吹上天,檳榔毫無邊。行家裡手見了都說:可以和北京同仁堂媲美。我國工農革命時期的八大根據地之一的贛東北根據地,和中央蘇區就經常在此活動。福建長汀教會醫生傅連璋加入中央紅軍後,並擔任紅軍醫院院長。他慕名找到金利合採購藥品。當時,誰也不敢與紅軍做生意,柱成說:「藥者仁者之心,既然有人求藥,那有拒之門外之理。」為了運輸方便,金利合動用三十多名僱工把鬆散的藥材製成丸、膏、丹,源源不斷供應中央蘇區和紅軍贛東北根據地。全年銷量達三十餘萬斤。一九三七年的春天,河灣的田野裡開滿了黃色的小花,村口青龍頭二棵大樟樹吐出新翠,沐浴在和煦的春風裡。樹下洪元大院內白色的幡旗招展,男男女女穿著孝服進進出出,這裡正在為一代藥界奇人舉行隆重的葬禮。英靈辭世,樟樹有靈,風一吹過,發出了「嗚嗚」的哽咽聲。何柱成生於一八五七年,一九三七年去世,柱成生前念念不忘奶奶「老老實實做人,規規距距做事」的囑咐,囑其後人,死後緊挨祖母葬入豐水河畔榮木祖墳。金利合傳至第三代,由何玉珊掌舵。何玉珊主動進行公私合營,經清點,金利合在河口共有房屋十棟,銀元用車載鬥量,金利合成了國營鉛山縣醫藥第一門市部。解放後,傅連璋擔任國家衛生部長,念起金利合的功德,便把何柱成部分後人接入北京居住和工作。河灣人口中念念不忘的小洪元,河口人眼中的何柱成,在一八七五年(清光緒元年)創建的「金利合」藥號,至今一百四十多年了,2016年,入選「江西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百大新發現」。江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認為,金利合藥店是全國極少數至今仍在經營中草藥的百年老店,其歷史、建築等都有很高的研究和旅遊觀光價值。點擊進入鄉愁裡的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