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牽我去散步,我用沿途風景豐盈內心

2020-12-11 學以致其道

文/石巖磊

我有位叫「牽著蝸牛去散步」的網友,第一次見到這個名字時覺得很好笑,但並沒有細想其中的深意,也不知道它的來歷。今天發現有本名為《牽一隻蝸牛去散步》的書,我才明白網友暱稱的出處,這是我國臺灣作家張文亮寫的故事集,第一篇便是「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每次總是挪那麼一點點。

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

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仿佛說: 「人家已經盡了全力!」

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

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

喘著氣,往前爬……

真奇怪,

為什麼上帝要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上帝啊!為什麼?」 天上一片安靜。

「 唉!也許上帝去抓蝸牛了!」

好吧!鬆手吧!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還管什麼?

任蝸牛往前爬,我在後面生悶氣。

咦?我聞到花香,原來這邊有個花園。

我感到微風吹來, 原來夜裡的風這麼溫柔。

慢著!我聽到鳥聲,我聽到蟲鳴,

我看到滿天的星鬥多亮麗。咦?

以前怎麼沒有這些體會?我忽然想起來,

莫非是我弄錯了!原來上帝是叫蝸牛牽我去散步。

文章很短,卻清風撲面令人耳目一新,我從中感受到的還是子女撫育問題。孩子不就是我們手裡牽著的蝸牛嗎?父母最焦慮的事莫過於盼著他們快點長大,儘快有出息。天天盼著小孩子會喊「媽媽」「爸爸」、能穩穩地走路、可以在親友面前背唐詩,上學後能拿雙100,可以讀重點中學,能夠考上「211」「985」中的名校,走出校門後能有份高收入的安穩工作,又急急地張羅著給孩子物色另一半,等著抱孫子、外孫,能聽見甜到心縫裡的一聲「爺爺」或「姥爺」。

著急上火對家長來說在所難免,總是覺得子女沒有達到自己預期的成長速度,催促、警告、訓斥、責罵便一股腦地在急切的衝動中傾瀉而下,很難把控住自己的情緒,更毋庸說設身處地地替孩子著想了,這也是為什麼一些悲劇發生的根源。我認識的人中間就有因不同意女兒休學而導致孩子跳樓的悲劇,昨天還看到一則令人痛心的新聞:一個13歲女孩不堪學業重負,意欲輟學可又不敢面對父母的責備與師生的不解,最終選擇了吞食大量安眠藥。

記得有位作家把自己的兒子比作牽牛花,當春風吹過大地百花爭豔時,牽牛花剛剛呆萌地拱出地面,荷葉田田蓮花映日紅時,牽牛花才不緊不慢地攀上枝頭,即使是它用盡全力綻放時,也很少有人留意,然而作家從來沒有灰心,總是用欣賞的目光注視著孩子的每個進步,兒子雖然沒有做出驚天動地的偉業,可看到孩子臉上洋溢著的自信,他感到自己非常的成功。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孩子的教育永遠是父母心頭之痛,急切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絕不意味著要鞭打「慢」牛。一年四季都有花開,我們可以講哪種花豔麗好看,可在園丁眼中它們全是傑作,蝸牛爬得很慢,然而他們盡力了,牧「牛」人就不該求全責備,更不應和牽著「松獅」的人比快慢,讓蝸牛輕鬆地前行,不僅使它快樂地成長,也可以使自己聽見鳥聲、聞到蟲鳴、望見滿天的星鬥。

我便更加欣賞張文亮在故事結尾處說的話了:「原來上帝是叫蝸牛牽我去散步」。是啊,父母應該是孩子的伴行者,兒時是玩伴,大了是旅伴,再大些是夥伴,別去給自己強加教練的頭銜,別去急不可耐地催促他們快跑,緩緩伴隨子女一路前行,他們就可以用沿途風景豐盈內心,擁有一片蔚藍遼闊的天地,才不會被挫折與不幸擊倒,難道這不是父母最大的心願嗎?

2019.11.29

相關焦點

  • 樂享我牽蝸牛去散步!
    有一個牧師在他的布道詞裡講了一個「牽著蝸牛去散步」的故事:上帝有一次交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可是蝸牛爬得實在太慢了。我又是催促、又是嚇唬、又是責備,可蝸牛隻是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仿佛在說;「我已經盡全力了!」我又氣又急,對蝸牛又拉又扯又踢,蝸牛受了傷,爬得更慢了。
  • 上帝叫一隻蝸牛牽我去散步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為何每次總是那麼一點點?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仿佛說:人家已經盡力了嘛!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喘著氣,往前爬…」你是不是覺得自己的孩子真的像一隻小蝸牛一樣,做什麼都慢,永遠達不到達到你期望的速度?
  • 讓一隻蝸牛牽我去散步
    終於,有一天,我無意中看到了一張兒子上幼兒園時拍的照片,那是我帶他去公園玩的時候拍的。照片上兒子笑得很開心,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笑,燦爛、純真,看得出當時的他心裡無比快樂。可是,我已經多久沒見過兒子這麼開心地笑過了?想想他最近的表情,小小年紀的他眉頭緊鎖,背後沉重的書包壓著他瘦弱的肩膀。想到這,我的心為之一震!
  •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是的,這兩天我一直在這樣重複著,仿佛進入了無形的怪圈之中,看到洋寶那淘氣樣,我忍不住發火,可下一秒就會後悔,直到我看到寶爸發給我的這篇文章《牽一隻蝸牛去散步》。我一口氣看了五遍,然後靜下心來想了好久,也真的是,那麼小的孩子,好像什麼都不懂,其實是什麼都知道,我為什麼要跟他發火,還要吼他,我錯了。
  • 家庭教育美文: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一篇關於家庭教育的好文章——《牽一隻蝸牛去散步》,各位忙碌的家長們看過之後,請停下腳步想一想。   《牽一隻蝸牛去散步》臺灣 張文亮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   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   蝸牛已經盡力爬,為何每次總是那麼一點點?
  • 帶崽: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每次總是挪那麼一點點。
  • 教育孩子好比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讓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為什麼每次總是那麼一點點?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彷佛說:「人家已經盡力了嘛!」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 「上帝讓蝸牛牽我去散步」,放下傲慢與偏見,是當父母的第一課
    我見到很多爸爸媽媽和孩子相處的樣子,總是爸爸媽媽下指令,孩子被動的聽取,孩子永遠處於被教的地位。而父母作為掌舵人,卻常常忘記反省自己的指示是否正確,進度是否合理。很多父母都讀過這樣一首詩,叫做《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 牽一隻蝸牛去散步——當幼師遇見多肉
    每個長假結束,回到學校,看到孩子們這個長胖了,那個長高了……就像每個假期回到家,發現肉肉們這顆長大了,那顆爆仔了……每一個幼師應該都熟悉《牽一隻蝸牛去散步》。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每次總是挪那麼一點點。
  • 牽著蝸牛去散步的感悟
    很多時候,教育孩子就像牽著一隻蝸牛在散步,慢養才能教出更優秀的孩子。我們一起走入這首小詩,去感受教育孩子的心聲!《牽著蝸牛去散步》文/張文亮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為何每次總是那麼一點點?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彷佛說:「人家已經盡力了嘛!」
  • 如何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於是她只好暫時用「轉移注意力」這一招兒來應付,「看,那邊還有更好玩的呢,快點快點,媽媽帶你過去!」除此之外,她還在努力琢磨如何拿捏把握「寬嚴相濟」的分寸。  看上去很美  微博、微信上流行一種說法:「第一個孩子照著書養,第二孩子當豬養。」說的是生養第一個孩子,既沒經驗,又比較重視,都愛從書上學「育兒」。這也是很多「70後」和「80後」父母的真實寫照。
  • 教育學生就好比牽蝸牛散步,耐心點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 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為何每次總是那麼一點點?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喘著氣,往前爬… 真奇怪,為什麼上帝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上帝啊!為什麼?」 天上一片安靜。
  • 孩子的成長就是牽著一隻蝸牛去散步!
    作者:寶寶知道 恬恬寶媽咪孩子,是慢慢養大的,教育孩子就像牽著一隻蝸牛在散步,需要父母細膩的呵護。這篇文章,讓看過的父母都止不住淚流……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為何每次總是那麼一點點?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彷佛說:「人家已經盡力了嘛!」
  • 牽著蝸牛去散步,走得太快靈魂跟不上
    在歐洲阿爾卑斯山,有一條風景很美的山道,路口掛著一句標語:「慢慢走,請注意欣賞!」之所以會有此提醒,就是因為不少遊客只管埋頭趕路,忘記了沿途風景就在漫步之中。上帝聽了他的煩惱,就給了年輕人一個任務,叫他牽一隻蝸牛去散步。告訴不要鬆手,要一直牽著它。年輕人在前邊走著,蝸牛跟在後邊,可是蝸牛爬得實在是太慢了。年輕人又是催促又是嚇唬又是責備,可蝸牛隻是用抱歉的目光看著他,說道:「我已經盡全力了!
  • 當你忍不住對孩子發火 靜心讀讀《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孩子,是慢慢養大的,教育孩子就像牽著一隻蝸牛在散步,需要我們細膩的呵護。很多時候,慢養,才能教出更優秀的孩子。  如果下次你忍不住對孩子發火,先讀讀下面這首小詩吧  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  文 | 張文亮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  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 《牽一隻蝸牛去散步》:搶跑——人生馬拉松你就輸了,靜待花開!
    並沒有用,浪費資源不說,還可能適得其反,讓原本按部就班,能順利完成的事,變成一件失敗甚至永遠無法彌補的事,起步很早並不一定就能收穫成功!尤其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我選擇靜待花開!01牽著蝸牛散步,擁有一顆耐心很重要!
  • 【朵拉梅朵朵】~牽著蝸牛去散步
    朵拉的小窩 ~ 牽著蝸牛去散步 /朵拉梅窩窩,還有隻蝸蝸。。。那是我的住所,後者是我的一隻「養心」寵物。我會在窩窩裡慢慢的享受時光的愜意,我會帶著蝸蝸去散步,慢慢的品味我的清淡,我的濃烈,我的嚮往,我的遠方。。。我會走出我的窩窩,牽著蝸蝸去散步!感受大自然,和每個的季節的風。春天,暖暖的,我們曬著太陽,風吹過臉頰,眼前的一片綠色,有些困意了。。。夏季,悶悶的天氣。
  • 多省舉辦「牽著蝸牛去散步」活動,慶祝第一個「蝸牛日」
    中國殘聯組聯部主任曹躍進,中國智協主席、秘書長、「牽著蝸牛去散步」組委會名譽主任張寶林,中國殘聯原主席團副主席、中國智協名譽主席馬廷慧、中國殘聯組聯部原副巡視員郝爾康,中國智協副秘書長、「牽著蝸牛去散步」組委會主任孔德周等出席了啟動儀式,並和廣大志願者、家長一起,牽著「蝸牛」去散步。曹躍進對「蝸牛」們「節日快樂」的祝賀,贏得了「蝸牛」們、家長及志願者們熱烈的掌聲。
  • 放慢腳步,別讓孩子成為流淚的蝸牛~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為何每次總是那麼一點點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彷佛說:人家已經盡力了嘛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喘著氣,往前爬真奇怪為什麼上帝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上帝啊!
  • 支教故事:陪著「蝸牛」散步
    上帝要我牽一隻蝸牛散步。但蝸牛爬得實在太慢了,於是我催他、罵他,他只是用歉疚的目光看我,爬得卻更慢了。  又一天,上帝還要我牽這隻蝸牛散步。面對他恐懼的眼神,我不禁心軟起來。這次,我不再催他,卻發現跟在蝸牛後面慢慢走,可以聽見鳥叫蟲鳴,還能聞到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