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1月18日訊(記者 袁濤)今天下午,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發布江蘇「十三五」婦女兒童發展規劃,確定到2020年婦女兒童發展目標。
    到2020年 江蘇婦女兒童發展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會上,省政府婦兒工委副主任、省婦聯主席繆志紅介紹,「十三五」婦女發展規劃確定了到2020年江蘇婦女發展繼續走在全國前列,部分重點指標達到世界中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發展水平,婦女事業繼續保持在全國率先發展、領先發展地位的總體目標,設置了婦女與經濟、婦女與健康、婦女與教育科技、婦女與決策和管理、婦女與文化、婦女與社會保障、婦女與環境、婦女與法律等婦女發展等8個優先領域,共提出84項主要目標及91項策略措施,72%的可量化考核指標要求高於全國婦女發展綱要2020年終期目標。
    「十三五」兒童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江蘇兒童發展和兒童事業繼續走在全國前列,兒童發展重點指標達到中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發展水平的目標。設置了兒童與健康、兒童與教育、兒童與文化、兒童與法律保護、兒童與福利、兒童與環境、兒童與安全等7個優先領域,其中「兒童與安全」領域為首次設置;共提出了65項主要目標及72項策略措施,70%的可量化考核指標要求高於全國兒童發展綱要2020年終期目標。
    專設「兒童與安全」發展領域提出每個鄉鎮至少配備1名兒童社會工作者
    記者注意到,「十三五」婦女兒童發展規劃中有頗多亮點。在婦女就業方面,提出加強對用人單位和職業中介機構的指導監督、為生育婦女提供返崗培訓或創業培訓等舉措。在婦女兒童健康方面,提出加強產兒科及相關專科建設,強化孕產婦危急重症篩查和分級管理,增加兒童專科醫院數量,補充全省兒科專業醫師數量,加強出生缺陷預防等措施。在兒童教育方面,明確了學前3年幼兒教育全面普及,加大政府供給公益性0-3歲嬰幼兒社區託管服務,每1萬常住人口至少設置1所幼兒園,適齡女童和適齡流動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鞏固率均達到99%以上等目標。在婦女兒童社會保障方面,將生育保險與基本醫療保險合併實施,加大生育保險和社會福利等制度供給,探索推行男女共同享受產假、護理假,提高兒童基本醫療保障覆蓋率和保障水平,完善兒童公共服務設施,保障困境兒童的基本生活。在改善婦女兒童生存環境方面,提出推行母乳餵養,加強愛心母嬰室創建等策略措施,為生育婦女和兒童提供精心呵護和保障。
    同時,婦女兒童維權工作手段進一步創新。首次提出法治宣傳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進家庭的「七進」措施,中小學法治專題教育每學期不少於6課時,增強婦女兒童法律意識和維權能力。在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中,首次提出運用有關公益機構和社會組織力量,為遭受家庭暴力及困難婦女兒童提供專業化的救助和服務。在兒童法律保護工作中,落實犯罪記錄封存制度,探索前科消滅制度,推動省、設區市、縣三級法院獨立建制少年家事綜合審判庭建設,試點建立少年法院。
    值得一提是,針對當前關於兒童安全的社會熱點問題,我省十三五兒童規劃專門增設了「兒童與安全」發展領域,明確了建立跨部門多專業參與的兒童傷害工作體系、兒童傷害監測系統和分析報告制度,健全各級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和工作平臺、健全兒童保護工作隊伍,完善兒童監護制度等目標,提出每個鄉鎮(街道)至少配備1名專兼職兒童社會工作者,所有村(居)聘請1名專職或兼職兒童社會保護督導員等工作舉措。
    熱點問答
    1、農村留守兒童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國務院也印發了關於加強困境兒童保障等方面的工作意見,想問「十三五」期間江蘇在落實這些意見方面有什麼思路和打算?
    省民政廳社會事務處處長仲錦:堅持兒童權益優先,把實現和維護好農村留守兒童合法權益作為首要任務。堅持依法保護、突出問題導向,強化家庭監護的主體責任和政府保護的主導責任,積極引導有關組織,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關愛服務,建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強制報告、應急處置、評估幫扶、監護幹預等救助保護機制。我們規劃到2020年,全省未成年人社會保護法律法規更加完善,保障機制更加健全,全社會關愛保護兒童的法律意識明顯增強,農村留守兒童現象明顯減少,兒童成長環境有所改善,安全更有保障。
    要落實困境兒童優先原則,主要採取幾個措施:一是建立分類保障機制,落實困境兒童保護措施,深入貫徹國務院關於加強困境兒童保護的意見和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完善困境兒童分類保障的意見,「十三五」期間所有市縣均要出臺困境兒童分類保障實施辦法,完善工作機制,加強政府投入,不斷完善困境兒童保護水平。二是全面落實困境兒童風險保障,及時發放生活費。三要完善部門協作機制,加強信息化建設,實現信息共享,構建困境兒童保障「一門受理、協同辦理」的服務平臺。四是建立困境兒童早期預防、及時發現、報告和響應機制,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覆蓋城鄉的困境兒童保障服務網絡。最後一個是建立困境兒童保護督導制度,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明確職責權利義務,抓好督導員隊伍建設,提升他們的服務水平和保障能力。
    2、我省已經出臺第二期學前教育五年計劃,關於這個計劃,我省在學前教育方面有哪些重要舉措?「十三五」期間,我省在推進素質教育方面有沒有比較重要的舉措?
    省教育廳副廳長朱衛國:江蘇目前學前教育入園率是97.6%,「十三五」期間江蘇在學前教育上主要是實施好第二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這個行動計劃具體包括這麼幾個方面:第一,是擴大學前教育的資源。大家知道「十三五」期間人口不斷地增長,再加上二孩政策放開,「十三五」期間我們預計江蘇學前教育學生會比現在增加30多萬人,所以要擴大資源。同時要優化結構,主要是優化區域結構,更加重視城鎮幼兒園的建設,因為江蘇城市化步伐不斷加快。第二,是「十三五」期間對學前教育進行制度保障。建立扶持學前教育的制度,現在明確整個教育經費中用於學前教育的比例佔到5%,同時要制定公共財政支持學前教育的制度。第三,是創新機制。特別是吸引和管理教師的機制,我們目前好多學前教育機構尤其是農村的學前教育機構,教師隊伍能力偏低,要提高教師待遇。第四,是改革學前教育。國家專門頒發《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江蘇在推進學前教育課程遊戲化改革建設等方面,效果也非常好,我想「十三五」期間繼續來推進這類改革。
    實施素質教育是一個好話題,大家也很關心。江蘇在這方面取得一些成績,「十三五」期間將圍繞素質教育推出幾個工程。第一,是青少年品格建設工程。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學校教育方面加以體現;第二,是實施基礎教育教學改革行動計劃。通過優化課程,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來進一步實施素質教育;第三,是推出學生體質健康促進工程。我們想通過體質健康的監測,通過常規的體育課和課外鍛鍊這種有效措施,促進一批學校實施規劃;第四,是推出加強勞動教育和美育教育,實施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工作。因為大家都知道現在家庭給學生的勞動機會太少,學校要根據我們教育方針進一步強化勞動教育,還要強化美育教育,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總之,將通過一系列工程性活動,把江蘇省素質教育在「十二五」基礎上,在「十三五」期間繼續推進。
    3、「十二五」期間,婦女兒童規劃實施了一些重要的項目,為婦女兒童做了不少實事,在「十三五」期間,有沒有這樣的打算?
    省政府婦兒工委副主任、省婦聯主席繆志紅:「十三五」婦女兒童規劃堅持了我省首創的政府為婦女兒童舉辦民生實事的有效做法,將婦女兒童民生實事項目作為新規劃第四大部分單列,一共列出了9個婦女兒童發展的重點項目。其中婦女規劃中有5個,即:女性素質提升工程、家庭建設提速工程、婦女健康保障工程、婦女兒童陣地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女性社會組織發展工程。在兒童規劃中有4個,分別是:家庭教育促進行動、家庭監護缺失幹預行動、公共服務加強行動、出生缺陷防治行動。
    這樣做一方面可以運用項目化的手段,集中力量,攻堅克難,突破制約婦女兒童發展的瓶頸問題,探索工作的新路數、新舉措,促進婦女兒童事業長效發展;另一方面可以強化跨部門協同配合和資源整合,解決影響面廣、涉及職能部門多的重點難點問題,加大惠及婦女兒童的資源配置、資金分配和公共服務供給,擴大婦女兒童受益覆蓋面,真正使婦女兒童普受惠、長受惠、得實惠。我就回答這些。
    4、二孩政策實施以後,江蘇是如何解決在婦幼健康服務方面的供需矛盾的?在「十三五」期間準備怎麼做?
    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蘭青:應該說全面放開二孩政策以後,確實生育人數比往年多一些。從統計數據來看,前年出生一共是73萬,去年是84萬,今年預計可能有100萬新生兒出生,從趨勢上可以看出,發展還是比較快的。
    我省也很重視這個問題,前期我們做了大量的調研和準備工作。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個措施,是制定了《關於加強生育全程基本醫療保健服務和婦幼健康領域風險防控的實施意見》,指導各地通過優化服務流程等措施,加快產科床位的周轉,指導三級婦幼保健院和綜合醫院進行內部挖潛;第二個措施,是促進上下聯動。這次的矛盾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結構性矛盾,矛盾主要集中在城市大醫院、綜合性婦產醫院等,床位使用率在90%以上,鄉鎮、基層床位使用率,像縣區80%,鄉鎮只有50%。所以說這個矛盾在某種程度上是結構性矛盾。面對這個矛盾,我們採取了促進上下聯動的措施,通過深化婦幼健康服務聯合體的建設,促進管理、技術和服務下沉。我們組建了20個婦幼健康聯合體,採取專科共建等方式,帶動360多個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強化產科服務功能;第三個措施,是強化區域的統籌。建立重點地區的助產機構服務資源利用情況周報告制度,動態掌握產科床位使用情況,發揮行政部門統籌調度作用。江蘇從總體床位上來說,應該可以滿足需求。
    下一步,我們將在加強規劃引導、健全服務體系和保障質量安全等方面來著力。一是制定江蘇省「十三五」婦女健康事業發展規劃及江蘇省「十三五」兒童醫療事業發展規劃等專項規劃,明確「十三五」期間婦幼健康事業發展的目標和任務,抓好規劃落實,以規劃引領事業的科學發展,進一步加快省級層面制度設計,為基層提供政策依據和工作指導;二是進一步完善新型婦幼健康服務體系。指導各地加強縣級婦幼保健院和其他醫療衛生機構產兒科的規劃和建設,根據需求增強產前診斷和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服務機構,並以技術服務資源整合為契機,加強基層婦幼健康體系的建設,將相關的服務項目納入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等內容,夯實基層服務的「網底」。到2020年,常住人口50萬以上的縣(區、市)全部規劃建設二級以上婦幼保健院,目前,全省產兒科床位總數是4.6萬,「十三五」期間還要規劃新增產兒科床位1.1萬張,應該說這個床位可以滿足群眾的生育要求;三是強化孕產婦和新生兒危急重症管理服務和臨床救治,共築母嬰安全中心。未來所有設區市和縣都要建救治中心,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強救治中心等基層醫療機構和院前急救等機構的聯動,全面增強救治能力,有效控制孕產婦和嬰兒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