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區域醫學中心十三五規劃落地 醫療服務完善將推進

2020-12-19 中國證券網

  中國三級醫療服務體系將成為歷史。

  2月6日,國家衛計委發布《「十三五」國家醫學中心及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設置規劃》(下稱《規劃》),這意味著,中國當下的三級醫療服務系統中,將新增一個層級,醫學中心的主要功能在於解決疑難病症和重大疾病。

  「這是建設分級診療的需要,特別是在區域內設置一個重點疾病的核心醫療高點。」2月9日,一位醫藥行業資深研究員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解讀,這些中心將成為區域內專科疾病的最高機構,並且只承擔疑難雜症,而其他常見病由基層醫院負責。

  新增醫療新高點

  根據《規劃》,國家醫學中心將按綜合、腫瘤、心血管等專科類別設置。此外,每個省(區、市)將建設1個綜合類別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原則上,華北、東北、華東、中南、西南、西北6個區域分別設置專科類別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規劃要求在「十三五」期間實施完畢,也就是說,到2020年,我國醫療體系中,除了現有的三級外,國家醫學中心及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也會補充進來,屆時將變更為以國家醫學中心為引領,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為骨幹的國家、省、市、縣四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根據規劃,國家醫學中心將在全國範圍按綜合、腫瘤、心血管、婦產、兒童、傳染病、口腔、精神專科類別設置。同時,根據重大疾病防治需求,設置呼吸、腦血管、老年醫學專業國家醫學中心。

  其中,國家醫學中心定位在疑難危重症診斷與治療、高層次醫學人才培養、高水平基礎醫學研究與臨床研究成果轉化、解決重大公共衛生問題、醫院管理等方面代表全國頂尖水平、發揮牽頭作用,在國際上有競爭力。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定位在疑難危重症診斷與治療醫學人才培養、臨床研究、疾病防控、醫院管理等方面代表區域頂尖水平。協同國家醫學中心帶動區域醫療、預防和保健服務水平提升,努力實現區域間醫療服務同質化。

  在設置形式上,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以一個適宜規模的醫院為主體,聯合本區域內其他醫院(含1家中醫醫院)共同承擔區域中心的功能和任務。主體醫院具有一定數量的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覆蓋與其職責任務相對應的臨床主要專科;滿足疑難重症診療需要,專業構成、病種分布和患者來源合理,並符合相應中心的設置標準。

  分級診療需求

  2003年到2013年是公立醫院的「黃金十年」,公立醫院的數量、床位數、診療人數、資產、平均收入、淨資產等多項指標都獲得了井噴式暴漲。

  但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局面仍未改變。

  中國醫療資源主要集中經濟發迗的省份和城市。其中,東部11個省份有三級醫院998家,中西部21個省份有三級醫院1125家,基層醫療資源卻嚴重不足,因此,患者向大醫院集中、跨區域就診。此外,中國醫院在科研、學術、成果轉化等高精尖領域與國際頂尖水平還有距離。

  「國家醫學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的設立,正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上述研究員解釋,近些年來,國家推動分級診療體系力度很大,而今年是一個節點,相關政策的出臺也是為了配合這個節點。

  2月8日的衛計委例行發布會上,國家衛計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表示,自2015年開始,我國啟動為期三年的「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重點加強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因此,在「十三五」醫改規劃、「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中,我國相應都有一系列安排。最近印發的《規劃》,也是為了加強優質醫療資源的輻射作用。

  另一行業分析師也指出,在目前醫保餘額不足,國內醫療矛盾日益尖銳的環境下,自去年起國務院、發改委、CFDA等多部委政策頻出。希望通過頂層設計的變革,加快推進中國醫改的實質性推進。

  體系內選拔好醫院落地

  根據《規劃》,即將成立的國家醫學中心定位於疑難危重症診斷與治療、高層次醫學人才培養、高水平基礎醫學研究與臨床研究成果轉化、解決重大公共衛生問題、醫院管理等方面代表全國頂尖水平、發揮牽頭作用,在國際上有競爭力。

  此前上海已有探索。在上述規劃正式發布的次日,即1月23日,上海成立了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其將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為主體設置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北京),以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為聯合主體設置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上海),共同構成國家兒童醫學中心。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則代表區域內的頂尖水平。此前,河南省的「十三五」規劃中曾計劃優先打造6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包括以河南省人民醫院和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成立的心血管醫療中心。河南省腫瘤醫院成立腫瘤醫療中心。而鄭州兒童醫院、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合作成立兒童醫療中心,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成立醫療中心,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南省人民醫院和鄭州人民醫院成立器官移植醫療中心,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為主成立中醫骨傷科醫療中心。

  「這些醫院還不屬於真正的區域醫療中心。」上述研究員指出,國家醫學中心要求主體醫院具有一定數量的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除了是國內一流醫院外,還強調醫院管理規範化、標準化、專業化、精細化和信息化。同時,其醫療技術水平、臨床服務能力和輻射能力,有較高的國內知名度和一定國際影響。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主體醫院,需要在區域內綜合實力數一數二。此外,在教學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而區域醫療中心則要求主體醫院為規劃的服務區域內整體實力強,綜合優勢明顯。能統籌區域內醫療資源,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

  對此,上述研究員也表示,新規劃的醫療中心和機構不是另建一個體系,而是藉助原有醫院體系,且根據區域內的重點醫院和科室來強化資源投入,在現有體系裡強化具體醫院的職責,目前來看應該還是經濟較發達和試點地區。

  私立醫院是否有機會成為醫學中心,對此,愛爾眼科董秘吳士君表示,希望建設國家醫療中心的醫院選擇,不要以國有、民營為界限,而以業務量和診療水平、科研能力為準繩。

  另一家上市藥企政策研究人員則表示,「分級診療的核心在於基層醫療的配備,但當前的規劃可能會讓優質資源繼續集中在這些包括三甲醫院和醫療中心層面,效果還要看後續的落地和配套執行措施上。」

  就A股市場而言,目前已布局兒童醫院的上市公司有人福醫藥、漢森製藥、綠景控股等,而康芝藥業、亞寶藥業、葵花葯業等兒童藥生產企業有望在藥品價格及審批環節分享政策紅利。

  湖南發展之前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湖南發展康年醫療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擬在湖南省長沙市投資設立湖南發展康年兒童康復醫院有限公司暨湖南發展康年兒童康復醫院。人福醫藥擬與宜昌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共同組建成立「醫院管理公司」。綠景控股已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在全國各地新建及收購兒童醫院、婦女兒童診療中心、兒童中心等專科醫院。漢森製藥也涉足投建婦女兒童醫院。

相關焦點

  • 青島服務業發展規劃:建設國家重要區域服務中心
    」品牌基本樹立初步建成國家重要的區域服務中心經青島市政府同意,市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青島市「十三五」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初步建成國家重要的區域服務中心。《規劃》提出了「十三五」時期現代服務業發展的五大主要任務,即建設國家重要的區域服務中心、強化服務業承載能力、推進服務業融合創新發展、加快服務業改革開放步伐、實施「青島服務」行動計劃。
  • 這是鄭州河南的大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揭牌,新的大謀劃已啟動!
    要了解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就得先看這個通知,2017年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了《「十三五」國家醫學中心及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設置規劃》,啟動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規劃設置工作,依託高水平醫院設置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打造醫學高地,提升整體和區域醫療服務能力,減少患者跨區域就醫,助力分級診療制度建設。
  • 崇禮將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來源標題:崇禮將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崇禮院區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日前在張家口市崇禮區舉行授牌儀式。
  • 浦東:十三五規劃再建9家高等級醫院13家社衛中心
    &nbsp&nbsp&nbsp&nbsp圖片來自網絡&nbsp&nbsp&nbsp&nbsp新鮮出爐的浦東衛生計生改革和發展「十三五地圖」,為浦東醫療發展指出方向:構建區域內「治療—康復—社區和家庭」的醫療服務鏈,為浦東的居民提供科學、適宜、連續性的診療服務
  • 涼亭要建國家呼吸區域醫療中心
    一個是國際陸港物流園區,雖然現在以公鐵聯運為主導,但是未來還將啟動「公鐵海」多式聯運,實現內陸港與沿海港商貿物流「港港聯動」,為昆明經濟發展打通新的「大動脈」;一個是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也是雲南省最大的區域醫療中心,融合臨床應用、科研轉化、人才交流培訓等功能,對昆明乃至雲南的醫療水平提升
  • 湖南將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及大湘南、大湘西區域醫療衛生中心
    同時,湖南將突出建好區域醫療衛生中心,以部省高等院校及大型醫院為主體,建設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及大湘南、大湘西區域醫療衛生中心,主要牽頭構建醫療服務和疾病防治網絡,突出疑難危重症診療,輻射和引領醫學發展,形成「一主兩副」醫療「高地」。 我們一起來看這份乾貨滿滿的《方案》。
  • 關於印發《連雲港市「十三五」院前急救醫療事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財政局、物價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各功能區社會事業局,市屬有關醫療衛生機構:   為促進我市院前急救醫療事業的健康發展,完善全市急救醫療服務體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急救醫療服務需求,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市衛生計生委等六部門依據國家衛生計生委《院前醫療急救管理辦法》,《江蘇省十三五院前急救醫療事業發展規劃
  • 每個社區鄉鎮都要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北京將開啟全民健康新時代
    截至2019年底,北京居民人均期望壽命達到82.3歲,嬰兒死亡率降至千分之二以下,孕產婦的死亡率降至十萬分之五以下……居民主要健康指標總體優於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十三五」期間,首都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穩步提高,健康北京理念深入人心。
  • 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和「十三五」國家藥品...
    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和「十三五」國家藥品安全規劃的通知國發〔2017〕1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現將《「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和《「十三五」國家藥品安全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 蕪湖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蕪湖市「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的通知...
    為推進健康蕪湖建設,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需求,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依據《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的通知》(國發〔2016〕77號)、《安徽省「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蕪湖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國家、省、市相關法律法規文件規範,結合蕪湖市實際,制定本規劃。
  • ...衛生與健康規劃的通知 「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_2017年第3號...
    、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現將《「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統籌規劃區域衛生資源,按照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將軍隊醫院納入駐地有關規劃,優化醫療衛生機構布局,推動京津冀醫療衛生協同發展,促進醫療資源向中西部地區傾斜、向基層和農村流動,縮小區域之間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差距。強基層、補短板,提高婦幼健康、公共衛生、腫瘤、精神、產科、兒科、康復、護理等急需領域醫療服務能力。構建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高資源使用效率,避免重複建設。
  • 廈門交通十三五規劃:打造1樞紐2交通圈3城市中心
    「十三五」期間,我市交通固定資產投資計劃完成約2500億元,相比「十二五」的1082億元,增長極大。在這樣的投資下,我市將完善「開放互通、區域融合、山海一體」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網絡,這是一項重要任務。  其中,建設廈門「三橫三縱」綜合運輸通道,是首次提出,體現了此次規劃的創新點——「綜合」二字。
  • 樹蘭國際醫學中心奠基 杭州城北將再添一2000床醫院
    中心將具備醫療服務(配備三級綜合醫院、規劃床位數2000張)、國際健康管理、教學科研、產業孵化、集團辦公等於一體的功能,打造成為面向全球提供醫療服務、推進醫工融合及生命科技產業孵化的產業集群。樹蘭國際醫學中心一期工程——樹蘭國際醫院,佔地面積約174畝,將按三級甲等醫院要求和國際JCI標準建造,計劃於2022年竣工並投入使用。
  • 臨港地區「十三五」發展規劃(2016-2020年)
    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市六醫院東院投入運營,蘆潮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工建設,衛生服務站點結合實際需求得到補充完善,基本建立了以三級醫院為龍頭,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基礎的醫療服務網絡體系。商業、電信、郵政等配套設施逐步建立。聚人氣工程成效逐步顯現,至「十二五」末,臨港地區實有人口約31萬人。城市基礎設施更加完善。聚焦重大項目配套、重點區域開發,持續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交通綜合管理水平。
  • 贛州市醫療服務體系規劃(2017-2020年)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作出了「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決策部署,黨中央、國務院要求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保障人民健康的高度重視和堅定決心。贛州作為原中央蘇區的主體和核心區域、全國較大的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政策疊加效應明顯,發展利好和機遇很多,特別是隨著《若干意見》深入實施,國家支持將繼續加強。
  • 「十三五」成就巡禮 | 長壽全面建成區域商貿物流中心
    今年4月,一批價值800多萬元的貨物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重慶長壽—廣西欽州)首次發往東南亞部分國家和臺灣地區。「長壽造」產品通過這條通道出海較傳統江海聯運可縮短15天左右,還可以享受一系列優惠服務和補貼政策。商貿物流產業的發展需要四通八達的通道、雄厚的產業基礎、完善的市場環境。
  • 深入推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五個一」服務行動
    各地要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積極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關於深入開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活動的通知》(國衛規劃發〔2018〕22號)要求,持續推動便民惠民10項服務30條措施落地見效。按照《關於進一步完善預約診療制度加強智慧醫院建設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20〕405號),二級以上醫院要加快推進內部信息系統集成整合和業務協同,優化就醫流程,提高服務效率。
  • 建高地促同質 加速建設「兩中心」
    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建設是我國為打造醫學高地,驅動區域間醫療服務同質化的重要工作任務。 2020年10月22日,全國首家「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在復旦中山廈門醫院揭牌。自此拉開了我國國家區域醫學中心建設落地的帷幕。
  • 中醫藥發展「十三五」規劃出爐 加大中醫藥政策扶持力度
    (二)「十三五」中醫藥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當前,中醫藥發展站在更高的歷史起點上,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國務院印發實施《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將中醫藥發展擺在了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要位置。人民群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激發出的多層次多樣化健康服務需求,將進一步釋放中醫藥健康服務的潛力和活力。
  • 建設西部醫學中心 打造西部醫學高地 重慶提升公共衛生服務及突發...
    重慶日報消息,3月19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衛生健康委獲悉,我市將實施一批公共衛生服務及突發事件醫療救治能力提升項目,帶動健康產業發展。「下一步我們將健全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西部醫學中心,打造西部醫學高地,加強國家區域醫學中心建設,增創一批三甲醫院。」市衛生健康委規劃處副處長劉亮晴說,我市還將實施一批公共衛生服務及突發事件醫療救治能力提升項目,帶動健康產業發展,並按照規劃,在主城、渝西、渝東北、渝東南分別建設1所應急醫院,建成公共衛生全民防控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