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將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及大湘南、大湘西區域醫療衛生中心

2020-12-25 湖南在線

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而它早已改變了我們生活中的多個方面。

在抗擊疫情時,所有湖南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從抗擊疫情以來,儘快提升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重塑公共衛生安全的呼聲一直不絕於耳。

湖南一直在行動。

歷經長達9個月的醞釀、起草、修改、完善,一份重磅文件正式出爐——《湖南省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重點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3年)》(以下簡稱《方案》)。

今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部委印發了《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方案》。

落實國家部署,湖南是最快起草、出臺相關行動方案的省份之一。

根據《方案》,4年間,湖南將投入300多億元,實施200多個重點項目,提升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

瀟湘晨報記者 張樹波 長沙報導

日前,省辦公廳印發《湖南省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重點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3年)》。

根據方案要求,湖南將加快完善疾病預防控制網,著力提升監測分析、預防控制、公共管理、應急處置水平,建成整體協同、功能完善、反應快速、高效專業的省市縣鄉一體化疾病預防控制網絡。

同時,湖南將突出建好區域醫療衛生中心,以部省高等院校及大型醫院為主體,建設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及大湘南、大湘西區域醫療衛生中心,主要牽頭構建醫療服務和疾病防治網絡,突出疑難危重症診療,輻射和引領醫學發展,形成「一主兩副」醫療「高地」。

我們一起來看這份乾貨滿滿的《方案》。

加快完善疾病預防控制網

《方案》的兩點之一,是有針對性的謀局布篇。

根據方案要求,湖南將加快完善疾病預防控制網,著力提升監測分析、預防控制、公共管理、應急處置水平,建成整體協同、功能完善、反應快速、高效專業的省市縣鄉一體化疾病預防控制網絡。

如何加快完善疾病預防控制網?《方案》提出要形成「一主兩副」醫療「高地」。即突出建好區域醫療衛生中心,以部省高等院校及大型醫院為主體,建設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及大湘南、大湘西區域醫療衛生中心,主要牽頭構建醫療服務和疾病防治網絡,突出疑難危重症診療,輻射和引領醫學發展,形成「一主兩副」醫療「高地」。

時間表如何?《方案》提出,到2023年,建成國家級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國家精神病學醫學中心、12個區域醫療中心和大湘南、大湘西區域醫療衛生中心;全省傳染病床位達到15500張(新增常設床位4100張、可轉換床位5200張);重症監護病區(含相關專科重症病房,下同)床位達到11900張(新增常設床位2350張、可轉換床位5500張);應急救治設施配置完備;感染、呼吸、重症等專科排名進入全國前十,滿足全省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I級)醫療救治需要。

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如何創建?以中南大學及其附屬醫院為依託,統籌在長沙市的醫療資源,主要輻射長沙市、株洲市、湘潭市、益陽市、嶽陽市、常德市、婁底市等地。

建設3個空中救援中心

「兩副」醫療高地又如何建設?

大湘南區域醫療衛生中心將依託南華大學及其附屬醫院,整合衡陽市市屬醫療資源,主要服務衡陽市、郴州市、邵陽市、永州市等地,輻射湘贛粵邊地區。到2023年,建成大湘南地區重大疫情救治基地。

大湘西區域醫療衛生中心依託湖南醫藥學院及其附屬醫院,整合懷化市市屬醫療資源,主要服務懷化市、湘西州、張家界市等地,輻射湘黔桂邊地區。到2023年,建成大湘西地區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實現大湘西重點病種患者區域內診療比例達到95%以上。

此外,將建設平戰兩用應急設施系統。統籌建設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湘雅二醫院、湖南省人民醫院、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湖南醫藥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等5個移動救援救治中心,建設長沙、衡陽、懷化等3個空中救援中心。建立救治力量應急備份制度,採取預先定點方式,選擇一批能力較強的市、縣醫療機構作為後備應急救治力量。新建或改建大型體育場館、展覽館(會展中心)等公共設施時,充分考慮應急需求,完善場地設置、通風系統、後勤保障設計,預留管道、信息等接口和改造空間,使其具備快速轉化為救治和隔離場所(方艙醫院)的基本條件。

全面完成「一網三中心一基地」建設任務

方案還提到,將建立健全醫療物資儲備體系,到2023年,建成分級儲備、集中管理、統一調撥、採儲結合、節約高效的應急物資儲備體系,有效滿足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I級)應急需要。

根據本方案規定的建設任務和實際情況,建立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重點建設項目庫,分年度組織實施。收集、篩選項目272個,總投資估算約341億元。其中,「一網」項目89個,包括省、市、縣疾控中心和基層醫療衛生等項目,總投資約42億元;「三中心」項目178個,包括區域醫療衛生中心、市縣傳染病救治中心、醫療大數據中心、移動救治中心等項目,總投資約278億元;「一基地」項目5個,總投資約21億元。

通過三年努力,湖南全面完成「一網三中心一基地」建設任務,建成國家精神病學醫學中心、區域醫療中心和區域性疾病控制中心。全面建立起覆蓋到位、響應迅速、處置高效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分層分級、平戰結合、系統聯動的突發公共事件醫療救治體系,緊盯前沿、協同創新、綜合配套的科技人才支撐體系,醫療防治、物資儲備、產能動員為一體的應急醫療物資保障體系。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能力達到全國領先水平,人民群眾享有高質量的健康服務和高水平的健康保障。

相關焦點

  • 崇禮將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來源標題:崇禮將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崇禮院區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日前在張家口市崇禮區舉行授牌儀式。
  • 國家區域醫學中心十三五規劃落地 醫療服務完善將推進
    中國三級醫療服務體系將成為歷史。  2月6日,國家衛計委發布《「十三五」國家醫學中心及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設置規劃》(下稱《規劃》),這意味著,中國當下的三級醫療服務系統中,將新增一個層級,醫學中心的主要功能在於解決疑難病症和重大疾病。
  • 中山七院:建設國家級區域醫療衛生中心
    中山七院院長何裕隆致辭時表示,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將致力打造世界名院,建設國家級區域醫療衛生中心,承擔深圳地區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的疑難重症診治任務。醫院已引進高級職稱人員70餘名,80%以上來自中大醫科系統,包括很多高層次人才。七院要把中大醫科優質學科複製到深圳,深圳需要什麼專科,醫院就開設什麼專科,要讓深圳市民看病不出深圳。
  • 昆明又有大動作!涼亭要建國家呼吸區域醫療中心
    國家呼吸區域醫療中心選址昆明涼亭片區預計年內開工建設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工作部署,為深入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推進衛生健康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9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衛生健康委、中醫藥局、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聯合印發《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試點工作方案》,著力推動區域醫療中心建設。
  • 這是鄭州河南的大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揭牌,新的大謀劃已啟動!
    、華東、中南、西南和西北區域設置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的通知,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公眾號後臺有朋友留言諮詢,河南可是人口大省,而且兒童數量佔比21.27%,為什麼沒有華中河南?要了解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就得先看這個通知,2017年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了《「十三五」國家醫學中心及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設置規劃》,啟動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規劃設置工作,依託高水平醫院設置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打造醫學高地,提升整體和區域醫療服務能力,減少患者跨區域就醫,助力分級診療制度建設。
  • 新疆籌建首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19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全面託管自治區兒童醫院,雙方將攜手共建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這也是新疆籌建的首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北京兒童醫院將通過託管,全面提升新疆兒科醫療服務綜合能力和基層兒童疾病救治能力,讓兒科疑難病症診治在區域內得到有效解決,切實保障新疆兒童身體健康。2019年,新疆被納入第一批「10 1個」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試點省份。
  • 速讀長三角 | 浙江打造8大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附名單)
    上海上海衛生系統百名勞模專家本周末將舉行大型義診上海市總工會、市衛生健康委將於9月28日聯合主辦「守護生命——上海市衛生健康系統勞模專家大型義診」。經過全上海40多個部門的努力,這份我國第一個省級中長期的健康行動方案,將在未來10餘年來,全方位幹預上海民眾健康影響因素,防控疾病,建設更加完善的健康服務體系,為上海市民創造出更高品質的健康生活。(長三角健康)上海新政出爐!護士進入區域註冊時代近日,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印發《上海市護士區域註冊管理辦法》。
  • 寧夏「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在銀川市第一人民...
    近日,寧夏「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國家區域中心建設在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正式啟動。未來,寧夏將以此構建集醫療服務、科研教學、健康產業為一體的「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區域醫療中心,為全國各地乃至「一帶一路」沿線提供疑難危重症的診斷與治療及健康服務。
  • 安徽打破行政區劃建區域醫療中心
    記者從安徽省衛計委獲悉,該省剛剛出臺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2016-2020年)》提出將在未來五年內,打破行政區劃建設不同層級的區域醫療中心,並且推行跨區域、跨醫療機構「一卡通」結算。  安徽省衛計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安徽省醫療衛生資源總量不足、資源配置不均衡、服務能力不足,因此此次規劃提出推進分類發展、優化區域醫療中心布局、健全區域公共衛生應急基地,繼續強基層、擴優質、補短板,實現公共衛生與醫療服務「雙輪驅動」,加快構建分工明確、密切協作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 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回訪記
    (通訊員 周偉 攝)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柯利華 通訊員 周勇 何幸運曾為湖北抗疫作出重要貢獻的黃岡版「小湯山」醫院——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7月27日正式啟用,成為黃岡市中心醫院新院區,將為750萬老區人民及周邊省市群眾提供醫療健康服務。
  • 附一+華山,硬核實力齊心打造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據介紹,濱海院區是全國首批先行試點的11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之一,由福建省政府、福州市政府、華山、附一醫院合作共建。目前一期工程建設已進入內部裝修,預計年底建成。01現場調研濱海院區設計大氣、理念超前夢想舞臺搭起來了!
  • 這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進入新階段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曉敏 通訊員 萬道靜11月30日,在河南省兒童醫院內,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正式揭牌,這是2016年河南開展六大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以來取得的重要階段性成果。河南省政府副省長戴柏華、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院長、北京兒童醫院鄭州醫院總院長倪鑫、省政府副秘書長趙學東、省衛健委主任闞全程、省發改委副主任郭瑋等出席揭牌儀式。「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揭牌,開啟了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的全新裡程。」闞全程說,這也系牢了北京兒童醫院與鄭州醫院緊密合作的紐帶。
  • 南疆區域醫療中心在新疆喀什開工
    當日,南疆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在新疆喀什地區疏附縣吾庫薩克鎮開工。南疆區域醫療中心規劃設置傳染病院區、綜合院區、肺科醫院、職工生活區等四大功能區,共有1300張床位。項目建成後,將有助於提升南疆四地州區域傳染病醫療服務水平,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均衡分布,更好地滿足當地群眾就醫需求。
  • 著力打造區域醫療中心
    院長吳文忠說:我們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快推進醫療服務「供給側」改革;以創新機制、規範管理為抓手,力爭完成「七大醫療中心」、「五大重點專科」、「三大服務中心」建設,著力打造森工林區、哈爾濱市區域醫療中心,創建具有一定特色的綜合性精品醫院的願景目標。 升級軟硬體打造有溫度的醫院 「一定要少喝水,多吃瘦肉、牛奶這些高蛋白食物。
  • 北醫三院崇禮院區全力打造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為了給冬奧會提供最好的醫療保障,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全面接管崇禮區人民醫院,積極探索區域醫療合作新模式,打造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北醫三院崇禮院區與夏季奧運會相比,冬奧會項目危險性更高,發生傷情一般更為急重,醫療保障的任務尤其艱巨。離賽場最近的崇禮,如何滿足未來賽事運動員的醫療需求?
  • 守護生命健康,山東移動助力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北方中心建設
    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北方中心(以下簡稱「北方中心」)作為我省服務國家戰略、支持醫療康養發展的重要平臺,在山東移動5G、大數據技術的加持下,成為醫養健康產業的典型案例,是目前國內唯一授權開展醫療大數據匯聚、應用、運營的重大項目。近年來,山東移動積極踐行駐魯央企責任,持續加碼以數據中心為代表的新基建項目。
  • 北醫三院崇禮院區打造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冬奧醫療保障跑出加速度
    為了給冬奧會提供最好的醫療保障,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全面接管崇禮區人民醫院,積極探索區域醫療合作新模式,打造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北醫三院崇禮院區官網首頁截圖如今,北醫三院崇禮院區,一期工程新建的創傷中心樓即將投入使用,總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規劃床位500張的二期工程正全面展開,後勤生活保障區已完成封頂。
  • 贛州市婦產科區域醫療中心成立大會暨「兩癌」篩查技術及「乳此...
    他指出,贛州市婦產科區域醫療中心落戶市婦保院,既是醫院以四大部管理模式發展的重要體現,更是市衛健委對我院發展成果的充分肯定,標誌著醫院婦產科邁入新的發展階段,隨著新院區的投入使用,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 仁懷:著力打造赤水河流域區域性醫療衛生中心
    「十三五」以來,仁懷市以打造赤水河流域區域醫療衛生中心為目標,強基礎補短板,創新發展,構建以公立醫院為主導,鄉鎮衛生院為支撐,村衛生室為基礎,民營醫療為補充的醫療衛生體系,全市衛生健康事業邁向新高地,為打造工業強、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仁懷新未來築牢健康保障。
  • 為區域居民提供優質醫療服務 這家區域醫療中心用實力把病人留在浦東
    周浦醫院是上海市首批區域性醫療中心,馬曉昀告訴記者,六年前,醫院眼科較為薄弱,沒有設備、沒有人才,周康地區的居民傾向「捨近求遠」去浦西看病。如今,周浦醫院引進培養了一批優秀眼科醫生,購置了先進的眼科設備,學科建設也不斷推進。對於類風關眼病、腎臟病眼病等等複雜的眼病治療,醫院早已駕輕就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