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而它早已改變了我們生活中的多個方面。
在抗擊疫情時,所有湖南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從抗擊疫情以來,儘快提升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重塑公共衛生安全的呼聲一直不絕於耳。
湖南一直在行動。
歷經長達9個月的醞釀、起草、修改、完善,一份重磅文件正式出爐——《湖南省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重點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3年)》(以下簡稱《方案》)。
今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部委印發了《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方案》。
落實國家部署,湖南是最快起草、出臺相關行動方案的省份之一。
根據《方案》,4年間,湖南將投入300多億元,實施200多個重點項目,提升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
瀟湘晨報記者 張樹波 長沙報導
日前,省辦公廳印發《湖南省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重點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3年)》。
根據方案要求,湖南將加快完善疾病預防控制網,著力提升監測分析、預防控制、公共管理、應急處置水平,建成整體協同、功能完善、反應快速、高效專業的省市縣鄉一體化疾病預防控制網絡。
同時,湖南將突出建好區域醫療衛生中心,以部省高等院校及大型醫院為主體,建設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及大湘南、大湘西區域醫療衛生中心,主要牽頭構建醫療服務和疾病防治網絡,突出疑難危重症診療,輻射和引領醫學發展,形成「一主兩副」醫療「高地」。
我們一起來看這份乾貨滿滿的《方案》。
加快完善疾病預防控制網
《方案》的兩點之一,是有針對性的謀局布篇。
根據方案要求,湖南將加快完善疾病預防控制網,著力提升監測分析、預防控制、公共管理、應急處置水平,建成整體協同、功能完善、反應快速、高效專業的省市縣鄉一體化疾病預防控制網絡。
如何加快完善疾病預防控制網?《方案》提出要形成「一主兩副」醫療「高地」。即突出建好區域醫療衛生中心,以部省高等院校及大型醫院為主體,建設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及大湘南、大湘西區域醫療衛生中心,主要牽頭構建醫療服務和疾病防治網絡,突出疑難危重症診療,輻射和引領醫學發展,形成「一主兩副」醫療「高地」。
時間表如何?《方案》提出,到2023年,建成國家級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國家精神病學醫學中心、12個區域醫療中心和大湘南、大湘西區域醫療衛生中心;全省傳染病床位達到15500張(新增常設床位4100張、可轉換床位5200張);重症監護病區(含相關專科重症病房,下同)床位達到11900張(新增常設床位2350張、可轉換床位5500張);應急救治設施配置完備;感染、呼吸、重症等專科排名進入全國前十,滿足全省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I級)醫療救治需要。
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如何創建?以中南大學及其附屬醫院為依託,統籌在長沙市的醫療資源,主要輻射長沙市、株洲市、湘潭市、益陽市、嶽陽市、常德市、婁底市等地。
建設3個空中救援中心
「兩副」醫療高地又如何建設?
大湘南區域醫療衛生中心將依託南華大學及其附屬醫院,整合衡陽市市屬醫療資源,主要服務衡陽市、郴州市、邵陽市、永州市等地,輻射湘贛粵邊地區。到2023年,建成大湘南地區重大疫情救治基地。
大湘西區域醫療衛生中心依託湖南醫藥學院及其附屬醫院,整合懷化市市屬醫療資源,主要服務懷化市、湘西州、張家界市等地,輻射湘黔桂邊地區。到2023年,建成大湘西地區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實現大湘西重點病種患者區域內診療比例達到95%以上。
此外,將建設平戰兩用應急設施系統。統籌建設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湘雅二醫院、湖南省人民醫院、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湖南醫藥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等5個移動救援救治中心,建設長沙、衡陽、懷化等3個空中救援中心。建立救治力量應急備份制度,採取預先定點方式,選擇一批能力較強的市、縣醫療機構作為後備應急救治力量。新建或改建大型體育場館、展覽館(會展中心)等公共設施時,充分考慮應急需求,完善場地設置、通風系統、後勤保障設計,預留管道、信息等接口和改造空間,使其具備快速轉化為救治和隔離場所(方艙醫院)的基本條件。
全面完成「一網三中心一基地」建設任務
方案還提到,將建立健全醫療物資儲備體系,到2023年,建成分級儲備、集中管理、統一調撥、採儲結合、節約高效的應急物資儲備體系,有效滿足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I級)應急需要。
根據本方案規定的建設任務和實際情況,建立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重點建設項目庫,分年度組織實施。收集、篩選項目272個,總投資估算約341億元。其中,「一網」項目89個,包括省、市、縣疾控中心和基層醫療衛生等項目,總投資約42億元;「三中心」項目178個,包括區域醫療衛生中心、市縣傳染病救治中心、醫療大數據中心、移動救治中心等項目,總投資約278億元;「一基地」項目5個,總投資約21億元。
通過三年努力,湖南全面完成「一網三中心一基地」建設任務,建成國家精神病學醫學中心、區域醫療中心和區域性疾病控制中心。全面建立起覆蓋到位、響應迅速、處置高效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分層分級、平戰結合、系統聯動的突發公共事件醫療救治體系,緊盯前沿、協同創新、綜合配套的科技人才支撐體系,醫療防治、物資儲備、產能動員為一體的應急醫療物資保障體系。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能力達到全國領先水平,人民群眾享有高質量的健康服務和高水平的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