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一+華山,硬核實力齊心打造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2020-12-19 澎湃新聞

N海都記者 林寶珍 通訊員 傅伊/文 毛朝青/圖

華山醫院、附一醫院領導班子到濱海院區調研

「濱海院區依山傍水,憑海臨風,是個好地方!看完整個工程,感受到福建省政府、福州市政府對醫院建設的支持力度,看到附一醫院很用心、很專業,夢想的舞臺已經搭起來了!」5月22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虹橋院區副院長顧宇翔一行,到濱海院區調研,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黨委書記林章雅、院長康德智、福州市衛健委領導等陪同,兩院負責人就濱海院區工程建設以及未來運營和管理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

據介紹,濱海院區是全國首批先行試點的11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之一,由福建省政府、福州市政府、華山、附一醫院合作共建。目前一期工程建設已進入內部裝修,預計年底建成。

01

現場調研

濱海院區設計大氣、理念超前

夢想舞臺搭起來了!

附一醫院林章雅(右二)、康德智(中)、程波(右一)與華山醫院顧宇翔(右四)在濱海院區調研

5月22日上午,顧宇翔一行到達濱海院區後,認真聽取工程項目辦介紹建設進度,通過視頻了解院區整體布局。「醫院大樓上方的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幾個大字,讓我覺得特別親切;看到工人們都在緊張施工,我更是倍感欣慰。」顧宇翔表示,此次代表華山醫院前來調研,一是了解工程建設情況;二是搜集整理需深入研究的問題。今後,華山醫院將逐步派駐更多人員前來工作。

現場勘察,了解濱海院區神經外科大樓建設情況

隨後,在林章雅、康德智等人陪同下,顧宇翔一行勘察了濱海院區門診、日間化療室、病房、員工倒班宿舍等樣板段,兩院負責人邊看邊討論。在門診大樓,顧院長為寬敞高大的候診空間感到驚嘆,同時也提到,今後要考慮節能減耗的問題。在神經外科大樓,同為外科專家,顧宇翔與林章雅、康德智就ICU的病房設置,進行了專業探討。

「參觀下來,相當震撼!整個院區設計大氣、理念超前,附一方面考慮周全,現場管理和施工質量都可圈可點,我建議可申報國優工程。」顧宇翔如此表達他的「觀後感」。同時他也提到,濱海院區體量巨大,水、電、氣是醫院的動靜脈,弱電與信息化是醫院的神經系統,各種泵房相當於醫院的心臟,還有淨化系統等,都對醫院的運行極為重要,一定要將建設事宜落實好、對接好。

隨後,一行人還參觀了濱海新城規劃館,對濱海新城的發展戰略意義作了全面了解。

02

規劃座談

談濱海院區也是華山醫院的一部分

將「華山經驗」落地為「福建經驗」

當天下午,華山、附一兩院還舉行了座談會,就濱海院區各臨床科室的定位、對接以及管理機製作了深入探討。

康德智在發言中表示,在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建設中,附一醫院要與華山醫院在整體合作的基礎上,突出重點統籌兼顧。濱海院區的神經醫學、骨科學、感染病學三大學科群建設要成規模、成體系、成品牌、成輻射力,其他支撐學科要保基本、擴規模、創特色並提高影響力。康德智還特別提到,利用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優勢,特別是華山醫院感染病學的優勢,爭取在濱海院區建立福建省公共衛生臨床中心。

顧宇翔介紹了華山醫院虹橋院區的運營模式和管理經驗,特別介紹了與虹橋機場、地鐵公司等大型單位共建,吸引更多患者到新醫院就診的經驗,以及關愛員工衣食住行,激勵員工到新醫院工作的管理辦法。他再次表達華山醫院全力建設濱海院區的態度,他說:「濱海院區是華山醫院的一部分,是國家戰略的需要,華山醫院一定努力做好。」他說,華山醫院的一些流程與經驗可與附一醫院分享,但一定要接地氣,才能更好地服務福建省及周邊區域的百姓。

座談會上,華山醫院的其他幾位來賓,附一醫院職能科室負責人都暢所欲言,對濱海院區的建設提出了許多建設性建議。

林章雅作了總結性發言。他感謝華山醫院對濱海院區建設的高度重視,他表示,今後附一醫院要更多向華山醫院取經,派幹部到華山醫院學習,兩院更好地合作融合,發揮優勢攜手共建,將「華山經驗」落地為「福建經驗」,把濱海院區做好做大做強,合力實現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戰略目標。

03

「華福」緣份

從「自由戀愛」到正式合作

打造家門口的國家級醫院

三年來,華福醫院管理論壇多次在福州舉行(資料圖)

「附一、華山共建有很長的歷史,有個從民間交往的『自由戀愛』到政府搭臺正式牽手的過程,再提升到目前合作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兩院合作越來越緊密。」康德智談起兩院合作,如此總結。據介紹,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附一醫院與華山醫院就開始了學術交流,經常請華山醫院的專家來附一醫院會診、講學,同時附一醫院也派出大量的醫生、幹部到華山醫院進修學習。

2016年在國家衛計委和福建省政府的牽線搭橋下,附一醫院與華山醫院正式籤訂合作共建協議,開啟深度共建,醫院領導班子、管理層和中層幹部與華山醫院建立互訪機制,多次互訪交流; 至今共有32個臨床、醫技、護理、管理團隊與華山醫院開展學科對接幫扶工作,舉辦華福各級各類論壇近30次,形成華福品牌,輻射帶動全省醫療水平提高;對標華山,建立院士工作站開展各項工作,取得良好效果,院士工作站還被福建省評為示範工作站。

「附一醫院和華山醫院前期合作基礎紮實,兩院宛若一家,我們今後將齊心協力打造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林章雅介紹,目前試點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大多是在京、滬等醫療資源富集地區遴選若干優質醫療機構,通過建設分中心、分支機構、託管形式,在醫療資源相對薄弱地區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而濱海院區作為一個新建醫院,採取的是全新的兩院合作共建模式,通過技術平移、管理平移及人才隊伍建設,定向放大國家頂級優質醫療資源,打造家門口的國家級醫院。

原標題:《附一+華山,硬核實力齊心打造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超大院區規模+超豪華院士、專家團隊 華山、附一聯手打造國內一流...
    圖右建築為附一醫院濱海院區神經醫學中心大樓,樓頂將建直升機停機坪,120空中轉運與神經外科的ICU無縫對接超大規模 獨立一幢樓500張病床「神經醫學要建成國內一流的神經醫學中心,最終目標是成為國家神經疾病區域中心。」康德智介紹,為了實現這個目標,神經醫學中心定下了「成規模、成體系、成品牌、成輻射力」的發展方向。
  • 福建醫科大學附一醫院濱海院區導視系統出爐,華山紅、附一藍巧妙融入
    「華山紅」+「附一藍」 易記憶又含義深刻▲ A區(華山紅)—— 門急診區,B區(明亮黃)—— 醫技檢查區,C區(附一藍)—— 住院區;附一醫院對導視系統非常重視,院長康德智就曾多次表示:「導視系統不僅對外關係到醫院的形象,對內還關係到醫院的管理做得好不好。」
  • 省立、協和、附一衝刺全國百強
    N海都記者 章微 包華 福建日報 儲白珊 海都訊 醫療衛生服務是群眾最關切的民生之一,但目前,福建醫療水平在全國排後半段(排名在21位左右),一些疑難重症患者不得不跨省就醫。這一狀況有望在5年內改變! 前日(9月6日),福建省政府與國家衛生計生委在福州籤訂合作共建協議。
  • 崇禮將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來源標題:崇禮將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崇禮院區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日前在張家口市崇禮區舉行授牌儀式。
  • 北醫三院崇禮院區全力打造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為了給冬奧會提供最好的醫療保障,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全面接管崇禮區人民醫院,積極探索區域醫療合作新模式,打造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北醫三院崇禮院區與夏季奧運會相比,冬奧會項目危險性更高,發生傷情一般更為急重,醫療保障的任務尤其艱巨。離賽場最近的崇禮,如何滿足未來賽事運動員的醫療需求?
  • 北醫三院崇禮院區打造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冬奧醫療保障跑出加速度
    為了給冬奧會提供最好的醫療保障,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全面接管崇禮區人民醫院,積極探索區域醫療合作新模式,打造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北醫三院崇禮院區官網首頁截圖如今,北醫三院崇禮院區,一期工程新建的創傷中心樓即將投入使用,總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規劃床位500張的二期工程正全面展開,後勤生活保障區已完成封頂。
  • 速讀長三角 | 浙江打造8大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附名單)
    護士進入區域註冊時代近日,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印發《上海市護士區域註冊管理辦法》。《管理辦法》進一步引導護理人才流動,發揮優質護理資源作用,鼓勵二、三級醫療機構護士到基層醫療機構和社會醫療機構執業。(健康報)浙江浙江打造八大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附名單)19日下午,浙江省委副書記、省長袁家軍與國家衛生健康委主任馬曉偉在北京共同出席委省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籤約儀式,並籤署協議。根據合作協議,共有8個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落戶浙江。
  • 國家區域醫學中心十三五規劃落地 醫療服務完善將推進
    此外,每個省(區、市)將建設1個綜合類別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原則上,華北、東北、華東、中南、西南、西北6個區域分別設置專科類別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規劃要求在「十三五」期間實施完畢,也就是說,到2020年,我國醫療體系中,除了現有的三級外,國家醫學中心及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也會補充進來,屆時將變更為以國家醫學中心為引領,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為骨幹的國家、省、市、縣四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 寧夏「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在銀川市第一人民...
    近日,寧夏「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國家區域中心建設在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正式啟動。未來,寧夏將以此構建集醫療服務、科研教學、健康產業為一體的「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區域醫療中心,為全國各地乃至「一帶一路」沿線提供疑難危重症的診斷與治療及健康服務。
  • 著力打造區域醫療中心
    院長吳文忠說:我們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快推進醫療服務「供給側」改革;以創新機制、規範管理為抓手,力爭完成「七大醫療中心」、「五大重點專科」、「三大服務中心」建設,著力打造森工林區、哈爾濱市區域醫療中心,創建具有一定特色的綜合性精品醫院的願景目標。 升級軟硬體打造有溫度的醫院 「一定要少喝水,多吃瘦肉、牛奶這些高蛋白食物。
  • 湖南將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及大湘南、大湘西區域醫療衛生中心
    同時,湖南將突出建好區域醫療衛生中心,以部省高等院校及大型醫院為主體,建設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及大湘南、大湘西區域醫療衛生中心,主要牽頭構建醫療服務和疾病防治網絡,突出疑難危重症診療,輻射和引領醫學發展,形成「一主兩副」醫療「高地」。 我們一起來看這份乾貨滿滿的《方案》。
  • 新疆籌建首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19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全面託管自治區兒童醫院,雙方將攜手共建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這也是新疆籌建的首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北京兒童醫院將通過託管,全面提升新疆兒科醫療服務綜合能力和基層兒童疾病救治能力,讓兒科疑難病症診治在區域內得到有效解決,切實保障新疆兒童身體健康。2019年,新疆被納入第一批「10 1個」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試點省份。
  • 這是鄭州河南的大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揭牌,新的大謀劃已啟動!
    要了解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就得先看這個通知,2017年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了《「十三五」國家醫學中心及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設置規劃》,啟動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規劃設置工作,依託高水平醫院設置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打造醫學高地,提升整體和區域醫療服務能力,減少患者跨區域就醫,助力分級診療制度建設。
  • 這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進入新階段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曉敏 通訊員 萬道靜11月30日,在河南省兒童醫院內,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正式揭牌,這是2016年河南開展六大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以來取得的重要階段性成果。河南省政府副省長戴柏華、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院長、北京兒童醫院鄭州醫院總院長倪鑫、省政府副秘書長趙學東、省衛健委主任闞全程、省發改委副主任郭瑋等出席揭牌儀式。「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揭牌,開啟了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的全新裡程。」闞全程說,這也系牢了北京兒童醫院與鄭州醫院緊密合作的紐帶。
  • 安徽打破行政區劃建區域醫療中心
    記者從安徽省衛計委獲悉,該省剛剛出臺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2016-2020年)》提出將在未來五年內,打破行政區劃建設不同層級的區域醫療中心,並且推行跨區域、跨醫療機構「一卡通」結算。  安徽省衛計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安徽省醫療衛生資源總量不足、資源配置不均衡、服務能力不足,因此此次規劃提出推進分類發展、優化區域醫療中心布局、健全區域公共衛生應急基地,繼續強基層、擴優質、補短板,實現公共衛生與醫療服務「雙輪驅動」,加快構建分工明確、密切協作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 全國最強皮膚科與附一結對子
    N海都記者 章微 海都訊 福建醫科大學附一醫院一年門診量在240萬人次,而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以下簡稱上海華山醫院)皮膚科一年門診量在150萬-160萬人次,是全國最牛的皮膚科,規模世界最大。昨日,上海華山醫院皮膚科和福建醫科大學附一醫院啟動長期共建。
  • 關於陝西華山旅遊集團有限公司華山醫療養生中心項目節能報告的...
    渭發改審批〔2017〕119號陝西華山旅遊集團有限公司:報來《關於陝西華山旅遊集團有限公司華山醫療養生中心項目節能評估審查的請示》(華旅字〔2017〕132號)收悉。
  • 涼亭要建國家呼吸區域醫療中心
    一個是國際陸港物流園區,雖然現在以公鐵聯運為主導,但是未來還將啟動「公鐵海」多式聯運,實現內陸港與沿海港商貿物流「港港聯動」,為昆明經濟發展打通新的「大動脈」;一個是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也是雲南省最大的區域醫療中心,融合臨床應用、科研轉化、人才交流培訓等功能,對昆明乃至雲南的醫療水平提升
  • 華山醫院打造跨省網際網路醫聯體為邊遠省份送去「醫療綠洲」
    央廣網上海4月20日消息(記者楊靜)一場跨越五省區、六個網際網路醫聯體平臺間的遠程會診,今天(20日)下午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緊張有序地展開。華山醫院通過烏鎮網際網路醫院,順利實現與甘肅網際網路醫院、廣西網際網路醫院、雲南網際網路醫院、海口網際網路醫院則四大網際網路醫聯體成員系統互聯,並為4位疑難病患者進行了遠程問診。據介紹,此次多省區聯合遠程會診的進行,標誌著華山醫院在實體醫院基礎上的網際網路延伸服務——華山醫院空中醫院迎來服務升級。通過在線協作、在線培訓的模式,為用戶提供精準預約、報告查詢、病人隨訪及遠程會診等服務。
  • 平安健康(檢測)中心進駐巴渝 打造區域「醫療+科技」創新典範
    她表示,隨著人口增長與健康消費的升級,健康服務需求不斷擴容,為平衡醫療資源,國家鼓勵第三方醫療服務不遺餘力。平安健康(檢測)中心作為平安集團打造醫療生態圈的重要一環,秉持醫療事業初心,已在全國布局各類檢測中心330餘家,其中包括六家旗艦中心和四家省級醫學檢驗實驗室,配以國際先進設備和醫學專家人才,發揮平安在科技領域的創新優勢,建立多層次、多樣化的高品質醫療服務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