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座長江大橋通車,第一爐鄂產鋼鐵出爐,第一條高鐵線路運行……新中國成立以來,荊楚大地70年的變遷歷程中,那些讓我們自豪,令我們震撼的難忘瞬間,記錄了幾代人奮勇拼搏的足跡,也連綴起了輝煌燦爛的新時代荊楚華章,為中國巨龍的騰飛貢獻了強大的湖北力量。
1
湖北全省解放
1947年11月陳賡、謝富治兵團四縱十二旅挺進鄖陽,於11月16日首先解放鄖西。1949年5月,武漢三鎮解放;1949年11月,鶴峰解放。至此,湖北全省解放。圖為1949年5月武漢解放,解放軍進城。
2
新中國民航首飛漢口
1950年8月1日,天津—北京—漢口—廣州、天津—北京—漢口—重慶兩條國內航線正式開通,這是新中國成立後最早開闢的兩條民航航線。圖為當日中午,從廣州起飛的「北京」號飛機經停漢口,機組人員在漢口航空站合影。
3
東湖風景區開始建設
實業家周蒼柏1949年6月將私家花園海光農圃捐獻給國家後,次年11月,海光農圃更名為東湖風景區,開始了景區規劃和建設,並於1955年初步成形。隨著聽濤景區和磨山景區先後免收門票,如今的東湖風景區已成為武漢市民和外地遊客休閒觀光的絕佳去處。
4
大冶鐵礦恢復開採
1952年5月,中國第一支地質勘探隊429地質隊在大冶鐵礦成立,開始以大冶鐵山為中心,對鐵山礦區及大冶境內的靈鄉、金山店、銅綠山、鄂城的西山、雷山及程潮等鐵礦進行全面勘探。圖為採場採礦時的情景。
5
荊江分洪工程開建
1952年春夏之交,作為新中國第一個大型水利工程,荊江分洪工程開建。30萬軍民同心協力,以75天的驚人速度建成第一期主體工程,荊江河段的防洪能力得以提高。圖為1952年荊江分洪工程清淤現場,由湖北日報記者張其軍拍攝。
6
毛主席首次橫渡長江
1956年,63歲的毛澤東第一次在武漢橫渡長江。此後4年內,他又3次橫渡長江,並寫下著名詩詞《水調歌頭·遊泳》。在湖北期間,毛澤東視察了武鋼、武重、大冶鐵礦等多家企業。
7
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
1957年10月15日,武漢長江大橋落成通車典禮舉行,5萬群眾現場見證了這一重大時刻,這是新中國成立後在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路鐵路兩用橋,被稱為「萬裡長江第一橋」,「長江上無橋」的歷史由此終結。
8
武鋼煉出第一爐鐵水
1958年9月13日,新中國第一座大型鋼鐵聯合企業武鋼正式投產,第一爐鐵水從一號高爐內噴湧而出。毛澤東親臨現場,登上爐臺,見證了這一刻。圖為1958年9月13日一號高爐煉出第一爐鐵水。
9
武漢重型工具機廠投產
1958年,武漢重型工具機廠投產。這是新中國投資興建的最早一座製造重型工具機的專業工廠,建廠以來為我國機械、能源、航天、軍工等行業提供了2萬多臺(套)重大型關鍵技術設備。圖為50年代末武重廠景。
10
《洪湖赤衛隊》全國上映
1961年2月4日,武漢電影製片廠參與攝製的電影《洪湖赤衛隊》全國上映,片中劉闖、韓英等形象家喻戶曉,電影插曲人人傳唱。該片於次年獲得第一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音樂獎。圖為《洪湖赤衛隊》劇照。
11
武漢漢劇院成立
1962年元旦,由周總理親自命名的武漢漢劇院成立,國家副主席董必武欣然為建院題詞,漢劇大師陳伯華出任院長。至此,全國漢劇有了一個藝術中心,對促進和推動全國漢劇藝術的發展起了深遠影響。上圖為1962年武漢漢劇院舉行建院演出時,中央省市領導與演員合影,下圖為陳伯華舞臺劇照。
12
農村合作醫療誕生
1966年8月10日,新中國第一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樂園公社杜家村衛生室」在湖北長陽掛牌成立。赤腳醫生覃祥官從小自學醫術,在鄂西長陽創辦第一個合作醫療衛生室,到全國推廣合作醫療衛生室的「長陽模式」,再到經驗推廣「走出國門」,為我國解決農民看病難、吃藥難提供了一種可供選擇的最為現實的模式。
13
漢丹鐵路建成通車
1966年1月1日,漢丹鐵路全線通車。這是橫貫湖北省西北的大動脈,從武漢市江岸西站到丹江口市,至今仍是武漢通往鄂西北和沿線城市重要的客運和貨運線路。
14
漳河水庫建成
1966年,湖北省管轄的最大水庫漳河水庫基本建成。水庫系由在漳河上建壩攔河而成,庫區跨宜昌、襄陽、荊門三地,總庫容20.35億立方米,灌區農田達260多萬畝,成為湖北省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圖為建設者們浮橋運土。
15
第一輛東風汽車下線
1975年7月1日,由二汽生產的東風首臺卡車2.5噸EQ240在十堰下線。12年後,隨著當年所產的第10萬輛東風車下線,二汽成為我國第一家年產突破10萬輛的汽車企業,同時躋身世界中型卡車高產量企業之一。圖為二汽第一輛EQ240下線。
16
中國第一根光纖在漢問世
世界第一根光纖誕生6年後,1976年,武漢郵科院用「土法」拉出了我國第一根光纖。如今,我國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光纖光纜製造國,年產量佔全球產量50%。
17
曾侯乙墓編鐘出土
1978年春夏之交,在地下沉埋2400餘年的隨州曾侯乙墓編鐘出土。這是中國迄今發現的數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的編鐘,代表了先秦禮樂文明與青銅器鑄造技術的最高成就。
18
漢正街小商品市場開放
1979年11月,漢正街率先在全國開放小商品市場,給103位個體工商戶頒發執照。這是中國流通領域在批發環節的破冰之旅和制度創新,掀開了中國商品流通體制改革大幕。
19
民眾樂園恢復原名
1919年開門迎客的民眾樂園曾數易其名,於1979年4月26日恢復最為人熟知的「民眾樂園」名稱,重新成為武漢人聽戲看演出的文化活動中心。程硯秋、梅蘭芳、周信芳等諸多名角曾先後在此登臺獻藝,楚劇、漢劇在此騰飛、振興。這裡代表的最純正的「漢味」,是幾代武漢人心中珍藏的記憶。
20
葛洲壩工程截流合龍
1981年1月4日,「萬裡長江第一壩」——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大江截流戧堤勝利合龍。葛洲壩工程大大改善了艱險的三峽航道,為排河防淤這一世界水利難題提供了新方法,是我國水利水電建設史上的一個創舉。
21
官橋八組集體辦廠
1982年,地處嘉魚縣城之南的官橋村八組,在組長周寶生的帶領下,實行聯產承包,創辦集體企業,成為農村改革的一面旗幟。 2017年該組集體總資產30億元,村民人均純收入6.5萬元,被稱為「神州第一組」。圖為1986年周寶生在組裡的磚瓦廠前規劃發展。
22
湖北首家中外合資企業成立
1981年底,湖北派克密封件公司落戶武漢,成為我省首家中外合資企業。此前,湖北與美國俄亥俄州建立友好省州關係,派克密封件公司老闆隨州長訪鄂,為來漢投資打下伏筆。湖北由此拉開了利用外資的序幕。圖為總部位於武漢的湖北派克密封件公司。
23
「活力28」暢銷全國
1982年,沙市日化總廠廠長滕繼新拿到荷蘭超濃縮無泡沫化學洗衣粉配方,研製出「活力28」並批量生產。滕繼新還在央視做了廣告,讓「活力28、沙市日化」的廣告語響徹大江南北,該品牌洗衣粉暢銷全國。圖為當年「活力28」廣告。
24
新武漢商場開業
1983年,面對一副破敗景象的武漢商場,剛上任武商總經理的毛冬聲率先在全國商界轉型升級,破天荒貸款美元、請香港設計團隊,改擴建武商營業大樓。1985年9月1日,新武漢商場開業。開業第一年,銷售額從改造前的7000萬元升至2億元。
25
成功分離世界第一株22A型肺炎雙球菌
肺炎雙球菌是世界上引起社區獲得性肺炎、中耳炎和腦脊髓膜炎的主要病原體。1983年4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原武醫二院)科研人員從血液中分離出世界第一株22A型肺炎雙球菌,這對了解肺炎球菌菌型在世界各地的分布作出了貢獻。圖為20世紀80年代中國分離出世界上第一株22A型肺炎球菌所用的實驗器材。
26
引力實驗中心在漢籌建
1983年10月1日,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在武漢喻家山人防山洞裡籌建引力實驗中心。羅俊院士帶領團隊歷經30年測出了截至目前常數G的最精確值,其實驗室被稱為「世界的引力中心」。
27
武漢晴川飯店建成
1984年7月10日,24層高86.6米的武漢晴川飯店(現武漢晴川假日酒店)開業,是當時「江城第一高樓」,也是湖北第一幢超高層建築。被譽為江城開放的最早標誌,接待過德國前總理科爾等政要和外賓數萬人。
28
鄂棟臣參加中國首次南極考察
1984年,在武漢測繪學院(現武漢大學測繪學院)任教的鄂棟臣入選中國首次南極考察隊,繪製了中國人在南極的第一張地圖。他也是室內測繪南極冰面地形第一人,帶出了參加南極科考成果最豐碩的高校團隊,被譽為「中國極地測繪之父」。圖為1985年2月20日,鄂棟臣(中)在長城站落成典禮現場。
29
「荷花」牌雙缸洗衣機面市
1984年12月,武漢洗衣機廠生產出「荷花」牌雙缸洗衣機,引爆市場。與當時的「紅山花」牌電扇、「一枝花」牌洗衣粉,並稱為武漢「三枝花」俏銷全國。
30
李德仁解決測量學百年難題
作為中國測繪界和湖北省唯一的兩院院士,1985年,李德仁解決了誤差可區分性這一世界測量學上的百年難題。他創造性取得一項項測繪新成果,引領中國測繪學科穩立「世界三強,亞洲第一」。
31
黃鶴樓重建開放
自1884年被毀後,黃鶴樓近百年未曾重修。1981年10月黃鶴樓啟動重建工程,於1985年6月11日建成對外開放。如今黃鶴樓成為武漢最具地標性的旅遊名片和對外開放的窗口。
32
武漢獲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1986年12月8日,武漢獲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在距今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市郊東部的盤龍城遺址築於商代,距今約有3500年的歷史。唐朝時期,詩人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漢自古又稱江城。圖為盤龍城遺址出土現場。
33
龜山電視塔竣工
1986年6月,湖北龜山廣播電視塔竣工投用,塔高221.2米,高度當時居全國之首。是我國自行設計和施工,集發射傳輸、觀光旅遊等多功能於一體的電視塔,有「亞洲桅杆」之稱。1986年12月正式對外開放,由前國家主席李先念題寫塔名。
34
武漢證券公司開業
1988年3月31日,全國第一家專營有價證券的金融機構——武漢證券公司開業,這是第一家由人民銀行總行批准專營證券業務的金融機構,既發行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又是交易場所。圖為武漢證券公司交易大廳裡持股交易的股民。
35
「二蘭」英雄事跡傳遍全國
1989年12月25日凌晨,面對歹徒入室搶劫,湖北省枝江縣董市鎮桂花信用分社19歲的會計潘星蘭和同齡的炊事員楊大蘭,用鮮血和生命保衛了國家財產,楊大蘭(左)壯烈犧牲,潘星蘭身負重傷。她們的英雄事跡傳遍全國,感動無數中國青年。
36
湖北第一條高速公路通車
1991年3月4日,武漢至黃石的一級公路全面建成通車,成為湖北省第一條全立交、全封閉的一級汽車專用公路,被譽為「楚天第一路」。武漢到黃石的行程縮短至1小時,極大改善了鄂東地區投資環境。
37
鄧小平南巡首站抵武昌
1992年1月18日,88歲高齡的鄧小平視察南方,首站到武昌。在武昌火車站,他提出著名的「三個有利於」論斷。這也是鄧小平最後一次來到湖北。
38
伏明霞李小雙閃耀奧運
在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上,年僅14歲的伏明霞首次參加奧運會,便奪得女子10米跳臺金牌,是奧運史上最年輕的冠軍,隨後成為美國《時代周刊》封面人物,這也創下了中國運動員之先河。在體操單項決賽中,李小雙以技驚四座的後空翻「團三周」,為中國體操隊在此屆奧運會奪得了唯一一塊體操金牌。
39
武當山古建築群申遺成功
1994年12月15日,武當山古建築群以其典型性、獨特性和唯一性價值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是湖北第一處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的文化遺產。隨後湖北鍾祥明顯陵、唐崖土司城遺址、神農架先後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40
天河機場通航
1995年4月15日,武漢天河機場正式建成通航,2000年被確定為國際機場,為中國中部首家4F級民用國際機場 、中國八大區域性樞紐機場之一。圖為天河機場通航的第一航班——武漢至寧波的2923航班起飛,圖片由時任湖北日報記者周立新拍攝。
41
「中山艦」打撈出水
1997年1月28日上午,沉睡江底半個多世紀的一代名艦——中山艦浮出水面,隨後按照「整舊如舊」的原則進行全面修復。目前中山艦陳列在武漢江夏中山艦博物館。
42
荊州古城牆解剖性發掘
1997年10月至1998年春,經國家文物局批准,荊州博物館考古工作者對荊州城南垣東端進行解剖性發掘,首次清理出從三國到清代的歷史古城牆遺蹟。荊州城牆是我國迄今發現的現存延續時間最長、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演變為磚城的唯一古城牆;荊州建城時間長達1800餘年,將荊州城的歷史前推1100餘年。
43
三峽工程大江截流
1997年11月8日下午3時30分,隨著最後一車石料傾入江中,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勝利實現大江截流,第一階段建設目標完成。三峽工程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標誌性工程。圖片由時任楚天都市報記者周立新拍攝。
44
98抗洪
1998年夏,長江流域普降暴雨,爆發特大洪水,災情嚴重。9.5萬名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趕赴湖北抗洪第一線,高建成、李向群等指戰員獻出了年輕的生命。「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精神傳播到每一個角落,最終奪取了抗洪搶險鬥爭的勝利。圖為在抗洪搶險中,黨員幹部寫下「生死狀」,立下生死牌。
45
湖北首條國際航線開通
1998年7月17日,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開通「武漢-福岡」航線。這是湖北民航史上首條武漢始發的國際航線。21年來,武漢已開通國際及地區航線60多條。
46
法國駐武漢總領事館開館
1998年10月10日,法國駐武漢總領事館正式開館。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武漢開設的第一個總領事館。20年間,美國、韓國、英國陸續在漢設立總領事館,眾多國家和港澳地區在武漢設立官方或半官方機構「駐漢辦」。
47
國家批覆建設中國光谷
2001年7月6日,原國家計委正式批覆,在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建立國家光電子產業基地,即武漢·中國光谷。2009年12月8日,國務院正式批覆同意支持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這是繼北京中關村之後國務院批准的第二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48
陽邏國際貨櫃轉運中心開港
2004年2月8日上午,武漢陽邏國際貨櫃轉運中心開港營運。10時許,首艘3500噸級貨櫃輪「佳興」號滿載外貿貨物從該港出發駛往上海。2018年,陽邏港的吞吐量達156.02萬標箱,超過重慶港,成為長江中上遊第一大港。
49
桂希恩入選「感動中國」人物
2004年2月28日,武漢大學醫學部傳染病學教授、中南醫院感染科醫生桂希恩,因其在愛滋病教育、預防、關懷等方面的卓越成就,入選「2004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圖為桂教授為病人送藥。
50
武漢軌道交通1號線試運營
2004年7月28日,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建成通車。從此,武漢結束了沒有軌道交通的歷史。15年來,武漢軌道交通從無到有,由線成環,串環組網,市民的生活因地鐵更加便捷。圖為1號線觀光試運營當天十分火爆。
51
《千手觀音》登上央視春晚
2005年的春節晚會,讓所有中國人都知道了宜昌聾啞演員邰麗華以及她領銜的舞蹈《千手觀音》。在無聲的世界裡,邰麗華創造出一種特殊的美麗,給人們帶來純淨至美的藝術享受,入選「2005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52
熊召政獲第六屆茅盾文學獎
2005年4月10日,湖北籍作家熊召政憑《張居正》獲第六屆茅盾文學獎,這是湖北籍作家首獲該獎項。圖為熊召政(右二)在第六屆茅盾文學獎頒獎典禮現場。
53
琴臺大劇院投入使用
2007年9月,坐落於月湖之畔、江漢之濱的武漢琴臺大劇院投入使用,這是國內第一座由中國人設計的大型劇院。
54
湖北省博物館免費開放
2007年11月6日,湖北省博物館正式免費開放。這是我國中西部地區率先免費開放的綜合性博物館。省博免費開放之前,每年參觀人數約20萬人次,如今省博每年參觀人數約200萬人次,翻了10倍。圖為遊客排長隊參觀省博。
55
「萬裡長江第一隧」建成
2008年12月28日,經過十年籌劃,歷時四年建設、總投資20多億元的「萬裡長江第一隧」武漢長江隧道正式通車。它的建成通車,使武漢過江交通形成了水上、水面、水下三維立體格局。
56
潛江舉辦首屆龍蝦節
2009年5月15日至17日,潛江舉辦第一屆龍蝦節,現已成功舉辦十屆,潛江也因此成為「中國小龍蝦之鄉」。截至2019年3月,湖北小龍蝦綜合產值已達千億元。圖為首屆龍蝦節蝦王展示。
57
恩施四渡河大橋通車
2009年11月15日,恩施四渡河大橋通車運營。 四渡河大橋,地處湖北宜昌與恩施交界處,位於湖北巴東縣野三關鎮四渡河。大橋全長1365米,塔頂至峽穀穀底高差達650米,是世界上首座跨度達900米以上的山區特大懸索橋。
58
武廣高鐵開啟中國高鐵時代
2009年12月26日,武廣高鐵正式運營,中國開啟高鐵時代。武廣客運專線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裡程最長、技術標準最高、投資最大的鐵路客運專線,創造了多項世界之最、中國之最。
59
宜萬鐵路通車
2010年11月22日10時, 隨著恩施至宜昌東4806次列車徐徐開出車站,標誌著當時我國地質條件最為複雜、修建難度最大的鐵路——宜萬線正式通車。
60
楚河漢街開街
2011年9月30日9時,武漢楚河漢街正式開街迎客。楚河全長1700米,是在城市腹地挖出的人工河,連接東湖、沙湖兩大水系;漢街全長1500米,是當時全世界最長的步行街。目前,楚河漢街成為武漢又一文化旅遊地標。
61
中歐班列(武漢)開通
2012年10月24日,中歐班列(武漢)開通。2016年6月,中歐班列統一品牌正式啟用。到2019年8月底,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8萬多列,運送貨物157萬標箱。中歐班列已成為「一帶一路」旗艦項目和明星品牌。圖為通車儀式現場,由武漢市交通運輸局提供。
62
首屆武網公開賽舉行
2014年9月21日,首屆武漢網球公開賽在光谷國際網球中心開幕。武漢網球公開賽,是繼北京中網之後,中國內地級別最高的WTA(國際女子職業網聯)網球賽事,於每年9月底在武漢舉行。武網全球推廣大使李娜在美國當地時間2019年7月20日正式入駐國際網球名人堂,成為首位實現這一成就的中國人。
63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
2014年12月12日14時32分,全長1432公裡的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個省市沿線約6000萬人將喝上水質優良的漢江水,約1億人間接受益。
64
首屆「漢馬」開跑
首屆武漢馬拉松賽於2016年4月10日7時30分起跑,兩萬名國內外跑者齊聚漢口江灘一同出發。此次漢馬賽道途經兩江四橋均在城市核心路段,成為史上最難但最美線路。圖為百年武漢關見證武漢首屆馬拉松比賽, 由湖北日報記者陳勇拍攝。
65
梁子湖牛山湖破垸分洪
2016年7月14日,梁子湖牛山湖大堤實施爆破,破垸分洪。時隔37年,牛山湖與梁子湖又融為一體。這是緩解梁子湖嚴峻汛情的應急之舉,也是促進湖區生態修復的謀遠之策。圖為爆破瞬間。
66
東湖綠道建成開放
2016年12月28日,東湖綠道正式建成開放。目前,101.98公裡東湖綠道串接成網,這座世界級的城市綠道讓武漢成為「美麗中國」的典範。圖為東湖綠道開放當天,市民在綠道上騎行,由湖北日報記者張朋拍攝。
67
中國(湖北)自貿區掛牌
2017年4月1日9時10分,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在武漢掛牌,湖北邁入開放新高地。湖北自貿區共設武漢、宜昌、襄陽三個片區,總面積120平方公裡。
68
習近平乘船考察長江
2013年7月21日至2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湖北調研全面深化改革問題和當前經濟運行情況。2018年4月24日至26日,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視察湖北,登大壩、乘江船、進企業、訪村落……實地考察調研長江生態環境修復工作,並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把脈定向。
69
「鯤龍」AG600水上首飛
2018年10月20日9時05分,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湖北荊門漳河機場成功實現水上首飛起降。這是繼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運輸機運20實現交付列裝、C919大型客機實現首飛之後,在大飛機領域取得的又一個重大突破。圖為「鯤龍」AG600在水上滑行。
70
第七屆世界軍運會將在漢舉行
2019年10月18日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將在武漢開幕,這是繼北京奧運會以來中國承辦的最重要的國際體育賽事之一。圖為湖北省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體育館,這裡將舉行軍運會男子體操項目的比賽。
圖文由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記者周曉燕 王會 李琛 整理